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 (六年级)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去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目标。

在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要让学生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怎样造成犯错的,以后减少犯错率。谆谆教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去伤害学生。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将更为融洽。 

    其次,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爱的基础上要管教,不要把学生当作宠物,只求他听话,其余随他去。管要讲原则,严而有爱。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所谓“一碗水要端平”,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铁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其实学生嘴里不说,但他是会知道你的爱的,这样师生间就有了互相信任,误会减少,感情加深。由于师生关系好,班里的气氛也会随之好起来,学的愉快,教的也愉快。

    二、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青春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学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在上学和回家的路上与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运动会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一起写标语、做小旗,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嗓子哑了、晒脱皮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短短几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班级是一个整体,看一个班级是否有生机,取决于学生是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因为集体荣誉感是班级的精神所在,其标准就是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丰富多彩的共同活动,进而培养出坚韧的集体荣誉感。

在学校一个班是一个小单位,在这个小单位中有几十位具有思想的人,要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以每学期开学,常规工作就得抓好做细,才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好基础,班级就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周一次的流动红旗既是见证更是进一步前进的动力,也更能体现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班级即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思想环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惩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对于不良现象发现后要及时制止,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灯全亮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六、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成人、成才不可或缺的基础。青少年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然而,今天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表明,当代独生子女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理能力、疏于关爱长辈、依赖性强、集体观念淡薄、合作能力欠缺等思想行为方面的问题。

在学校里,这就需要班主任与其科任老师共同努力改变。首先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引领行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以教育部颁的新《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规范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其次,多认可学生、赞美学生,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曾听说陶行知老先生用四块糖教育了学生,改变了学生。我们也试着用四块糖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他需要老师、家长的认同、赞美,他们更需要榜样,示范力量的引领,这样养成教育才会持久稳定地深化下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事就能养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那些自我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更要反反复复教育。

    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竞争意识,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这里,我想说明“竞争”----必须是“明争”,决非“暗斗”。),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从一个班再到一个级进行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之获得主动的发展。由此才能形成从自发到自觉、自律、自强、进取的班风,才能使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挖掘潜能,全方位提高素质。

    八、建立一只优良的班干部队伍

俗话说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小学生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所以选好有力班干部既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又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加强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选好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后,实行班级工作“分权”,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指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一些能力又减轻了我们班主任的负担。

    九、培养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

培养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有三条:自信、专注、条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筑在对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计上,并能认清自己潜在的能力,相信今天办不到的事,经过努力明天一定能办到。由此可见,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真正的教育,是触动灵魂的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