《会飞的蒲公英》教学实录 (冀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课题 《会飞的蒲公英》(执教教师:吉林省农安县师范附属小学 李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性散文,全文共14个自然段。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字里行间蕴涵着山里的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也写出了作者在母亲的鼓励下不断进取、追逐梦想的奋斗经历。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以作者及母亲与白色的蒲公英的联系为主线连缀成篇,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及思想教育的优秀范文。

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1、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殷切期望的相似之处,学习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并按一定线索进行叙述的写法。

教学本课计划用两课时。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本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但是我总觉得我的学生在平时的语文阅读课上表现得并不主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缺乏自主性。学生没有养成独立阅读思考的习惯,自然总是离不开老师的提问和讲解这根拐棍儿。究其原因,应该是平时的教学中只重视了教师如何去教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从而导致了自己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阅读中学会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读与悟中感受到作者母亲的殷切希望同在我们妈妈的心中,应该理解妈妈对儿女的希望,在生活学习中积极进取。”

设计理念

    以现代教学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导学教学模式为依据,确立学生语文学习主体地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立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并对大山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做一下调查、了解。

2.布置学生查字典自学本课生字,练习书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导读

师:同学们,这两天我们已经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对蒲公英这种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蒲公英?

生:我了解到蒲公英是一种草本植物,开黄色的小花。

生:我还知道它的花谢了以后,种子就会形成一个白色的绒球,可以随风飘散。这是我搜集到的蒲公英的图片。(出示给大家看)

师:看得出大家都对蒲公英的特点有了一些了解。说得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这里的故事就与蒲公英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那么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蒲公英吗?它对于文中的妈妈和我来说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我想这应该是值得大家在阅读本文时用心思考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在这里安排学生介绍蒲公英,既检查了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使全体学生对蒲公英这种植物本身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又亲切自然地引出了课题。同时教师有目的的质疑,也为学生下一步的阅读起到了导向与铺垫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把语文书翻到这一课,谁能为大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指名按自然段轮流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并及时正音)

师:大家读得很仔细,很认真。下面我们要听写本课的7个生字,看看我们 预习和自学的效果如何。老师要看谁写得规范、工整、美观。(听写时,教师巡视,并在反馈评价时选择学生写得有难度的生字随机指导书写)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懂的字词,想办法解决疑难。你可以查找工具书,可以和小伙伴共同研究,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生:(用心默读,边读边画一画,查一查,或者研究研究,向人请教请教。)

师: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让我们再一次浏览全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生:文章写了“我”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收到妈妈送给我的一些有关蒲公英的礼物。在妈妈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带着她的希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终于像蒲公英一样飞出了大山,,并努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的事。

师:(出示课后的表格)同学们,我们看到这张表格还有一些没有填写的内容。现在就请你根据刚才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再一次快速读文,理清文章思路,试着将这张表格填写完整。

生:思考后填写,汇报表格内填充的内容。

师:你能依此顺序将本文划分出段落吗?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倡课前预习,课上检查交流自学情况。因此字词的教学,不占用过多的时间来教,而是让学生在课前就自学字音、字义、字形等。然后在课堂上采取不同层次的朗读,力求每一次读文的设计都有明确的目的,从而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给方法,品读感悟    

师:读了课文,我们发现在“我”—也就是作者成长的每一步,妈妈都为我做了一些和蒲公英有关的事,这里面一定有着妈妈的特殊用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课文,随着文中那优美、感人的语言文字深入作者与妈妈的内心世界,来感悟“会飞的蒲公英”的真正含义。

(一)精读1—3自然段

师:请大家把语文书轻轻翻到第67页。我们首先明确这样两个问题:文中的我和妈妈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条件怎样?

生1:贫穷。

生2:偏僻。

生3:落后。

师:很好。这是我们课前就了解到的。其实细心的孩子从课文中就能找到有关的词语来说明这一点。快速浏览全文,看谁最先找到这样的词语来说明那里的贫穷、偏僻、落后。

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的词语。

生1:小木屋。

生2:油灯。山路。

生3:小山坡。

生4:山路。

……

师:同学们果然很细心。童年的我就生活在这样偏远、贫困的山区。而妈妈就常常带着我去看那山坡上的蒲公英。(板书:看薄公英)请大家默读文章的1——3自然段,思考:作者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妈妈眼中的蒲公英有什么特点?可以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想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我与妈妈眼中的蒲公英的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生默读后汇报:

生1.作者眼中的蒲公英很可爱。我是从“逗人”、“圆圆的”、“白白的”这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2:我觉得作者眼中的蒲公英还很好玩。从这句话就能体会得到:“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我与妈妈眼中的蒲公英的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生3:我体会到蒲公英虽然平凡,却很淡雅,朴素。虽然不起眼儿,但它的种子会飞。我是从作者描写其它花与蒲公英的对比中体会到的。

师:你人说得都有道理。那么谁能把蒲公英那可爱、好玩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指名朗读——评读——再指读——齐读。

师:多可爱的小白花啊!那么在妈妈的眼里,蒲公英还有哪些特点?

