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品味其中的意境。

2.借助“识字加油站”,能根据分类发现它们带有同一部件的特点,并理解词义。

3.借助“词句段运用”,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4.照样子,尝试用自己的话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5.通过“日积月累”,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句达人——学习“交流平台”

1.回忆交流:本组课文都描写了什么内容?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些优美的语句。

4.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优美的句子,并简单标注自己的体会。

5.学生交流。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读到这句话,我能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作者的感受真独特,把花骨朵儿的状态写活了。)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让小瓢虫仿佛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6.学生朗读这些句子,品味其中的美。

7.小结:优美生动的语句,犹如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我们在生活中要细致观察,用心描写。

二、火眼金睛——走进“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指导读准字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教师出示卡片,检测生字认读情况。

4.请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援、掷、捞:都是提手旁,都与手的动作有关。

缚、缭、络:都是绞丝旁,都与丝和编织有关。

资、贡、贷:都是贝字底,都与财物有关。

5.课件出示填空。

提手旁的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绞丝旁的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贝字底的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布置作业

阅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并把优美的语句画一画,与他人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表情达意——“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句子:

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

学生讨论: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说说理由。

2.学生交流汇报:因为是水面,所以用“荡漾”。

3.指导读好句子: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4.出示其他句子,学生讨论。

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 轻快)的歌曲。

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5.学生交流汇报。

6.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句子或是习作中遇到的不知道用哪个词更恰当的情况?与大家交流分享。

7.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照样子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8.说说有什么发现。

9.试着填一填:

一身(雪白的)毛,一对(竖起的)耳朵,加上(红宝石般的)眼睛,凑成了可爱的小白兔。

10.自己尝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11.学生交流汇报。

二、积累诵读——完成“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忆江南》。

2.释题,简介背景。

从词牌名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补充资料:白居易曾经担任苏杭刺史,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大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这是其中的一首,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3.教师范读,自读,指名读,读出停顿,读出韵味。

4.借助工具书,了解古诗的大意。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5.感悟情景:想象一下,浮现在你眼前的江南春景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画笔画下来。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吟诵,或抄写,或绘画,记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