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

时间:2024-03-12 16:16:0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1

  这个春节,一部名为《红海行动》的大片燃爆全国,目前票房已破14亿,影片凭借优良制作、震撼场面和真实故事人物原型,不仅让观者自发“安利”,更引的很多名导演“折腰”赞许。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站在国家进步的高度,收获了如潮掌声的《红海行动》,击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本身的“燃”,更是点燃了生活在“强起来”这个新时代的人们,对国家和军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期许,是对国家“强起来”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 “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蛟龙突击队”在索马里海域解救中国商船,在战乱国家营救中国公民,一个个紧要时刻、一系列生死救援,让人们通过镜头看到了什么是中国军人的“勇者无惧”、什么叫“强者无敌”,一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足以让人感动,一句“中国军人不会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受到伤害”,瞬间让人泪目,!回想起一百年前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备受欺辱的历史,生活在“强起来”新时代的人民怎能不热血沸腾?心中怎能不生出感慨:只有祖国的强大,才能有民众的安全。 “

  我们是中国海军,你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撤离。”中英文重复着的这句话,透着一股凛然不可犯的强硬态度,长期以来,国民只知道我们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却不知道,我国还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和长达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是啊,一百年前,我们连完整的国土都没法完整的守护,何谈守护海洋!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海洋几乎跟我们的.国土没有了关联,然而,今天,人民海军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从辽宁号、台湾号、广东号、浙江号,中国航母开始“下饺子”了,从核潜艇到舰载机再到万吨大驱……“强起来”的新时代,领空、领土、领海,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必须打赢!”这句话掷地有声、震撼人心,展现了中国军人“宁舍此生,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吃尽万千苦辣,只为祖国荣光”的爱国情怀,向世界传递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更是“强起来”的中国应有的底气! 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Ⅱ》,再到《红海行动》,之所以能“圈粉”无数,让国人产生情感共鸣,离不开“高品质”的制作,更是国人对“强起来”的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2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这是我看完电影《红海行动》之后最直接的感受。

  电影将血腥残酷的战争场面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导演林超贤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真的不是暴力狂,但也不想粉饰太平。只有让人们认识到,才会更加珍惜我们现有的人生,以及我们拥有的、和平安宁的家园。”

  对于生长在中国的我们来说,战争是一个特别陌生的词,但我们需要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些人被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下,过着流离失所、担惊受怕的日子。一张叙利亚孩子的照片曾经广为流传,孩子误以为摄像师的镜头是枪口,他举起手,懵懂而无助的样子让人心疼。

  我们应该庆幸,更应该感恩,无数先辈的牺牲为我们换来当今的和平盛世,祖国的强大让我们可以安居乐业。我们的背后永远有我们的祖国,即使身陷战火纷飞的地方,也会有一群人披荆斩棘来带我们回家。看着海外侨民登上军舰时欢呼雀跃的样子,也许他们会比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有国才有家”的真正含义。

  电影《红海行动》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危险无处不在。缺少支援,被迫击炮袭击,外围天线被发现……没有一刻可以放松,没有人可以有主角光环,没有人可以保证平安归来。它打破了电影之前一贯有的我军战无不胜的刻板印象,在飞机上,也会被海盗的AK打穿;在孤村中,再厉害的兵王,也双拳难敌四手。战争会死人,战友会牺牲。

  里面的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复杂而立体。顾顺看起来很拽,却一直在默默帮战友树立信心;李懂看起来有点柔弱,话不多,却要强,在不断的历练中成长;“石头”张天德,看似硬汉,却有着喜欢吃糖的小习惯。他和佟莉的互动是全篇不多的感情戏。一句“你不要多想。”承载着两人似有若无的甜蜜情愫,却也让之后的牺牲更加痛彻心扉。

  没有戏剧性的转折,也没有英雄式的赞歌,整部影片靠的是真刀真枪的硬拼,靠的是有条不紊的部署,靠的是战友之间的默契。和《战狼》的孤单英雄相比,《红海行动》的团队配合更令人佩服。在生死时速的战场上,信任意味着将生死交到战友手中。电影更让我体会到了和平的可贵,也看到了我们国家实力的强大,为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3

  我没有看过《战狼2》也没有看过《湄公河行动》,但当我看完《红海行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的中国人会对前2部评价如此之高,以至于在微博刷屏,称赞不止。

