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

时间:2023-08-28 13:05:15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必备)实用的中学作文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实用的中学作文3篇

中学作文 篇1

  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愿望。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了教师对学生认识发展要求的整齐划一,使学生的思维拘泥于同一方向,习惯于在教师圈定的思路模式和规定范围内进行思维。这让本该丰富多彩充满灵性的作文变成了僵硬、呆板的应试之作。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打破墨守成规的做法,放下包袱,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在作文教学上大胆创新。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作文认知的创新

  作文就是写文章。写作的目的无非就是生活、工作、休闲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是随意、随机的,工作的需要要求精准、规范,而休闲的需要则要求精巧、优雅。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就是写话。”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就是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写作,即是用休闲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作文质量的好坏。我们应当认识到,作者写作文的过程就是要借助文章这一交际媒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给读者,即:作者→思想感情(文章交际媒介)→读者。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只见文章而不见读者的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影响读者而写作的,没有读者,我们就没有了写作的动机。学生的写作是出自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是随意的、随机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文章只要“通”即生活的,不要“好”即休闲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好文章,是思想观点好,并非形式上的矫揉造作”,“文章不是工艺品”。

  二、作文教学操作的创新

  1.增加命题的透明度

  “命题必如学生所自发,彼本无所为,示之以题,彼而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如是可使练习与作文一致,见题作文与自发作文无殊。”(叶圣陶) 我们过去的作文训练是一种为了作文而作文,学生处在一种被动的心态,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失真状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转变这种状态,要把学生那种“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而变学生的那种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发写作,这样一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成了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了。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的写作活动变成一种现实的交际行为,从而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那具体的.做法就要求教师在命题的时候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教师的文题最忌陈腐老旧和假、大、空,而应具有启发性、发散性、新颖性、趣味性。只有这样的文题,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创作愿望,写他们心中所想,做他们心中所愿,才能使之投入到忘我的创作之中,而丝毫不感到作文的枯燥与乏味。

  2.加大批改的参与度

  作文批阅在作文教学中是一种反馈性指导,它在作文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在作文批阅中,师生缺乏应有的沟通,教师关着门改,学生盲目地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背靠背”式的批改。我们要将其变成“面对面”(轮流)+互相改的模式。

  欧阳黛娜认为: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写作教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必须教会学生自己动手来批改自己或同学的文章,从中提高认识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我十分赞同她的观点,所以在文章批改方面,我大胆放手,指导学生批改。

  3.讲评扬长,激趣励志

  讲评属于作文教学的再指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每次作文后的评讲要实行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追根溯源。可以采取教师组织、参与,学生自评自读和小组互评的方法,从中吸取别人长处,补己短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己。这样,既可以改变传统作文评讲的教师说了算包揽一切,又可以消除教师改得苦、讲得累、学生听得烦的低效毛病,达到省时省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其次,学生参与评析。在作文评讲中,可以让学生参与,以集体评析、分组讨论、同学互评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当众诵读或借助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评点:优点有哪些,哪里还需要改进,怎么改。讨论达成共识,异中求同,鼓励学生存在不同意见。教师指导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不合适的地方也要用建议、商讨的语气,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作文评价标准的创新

  过去的评价标准只注重文本本身,而不去考虑作者、读者。现在我们的标准应该是“全面考虑,综合评价”。这是一种既注重内容又兼顾形式的评价。

  我认为,其中的“内容”包括:想说的、已说的 、说的程度(清晰度、准确度、明了度),只要合理就行;其中的“形式”主要考虑可接受性,包括:构思――不注重“巧妙”,应考虑“逻辑条理”;技法――不应刻意追求,可以忽略。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有针对性、适应性(适应自己,适应读者)。

  总之,作文教学上的创新途径是多方面的,也是作文教学中的崭新课题。虽然我从作文本身的认知、作文教学操作、作文评价标准三个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探讨,但还需要不断追求,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日臻完善,以还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作文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学作文 篇2

  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如从父母口中说出来的道理和老师传授的知识一样,里面都包含着语文。

  在生活中,爸爸从我小学一年级就教我《论语》中有子说的一句话:“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爸爸说它的含义是:有子以为只有守信,兑现诺言,对人态度恭敬;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这样才不会失去关系亲密的'朋友。”从爸爸的口中,我学会了对朋友,亲人都要诚实,和蔼友好的相处,要相信别人,不能怀疑他人,这样才是交朋友之道。

  奶奶曾经给我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的是:“母爱是多么伟大呀!”我心想:“我一定会很努力地学习,长大要报答父母所该我那无微不至的爱,我现在进我的能力来帮助妈妈做家务,帮他们按按摩。”

  从语文中,我学会了要孝敬父母,看见父母很忙,就要帮助他们。

  老师说:“生活中,不能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放弃了向前前行,不管有很多很大的挫折在等着你,你也要坚强的向前走,因为前面的阻碍也担不住你自己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就是胜利之母!”

  在生活中,我不尽会朋友之道,孝敬之道,坚持之道,我还会了宽容他人和理解,乐于助人。

  语文就像一个温馨的家,里面的温暖,让人很舒适;语文载满了很多知识;语文像一缕阳光,照耀着我们要走的路。

中学作文 篇3

  开头: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六盘山的名字,听说那里景色优美,是旅游的好去处。心里总想着去那里看看,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年五一,爸爸带我去了美丽的六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树,那里的每一株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晨,我们来到泾河源旅游公司的售票处,我们自己的车不准进入景区,我们只能改乘旅游中巴,沿着绵延起伏的山路奔驰着,蜿蜒曲折的道路犹如黑色的绸带在绿色的世界中飞舞。路两旁的绝壁上挂着苍翠欲滴的松树,就像黄山的迎客松,守候着游人的到来。

  第一站来到六盘山森林公园的植物园。这里的树千姿百态,有见过的,也有从来没见过的。每一棵树都挂着一个小方块板,上面写着树木的名称。沿着植物园南边的一条小河,河的尽头便是著名景点之——小南川瀑布。还没看见瀑布,就已听到震耳欲聋的流水声。小南川瀑布美极了,远远看去就像是在石崖间挂了一条白色的飘带。瀑布的下面有一个大水潭,瀑布落下去激起无数浪花,飞溅到我的头上,鼻子上,脸上,冰冰的.,凉凉的。

  从小南川出来,我们又来到凉殿峡。凉殿峡位于山谷之间,周围都是山,山上长满各种各样的树,好像盖上了一张绿色的毛毯。抬头望去,绿树、白云、蓝天浑然成为一体,而我好像身在另一个世界。这里还有只能在蒙古大草原上才能见到的蒙古包,我还以为这里住着牧民呢,原来是专供游人休息、娱乐的场所。

  听导游阿姨说这里还有野荷谷、老龙潭、红军纪念馆等许多旅游景点,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游玩,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六盘山森林公园的其它景点,再看看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树,那里的每一棵草。

【中学作文】相关文章:

中学作文03-04

中学的作文01-30

中学的作文11-20

(精选)中学作文08-08

中学作文【经典】07-27

(经典)中学作文07-28

中学作文[经典]07-29

中学作文(经典)07-25

中学作文[精选]07-31

[精选]中学作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