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3-07-21 11:16:18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合集]端午节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集]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作文1

  端午赛龙舟,可我们东北不止这些,我们还会让小孩子们在一起抢香包,香包在时间内抢得最多的队伍就有好东西哟。

  我们三人一组,分为五组,我可是村中小诸葛,很多人给我好吃的,想跟我一组,可我告诉他们,梁山泊的军师——无用。我找了身手高超的小李头,还有跑得最快的小马子,我们三个一组,简直天下无敌。有神机妙算的我,四肢发达的小李头,还有快如离弦之箭的小马子,不得第一都说不过去。比赛很快开始,别人都四散开来,我们也不甘示弱。

  我们走到一间房内,东找西翻,一顿操作猛如虎,翻箱倒柜后,成功找到一个香包,皇天不负有心人,一个香包到手了,我们再接再厉,又陆陆续续收到好几桶金。这时来到了一个街口,我一眼看到一个角落中露出几根毫毛的'香包,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又来了一队,我定睛一看,他们只有两个香包,“不行,不能给他们。”小马子说,“对,不能给我可不愿到手的鸭子飞了。”小李头说。于是我们六个打成一团,你锤我一下,我踢你一脚,我们大战了800回合,依旧不分上下,他们的头领对我说:“军师,要不石头剪刀布吧,这么打下去也不是办法。”“行,一言为定。”于是,我们开始,三个回合后,我大获全胜,太好了,又收了一个香包,目前我们已经有八个香包了,不知别队如何?我们去榜前一看,我们第二,第一有十个。不行,要加油了,我们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成功又拿了三个,目前我们第一,Good!

  现在香包被抢了,该队伍之间抢了,我保护好11个香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第二名的手里抢下两个,而他们还没反应过来。

  小马子也不错,用它那像闪电一样的速度奔向另一队,把香包全部拿走,真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了,不过我喜欢。小李头也大开杀戒,抢来了五个香包,香包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入,现在场上只有三个队伍,比赛也接近了尾声,这时那两个队抢了起来,我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个队伍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只好放弃比赛,我们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偷偷摸摸的偷走了香包,终于赢了,太难了,“也不知道会给什么好东西。”小马子说,“不知道。”小李头说。这时,一个叔叔走来,对我们笑了笑,说:“给这是你们的奖励哦。”我们一看,是三包糖果,叔叔又说:“香包也是你们的。”“太好了。”小马子一蹦三尺高,我们吃着糖,闻着香,真美呀。

端午节作文2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爸爸也放假回来过端午节了。

  说到端午节,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楚国,他为了国家能够富强,想出了一个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于是献给了楚王。可是当时的`昏君国王听信小人谗言,没有采纳,反而将他驱逐流放。在流放中,他得知家乡被敌人占领,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气愤难平,在五月初五那天,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百姓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屈原,为的是不让江里的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糯米和大枣做成。妈妈提前把糯米和包粽子的槲叶在盆里泡了七、八个小时。中午我们吃过饭,奶奶和妈妈就准备开始包粽子了。我看见妈妈拿两个叶子叠放在一起,然后再放上米和大枣,把叶子卷起来,直到把糯米和大枣完全包起来,再用绳子捆住,就完成了。包好的粽子放在盆里,浸在水中。我看了一会儿,觉得挺简单的,准备尝试一下。在得到妈妈的允许后,我也开始包粽子了,谁知道那米就是不听话,怎么卷都卷不住,不是从左边出来,就是从右边出来。尝试了几下后,我就气馁了,不想再继续包下去了。妈妈说:“没事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包好!”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终于包好一个粽子,累得我满头大汗。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习和包粽子一个道理,都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你!今天你包的这个粽子煮好了,留给你自己吃。”我满心欢喜答应了,一边在心里面细细体会妈妈刚才给我讲的道理,另一边期待着能尽快品尝到自己包的粽子。

  端午节的早上起来,妈妈给我和弟弟戴上了香囊和五色线,说可以驱邪保平安,希望我们姐弟俩健康成长。吃早饭时,妈妈把我包的粽子放在我面前,我尝了一口,哇,好好吃啊!我一口气把自己包的粽子吃完。心里面暗想,看来只有自己动手,付出了劳动换来的果实才更美味。我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包粽子一样有耐心和恒心,刻苦认真,取得好成绩,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这个端午节好开心呀!

