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有要求会认的生字10个,其中“沿、弄”的读音要注意读准确,“哪”轻声要注意读好。要求会写的字8个,左右结构的字6个“观  沿 渴  喝 话  际 ”注意书写时左窄右宽,老师重点范写笔画最多的“渴”字。

这篇课文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本课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课文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鸟和青蛙当成人来写,他们的对话非常多,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或者说是争论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语言充满童趣,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容易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课标表述】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学习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10个生字,读准“沿、弄、哪”的读音,读正确“井沿、无边无际、”等词语。

2.会写8个字,重点写正确“沿、答”,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3.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和老师提供的图片理解“无边无际”“大话”的意思,

4.并运用做实验的方法理解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6.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寓言所包含的道理,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 

【重点难点】

1.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2.练习读好对话,读出小鸟和青蛙的不同语气。

【评价方案】

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词语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

2.通过观察老师范写,同桌两人从部件紧凑、笔画占位、笔顺、写字姿势四方面进行相互检查,评价目标2;(见评价单第二题)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的含义。(见评价单第三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 在黑板上张贴小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小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文《坐井观天》,请大家齐读课题。(顺应儿童心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并标上序号。

二.识字与写字 {落实目标1、2}

识字:

1、多媒体PPT出示需要认读的新词,四人小组内认读。

2、请小老师领读。

教师重点提醒以下几个生字:“沿”读二声,我们生活中常常读四声,“弄”韵母是“ong”在生活中常有人把韵母读成“eng”, “哪”读轻声,并且是一个多音字,引导学生注意区分。“渴”和“喝”偏旁不同。

3、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摘果子游戏巩固识字。 

(识字形式活泼多样,力求自主识字,并且能够加以运用。)

写字:

多媒体PPT出示需要会写的生字

1、观察字的结构。

①左右结构的字:

观  沿 渴 喝 话  际 

注意书写时左窄右宽,特别强调“沿”的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老师带领学生书空几遍,加深印象。 

②上下结构的字:答

上小下大,撇和捺要舒展,“人”和“口”之间的“小横”不要丢掉。

2、老师范写本课生字中最难写的“渴”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个字的占格及各个笔画的穿插避让,然后交流,老师指点、范写,学生书空,练习描红,再写一个

3、学生练习,同桌互相点评。

(加强同桌的互相评价,促进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学习课文

1.通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读文,了解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自主读书进行整体感知,尊重个性,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

3.请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听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增强读书的效果。)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中谁和谁在哪里干什么?自读后交流,检查自读效果。

3、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

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老师PPT出示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到井沿的图片,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通过井的剖面图直接观察理解“井沿”“井口”“井壁”“井底”,并继续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碗沿”“河沿”,至此,学生对“沿”的理解就比较透彻了,形象又直观。)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什么事争吵起来了呢?

4、读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用“——”划出青蛙的话,用“﹏”划出小鸟的话。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多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文字。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读书活动层次不同,形式多样,注重在读中展开想象,读中理解内容,读中积淀语感。)

(二)尝试朗读第二次对话。

多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文字。

1、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第二次对话。

2、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小组讨论一下,并汇报。

(摆清青蛙和小鸟的观点,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能力。)

小结:大家都认为青蛙错了,那你知道青蛙为什么错了吗?它眼中的天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请同学做个实验,把你的书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落实目标4}

(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

  3、理解“大话”、“无边无际”的含义,PPT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无边无际”,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大话”就是说话很夸张,不符合实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吹牛”;“无边无际”可以让学生想像的大海、沙漠、田野等,用造句的方式理解意思)。{落实目标3}

  (注重语言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达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祖国语文的目的。)

4、学生练读对话,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

5.指导朗读。要求读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落实目标5}

(三)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理解寓意。

多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文字。

  1、教师引读,小鸟说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相信了吗?青蛙笑了说:“__________”小鸟也笑了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

  (通过合作、探究,充分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悟了寓意)。

3、指导朗读。{落实目标5}

4、PPT出示:仔细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理解小鸟整天在天上飞,见得多,目光远大;而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目光短浅,见识少,为理解寓意做好铺垫。

5、理解寓意:“坐井观天”,现在你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井底之蛙”呀!

6、完整地说一说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落实目标6}(最后解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加深对成语的印象。),PPT出示一组表示目光短浅的四字词语,积累词汇。

7、创造想象,读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展思维,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四)带头饰表演

组织孩子们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极大地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表演的过程也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了体验,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展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对课文也是一次再创造。 

11《坐井观天》评价单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一、我会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边际  

大话   弄错  抬头 小组评价 1.读字音准确 ☆

2.读轻声正确 ☆

二、我会写

同桌评价 1.部件紧凑 ☆

2.占格准确 ☆

3.“渴”的笔顺正确 ☆

4.书写姿势正确 ☆

三、回忆课文小鸟和青蛙在争论的问题是: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

的道理。 教师评价 1.回答准确全面 ☆

2.概括旨意理解正确 ☆

每做到一项在星星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