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时间:2023-02-16 09:27: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1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第一次是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那时候看的是电子版的。当时因为“久仰大名”就去找了电子版的资源读。结果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不忍卒读”。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本书像百年孤独一样难看,常常的篇幅,堆叠的术语,还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叙述的风格让我望而生畏;加上我本人也比较急功近利,静不下心来看这种难看的书,所以那时候的我看了十几页就失去了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然后到了这学期,由于我参加了读书分享会,加之有前车之鉴,我下定决心要把这本书读下去。于是花了差不多4天的时间,每天阅读四五十页,终于把这本书啃完了。期间为了能更加了解其中历史,我还在B站上找了关于张居正的百家讲坛。看完这一遍之后,对本书有了一些了解,对明朝的'历史也是,甚至对于整个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都有了一些思索。也算是读了这本书的一些收获吧。

  这本书之所以难读,我觉得正是它的优点吧——正经、堆料十足。里面所叙述都有章可循,大量引用史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且言辞中肯,极少有不正经,片面的言辞。这是一本畅销的学术性著作——欠缺畅销书的通俗易懂,不能像畅销书那样一目十行那样就能懂得其中所写,反之你应该一行一行地认真去读;但是这本书又比其他的学术性著作容易读的多,像看小说一样。我觉得书名也取得不错——万历十五年。取一个年份来当书名,里面有什么奥秘吗?说实话我也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

  说到书名,就要提到书的内容了。我觉得,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引子,引出了书中故事的前因后果。书中所讲的人物,有六个,分别是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出来万历皇帝做两章来论,其他五人各做一章。但是每章并不是脱节的,相反,者些人只是相应章节里的主角,其他人充当配角。书中讲述了这些人,这些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宿命般的结尾,余韵悠长。

  作为一部历史性著作,它的写作是成功的。作者考究了很多史料,详实得记叙了当时的情况,然后又由此引发出自己的历史观,即是:“中国官僚体制以道德代替法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人们理智上的自由被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宗教上善良也无法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这便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大失败的主要原因。”且不论这种观点对不对。不过这本书确实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做一个原因。历史上也不止他一个人试图提出一个理论可以全面笼统地对中国历史做一个适用的法则。如金观涛在《兴盛与危机》中根据系统的控制论得到的“超稳定结构”社会说。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2

  对于明朝,异常是万历年间的历史,是极其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王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黑暗时期,而至于好皇帝,更是屈指可数。

  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能够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但聪明的历史学家就能发现其中奥妙,其实在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大事都与这一年有很大机缘。

  黄仁宇老先生,主张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的大历史观。关于这个,确实让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因为这个对我来说实在是有些深奥,令我费解。而从书中资料来看,也是比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这样的一类书,并不是说一昧地去看故事情节,这不是小说,也不是故事书,而是纯粹的历史书籍,也有着教科书的意思。既然这样,那就应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来挖掘它的精华,品味其意思所在。此书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绍一个人物,以每个人物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从这些朝廷中各种人中,我们能够看出,明朝的太阳早已成夕阳,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所以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而从统治阶级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风邪气盛行,一些忠义之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而万历十五年,恰恰为此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这本书阅毕,到有一种愤慨之情,热血喷张的感受,与对世道苍凉的哀叹!即使是那么平凡、枯燥的文字,却使我情不自禁,历史的确有它的魅力啊!对此我也嗟叹不已!我还得到了题外的启示:黄仁宇善于着手于小事当中,而发现大症结;那我在生活当中不也应处处留心,从小事做起,善于发现问题与观察思考。而我自我也正是缺乏这一点啊!《万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浅啊!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3

