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

时间:2023-07-04 09:40:3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必备]《老人与海》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必备]《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老人与海》。这本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是海明威写的,他195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户在连续八十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在远离陆地的`大海上遇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可在他返航的途中,却遭到了鲨鱼的袭击,老人不顾一切地驱赶鲨鱼。当他终于回到港口时,那条大马林鱼只剩下鱼骨、鱼尾、鱼头和一条光秃秃的脊骨。

  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坚强地面对生活。老人虽然失败了,但那只是力气和肉体上的失败,他的信心和希望始终未曾破灭。“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读后感2

  悲伤的音乐轻轻流淌,老人孱弱的身躯印在孩子的脑海,海鸥悲伤的.鸣叫响在耳畔……那种令人悲痛的、无言的爱留给学生太多太多。音乐使得孩子更能体会到文本中流露的情与爱;音乐恰当地表现出那一幅幅令人悲伤的画面。课文中容纳的人文精神随着音乐的响起刻在了孩子的欣赏,体现在孩子们的朗读中,主题“爱”也因此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学时,总以为语文重在分析、品读,其实不然。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中恰当地使用音乐,我想也许不需要任何语言去表述,音乐声中早已将文本的精神容纳其中。

《老人与海》读后感3

  最近我读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主要讲的是一个老人捕到一只大鱼,可天已黑,他只好在船上度夜。可鱼腥引来了一只鲨鱼,老人想办法与鲨鱼战斗,他找来钢叉,朝鲨鱼头上刺去,这头鲨鱼赶跑了,可血腥引来了更多鲨鱼。老人把大鱼一抬发现鱼尾巴已被吃掉了,但他并不气馁继续向村庄游去,老人饿了就钓些小鱼吃。一天过去了,他终于回到了村庄,人们欢呼雀跃,老人说他抓到一只大鱼,可捞上来的却是一副鱼骨头。虽然老人没把鱼完整的带回来,但村里的人敬佩起他。

  读完后我也敬佩老人,敬佩他那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敬佩那坚持不屑,不半途而费的老人。

《老人与海》读后感4

  看到这些,我深深的被老渔夫这种永不言败,毫不气馁,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感动。想想自己平时在学校上的妥协,真是惭愧。老渔夫的这种精神,正是我身上所缺少的,我要时刻谨记老渔夫的这种精神,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胜不骄,败不馁,做一个永不言弃的人!

《老人与海》读后感5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只有像老渔夫那样,我们做任何事情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集体才能发展壮大,我们民簇才能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老人与海》读后感6

  这本书通俗易懂,但震撼人心: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人一生以下海捕鱼来维持生计,可是他已经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了。就在这时,老人打算到远海去闯一闯。功夫不负有心人,出海第一天,一条大鱼就上钩了,经过与大鱼几天的生死搏斗,老人终于将这个庞大而又美丽的对手打败了。

  这条鱼很大,一路上引来了许多鲨鱼的'攻击,老人并没有为对手的强大而感到畏惧,而是用鱼叉、大刀、棍棒与鲨鱼殊死搏斗。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为《老人与海》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名叫蒂桑阿果的老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故事生动有趣。有些内容让你笑,有些内容让你感慨和泪流满面。

  读阅读书中,爷爷在贫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在坚强的生活中,我的心被他震惊了。高尚的人不应该这样吗?

  当老人钓到一条大鱼时,我真的为他加油。当鱼被吃掉时,我真的为他叹了口气。然而,他并不难过,仍然乐观而快乐地生活着。这种精神不值得向他学习吗?

《老人与海》读后感8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老人与海鸥》,我受益匪浅。 我为其中人与海鸥心中的那份真诚的友谊所感动,老人将海鸥当作自己的`子女看待,而海鸥也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以致在老人死去时它们愿意做老人的“白翼天使”成为他唯一的守陵人。 我也疑惑过为什么海鸥与老人能建立起一段这么感人的友谊呢? 通过了解我知道了原因,那不仅仅是因为老人对海鸥的喜爱。 老人每天要步行十余里路往返来喂海鸥,就连5毛钱一趟的班车他也不做,而4元5角一斤的饼干他却毫不犹豫的买给海鸥,而他自己的唯一奢侈品就是那两角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从这篇课文中我得到一个结论:你对动物好;动物也会对你好。每种动物它都是有灵性的,你对它的好它都能感觉得到。