学生思考。

师:(大屏幕出示)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请大家把这句话再轻轻地、用心地读几遍,你觉得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蒲公英的特点?

生:不满足、闯荡

师:很好!再想想,对于蒲公英来说,“偏僻的角落”和“外面的世界”分别指什么地方呢?它靠什么去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生:它会飞。

师:是的。风儿一吹,它就会轻轻地飞起来,飞向高处,飘向远方,找到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生根发芽。让我们一边想象蒲公英勇敢地飞出去的情景,一边读这句话:

(生齐读)师评价、指导。

师:刚才我们抓住了“不满足”“闯荡”这两个词语感受到蒲公英的特点,现在我们依然关注这两个词语——“不满足”、“闯荡”,读了这两个词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由蒲公英联想到——

生:人!

    师:说得好,这两个词语一般都是用来描写人的。而妈妈却用这两个词语来描述蒲公英,她会由蒲公英联想到谁了呢?

    生:自己的孩子!

    生:作者!

    师:那就请你试着像妈妈那样把蒲公英和自己的孩子联系起来,再来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妈妈的内心在想什么吗?

    生:练习读。

    师:(指名读并随机指导。)

    师:对于“我”来说,偏僻的角落又是指哪儿?外面的世界呢?妈妈希望我怎样去闯荡?

    生回答,相机引导。

师:看来我们都读懂了妈妈的话。这里包含着多少希望与期待啊!请大家再想像一下,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能不能试着补充一下:擦掉“说”,换成“(        )地说”。

 把补充后的这一段内容再读给大家听听,注意要读出“意味深长”的语气。(指名读)随机指导评价。齐读。

【设计意图:对于妈妈这句话的理解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深入思考、体会,并运用联想、换位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由蒲公英本身的特点联系到作者所处的环境、生活状况,进而体会到妈妈这句话里面蕴藏的深刻含义。学生对妈妈这句话的含义感悟得深刻了,后面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师:小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抓住了重点词语来感悟,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希望大家在阅读时充分运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自己感悟语言的能力。

【设计意图: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法可依”。】

师:妈妈的话对童年的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你是从哪一段文字读懂的?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从我的梦境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也想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在广阔的世界里闯荡。

    师: (指导朗读)

    师:妈妈的话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播种在我幼小的心田上,使我也萌发出要像蒲公英那样在广阔的世界里飞翔的愿望。带着这个愿望,我踏上了求学之路。而妈妈则通过“蒲公英” 时时给我鼓励与希望。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会飞的蒲公英》,体会母亲的殷切期望,体会我的不懈追求。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读书,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准确的结语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强烈欲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读4—6自然段

师:默读课文4—6自然段,想想在小学阶段,妈妈为我做了哪些事情?我又是怎样表现的?可以随时在相关文字旁写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1.学生先自读自悟;  

 2.指名汇报。随机板书。

师:(以下列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妈妈为什么要在书包上绣上 “会飞的蒲公英”这几个字?从这一细节你能读懂什么?

●从“歪歪斜斜” “飞来飞去”等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再读读下文,“我”还有哪些表现让妈妈高兴、激动呢?

●这里有一处关于妈妈神态的细节描写,用笔画出来,读一读,试着用句中的一个词概括妈妈此时的心情。(激动)妈妈为什么激动?(孩子学到了知识,在一点点地成长。她感到孩子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很激动。)

    ● 目光“亮亮”的,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是啊,自己的孩子终于开始像蒲公英一样起飞了,妈妈是多么欣慰、激动啊!但她并不满足,从她那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的目光里,我们能体会到妈妈对我的未来更高的期望和无尽的遐想。带着刚才的感悟,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齐读。)

师:这一部分我们重点抓住了细节描写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世界。“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这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大屏幕出示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引领,使学生明确怎样抓住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及时总结方法,使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落在实处。】

师:同学们,文中的“我”在妈妈期待的目光中,把那个飞得更高更远的梦深深植根在心里。那是怎样一个承载着希望的梦呀——

(师范读)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师:请你像老师这样大声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这个梦境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内心。

