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手指》教学设计 (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教学班级 六(2)授课人 张慧祎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4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具准备 大白纸、小黑板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激情导入(1-2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1-2分钟)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疚、胛、颓”3个会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按文章不同内容分段并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三. 出示自学指导。(2-3分钟)

1.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适时理解“情况、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2.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分了几部分进行描写的?

3. 自由读第一部分思考:

(1)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怎样做的?最后怎样了?

(2)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

五、检查自学效果:(10分钟)

依据自学提示检测



1.读学习目标

2..读自学指导                                      

3.完成自学任务

(1)小声朗读课文,理解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概括内容。理清层次。

(3)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4)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思考他成功的信心怎样来的。

4.反馈汇报

(1)听写词语,读课文。

(2)回答问题。

较难题小组长带动下讨论完成。难度大的提出来与教师交流。

六、当堂训练(15分钟)

(一).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1、观众为少年喝(hē hè)彩鼓掌,少年像喝(hē hè)了蜜一样甜。

2、快乐(lè yuè)的姑娘,在轻盈活泼的乐(lè yuè)曲中翩翩起舞。

3、少年用各种姿态转(zhuǎn zhuàn)动着身躯,当他在一个大幅度转(zhuǎn zhuàn)身的瞬间,碗从他的头上掉了下来。

4、当碗又一次从少年的头上掉下来时很多观众附和(hé hè huo)着喊:“不要演了”,可少年和(hé hè huo)另一个演员并没有从舞台上退下来。

(二)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目不转精(  ) 不知所错(  ) 惊心动破(  ) 坐无虚席(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惊()动(  )不知所()不 ()风度 座无()席 绕( )于心 不()不() 摇()摇() 目不转 ()

(四)我是小法官,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T”,错误“F”。)

1.顶碗少年在那次表演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误,但还是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

2.顶碗少年尽管表演最终失败了,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3.顶碗少年那股顽强拼搏、勇于挑战失败并最终战胜失败的精神给作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4.《顶碗少年》这个故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上海大世界露天剧场。( )

4.做当堂训练题。(15分钟)内。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   时   计  划

教学班级 六(2)授课人 张慧祎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4 顶碗少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

教具准备 大白纸、小黑板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激情导入(1-2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1-2分钟)

1.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出示自学指导。(2-3分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默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神态变化以及场内观众情绪的变化的语句,加以体会。)

 2.结合观众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

3. 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多年以后,“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 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在读了全文后,你对这课文的最后一句有怎样理解,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



1.读学习目标

2..读自学指导                                      

3.完成自学任务

(1)学习第一部分,思考练习题。

(2)学习第二部分。思考练习题。

(3)总结写作方法。

(4)从不同方面展开想象4.反馈汇报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成回答问题。

较难题小组长带动下讨论完成。难度大的提出来与教师交流。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

五、检查自学效果:(10分钟)

依据自学提示检测

六、当堂训练(15分钟)

(一)、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组成词语。

  绕( ) 魂( ) 厉( ) 错( )谎( )

  饶( ) 魄( ) 历( ) 措( )慌( )

(二)、我能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观众 ( )的拼搏( )的掌声 ( )的激动

( )的神色

(三)思考练习

1.作者从这件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事中悟出了什么道

理?

2.本文刻画少年表演顶碗杂技时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请说出那些是正面描写,那些是侧面描写。

3.请写出顶碗少年第一次失败和第二次失败时各自的表现。(用原文中话回答)

4老者究竟说了什么?请你想象一下。

5.你觉得顶碗少年是一个强者吗?



5.做当堂训练题。

板书设计 4、顶碗少年

镇定,自信→紧张、丧失勇气→镇静、自信、充满勇气

失败     再失败      成功

失败乃成功之母

教后反思

课   时   计  划

教学班级 六(2)授课人 张慧祎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5*  手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大白纸、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记录评价

一.激情导入(1-2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1-2分钟)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 出示自学指导。(2-3分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最后总结写(          )

3.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

4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⑴大拇指:短处:(  )长处:(   )

⑵食指:短处:(  )长处:(  )

⑶中指:短处:(  )长处:(   )

⑷无名指和小指:短处:(  );长处:(     )。

6.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1.读学习目标

2..读自学指导                                      

3.完成自学任务

(1)学习第一部分,思考练习题。

(2)学习第二部分。思考练习题。

a.概括内容,理清层次

b.读课文,概括 五根手指的优缺点。

C再读课文,感悟道理。

4反馈汇报

(1)分角色读课文。

(2)分层回答问题。

较难题小组长带动下讨论完成。难度大的提出来与教师交流。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

五、检查自学效果:(10分钟)

依据自学提示检测

六、当堂训练(15分钟)

(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也能根据汉字写拼音。

zī tài    xìng  gé    mǔ zhǐ     sāo  yǎng       

(     ) ﹝     ﹞  ﹝     ﹞   (       ﹞

yáo   tiáo     qiáng yìng  táng huáng

﹝       ﹞    ﹝      ﹞    ﹝      ﹞ (       )    (       )     (       )    (      )      

秽物         爱憎        享乐      蘸药

(二) 比一比,再组词。

瓣(  ) 纽(  )窈(    ) 

辩(   )扭(  ) 窃(   ) 

涕(   )憎(   ) 渺(   )  

梯(  ) 增(   ) 沙(  )  

递(   )赠(   ) 纱(   )

(三)回忆课文内容填空,并作答

1、《手指》一文作者是(       )。浙江人。现代作家名(     ),字(     )。代表作有《         》。

2、本文中所讲五指的特点:它们各有不同的(    ),各具不同的(     ),各有(     ),各有(    )。五根手指如能(      ),成为一个(    ),那就根根(    ),根根有(    ),不再有什么(   )、(     )之分了。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                        )的道理。

3、写话:五根手指中,你最喜欢哪一根?说说为什么。

                                                                                          

5.做当堂训练题。

板书设计 5、手指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互相合作,取长补短)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