  作为一部爱国的电影,电影中也有很多的冲击,国外,被绑架的中国人还有其他外国人,我们是否只救那一个中国人就可以了。我们要是三观正常,一定会说不能见死不救,只救中国人怎么行?的确,但当局面是8对150,面对众多被绑架的人,没有资源,一位军人面对上级的命令—救出那个中国人,不允许失败。其实你没得选。我理解他们作为军人的选择。这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尊重。如果说电影到这里就结束,我想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这些战士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以前其实没啥国家意识,但是看完以后,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佩服。

  之所以说这部电影好,我想是那中途的转折,“我不仅想救出那个中国人,我还想救出所有人,你们安排一下计划。”当队长说完这句话,他其实心里一定明白,本不必要的冲突一定会爆发,8对150,自己的队员一定会有牺牲。加上之前电影中的各种伏笔,队长他是一个很爱队员的人。其实这应该应该也是众所周知,军人,特别是一个队伍中,一起执行任务的`,必然是像兄弟一样,一家人。但队长尊重每一个生命,不单单作为一个中国军人,更是作为一个军人—世界的卫士。他选择不只保护本国人,他选择保护别国的人。在激烈的打斗后,看着他望向自己战友的尸体,然后毅然决然的决定继续任务的时候,我已无言。心中只有尊重,敬佩之情。

  总而言之,这算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作为春节期间,也让我们了解了那些无时无刻不在保护我们的军人。这话其实谁都知道。但是有时还是真看了以后,才能体会,一句话的重量,无法计量的责任的使命的重量。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4

  春节一部震撼全国的电影《红海行动》上映了。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海军撤侨的故事,“蛟龙”突击队的八位成员是故事的主人公。在撤侨的过程中,海军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勇敢克服。虽然最后一些人牺牲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在电影的一开始,中国游轮“广州”号遭到了海盗的袭击,呼叫中国海军求救。埋伏在游轮上的突击队员和观察员告诉在直升机上的另外两名突击队员:“经过测算,直升机上的机枪手开枪的时间只有三秒,否侧船就会撞过来。”既要打死海盗,又要保证人质的`安全,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突击队员挺身而出,“进攻!”伴随着话语声,直升机向前仰了45度,呼啸着向着游轮正前方飞去。直升机在舷窗外停住了,机枪手把瞄准镜里红色的准心对准了一名海盗的头。“砰”一发子弹飞了出去,随着慢镜头,我们都屏住呼吸,双眼盯着子弹,时间仿佛停留在了这一刻,子弹击破了舷窗,击中了海盗。在此时,我们看到了海军队员高超的技艺和大无畏的精神。

  “虽远必救,再难必援。”这正是中国海军不惧困难的真实写照。在一个个重要的时刻,海军们挺身而出,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勇者无惧,强者无敌,只有中国的强大,才有我们现在的安全。”

  “我们是中国海军,你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中英文重复的这句话,有着一股不可犯的强硬态度,是中国的领海,一寸都不能少,是中国的东西,一克也不能拿。一百年前,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很落后,但是今天的中国,002型航母,055大驱,075两栖登陆舰,094、096型潜艇不断出现,高科技比比皆是。除了高科技,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困难;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勇于奉献;我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从未停下脚步!正是他们,让我们有了安全的家园!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5

  看《红海行动》这部电影,我感触颇多。

  一是感到了伟大祖国的日益强盛。故事以索马里护航、打击海盗和也门撤侨为原型来展开情节,从侧面说明了“大国崛起”非一时,祖国早已不是那个积贫积弱、任人欺负的旧中国,也不再处于拿着廉价小商品去换别人一只波音747轮子的旧时代,我们正昂首阔步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为国家的利益忘我工作。从高铁、公路等基础建设的“中国制造”输出到互联网、卫星领域的`高端发展,从陆地到海洋,从蓝天延至太空,都能看到崛起的“中国力量”。

  二是感到了周遭环境的严峻复杂。人类礼貌已经发展到了21世纪,但战争一向没有远离我们。中东地区连年点火,世界各地地缘冲突也没有间断,每一天都有妇女、老人和小孩死于战火。西方势力一向以为基调,在我国周边制造话题,甚至营造“C”型包围圈来抑制我国发展。正是在包围圈中,我们要用突围的勇气和刚毅担起“大国担当”。

  三是感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无畏担当。和平年代,军人看似无足轻重,在经济建设大潮中没有“突出”的贡献,可是不生产GDP的解放军却一向在为人民、为国家生产着“安全力”、“战斗力”。电影虽然经过艺术加工,但讲述的故事却是我以往一名战友所在单位执行的真实任务。“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无数解放军战士默默地奉献,更有无数人民子弟兵在危难面前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时刻准备着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四是感到了完美未来的任重道远。目前我们正处在伟大复兴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正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人民对完美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提醒我们不能盲目用外国推荐的方案来解决,必须要有“战略定力”,坚持走自我的道路,坚持用自我的智慧来解决自我的问题。今后的路会越走越宽,未来会越来越好,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应当坚持“四个自信”,在党的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6

