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课堂教学实录(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淮北市黎苑小学    黄婉莹

教材简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对月穿针。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教学目标:

1、会认两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祈求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CAI课件

课时划分:一课时

课前交流:

与学生做游戏,猜猜人物,活跃气氛,引出古诗人物。

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体会故事感情。

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理解诗题

1、出示课题。

师:牛郎织女,这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织女的贤惠善良,心灵手巧也一直为人民所称诵。许多诗人为此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篇。唐代诗人林杰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课件出示古诗。

2、指导写课题。

师:来,跟老师一起写诗题,看,“乞”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多像一个人诚心祈愿双膝跪地的样子呀!(生会意微笑。)

师:再看这个“巧”字,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用生字组词。齐读诗题。

3、理解题意

师:诗题乞巧指的是什么呢,读读注释就知道了。

(上课伊始,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自然而然引出古诗,与课前交流相互呼应。生字教学尤有特点,“乞”字的教法别具一格,生动形象。)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正确,读流利

师:乞巧节,又叫七夕,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古人会有哪些活动过节呢?打开书本第122面,读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字正腔圆,通顺流利了为止。

生练读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真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字正腔圆!谁还想读?

另外一生读。

师:很好,通顺流利! 

2、师生合作,读出韵味。

师:古诗还要读出特有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读诗。

师:好,有点味道了,我们再读一次,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句,注意节奏和味道。

师生合作。

(师生合作读诗,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律。) 

三、精读古诗,体会意境

1、品析前两行诗句,感悟悠悠鹊桥情

(1)、咬文嚼字,想象画面

a理解字义。师:同学们已经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细心地孩子会发现这首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字形和字义却不同。

生:霄和宵!

师:今宵是指——

生:今天晚上!

师:那“宵”就是——

生:夜里!

师:那雨字头的霄是指——

生:天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预习时查的资料!

师:真是个好办法!在学习中碰到不理解的字我们还能怎么办?

生:查字典!

生:问老师!

生:……

师:同学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b读出语感。师:初秋的夜晚,凉风徐徐,繁星闪闪,沐浴在凉风中,仰望浩瀚无际的青天,你有什么感觉?带着感觉读词。

生:今宵——碧霄——

c师:同学们,这个美好的“霄”字还是个生字呢!让我们细细地写一写吧!

写字指导,练习两遍,再次读词。

(2)、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师:把这两个词放在诗句中,自由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两个孩子抱住了妈妈!

生:我仿佛听到一家人的说话声!

板书:天上相会

师:牛郎织女在哪里相会?

生:在天上!

生:在鹊桥上!

师:这是怎样的桥啊!成千上万的喜鹊首尾相衔,在那波涛滚滚的银行上,搭成一座相思之桥,一座亲情之桥,一座爱情之桥,多么有情有义的喜鹊啊,读——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师:喜鹊搭桥,这又是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师:一年一度终得团聚,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指导朗读,读出喜鹊的情意,读出故事的感人。

(3)、指导看图,想象说话

师:在喜鹊的帮助下,一家人终于幸福团聚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牛郎对织女说:我们都很想你,你过得好吗?

生:织女说:你们还好吗,孩子们还好吗?

生:孩子们说:妈妈,我们想你!我们不舍得你走!我要天天都见到你!

提炼出高兴不舍难过。课件出示画面, 

(4)、感受真情  熟读成诵

指图背诵前两句,吟诵出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图片。

(5)、升华情感   拓展积累  

忠贞不渝的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化作了两颗闪亮的星。领读“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2、品析后两行诗句,体会浓浓人间意

(1)、借助资料,想象情境

师:七夕节的夜晚,人们仰望星空,寄托对牛郎织女的美好祝愿。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自由读后两句,联系课后资料袋,同位互相交流。课件出示资料袋。

(2)品词析句,理解诗意

a引导理解乞巧,板书:人间乞巧

b理解“家家、穿尽、几万条”,感受人间乞巧人多。

C指导感情朗读:

师:在小河边,在家门口,在山坡上,在所有能看到月亮的地方,热闹非凡,读——

生: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夜深了,姑娘们仍在穿针引线,纵然穿尽红丝几万条,也难以表达诚心哪,引诵——

生: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3、感情朗诵全诗,整体感悟诗情画意。

(前两句展示了一幅鹊桥相会图,教学设计巧妙地把学生引入了情境,感受牛郎织女的忠贞,在想象情境的同时积淀情感,而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人们乞巧的画面,体验自然和谐的氛围。教案把祈愿作为教学重点,紧扣 “乞”,着力创设情境、氛围,有目标、有层次、多角度地引导读悟诗句、展示口语交流、感情吟诵诗句,加深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感悟“乞巧”的意思和内涵,而后落实拓展。在理解的同时,提高了对古诗的感悟,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统一。)

四、感情升华  拓展积累

1、由乞巧手铺开想象

师:人们不光乞求一双巧手,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首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 。

生 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有什么心愿向织女乞求吗?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美好的心愿加入乞巧的人群吧!(配乐)

2、升华情感,

师:《乞巧》是一首千年传诵的诗,是一段千年流传的情,百听不厌,让我们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所有人祈愿祝福——

生齐背古诗

3、拓展积累,

师:千百年来,泱泱中华,传下了多少这样流传千古的经典诗句啊!积累下你喜欢的诗句吧!

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  杜牧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唐 赵璜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唐 白居易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 白居易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唐 崔颢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 秦少游

(课文描写了七夕乞巧的情景,教案适当拓展,展示优美诗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作业

给小伙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板书设计:

乞巧

天上相会

人间乞巧          霄    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