端午节作文3

  每年一次的端午节今年又快到啦。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开始包粽子。

  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见妈妈已经把香喷喷的粽子和热乎乎的鸡蛋摆在桌子上了。我赶紧随便的洗了几把脸,就叫爸爸一起来吃粽子。爸爸也很快的来到了桌子旁,我们一家边吃边谈论粽子。我对爸爸说:“粽子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那是什么形状呢?”爸爸没有回答我的话,可他随口就给我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爸爸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许多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都投到江里,意思是不让鱼儿们去吃屈原的尸体。”

  爸爸说完了。我说:“屈原真是好样的!可是妈妈,粽子是怎么包的?”妈妈说:“粽子是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大枣,如果不包大枣,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个晚上。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看见洁白的米团在里面,很好吃,并且吃不腻。它既是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

  啊!端午节不仅让人忘不了,还有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粽子。

  过端午节

  端午节,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有吃五黄的习俗,包粽子;有的地方赛龙舟。在我的家乡那里只有包粽子庆祝节日。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家乡过节日。一到家,就看见奶奶忙得不可开交。她有是淘米糯米,有洗粽叶,看见我们来了,放下手中的活,高兴的说:“我正想叫人包粽子呢,既然你们来了,就帮忙包吧!”我们随着奶奶走进厨房,我心想:我只吃过粽子,从没包过,我也去包一下吧!想完,我快速地洗好了手来包粽子。

  看似简单的粽子,包起来可不容易,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把两片粽叶一卷,提些豆,米往卷筒里一倒,再加上好吃的酱肉,加了些糯米,这回糯米不能加得太多,不然就会胀出来,虽然勉强包住了,但是爆出的粽子很不像样,不是开口子,就是少棱角。“坏粽子,不听话,我一定要包好你!”我的一句玩笑话,逗笑了奶奶。

  到了中午的时候,桌子上的粽子已经堆满了,粽子包好了,奶奶把一个个粽子请进锅里用水煮熟。锅里的水发出“吱吱”的声音,像小鸡在唱歌一样,好像为我们庆祝端午节。

  过了一个半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了,打开碧绿的粽叶,吃了一口糯米,那么软,还带着酱肉的香味,叫人吃了越爱吃。

  端午节,好吃的粽子,我很喜欢你们!

端午节作文4

  阴历5月初五端午节,是国内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5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5月5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除此之外,端午还有很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如此的。关于端午节的出处,到了现在至少有4、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看法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范围,国内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闻屈原投江将来,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大家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端午节的风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因为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年代已经非常风靡。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

  目前,大家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好像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大家心中占据着肯定的地方。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风俗,此种风俗来自于一种信仰,即:5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好日子,所以爸爸妈妈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姥姥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

  这无疑是古时候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由于5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医疗卫生设施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大家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风俗,现在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风俗已经伴随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仍然时尚。

端午节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可惜没能吃到家里的粽子,只能在学校超市买几个回来煮,也就算过节了。看着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回家陪家人过端午节了,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有羡慕,有无奈,其中滋味,该是孤单一人在外求学,感觉无依无靠的人都明白的。

  来广州读书这一年多,深深感受到自己对传统节日变得冷漠了。像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同学都会回家陪家人一起过,只有情人节、圣诞节和女生节这些我认为不痛不痒的节日才会全班同学一起过。像我这种不能回家又在广州感觉没有任何归属感的,只能宅在宿舍看看书、上上网,看着QQ空间上同学炫回家后家人的各种关爱,默默地点一个“赞”。

  据我在中大读书的同学说,他们学院今年给每个学生发了2个粽子,这就是中大学子的福利吧,住在中大附近的广外学子的只能当作没看见。中大孩子们你们就别得瑟了,广外校友在外有所作为,将来衣锦还校之时也是广外腾飞之时!

