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珍珠鸟、遨游汉字王国 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写一种事物。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线索。

1.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2.么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1)先写种花生,再写过收获节。(2)也可以说先写种花生、收花生。再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两种理解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三、齐读第一段。

1.待学法: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如果把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第二部分)重点段我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

2.住重点词,略学第一自然段。学生默读,指名读3、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练习用“居然”造句。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师小结: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简练!这就是略写,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下节课我们就重点学。

四、布置作业:

1.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讲解课文。

一、复习检查。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议花生部分。普普通通的花生居然能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熟读课文,把握重点。

1、分开层次,确定重点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他们是怎样过收获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师:现在我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里一家人——吃花生,一边吃一边——谈花生再看书,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

2、确定学法,“吃花生”略学,“谈花生”详学。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3、读中感悟,突破难点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大家边吃边谈花生的好处。默读这段,把谈花生好处的词语圈。小组讨论:读文有几个人在谈话各说各的是什么呢?(孩子们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为什么?父亲说了几次话,哪句话是重点内容。为什么?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

四、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父亲谈话的教学中,学习详写和略写。

2、拓展练习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像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第十自然段。

教学反思:

16*珍珠鸟

一、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想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这两天,我结识了一个新的小伙伴──珍珠鸟。它矫小,怕人。(学生描述珍珠鸟的外形)那么,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作家冯骥才,他为我们讲述了他与珍珠鸟之间怎样的动人故事。(板书:16珍珠鸟)

2、同桌交流:作者与珍珠鸟之间发生怎样的动人故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遍读课文,请学生大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第二遍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讨,交流。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是什么?2、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3、文章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意思?

三、齐读课文,交流见解。

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四、归纳积累,课外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学到了什么?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现在,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

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四

一、教学要求: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给人启迪的事情、格言及漫画等,在交流中得到启示。

2.引导完成词语盘点的内容,学生朗读并积累格言。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二、教学重点:本单元内容,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启示,在交流中学习作人、做事的准则。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语盘点。

1、读准词语的字音。

2、记清词语的字型,注意易写错的字,用笔画出,全班交流,加深记忆。

二、讨论交流平台。

回顾本组四篇课文的课题。选择一篇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容和所得到的启示。

(1)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2)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3)拓展。说说学了这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例如: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联想,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等)。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自读自悟。(2)组织交流。可选择其中的一两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例子,谈谈感受。(3)背诵,摘抄自己感兴趣的格言。(4)拓展。补充交流课文积累的名言佳句或警句等。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

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的历史,培养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汉字。

3.学会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学语文、用语文。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搜集信息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会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2、搜集信息与整理信息。

三、课时安排:4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字谜七则》。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2.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四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1.学生汇报第一题。

[要点:A字谜;B谐音;C仓颉造字;D“册、典、删”的来历]

(1)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答案:萌;曼;日;香;;;刘、孙、杜、林]

(2)关于谐音:

师问: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

[答案:歇后语;古诗;对联;笑话]

师问:能说出是哪两个字谐音吗?

(3)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2.学生汇报第二题。教师作适当评点。

三、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教师谈话: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有趣的谐音》。

一、阅读材料。

1.说谐音性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朗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二、分析讲解,加深认识。

1.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2.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 一连三座庙──

B 石头蛋腌咸菜──

C 隔着窗户吹喇叭──

D 关公打喷嚏──

3.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 名(鸣)声在外; D 自我吹嘘(须)

小结: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三、朗读交流。

(1) 读一读。

(2) 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 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 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四、布置作业。

抄写歇后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通过我们这段综合性学习,你们一定搜集了很多有关汉字的资料,对汉字有了深刻地了解了吧!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的成果。

利用教材阅读材料《仓颉造字》和《“册、典、删”的来历》,两篇短文可以让学生略读。

二、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1.开火车朗读《仓颉造字》。

2.讲解。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三、学习《“册、典、删”的来历》。

在讲故事中吸收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和表达方法,《“册、典、删”的来历》要让学生学会提取主要信息,能了解“册、典、删”三个字的本意,然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其他汉字的来历。了解了一些汉字的来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的意思,正确地书写。

四、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1.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2.畅谈收获。板书:《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我爱你,汉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第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本的第85—90页的“阅读 材料”。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1.教师谈话:首先,让我们阅读“阅读材料l一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想一想这7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2)除了上述7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关于《汉字的演变》。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2)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3)关于《一点值万金》: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三、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1.教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

2.布置任务: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