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及反思(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教学方面:

1、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育方面:

1、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人物的高尚品格,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司马迁的英雄形象。

2、学习司马迁为了伟大的事业委曲求全、矢志不渝的品格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2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遇酷刑后,不负重但,耗时13年时间,写成辉煌著作《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在遭遇奇耻大辱后,仍不忘使命的坚韧意志与高尚人格,是培养学生责任感与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的优秀作品。《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

这一单元教材赞扬了人类坚强不屈的高尚品德,《司马迁》是本组的第四篇课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且情感丰富,在对本组前三篇课文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难度应该是不大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充分与文本对话,联系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一定的情感熏陶,从而让他们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四、教学方法

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讲述牢记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结合教材特点,以及本班学情,教师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这三个维度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了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设计了“整体感知——精读感悟——升华感情——深化理解”四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完成教学目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畅谈收获。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主发言,师适时板书:辉煌巨著  前无古人)

二、赏词析句,立起英雄。

1、引导探究,步入“发愤”

⑴师述: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板书:飞来横祸)

⑵“飞来横祸”是什么意思?哪个字看出灾难来得出乎意料?对司马迁来说,这场“飞来横祸”指的是什么?(板书:身受酷刑)

[设计意图: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让词语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更加丰满的意象,词语的含义定会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中。]

2、直面酷刑,拨动“情”弦。

引:“酷刑”怎么理解?

从文章中能不能看出酷刑是残暴而又狠毒的呢?

(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⑴师设问:这句话怎能看出酷刑的残忍呢?

(学生抓住“残生”、“血溅墙头”、“悲愤交加”几个词语,感受酷刑给司马迁带来的痛苦,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欲擒故纵”,巧妙地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让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考的殿堂。]

⑵过渡:的确,酷刑给司马迁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诉说了自己身受酷刑的苦楚。老师这里有一份司马迁所受酷刑的介绍。

⑶课件出示:酷刑,这里指腐刑,又叫宫刑。它是把受刑者扒光衣服捆绑在木架上,用皮鞭或棍棒抽打,直至皮开肉绽、血肉模糊,然后再把受刑者变成像太监一样的人。它是封建社会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刑罚。

①请同学们默读这段文字。

②交流感受:有感觉吗?你感受到什么?

⑷师激情引读:对于一个从小听着英雄故事长大的司马迁,对于一个立志要成为一名英雄的司马迁,对于一个血液里流淌着自尊自强信念的司马迁,身受酷刑,他怎能不感到万分耻辱,所以,——(读)

⑸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酷刑” 的介绍,必然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有助于引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司马迁的内心伤痛,促使学生油然而生对司马迁的敬仰与同情。]

⑹设境想象:

① 听同学们这么一读,我也想读一读,行吗?(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透过这十八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②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学生在想象中再现历史情境,在想象中放飞个性,在想象中生发感情,在想象中提升对司马迁的认识和敬重。]

3、品悟“言”行,敬仰“英雄”

⑴引:尽管司马迁如此伤心,尽管司马迁是这样的痛苦,他有没有血溅墙头?他有没有了此残生?

请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节,看一看司马迁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用你喜欢的符号,分别划出司马迁想法和做法的句子。用心读读,谈谈感受。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三段,边读边划出有关语句。)

⑵学生自主交流阅读体验,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课件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①“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你懂吗?读了这句话,我好像想起了什么?

(想起重于泰山的英雄人物,想起轻于鸿毛的卑劣小人。)

②两个“一定”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态度的坚决。)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注意:不宜读得慷慨激昂。)

[设计意图:联系历史人物理解句子含义,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得进、读得深、读得透。]

课件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① 从这几行文字之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 司马迁除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想到人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他还会想到些什么

呢?

③ 回读一、二节,内化语言

④ 请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节,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司马迁还会想到些什么?

(司马迁会想,我从小听过许许多多英雄的故事,和那些大英雄相比,我受这点委屈算得了什么?司马迁会想,我早年广交朋友,四处游历,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我如果就这样死了,已经付出的心血岂不白费了吗?司马迁还会想到父亲临终之时的嘱托,想到父亲到死也没有忘记平生的夙愿——完成史书,我如果就这样死了,有什么颜面到九泉之下去见他老人家啊!)

⑤ 激情:他不怕别人的白眼吗?(不怕)他不怕别人的耻笑吗?(不怕)他不怕别人的侮辱

吗?(不怕)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完成《史记》)

⑥ 设境引读:面对别人的白眼,耻笑和侮辱,司马迁依然会——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司马迁依然会——

骄阳似火,烁石流金,汗流浃背,蚊虫叮咬,司马迁肯定还会—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渲染情境,加深学生的体验,深化学生对人物的认识,自然而然地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司马迁这个伟大的英雄形象。]

⑶齐读第三节,再现英雄

的确,苦难是试金石,面对耻辱,司马迁虽然痛苦万分,但他没有怨恨,没有害怕,为了完成《史记》,他选择了坚强、选择了忍耐、选择了忍辱负重地活下去!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再次走进司马迁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吧!