  不过我也很享受这仅有的3天假期,《红楼梦》看了几遍,还是爱不释手,刚好放假有时间,今天又拿出来看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最后那两句“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子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再次引发我的感慨,突然好想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从心里承认了自己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

  我突然又想起不久前在图书馆举办的空巢老人展上看到的那些老人,其中有一张照片的文字写到:我知道把老人放在这边不好,可是我城里的2个孩子要上学,我们夫妻俩要拼命赚钱,都是照顾得了老的照顾不了小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我羡慕那些能够每逢有节日就回家的同学,我也好想回家,帮忙料理做粽子的材料,然后美滋滋地跟老爸老妈老弟一起包粽子。家里的粽子里面的馅都是非常多的,岂是学校的粽子所能比的'?去年我所在的社团也组织我们在一起包粽子,虽然包的粽子很好吃,大家也玩得很开心,可是那种感觉跟回家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家人有一种血缘情怀,那意味着至少这辈子我们是彼此在这个世上的依靠。

  真感恩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都能流传下来,让那一颗颗在外奔波劳累的心可以在节日期间找到一个“借口”回家。是啊,家永远是温馨的港湾。像我这种因为求学和路途太远而不能回家的人,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不过也没关系啦,想想x的“孩儿立志出关山,学不成名誓不还”就OK啦,慢慢在外面磨练,终有属于你的一片天。

  我从今年2月22号来广州就没有回过家,暑期打算在这边实习也不回家了,觉得自己好“狠心”,怎么就不回趟家呢?我也说不清其中缘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日子,也挺好的。

  大大的端午节,小小的一点个人感想,还有小小的一个愿望:明年端午节回家。

端午节作文6

  热闹的端午节今年的五月二十八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挂艾叶、菖蒲,然后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今天,我们大家都放假来热热闹闹地过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这可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主要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其中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屈原出身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后,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每到端午节,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热闹的气氛,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艾叶,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还有各地举办龙舟竞赛的。其中吃粽子是最常见的'习俗了,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有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了,剥开粽叶,清香扑鼻,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纪念这个节日,其实就是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我非常喜欢端午节,不仅是喜欢粽子的清香,还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这个节日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作文7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农历初五——端午节。

  爸爸下班回到家,我急忙对爸爸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去朱家角逛一圈吧!那里一定非常热闹!”爸爸妈妈说:“好啊!”……朱家角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那里的房子和一般的房子不同,那里的房子都非常地古老和漂亮……

  端午节夜晚的朱家角真热闹啊!走在朱家角的街上简直连气也喘不过来非常拥挤,街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老奶奶们坐在自己的商铺边包着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好多种口味: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豆沙粽……老奶奶的左边放着一叠绿油油的粽叶,右边放着一盆肉,老奶奶拿起一片大粽叶熟练的把粽叶折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放进了用酱油半成的糯米,然后放进了几条肉,最后快速地包了起来,系上了绳子。我们买了三个粽子,我一边走,一边迫不及待地撕开了粽叶香气直往我鼻子里钻,我狠狠地咬了一口粽子,那味道肥而不腻……真是太美味了!

  我抬头往天上一看,还有五彩缤纷的火焰,红的赛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非常美。天上还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闪烁着,就像一双双小眼睛在一眨一眨,还有那发着光的月亮,犹如一张夜景画……

  端午节的夜晚真美啊!

  又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我家也不例外。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奶奶就包好了粽子,那一个个粽子可谓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三角体,长方体。听奶奶说,这些粽子的'馅有许多种:白糖馅、黑芝麻馅、蜜枣馅、菜馅。听了奶奶的一番介绍,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忙让奶奶煮粽子。

  等呀等呀,大概过了几个小时,粽子终于煮好了,开锅。

  粽子刚盛上来,我就拿起了一个粽子,剪开了线,又解开了粽叶,把粽叶里的糯米团放到碗里,拿来了一双筷吃了起来。我手里的那双筷子不停地在碗与嘴中间挥舞。不一会儿,一块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这粽子里有糯米的饭香;粽叶的清香;花生的香甜以及蜜枣的蜜甜。这些味道交织混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吃着,我实在忍不住了,一下子在碗里放了五个粽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咕哝道:“好吃,真好吃。”不一会儿,五个粽子便进入了我的肚子。我的脸上也粘了不少饭。可我却乐不亦乎。