  统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采取传记体铺叙方式展开了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六位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这些人物包括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以及李贽。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在黄仁宇先生的笔下,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之所以以他们为故事主线,大概是因为他们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在时代面前他们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发展轨道,他们试图打破它,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因为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万历十五年是平淡的十五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并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本书中提到了历史的惯性。在我看来,万历年间的各种事务都可以用它来解释。从明朝建立起到万历年间,它已经经历了二百多年以四书中的道德作为最高意识形态的日子。换句话说,是明太祖所建立的以封建道德为最高指导的思想绑架了明朝。及至万历年间,明朝的发zhan方向已经不是皇帝或是某些臣工可以改变的了,万历皇帝的“罢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万历皇帝因为立储问题与群臣闹矛盾,消极怠工长达三十年。而帝国统治机器依然正常运转,居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万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是那段历史的主宰者,因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权。然而事实上,他是最可怜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时代,所以他有“人欲”则不达,一是受文官集团势力的牵制,二是受他内心思想的羁绊。他当然不能像正德皇帝一样,不顾名声为所欲为,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从小所有的教育与文官集团集体认同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这些从始至终束缚着他。他试图打破这个无形的牢笼,以至于在张居正死后要那般绝情的清算他,但最后这种种在后人看来竟像个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气而已,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他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裨益。身为皇帝又怎样,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

  时代的潮流是难以改变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跟随着它,发挥自己的力量。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理应懂得如何与时代相处。但凡联系一下过往的历史,我们可得知,唯有符合大势所趋、站在时代风口上的人与事,才可成事、做人。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4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这本书的网上评价是相当高的,或许由于几十年国内的传播,其中的一些观念已经间接或直接影响我们,或通过影响相关史学文章进而潜移默化影响我们。读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的新颖、觉得与众不同的观念。当我看完书,看到后面关于成书的介绍,我想大概是八十年代时候,书中的那些说法相较于传统较为突破人们对史学文章的认知。但,今天,可能由于其影响通过我身边的老师、或读物直接与间接影响着我,就没有了眼前一新的感觉,或许这正是其伟大之处吧。我没有去探查八十年代时候人们的历史观念是什么样的,不能站在那个时代而以今天的视角来评价是不合理的。

  作为一本畅销书,自然可读性是其第一要素,要兼顾可读性,自然史学的严谨会有所欠缺。但是,wr如果仅仅是枯燥客观的描写,又有几分精神能够读下去。文章包含了作者带感情的理性分析,也给我们开拓了一种眼界,毕竟假如是枯燥的描写不见得我们就会去思考。作者的大历史观,我总结为分析背后的制度及根生蒂固的道德,而把而人看作在历史的车轮面前无抵抗之力。对于背后的道德、法律分析是深刻的,我比较认同的。

  但是,作者似乎给予了历史人物更多同情,尤其是万历、申时行,这点我是不太苟同的。在书中,他们是制度、根生蒂固儒家的受害者,有种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历史的兴衰更替确具有周期,每个人均会在其中深受影响。但是,我对万历的态度确是批评的。不论这么样从内心去,万历是不值得同情的。万历的不作为,消极怠工不值得同情。生活中谁不又遭受着痛苦呢?我更喜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乐观、拼搏态度。对于申时行,作者予以了他那折中调和、熟悉人性阴阳的赞美,在我看来,身处要职,如不够强硬,是难以改变现状而有所进步的。在世上,只有你什么都不做才有可能受到别人的最小非议。既然如此,就应为了正确的事情而不顾他人看法。对于身居要位,处事显示温和又为哪般。为人谦恭是应有之义,但做事应有坚定与不让步的原则、立场。在历史的进程中,我更喜欢强势人物张居正。虽然身上有有那些黑暗面,但强势更能反应一种改变精神。

  最后,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人生何尝不是,看似简简单单的万历十五年,何尝又不是我们看似平平淡淡的每一天。几十年后,我们走到的地方,都映射着我们身上一直以来的影子。正如这个帝国,一直为其固有的道德与法律、文官系统的牵累,终将走向衰落。而,我们身上的懒惰、得过且过,也在不断的在无意中束缚着我们。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5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被主宰的悲哀命运。我觉得这句话适用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只有历史书上才真正灵动、有趣。

