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图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瑞雪、骤然、幻映、彤云密布、万籁俱寂、极目远眺、粉妆玉砌”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感受瑞雪的大而美,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重点、难点为同一个)

重难点突破:成都为南方内陆城市,极少下雪。就算偶有下雪,也与北方的雪大有不同。因此,要让学生体会北方瑞雪的大而美是有一定困难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借助大量的图片,写作的背景以及激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感受到北方瑞雪的大而美,进而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雪的图片、教学PPT

学生:预习课文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生字过关。

3、能把雪前、雪中、雪后的景色分别用小标题来概括。

4、学习雪前天气的变化。

(一)激趣导入

师:有谁见过雪?

生:我见过!

师:你来说你说你见到的雪是什么样的?(生回答)

师:那你是在哪里见到这样的雪的?(生回答)

师:(若生回答南方城市)那老师今天带大家去看一看北国的雪是什么样的?(若生回答北方城市)谢谢你跟大家分享,老师今天要带全班同学一起去看一看北方的雪。(展示雪景图片)

师:大家说这样的雪美不美啊?

生:美!

师:课文中也有这样的雪景,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请大家翻开课本124页。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瑞雪图》。(生自由读)

师:大家课读通了,第二项,生字闯关。(教师展示PPT)火车火车开哪里?(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教读全班同学)

师:老师有个疑问了,这里有个生词“瑞雪”,“瑞”是什么意思?大家快速查阅《教材全解》。(生查《教材全解》并回答)那“瑞雪”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及时的好雪。

师:作者为什么要说这一场雪是及时的好雪呢?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进入这篇课文。请同学们看到125页,在课文的后面有一个表格,作者已经把1-5自然段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那现在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将每个部分包括哪些自然段填在表格中,再为其取上小标题,小组形成统一思想,代表汇报。(生小组合作总结+汇报,其他小组作相应补充)

师:大家已经为每一个段落加上了小标题。既然我们将文章分成了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显而易见,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时间顺序。

师:是的,时间顺序。(教师板书)那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雪前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自然段。(展示PPT)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交代了什么呢?

生:时间、地点。

师:是啊,作者交代了时间、地点。那么从侵入一次你看出了什么?

生:寒流速度快、来势汹汹。

师:是啊,西伯利亚寒流来势汹汹,我们的胶东半岛马上就要下雪啦!下雪之前天气有什么变化呢?请大家一起朗读第2自然段。连日来预备起!(生齐读)

师:第一句话,“连日来,暖和得如同三月阳春的天气,骤然变得冷起来了。”我把“骤然”换成了“突然”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不可以?

生:不能突出天气变化得很快。

师:是啊,“骤然”一词写出来了天气变化之快。大家要注意骤然的“骤”字。有一点复杂,左边一个“马”,右边一个“聚”。(教师板书“骤”)

师:在这一自然段当中作者又分出了三个时间段,分别是?

生:一清早、中午、黄昏。

师:清早天气是怎样的?

生:阴云密布。

师:中午呢?

生:寒风凛冽。

师:黄昏时分?

生:大雪纷飞。

师:在这一自然段中仅仅有一句话是描写雪的。是哪一句?

生:“黄昏时分......”

师:这一句话写出雪什么样的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

生:大。

是: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生:鹅毛般、纷纷扬扬。(教师板书)

师:最后一句话啊写出了雪大的特点。那下一个自然段又写了雪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

下节课再来探讨。好下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下雪时、下雪后的景色。

2、体会瑞雪的大而美。

3、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一)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说到雪的大,那第三自然段又写了瑞雪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瑞雪的特点。(生默读)

(二)欣赏雪中景色

师:谁来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大雪什么样的特点?

生:大而稳。

师:那么在这一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些特点呢?(生答)

师:(展示句子),在这句话中“彤云密布”“彤云”是什么云?

生:阴云。

师:阴云,那我将“大片大片的雪花”换成上一个自然段中的“鹅毛般”大雪,“彤云密布”换成上文的“布满铅色的阴云”,将“簌簌落落地飘将下来”换成上文中的“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他们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啊?

生:因为有点重复。

师:是啊,看来你的语感到位了。同样的意思我们要换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表述更美。

师:展示句子“一会儿,地面上就发白了”。这句话是作者看到的,还是听到的呢?

生:看到的。

师:那下一句话是写作者听到的还是看到的呢?

生:听到的。

师:作者将看到的和听到的相结合,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雪中的景象。我们在今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多角度结合。

(三)欣赏雪后美景

师:那下了一夜的大雪,第二天早晨,作者看到了什么?我请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抽同学朗读)

师:在同学朗读的时候,请所有的同学把眼睛闭上,想象雪后的美丽图画。待会我请同学说一说在他的脑海中有什么样的景色。(生想象美丽雪景)

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回答)

师:这样的雪景用一个字来概括。

生:美!

师:是啊。这样的雪景真美啊!那作者用了哪些句子来写雪的美呢?(生回答)

师:(展示句子“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什么样的世界是“粉妆玉砌”的世界呢?(生回答)

师:是啊,这样的世界就是粉妆玉砌的世界。(展示雪景图)

师:(展示句子“看近处......雪球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看近处预备起!(生齐读)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到了许多的叠词,在你们刚刚读的过程中,觉得这些叠词有什么作用呢?(生回答)。

师:既然这些叠词这么有用,你能不能想出其它可以用来描写雪天的叠词,并用它来造一个句子呢?(生回答)

师:非常好。那么在这两个句子中,有一个词语“极目远眺”,还有一个词语“看近处”,你想到了我们在《拾穗》中讲到的哪种观察顺序?

生:由远及近

师:是的,由远及近。这样的观察及描写顺序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那接下来我们来看最后两句话。(展示最后两句话)在这两句话中作者运用了几个动词,请你快速的勾画下来。(生勾画)。

师:从这几个动词当中我们发现了瑞雪的动态美。那前面一句话写的是瑞雪的动态美还是静态美呢?

生:静态美。

师: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将瑞雪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在街道上又有怎样一番景色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生齐读)

师:街道上这么热闹,作者描写到的堆雪人,掷雪球,你还能想到哪些热闹的景象。(生自由回答)

(四)领悟感情

师:你们所描绘的景象真热闹啊!作者置身于这么热闹的景象之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生:喜悦。

师:是啊,此时的作者是喜悦的,在整片文章当中还有许多能体现作者喜悦的句子。大家快速默读全文把它们找出来。找到的同学就举手示意老师。(生找句子)

师:这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那我们就带着这种喜悦将句子读一遍吧!

师:最后一自然段,作者感叹道“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作者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感叹瑞雪的美!

师:仅仅是因为瑞雪的美吗?其实啊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本文创作于19世纪60年代初,在那时候国家经济困难,北方城市又遭遇了严重的蝗灾和旱灾,粮棉歉收,人们的生活过得很是困苦。而在这时候突然来了一场及时的大雪,它的雪水为庄稼提供了养分,又能冻死害虫,来年的庄稼一定有个好收成。因此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展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六、教学板书

瑞雪图

雪前  阴云密布      大

雪中  大雪飘将

雪后  粉妆玉砌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