  没想到这小小的粽子竟那么好吃!我也知道:“这每个粽子都代表着长辈们对子女的爱呀!”将来长大了,我也要为长辈们包粽子。

端午节作文8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姥姥念起这些歌谣,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

  每年端午节前后我们小孩子便会挎上篮子和姥姥、姥爷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到了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辟灾。当然在我们看来,只要闻一闻那清新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和采集艾草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和伙伴们都争着到山上去采集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乐,并且把快乐分享给大家。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之一,今年端午这一天姥姥、姥爷早就准备了粽叶、糯米、大枣、豆沙和草绳……一些材料来包粽子,糯米要用凉水泡一泡,包出来的粽子才会粘。等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我和姥姥便会坐下来包粽子,先拿出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三角锥体形状,往里面装入糯米和大枣,再将多出的粽叶折回包好,再用草绳一捆一个立体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不长时间我们就包出了满满一盆形态各异的粽子。可以下锅煮了,只见姥姥把包好的粽子像赶鸭子似地倒入锅里,和粽子一起入锅的还有圆溜溜的鸡蛋,一小时过去了,终于可以出锅了,姥姥和妈妈一起把粽子和鸡蛋从锅里捞出来,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吃鸡蛋。

  吃完了粽子我又和姥姥学起了缝香包,姥姥一边缝一边对我说:“以前香包一是避邪,二是为讨吉利。传说屈原投江的时候正是夏天,蚊虫四飞,老百姓唯恐屈原遗体遭叮咬,就纷纷用艾草点燃,用艾草烟熏蚊虫,后来有人建议,可以用布来包裹檀香……延续到后来人们用针线缝好香包后,再串上一根布绳,挂到脖子上,每人一串,预示着蚊虫污物不敢靠近,慢慢地流传下来,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国的传统习俗”。边说边缝,一个漂亮的香包做好了,带在脖子上一丝淡淡的香气散发出来。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电视,这时电视正在播映的节目是“赛龙舟”,只见每支龙舟上都有好多的人奋力的挥舞着小桨整齐地划着,我们被节目中紧张的气氛和壮观的'场面吸引着,姥爷告诉我:“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从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用划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延续到现在端午赛龙舟就成了一种习俗”。

  今年是我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端午节,我过得很有意义,我参与了采集艾草、包粽子、缝香包还了解了赛龙舟的典故。

  和家人在一起过节很幸福!

  

端午节作文9

  社稷依明主,贤臣在,明君远。奸臣的陷害,王君的昏庸,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这一切都是你不可挽回,力挽狂澜亦不可得。独立汨罗江畔,士大夫在低诉看滔滔江水,诉说自己的爱国忠情,诉说自己的报国之志。你纵身一跳勾画出了最美的曲线。你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同时你也选择了让后世的我们无比痛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你的壮志。忠诚为国,造福百姓。“举世皆浊,惟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是他的心,这是一颗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疲惫之心。

  你曾多少次携长剑,为楚王进谏,却一次次地被旧贵族所排挤,淹涕叹息,仰天长问,你又能奈何?

  汨罗江畔,留下你那忧郁的足迹,你已随着时间流逝,但是,你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驻足在我们的心中。

  屈原,你留下了自己的味道————旷达,不畏生死!

  屈原,

  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未能。

  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形如枯槁,

  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的诽谤,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你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光。

  用尽力气,抹不去的你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左徒,天下几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年,你是多么地精明能干,你是多么地擅长言辞,你又是多么地明于治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言嫉君子之才。于是,你,被疏远了。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也的灵魂。你赋《离骚》,还记得那雄言豪:“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众女疾余之峨嵋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是的',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出国大夫,最后却一败涂地。

  风,还是很寂寞,在云中翻过的是月的清波。

  你正道直行,你尽智竭忠,但你终日被谤,你心里怎能无悔无恨呢?