生:1.自由练读2.指读3.男女生赛读

师:大家读得多么投入,多么动情啊!对于这样的美文佳句,我们运用反复品读的方法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自己语言的积累,这样就能很快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在阅读中多多积累。(出示方法:反复品读佳句,丰富语言积累)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激发情感,激活学生的想象,调动他们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

二、精读第7自然段

师: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上了中学。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运用前面我们总结出来的阅读方法深入地理解这一部分,可以随时随处写下阅读批注。

1.生默读7自然段。

2.汇报交流。提示学生可以按这样的方式来说:

●我知道这一段主要写了(          )

●读了这一段,我感受到(         ),我是抓住(    )、(    )等词语体会到的。

●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我是从(   )、(   )知道的。

(重点抓住“几个深夜、望、好久好久、守”等词语来体会妈妈的对我的爱与希望。抓住“飞来飞去”想象我上中学后穿行于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的忙碌的身影,体会我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情景。)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阅读,强化训练。】

师小结:妈妈将自己的爱与希望又绣在了连衣裙上,带着妈妈那满怀期待的爱,伴着那会飞的蒲公英,我也在不断地飞、飞、飞!飞到那实现梦想的大学殿堂!而妈妈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激励着我,教育着我。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剩余的部分,来感悟“会飞的蒲公英”所包含的更深意义。

三、回顾学习方法,精读8—14自然段

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运用了很多好的读书方法。你能试着把这些方法再介绍给大家吗?(师随机出示:1、抓住重点词语,感悟人物内心。2、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3、反复品读佳句,丰富语言积累。)

如果我们学习每一篇文章,都能自觉运用好的读书方法,你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更快的提高。下面我们继续品读后半部分,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读进去,悟出来,从而领会文章题目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在前面教师引领阅读,总结出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回顾、归纳,使学生能再次明确阅读时可以运用的基本方法,这样便于在下文的学习中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以加强学法的实际运用,逐步内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8—10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语句比较重要,画出来,再用心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深入体会妈妈的内心。

1.学生默读,写批注。  

 2.指名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神态的词语“盈满了泪花”以及描写妈妈语言的句子来谈体会,抓住“更高”来体会妈妈对我的希望。

3.师:听了妈妈的话,我是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对我的期望的?

    找出我写给妈妈的那段话,认真读一读,你能就这句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

    生:我是怎样飞得更高的?

    全体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朗读妈妈的话和我的话。

师:刚才我们结合文章内容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地思考,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值得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学习,运用。(在学习方法3后接着出示:4、结合文章内容,质疑深入思考)下面大家就试着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余下的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第11—14自然段,看谁能提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

1.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指名汇报交流:

生1.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

生2.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又是什么?

师:(补充提问)妈妈让我做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仅仅是为了走出大山吗?

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师:是啊,母亲不仅仅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走出大山,也希望千千万万山里的孩子能像自己女儿一样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人生道路上越飞越高,同时永远保留大山的淳朴,这也是山里所有母亲的殷切希望。

【设计意图: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在阅读基础上质疑的方法,再辅以教师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的境界,真正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

四、回读全文,升华主题

1.总结写法

师:通过刚才的品读感悟,我们再来看课题——会飞的蒲公英,仅仅是在说蒲公英吗?你认为它还有哪些象征意义?

师:请大家结合板书再回顾一下全文。本文在叙述的过程中,除了以时间为线索之外,还出现了几条比较明显的线索,你能试着找出来吗?像这样按一定线索来叙述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内容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值得我们在写作文时借鉴。

【设计意图:学生回读全课,揣摩和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及课题的象征意义。总结文章的表达特色,感悟其好处;使读与写紧密结合,突出本节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2.激情展望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我相信,《会飞的蒲公英》这一课会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其实,在父母和师长的眼里,你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寄托着一份厚重的希望。尽管你曾经是那么平凡,那么不起眼儿,你也一样可以飞得很高、很远,只要你趁着青春年少,努力学习,用知识为自己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你就是那朵真正的(指板书,示意同学齐读课题)—— 会飞的蒲公英!

【设计意图: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予他们希望,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使本课的三维目标得到充分、圆满的落实。】

五、开放实践,拓展阅读

1.推荐阅读: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巴金的《梦之船》和马丁•路德•金 的《我有一个梦想》。

2.把你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3.运用本课中提炼的方法自选一篇文章来读,练习在文章后作阅读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