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4、在朗读中体会作者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乡之情。

过程与方法:

  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泊船瓜洲》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泊船瓜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学生交流探讨学习收获:

  1、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3、指名答:

  4、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㈡理解吟诵,体会感情

  1、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了解全诗的意思。

  2、体会古诗思想感情,读诗、背诗:

  3、引导学生从诗中的词、句中去体会思想感情。

  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师: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通过换词法,引导体味“绿”的妙用。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5、指数名说。

  6、小结:

  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七、板书设计

  远望钟山

  泊船瓜洲 春绿江面 思乡浓

见月思归 

第二课时《秋思》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唐朝诗人张籍的《秋思》。

  2、板书:《秋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诗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㈠检测阅读、理解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指名试读,指名评价,全班齐读。

  3、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4、班级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㈡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抓住重点词句导读:

  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4、感情朗读。

  ㈢总结: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七、板书设计

   秋思 见秋风 意万重

   

思乡浓 说不尽 又开封 

 

第三课时《长相思》

  一、导入、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板书:《长相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词的生字词。

  2、理解诗词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词并试背诵。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查资料、查字典等方法掌握生字词。

  2、通过读古诗,同桌讨论古诗词的意思,体会古诗词表达的情感。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情

  1、检测读词情况

  要求:

  ⑴ 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

  ⑵ 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2、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词句:

  注意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3、学生反复读,边读教师边指导停顿。

  4、初读后想象

  ⑴让学生说说词给自己什么印象?

  ⑵要求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

  5、领悟词意

  ⑴、分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体会词意。

  ⑵、教师提两个关键的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者的“身”在那里?

  作者的“心”在那里?

  ⑶、学生再谈体会。

  ⑷、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作者“身”与“心”分离的感受。

  六、当堂训练

  背诵本首词。

  七、板书设计

长相思

山水--身已远

风雪--梦不成

(思乡浓)

教学反思:

6、梅花魂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香、漂泊、唯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5、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6、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学时间8分钟。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

  如“魂”“幽”“葬”“衰”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

  畏惧、颇负盛名、眷恋、稀罕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讨论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 (第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板书:读诗落泪)

  第二 (第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板书: 珍爱梅图)

  第三 (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板书: 不能回国)

  第四 (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板书: 赠墨梅图)

  第五 (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板书: 送梅花巾)

  4、小结

  六、当堂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幽”、“甚”、“衰”)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花魂》。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三、出示学习指导:

  1、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同桌或者小组同学讨论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3、同桌讨论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板书)

  2、读了这五件事,你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知道?(出示最后一段,释“眷恋”一词。)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3、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

  六、谈谈体会

  1、学习第一件事。

  (1)出示句子:“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2)思考讨论:

  ①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②“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 、五件事)

  3、交流学习第二件事。

  (1)师: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课题写梅花,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关系?读读第三自然段,看体会到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d、指导朗读,读出对梅图的珍爱。

  4、“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板书设计: 

6、梅花魂

读诗落泪

珍爱梅图

  不能回国    中国心 赠送梅图

教学反思:

7、桂花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介绍桂花:

  二、出示自学指导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2、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 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讨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

  (1)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① 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②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四、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喜欢桂花   怀念家乡

桂花雨

摇花乐    怀念童年生活

教学反思:

8、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1、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5、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配乐磁带、课文插图、文本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全班齐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以曲中的句子为题“小桥流水人家”。作者的家乡真的如题目这么富有诗情画意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二、出示自己指导,感悟文章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

  4、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检查学习效果,强调重点。

  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

 

  四、积累延伸

  1、积累语言:

  ⑴ 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⑵ 摘录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句段,并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2、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可以搜集有关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的图片资料,也可以为家乡作画、作文,或者学唱“家乡曲”、学跳“家乡舞”、学烧“家乡菜”等,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

  五、整体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

  1、作者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娓娓地向我们道出了他那无尽的思乡之情,不仅有深情的往事回忆,如……;也有直接的感情流露,如……(学生看板书回答)。但不管是间接抒情还是直接抒情,都同样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家乡,去欣赏那诗一样的景色,去感受那诗一样的生活吧!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当堂训练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2、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3、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表达的写作方法,自由拟题,练写片段。

  【板书设计】

小桥流水人家

景 --小溪 垂柳 水鸟 老家 村庄 (美)

小桥流水人家

溪中捉鱼虾 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事 -- 桥上丢野花 (趣)

   茶山摘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