  理智是冰冷的慰藉。

  你最终选择了与汨罗江共存亡。这一天你出现在了汨罗江口,颜色憔悴,形如枯槁。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心中那颗不悦的锦囊。但他诧异地问你为何出现在此时,你终于道出了心中的那些不快:“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你宁愿付长流而葬于江鱼腹中,也不愿意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

  这就是你,大地坚持的自豪的脊梁。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又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

  你的选择是明智的,既然匆匆地来,为何不能匆匆地走。你实现了心中的那个伟大的梦想,即使你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你也要与楚国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沉沦的光明中,灼灼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一颗不屈的心。

端午节作文10

  去年的端午节我还记得是6月7号,一个周五。因为不用上学,那天我睡了个懒觉,躺在床上还睡意朦胧的时候就闻到厨房里飘来的粽子的香味,那是一种稻米混着荷叶的清香,让人欲罢不能,我顿时没了睡意。起床刷了牙,我来到餐桌前,妈妈正好将两个热腾腾的粽子端上来。我赶紧坐下来,看着妈妈翻来还冒着热气的叶子,露出棕色中泛着点金黄的大米,我拿着筷子把弄着翻开大米,冒着油光的肥瘦相间的肉出现的我的眼中。我想:这一定很好吃!我凑上嘴咬了一口,肉中的油汁已经完全渗透到大米当中了,这样的大米吃起来回味无穷,而肉中也带着大米和荷叶的.清香,吃起来肥而不腻,简直绝配!

  这时,从窗外传来了阵阵的呐喊助威声。外面好像很热闹的样子。

  我三下五除二吃完美味的粽子,穿上衣服便往外跑,越靠近河道声音越大。来到河边已经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呐喊助威的人。河面上,两艘威武的龙舟正在激烈角逐,你追我赶,战况焦灼。领头的那艘龙舟造型我很喜欢:高高扬起的龙头,作为装饰的龙眼中透露出必胜的气魄。舟上的人动作整齐划一,仿佛是一个人在动,上面还有一个人在击鼓,我想起爸爸对我说过:这个人是鼓手,是整个龙舟队的灵魂!鼓点要准,要把握好节奏,还要时刻关注整条船的突发事件!呐喊声和鼓声震耳欲聋,仿佛真的有两条真龙在河中争斗。看完龙舟,我陪着妈妈去了外婆家,外婆家也包了粽子,这的粽子种类可是更多了,除了家里吃过的鲜肉粽外,还有回味浓郁的蛋黄粽、口味清甜的红枣粽,甚至还有气味独特的榴莲粽。我们一家人在这个端午节相聚在一起,吃了粽子、看着龙舟,聊着生活中的琐事,大概这种感觉就是幸福吧!

  这个端午节,我遇见了一幕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那天,我和大家一样都是河边看着龙舟赛,我突然注意到一位电力维修工人正在河边房子旁的电线杆上做着什么。虽然场面十分热闹,但是他却神情专注地做着自己的事。大约十来分钟后,我注意到他顺着梯子爬下来了。这是一位佝偻着背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去,将手里的盒子提给那个工人叔叔。叔叔打开了盒子,原来是一盒还冒着热气的粽子,只见那个叔叔拨开叶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个叔叔一定很饿吧。我想。吃着吃着,那个叔叔就眼眶渐红。我突然明白了,那个老奶奶一定是叔叔的亲人,来给节假日还在工作的叔叔送粽子。我突然觉得很感动。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孝顺父母。