三、朗读第四节,感受《史记》的伟大

1、指读(或齐读)第四节

2、同学们的朗读深深地感染着我!为什么会感染着我呢?

(学生汇报朗读体验。)

[设计意图:“说说你的朗读为什么会感染我”,一下子把学生和文本紧紧地维系在了一起,促进学生深入文本,逐步达到“文我合一”的朗读境界。]

四、再读课题,理解“发愤”。

1、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课题。

2、说说你对“发愤”的理解。

[设计意图:给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平台,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可以直接解释发愤的意思,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阐述对发愤的理解,还可以依据对文本的感悟提升发愤的内涵。]

五、引导看图,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教师解说:这就是为了完成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而忍辱负重的司马迁,这就是尽力克制自己,把痛苦、耻辱全都埋在心底的司马迁。这,就是他身受酷刑之后,依然发愤写作的情景。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幅图,从图中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课文插图中蕴藏着许多生成点,“地上的茅草”、“单薄的衣衫”可见条件的艰苦,“工整的隶字”、“人物的表情”可见态度的认真,“成捆的竹简”、“昏暗的油灯”可见工作的辛劳。把握住这些生成点,司马迁的英雄形象就会深深地镌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六、布置作业,彰显个性。

1、上完这节课,你最想干的一件事是什么?

(自主交流、选择作业)

2、友情提醒:既然选择了作业,就应该像司马迁一样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去完成,决不可半途而废啊!

[设计意图:自主作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创造的活力必然会在学生的身上迸发。]

七、板书设计

年少时   环境影响    广积资料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父去后   父亲嘱托    研读整理

受辱后  人生价值观   发愤写作

六、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课文写了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事。学习本文的重点是读懂第二,三自然段,理解哪些地方突出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以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这是历史故事,课文内容离学生的认识和实际都非常远,学生又不熟悉《史记》的故事,很难感受西汉时期的司马迁遇到飞来横祸遭受酷刑后的内心世界,因此读懂课文内容是有难度的。

教学前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抓住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2.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的?对于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书中所讲到的知识,司马迁受到母亲河的熏陶;源于历史故事的感染;受到父亲的影响。而第二个问题,则需要针对文中的重点句子对司马迁的内心进行细致的分析,司马迁受到了酷刑,在当时对他的内心遭到了极大的残害;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忍辱完成了《史记》。

教学时,虽然我激励学生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中心进行分析,但是学生始终把思想集中在了司马迁的身世上,而忽略了《史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重要价值,于是,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感,得不到很好的深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的性格,完美的人物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怀着对司马迁的无限敬佩结束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堂课,感觉有以下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第一,用好教材,适当拓展: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秘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鉴于学生历史知识贫乏,对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司马迁辛酸坎坷的一生及《史记》内容都知之甚少。教学前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司马迁有《史记》。通过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较好的理解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可贵品质。在课前给予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充分阅读,学生心中的司马迁形象渐趋生动,引起情感的共鸣,教学效果好。课后推荐相关读物或指导课外活动或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练笔,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以情促读,以情感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注重教师语言,以情促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情节感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为此,我设计了煽情的教师过渡语,旨在带领学生进入情节,进入人物的内心!比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司马迁入狱受了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我插入了一段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古代有许多残酷的刑罚,而宫刑是其中最惨无人道、最灭绝人性的一种。它带给受刑者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巨大伤害,更使其心灵蒙受了永远的耻辱,它使正常人身体残缺,心理残缺,使一个原本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再也不能泰然自若、昂首挺胸地活着。听了我动情的话语,学生的朗读一个比一个激动,这时的朗读,学生们已经进入了司马迁的内心!因为这是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他们也愤怒了!

第三,精心设计,整体把握:在“横祸”面前,在“巨大耻辱”面前,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最终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是什么原因使司马迁选择了“忍辱偷生”呢?这个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了前面的段落。是第二段中“父亲的临终嘱托”,是第一段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我并没有就此打住,继续追问学生:“除此以外,司马迁可能还想到了什么呢?”这时,我又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周文王被关在羑里(yǒu,古地名),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居然写了《国语》;孙膑被剜(wān)掉膝盖骨,竟写了《兵法》……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就感悟到了“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史记》”,这就是“发愤”!化屈辱为动力,化悲伤为动力,司马迁忍辱负重,终成《史记》。这样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学过程也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