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谈(网友来稿)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 2016-05-30 → 手机版

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 黄华清

[问题的提出]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在教学情境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渗透,是新课标的要旨,更是教育顺应时代、培养健全人格的要求。如能在各种变化多端的、突发的、意料之外的教学事件中不留痕迹地相机施教,或许能化腐朽为神奇,收到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描述]

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手持一个小蝌蚪的头饰走上讲台,开始了我的讲课:“有一群小蝌蚪,从一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妈妈,妈妈长得什么样?不知道。妈妈在哪里?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它们多么想见到自己的妈妈呀!咱们大家来给小蝌蚪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帮它们找回自己的妈妈。好吗?”

小蝌蚪的可怜遭遇,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同情心,一只只小手高举起来:“我有办法。”我来帮助它们。“”我给它们登寻人启示。”……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热情的小脸,我也禁不住有些激动起来——为孩子们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更为它们一颗颗金子般宝贵的心灵。就这样,一次师生全心投入、趣味盎然而又令人感动的教学活动开始了……

进入分角色朗读阶段了。从孩子们喜形于色的神情中,我知道他们最感兴趣、最能展示他们风采的时候到了。好几个小组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预演了。他们读得是那么的投入。陈倩美正读到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的那一段,她急切而又高兴地喊着:“妈妈,妈妈!”充满惊喜的语调,叫人听起来真有些鼻子发酸;汪晗韬扮演的青蛙妈妈则是和蔼可亲,语气特别慈祥:“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听着稚嫩的音色扮出老成的语调,看着他摇头摆尾、自我陶醉的样子,真叫人忍俊不禁……

正当我为我的学生而骄傲,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洋洋得意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些不和谐的声音。“我就是不演乌龟。不演,不演,就不演!”我回过头一看,原来又是“娇气鬼”车船在“添乱”。看他那较真的劲儿,我不禁有些紧张了。这孩子,平时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坏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别人着想。看来,原本精彩的课堂气氛又要让他给搅“黄”了。我几步跨过去,从嗓子眼里挤出几个硬邦邦的字眼:“怎么回事?”

“娇气鬼”急得脸红脖子粗,一脸的不情愿,瘪瘪小嘴,说:“我就是不演乌龟!”“为什么?”我压住了即将爆发的怒气,低声问道。“人家都说乌龟是王八,我不要当王八。”看着他一本正经、振振有辞的样子,我是好气又好笑,可又有些无可奈何。我灵机一动,想到求助于学生们,于是,我转身面向同学们,故意以老师特有的威严语气问到:“你们谁能说说乌龟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吗?”没有人应声,孩子们都有些“不怀好意”地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等着看笑话。我有点儿下不了台,顿时感觉脸面上挂不住了。正在这时,我发现有双纤弱的小手在“蠢蠢欲动”,原来是胆小又孤僻、不合群的“小不点”刘淼。我想,姑且听听她说一说吧。刘淼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我……我觉得……乌龟很可怜,人们都不喜欢它,小伙伴们也不愿意跟它玩。”她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图形,充满同情地说:“你们看,它都伤心得快要哭了。”这哪里是在说乌龟!分明是在诉说自己的遭遇呀!这都怪我,对刘淼关心太少,以至于这个从小就寄养在亲戚家、远离父母的小女孩,小小年纪就懂得了孤独。我不禁心有触动,而且深深地自责起来!

同学们仿佛都受了这种情绪的感染,开始窃窃私语起来。这时,“智多星”汤傲宇首先发言了,他有板有眼地说:“据我所知,乌龟的全身都是宝。龟肉可以食用,营养价值很高;龟壳还可以做药材。”班长黄铭辉也开口了:“乌龟会保护自己,在碰到危险的时候,它就把头和脚都缩到硬邦邦的龟壳里去,谁也别想伤害它。”“故事大王”郭伟说:“我听过《狐狸和乌龟》的故事,乌龟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打败了强大而又狡猾的狐狸。”好几个孩子都不约而同地说:“我想和乌龟交朋友。”“我愿意和乌龟一起玩。”孩子们真挚的话语让我的脸色一下子舒展开来,内心深处禁不住为我的学生们叫好,为他们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当我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娇气鬼”车船打断了我:“大家都别说了,我愿意演乌龟,也愿意和它(她)交朋友。”边说还边朝刘淼挤了挤眼。刘淼笑了,他也笑了,我笑了,孩子们都笑了。

课堂小剧场开演了。乌龟的扮演者车船趴着身子,慢悠悠地摆动着“四肢”,和颜悦色地对“小蝌蚪”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一阵发自内心的欢笑声……

[教学随感]

这样的教学经历让笔者感受到:1、真实的、真正的教学过程是丰富多彩而不可预测的动态过程,因此不应希望将教学全过程尽在预料之中;2、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往往可以转化为理想的教学情景与课程资源,即教师、学生、教学事件本身也是可以随时开发利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3、“浇树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只有教师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心与心的、情与情的交流,人文关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4、深切地体会到了教师以一颗童心融入小学生之中,与之同忧、同喜,让小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亲密的学习伙伴,对他们真正进入自主学习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有多么大的影响;5、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机智地驾驭课堂,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案例点评]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师将自己的“课改”理念充分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并有意识地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影响与改变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努力地尝试着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可以看出,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表情语言之中,都在与学生进行着情感与心灵的交流;都在营造着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与情境;都能看到教师真诚的尊重、恰当的定位。尤其是在突发的教学事件中,教师机智地相机诱导,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巧妙适时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与情感引导。另外,教师具有开发新课程资源的意识,即将教师、学生、教学事件本身也作为可以随时开发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还可以看出,教师试图以一颗童心将自己的教学机智与创设教学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情感价值体验,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事物,分析问题。从而走进了儿童的心灵深处,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在情境中诵读、理解、辨析、体验、感悟,营造出了开放的、有活力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徐学政)

作者邮箱: prince-hhq@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