  读到张居正时,我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不要片面了解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每个人物与每个朝代又为何会发展成这样。

  ——我们无奈与幽暗,也尽量做到让幽暗无奈于我。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6

  读完黄仁宇老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笔下的海瑞。海瑞是明朝一位清官,最著名的事迹便要属他向嘉靖皇帝上奏的《治安疏》,然而他却并没有像一个寻常的的清官一样受人赞扬。赞扬者说他清廉正直,为百姓说话。批评者说他古怪、冷僻而执拗。海瑞的政治生涯,终归到底是失败的,因为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不如说,他的理想本身在当时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个君子何以有志于当官?海瑞说是出于恻隐和义愤。他同情饥寒困苦的流民,也为别人被欺压而感到不平。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是为了取得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而不是借官职谋私利。如此看来,他的确是官员中的典范。

  海瑞这种精神的'本质也和创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国思想完全一致。然而海瑞所不知道的是,当朝文官们的行事标准就是在上层颁布一个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而海瑞却不懂这种所谓阴阳之道。他凭一己之力即想改变整个社会制度的想法,不免有些草率。

  不仅如此,海瑞的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更不能代替周密的考察和详细的法律。

  海瑞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也确是一个公正而廉洁的官员,他想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国家更强大,但因为对当时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加上他的操之过急,而干不成实事。他既没有对情形做过周密考察,又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仅仅有他自己奋力践行维护的伦理道德,是远远不够的。明朝是以农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缺乏有效的商业法律和货币制度,经济制度也较为僵硬。想要改变这些,明朝现有的政府机构是没有能力办到的,要在当朝力挽狂澜,就要依靠有力的技术与组织。而海瑞偏偏没有意识到这点。海瑞以为只要自己以身作则,实行新制度就能改变现状。

  关于海瑞,还有一件小事:海瑞简朴的屋舍里,挂着的立轴上是“忠孝”二字。这是海瑞毕生的信仰。但只能说海瑞空有信念。海瑞的失败,在于他不能洞明世事。他一心崇尚着洪武皇帝的制度,却不知制度早已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着一切,却不知道这标准早已失效。最终,海瑞也对官场,对政治死了心,在贫寒困苦中离世了,想必他的心里,也是充满了苦涩与不甘的吧。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7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这本书告诉人们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任何人的生活、权力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我们期望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者出现改造我们国家的根本问题---体制。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黄仁宇先生认为;国家如是等等的问题,其症结到底何在,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认真考虑的。笔者以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可以功德圆满。即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刘(纟廷),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8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与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与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了文官集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了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与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了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这两条,还有许多的侧面描写与一笔带过的东西,如: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愤青的不顾全局等等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想全面了解,就去看一下《万历十五年》吧。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9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史学界地位颇高。他不是二十四史那样诉说着单一历史事件,也不是《明朝那些事》用现代口吻调侃过去,它经过万历十五年这一看似平淡历史年份为支撑点,从各色人物杯具结局,梳理当朝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剖次明王朝甚至是封建社会没落的制度、体制原因。以往平面的历史人物,经过阅读此书之后变得立体而丰满:阅读之前,我以为万历可是是个懒惰至极的昏君,但纵观全书后,我懂得万历消极怠工的背后有他皇权与礼教抗争的无奈;阅读之前,张居正被视为雄心满怀励精图治的政治家,但我看到在其大刀阔斧的改革背后,也有着与整个文官集团不合时宜的`矛盾;阅读之前,我以为首辅申时行可是是个和稀泥的的何事佬,但透过他左右示好我看到了他大局的权衡;阅读之前,我以为海瑞是位模范的“青天大老爷”,但剥去个清官楷模的外衣,海瑞也有他愤青般的悲哀……

