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时间:2023-04-25 18:19: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范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把栏杆拍遍》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范文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范文1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曾几何时,南宋诗人辛弃疾做了这样一首诗,那其中,也不知饱含了他怎样的爱国之情。

  在诗中,一个“拍”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了几千年前在高楼上惆怅的辛弃疾。

  他手中的剑,不知几时被换成了笔,他的心,被锁在这里。

  他,曾经南下的辛弃疾,望着远古,用力的拍着栏杆,在宣泄心中那不曾发挥的热血。

  他,也没没有了南下的机会,挥刀斩马,血染疆土的盼望也没了着落,那拍遍了栏杆的'手,也不会再拿刀斩马,而只有一只笔,奋写抒情。

  不难想象,一个曾有热血方刚的青年,一个在疆域撒过热血的人,却变成了一个只有笔的“稼轩”诗人,一个别人看起来文弱的书生。

  岁月磨灭了辛弃疾的热血,而只留下“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尽愁绪与遗憾。

  作者笔下的辛弃疾,是个游子。

  身负亡国耻,一腔空志,却无处用的诗人。

  作者说,辛弃疾的笔是用刀和剑所刻成的。

  也的确如此。

  否则又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呢?

  这篇文章,如果单单去夸耀作者的写法什么的,是读不懂的,也无法融入文章,可当你变成了辛弃疾,变成了南宋乱世的亡国人,那情感又怎不会体会到呢?

  辛弃疾的情感只能用笔来抒发,他的诗中,弥漫这凛冽杀气。

  对自己的遗憾,对金人的痛恨,对国家的热爱,和终造就了以为伟大的爱国诗人——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范文2

  刚接触这本书是在高中时期,近来读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境。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是该词引用的一个典故: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作者认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相关文章: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06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03-08

《把栏杆拍遍》读书心得02-11

读《把栏杆拍遍》有感04-19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篇11-25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篇04-24

拍一拍的设置幽默句子02-06

不锈钢栏杆合同03-10

小学作文:拍毕业照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