《老人与海》读后感9

  今天是一个令人又惊喜又兴奋的日子,因为今天有一位外校老师来我们学校来讲课,这位老师叫做杜燕楠,一看到这位老师,我的`心灵就得到了洗涤,因为老师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操着令人一下子就能听得懂的普通话来讲课,好了,话不多说,直奔主题。

  讲课开始了,老师为我们讲述了用耳朵听,用嘴巴读,用心灵去感受的孩子,最后用嘴表达出来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首先,我们将课文分成两段来体会,老师让我们现在在第一段上做批注,我很快地写出了自己的感悟。

《老人与海》读后感10

  上周三,我听了夏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深受触动。课堂开头伴随着音乐流淌,一张张人与动物的和谐画面闪现,巧妙地把学生带入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关爱的情境中去。本课的主题“爱”也在此时埋下伏笔。

  课文以老人对海鸥的'爱还有海鸥对老人那种难以言表的爱为主线,慢慢、而精细地表现出本课的主题“爱”。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老师那巧妙的引导、启发,而是音乐响起的那一刻,学生在这音乐声中读出了老人

  的羸弱、以及心底的悲伤,更读出了海鸥对老人的不舍与思念!也就在这时,我的眼泪悄然落下,抑制不住的泪水润湿了我的面庞。

《老人与海》读后感11

  《老人与海》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翁一次特别的打鱼经历。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打到一条鱼后,他终于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老人费尽心力,把大马林鱼扎死。然而,等待老人的是更大的考验。一群嗅着血腥味而来的大鲨鱼扑了过来。最后鲨鱼们吃光了大马林鱼,老人凭着顽强的意志胜利返航,尽管拖回的只是一副光秃秃的骨架……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拥有一颗坚强、不屈服的心来面对失败,成功就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老人与海》读后感12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一位叫做桑地亚哥的老渔夫。

  书中概括了桑地亚哥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鱼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考验,终于把大鱼击败。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展开殊死搏斗,结果马林鱼被鲨鱼吃了,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从中告诉我们一个哲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坎坷,只要拥有了勇敢和自信,你就会成为胜利者。

《老人与海》读后感13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老渔夫,一个人出海打鱼,在 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马林鱼。

  这种鱼老人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条鱼很大而且力气也非常大,老渔夫和它搏斗了两天终于把大鱼刺死了,挂在船头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鲨鱼,老人又与鲨鱼进行了搏斗。

  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被被鲨鱼吃光了,老渔夫历经一番艰辛,最后把吃的`只有的鱼骨架带回了家,人民还是佩服他这种顽强的精神。

《老人与海》读后感14

  “一个人并不是天生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打不败他。”这句话出自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句话是这本书的`精华,值得人深入思考。

  本书讲述了老人圣地亚哥经过数次与鲨鱼搏斗及他捕鱼的经验,让他捕获了一条鲨鱼,在老人回来的时候,鲨鱼肉被其它凶猛的鱼夺去,老人空手而归了。

  一条鲨鱼,一位老人,一只小船,一片大海,不禁令人无限感慨、无限遐想。一位老人,永不言败的精神!一片大海,充满挑战;一只小船,寂寞与苦难;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却演绎了一个不平凡的经历。

  老人圣地亚哥是个捕鱼高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永远能捕到鱼,可他没有放弃,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即使最后他空手而归。

《老人与海》读后感15

  700字》。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老人难道就不是一个令人崇敬的胜利者吗?因为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他在精神上取得了虽败犹荣的胜利。在暗潮汹涌的海面上,残破的`小船,冷冷的海风夹杂着浓烈的血腥味,也许这才是人真正害怕的,唯有不羁的灵魂,才能与大海对抗,与自然对抗,与命运对抗,这才是真正的伟大,即使他不曾成功过。

【《老人与海》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的读后感03-10

《老人与海》读后感01-16

老人与海读后感01-21

老人与海读后感05-23

《老人与海》的读后感02-02

《老人与海》读后感05-22

《老人与海》读后感11-08

老人与海的读后感03-12

《老人与海》读后感06-14

老人与海读后感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