  中华五千年礼貌,儒家孔孟,道家庄老,为何到沦落至今却成为余秋雨口中的“无信仰、无道德、无感恩”国人素质?也许,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拨开历史迷雾给了我们一个解释,历朝历代,经过庞大的文官集团,来统治全国。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能够理解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能够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我的私欲,仿佛海瑞,成为了文官集团的标签,每个人仰望着他,可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有着尴尬和不安,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理解的官场潜规则。一个个充当着纸笔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正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杯具。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历史是一条时间的大河,拥有很多史籍的中国人能够从中得到更多历史的启迪,读史以明志,我们如何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不走礼与法的脱节,体制与道德相脱离的老路,值得探究与考量。从微观说,确立“法”的思想、树立“法治”观念,摆脱人情因素或许是公务员工作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制度理念贯穿于心中将带我们远行。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10

  读书是习惯,但不一定是好习惯!如吸烟、如酗酒。中学时为了逃课而不过于自责,养成了读闲书的习惯,这习惯一养成就戒不掉了,一直保持到今天,以至于每年都要网购些闲书来读。说这习惯未必是好习惯原因有二,一是读书多了不但不会促进思考,而是怠于思考了,以至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要到书本中去求证才算得到了认证;二是书读多了思想杂了,以至于对于现实中的事事与非非不能果敢地认知与判断,往往在茫然中断送了许多机遇。书是一定要读的,但要读适合的书,读适可的量。

  《万历十五年》是非管理类、非金融类、非法律类书,于我来说自然是闲书。看电视剧时,育良书记读了,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我没读;逛书店时,书店老店热情地推荐过一回,我没读;在朋友的桌面上发现了它的存在,我没读。十月间利用早晨、晚上、出差的'空闲读完《白鹿原》后,突然没有什么想读的书了,空闲时间一下子空闲了下来。闲来无聊,在与一位挚友聊天时,他郑重并诚恳地推荐了《万历十五年》与《北京法源寺》,于是这二本书就摆到了书桌上。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1573-1620年),共使用了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十五年是1587年。黄仁宇先生选择万历十五年,不是为了讲述万历十五年所发生的事情,只是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对明朝的政治(明神宗)、经济(张居正、申时行)、军事(戚继光)、文化(李贽)进行剖析,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社会观、人性观等等。书中从文官政治体制中审视个体的挣扎与存在,用现代政治、经济、历史技术分析评判明代中后期的历史变迁,自人性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的处世观,总之此书大视野、小视角,字字珠玑、句句灸痛。

  开国君主有开国的难,万物皆衰、百废待兴、陈章立制、千头万绪;守成君主有守成的难,旧例积循、上祖下效、臣僚杂利、新盾待破。十岁即位,李太后称制,张居正独揽军政,推行“一条鞭法”,是为“万历中兴”。万历即位时明代立国二百余年,几经中兴,国库虽不线腐钱散,但也不会像崇祯朝一样捉襟见肘;积弊虽深,改之亦艰,不改也不至于国倾家覆。整上国家似乎是一锅六、七十度的温水一样,不冷、不热,不至于冻成一坨,更不至于沸腾!

  万历欲有所为,偏偏又掣肘过多,性格儒弱,与其因变革打破平衡、生出事端,还不如避舍静观、左提右挈、相互制约、无为而治。国如此,人如此,能奈何,只如此!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11

  《万历十五年》是电视剧《》中高育良书记经常提起的一本书,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匮乏,所以选择从这本书开始了解历史。从一开始了解万历的枯燥无味慢慢地到想要对历史了解得更深,对书中人物了解得更全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某段历史怎么样,而是某个历史人物如何。

  小时候看电视,看到位高权重的人物呼风唤雨,总是羡慕不已。万历虽然身为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处处受朝中文官约束。万历有半点行为举止不合文官意,文官们就开始上书,打着为皇上国家好的名义,争取自己的利益,体现自己的价值,把万历约束在自己的条条框框里。很喜欢的`一个部分是,把嘉靖拿出来,和万历为皇帝的状态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万历处处被朝臣约束,而嘉靖却喜欢/希望有人指斥自己。