  开年第一个工作日,我们群众观看了近来口碑颇佳的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影片根据在发生的"也门撤侨"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故事……

  观影的好处并不仅仅仅是理解视觉的享受或心灵的放松,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这些光影中获得自己尚未拥有甚至是自己不可能拥有的人生经历,得到形形色色的人对待生活、生命的态度,以此构成自己对于世界、社会、人性、感情等完整、立体的认识。

  一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作品,必有如出水芙蓉般的魅力、深度以及普世的.价值观。生于今日之中国,战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遥远,但“红海”一词我们在当今社会却常有耳温,在行业、商业市场上尤为突出,每一个企业似乎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杀出“红海”,拥抱“蓝海”。

  教育贯穿整个人类礼貌史,时至今日,虽形式、侧重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教育领域是不折不扣的红海之地,真正的师者必是对教育事业怀有使命感和敬畏之心的。因此要把教育工作做好,具备“红海行动”的潜力和素养是必不可少的。

  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做真教育,除以上几点外,更要有自下而上的勇气和信心,勇敢扛起教书育人这四个字,信心百倍的应对每一位孩子和每一个生命。勇气,来自于根植内心的职责和使命感;信心,来源于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唯有如此,才能在这片红海中脱颖而出,于混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强于内而胜于外,授以业而传其道。

  勇者无惧,红海弄潮,蛟龙一出,四海翻腾。愿我们勤勉之、共精进,熙生未来,麓力同行。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7

  电影的主线,讲述的是以国家信念主导的救援行动:救出所有的侨民,一个都不能少,并调遣执行完任务的军舰进行救援。电影的另外一条暗线就是,华裔记者夏楠与恐怖组织死磕到底的精神,追踪报道黄油的来源。

  当劫持了中国侨民和夏楠的.助手阿布之后,“蛟龙突击队”就立即展开了营救行动,与展开的激励的战斗,惨烈的战争场面,更是彰显了此次救援的意志,一个侨民都不能少。经历了巷战,汽车炸弹,山地站,坦克战,微型导弹打掉飞机,场面真实而血腥,震撼,残酷,希望大家珍惜和平。在救援的过程中,“蛟龙突击队”的人物是救出中国侨民,但当夏楠恳求救援队长能不能救所有人质的时候,先对队长拒绝了,因为上级的任务是救中国侨民。夏楠遭到拒绝之后,再次恳求能不能多救一个人,那就是她的助手阿布。当听到救援队长说阿布已经被处死之后,夏楠崩溃了。然后讲述了丈夫和孩子死于20xx年的伦敦恐怖袭击,从此就与干上了。然后感动了救援队的队长,从当初的目标是救援一个人质,到救出所有人质。当然这个目标对救援队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和冒险的目标,为这个目标也导致了救援队队员的牺牲。从救援中国侨民,到救援所有人质,到找到黄油,以勉更多人受到伤害,对队长来说是爱心和责任的升华。

  有一个细节时,夏楠的报社老板,是说白话的,其它报社都不敢报道真相或部分真相,而该报敢于社报道真相。电影暗示的是报社老板是香港人,报社也就是香港的报社了,这是对香港自由文化的一种赞扬吗?

  电影中对“蛟龙突击队"队员的刻画,也是非常立体了,有队员紧张,内心压力,也有队员通过吃糖来缓解压力,也有队员骄傲,轻松。

  反革命头领,被救援队的队长控制住作为人质之后,为了黄油,为了革命的胜利,选择自杀,同样是有强大的信念支撑的。这也是伊斯兰的恐怖之处,不论其信念正确与否,但其有坚定的信念,为了信念,可以随时牺牲自己,这种人是无法战胜的,只能被消灭,其组织的战斗力也是很强的,从其很快攻占总统府就知道其战斗力了。这也就是伊斯兰的恐怖之处。

  还有中的狙击手,看起来还是一个孩子,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相关文章:

红海行动观后感12-07

《红海行动》观后感04-19

《红海行动》观后感05-04

红海行动观后感05-08

《红海行动》观后感范文09-11

红海行动观后感(通用14篇)08-10

护苗行动的观后感12-23

电影观后感03-17

《八佰》电影观后感09-13

电影《影》观后感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