  海瑞从小是母亲带着长大的,但是他这位失去丈夫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的母亲却让人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海瑞一共结过三次婚,有过两个小妾。第一位和第二位夫人都是因为和婆婆不合而被休;第三位是在“可疑”的情况下死去,第三位夫人和小妾生的三个儿子也不幸夭折。谁也不知道第三位夫人在“可疑”的情况下死去,是不是海瑞的母亲一手造成的。海瑞能恨自己的母亲吗?在这样的情况下拉扯大自己孩子的母亲对自己的小孩都会有控制欲吧。而我对海瑞也多多少少有点同情,为国为民一辈子,72岁的时候还复出任职官位,到老年却没有人陪伴送终。甚至到最后去世,同僚们却只是觉得松了一口气,再也不用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

  我在想啊,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呢,大概是大家所处的立场不同,评判人的标准也不一样。又或许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你的所作所为、所说所想只要是对我有好处,不损害我的利益,那么你就是好人了。所以啊,我们活着是不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呢?

  对于戚继光,不知道为什么,感触最多的是他带兵写书的一些好习惯。例如他把所有的训练方法细节写成了一部操典式的书本。他周密而细致,习惯斟酌各种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把很多细小的事情考虑起来等等。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取得成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取得成功不能只有PlanA,准备PlanB也至关重要。

  在一本书的书评中见过一段话,大致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看书要尽量选择具有真实故事的书,而不是去看一些虚构内容的书,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去思考反省自己。或许是历史知识的匮乏,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到的不是历史,而是书中每个人的性格。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 篇12

  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万历皇帝的印象就是明朝的荒唐皇帝,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万历皇帝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由于嘉靖皇帝的荒唐事,万历皇帝的母亲和首辅张居正在他小时候用儒家的道理来教导他,要求十分严格。例如万历皇帝很喜欢写大字,而且年幼时就能写很好。可正是由于这样,首辅张居正并没有表扬他,反而剥夺了他写大字的时间,认为是浪费时间,改学四书五经。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能把大字写得很好,是值得称赞的。可万历皇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表扬,反而被剥夺了写大字的爱好。可以说万历皇帝的童年是很艰苦的,没有一点乐趣可言。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身为人君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万历皇帝也是一个人,他也有作为一个人的需求,他也渴望玩耍、表扬。万历皇帝执政后期的荒唐与童年长期的压抑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现代教育比较注重鼓励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而万历皇帝登基后,在位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这些都是万历皇帝的功绩,但现在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万历皇帝都只是一个荒唐皇帝而已。因为万历皇帝执政后期,常常沉迷酒色,荒于政事,致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为什么万历皇帝会突然变得如此荒唐呢?这又不得不提他的太傅张居正了。张居正生前的名声很好,万历皇帝也很信任他。由于改革,张居正得罪了很多人,在他死后,他的.政敌开始攻击他。起初,万历皇帝还是很信任自己的老师,维护张居正。但张居正本人在改革期间,由于过于自信和心急,有些手段不太光明磊落,并不符合他臣子的身份。而且张居正并不是清廉的人,他经常收受手下的“孝敬”。也许在张居正看来,自己位高权重,一心一意辅助皇帝,底下官员的“孝敬”是应当的,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在张居正逝世后,他的这些过错就被他的政敌利用。当他的这些行为被曝光后,万历皇帝觉得自己被骗了,在他心中太傅是忠诚的、清廉的,可事实却狠狠打了他一记耳光。这与他一直受到的儒家教育并不一样。至此,万历皇帝终于了解到儒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本质了。万历皇帝的信仰崩塌了,他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所以万历皇帝后期变得如此荒唐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万历十五年经典读后感】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7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28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01-11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精选31篇)08-09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4-07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4-09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3-12

2021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1-08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