端午节作文11

  放学后,我背着沉沉的书包正往家走。当我走到步行街时,总感觉今天的步行街的气氛很特别而且很熟悉。我边走边想:我走的还是平时走的路,街道上依旧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可是,我总觉得今日的街道变得好热闹,变得五颜六色的,与平时就是不一样。我仔细一看,哦!原来是端午节快要到了,难怪街道上已经呈现出了节日快要来到的气氛。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去年的端午节,那是我10岁以来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端午节。众所周知,在端午节的早上,人们就要上山去采青,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听说每年的五月初五是龙抬头喷洒龙须水的日子,人们要赶在太阳还没出来之前,就要上山采沾了龙须水的草药,如艾草等。你们知道为什么只有去年的'端午节我过得最有乐趣吗?哈哈,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早起,随大人们一起体验上山采青的日子,所以我的印象很深刻。我记得那天早上才4点多钟,爸爸妈妈就早早地把我叫起来:“走,咱们爬山采青去。”我一听“爬山采青”四个字,一下子蹦了起来,以最快的速度穿好了衣服。太好了!全家总动员,Let’go!(我们出发!)我们一家兴高采烈地刚出门,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放眼一望,哦!我的天!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了,小摊上已摆上了花样繁多的小香包,五彩线,红灯笼……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瞭乱,应接不暇,不知看哪儿是好,我买了一串漂亮的五彩线,据说系上五彩线后,身上的病害邪气全都附在五彩线上了,待下雨时一定要取下五彩线扔进流水中,说病害邪气就全都被冲走了。“快点走,一会儿太阳出来了。”爸爸妈妈在催我呢。快到山脚了,“哇!”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我看见人们从不同的道路涌在了一起,就好像好几条小溪汇聚成了一条大河流,这条河流又像一条彩色的飘带一样伸向高高的北山,太美了!我也进入了这一股潮流,在人们欢乐的笑声中走着走着,终于,我们来到了山上。“拿着!”看着爸爸采的几根草,我很奇怪,就这普通的草能干什么呀?爸爸说:“这就是艾草,它能驱蚊虫,回去悬挂在门上还能驱邪避瘟呢。”哦!原来这样呀,我也找了好多根,我们满载而归。回到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把艾草悬挂在门上,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好开心的一次爬山采青啊!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我觉得上山采青这个习俗的真正含意应该是让我们一早锻炼身体吧。

  还有几天,今年的端午节就到了,不知道今年我会如何度过这个传统的节日,到时候我再告诉你们,你们也别忘了,记下你们过节的乐趣,然后告诉我们哟。

端午节作文12

  今天是端午节,我很兴奋带着爸爸快步跑到昂立作文班参加端午节活动。

  到了昂立,我与同学们统一着装听从老师的指挥随时准备出发。

  出发了!我们一路蹦蹦跳跳十分开心,刚到富兰城堡,迎面扑来了浓浓的艾草香,两根粗粗的艾叶正纹丝不动的站岗呢!楼梯旁也有细细的艾叶,它们像娇小的服务员一样,欢迎着我们。

  进到二楼,我赶紧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爸爸也坐到了八号包间,我的身边就是艾草,坐着都能闻到香香的艾草味,老师开始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与屈原的历史渊源,我们听得聚精会神,还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夸我们是好孩子。

  老师在做讲解时,家长们已经为我们做香囊了,我看着爸爸一手托住香囊的下方,一手在细心的选最好的艾叶,我好奇的问老爸:“选什么样的艾叶才是最好呢?”爸爸十分耐心的回答:“不能选那些扎手的根,因为会扎破香袋。”随后,爸爸拿挑好的艾叶在鼻子边闻了闻,接着说:“还要选有香味的。”“哦!”我恍然大悟,我也拿起爸爸选好的艾叶闻一闻,哇,香气扑鼻而来,爸爸装好后,用手往里摁一摁,最后轻轻的扯着拉绳,又使劲一拉,一个完美精致的香囊出工了。香囊做好了,老师让家长与孩子们站到台前,让家长们把亲手做的香囊送给孩子,爸爸拿着香囊郑重地帮我戴上,还细心温柔的帮我整理衣领,他还说:“祝女儿学业提升聪明伶俐!”后来老师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条蓝丝带,蓝丝带是爱与关怀的象征,我要把它送给顾家的爸爸,我拿着蓝丝带,笨拙的系了一个很丑的蝴蝶结,我以为爸爸会一点也不喜欢,可是我看到爸爸满脸幸福的看着那个蝴蝶结。

  回到座位后,老师还带我们玩了一次寻宝游戏,奖品十分诱人,是可以免费吃牛扒的优惠券哦!“开始!”老师刚喊完,我们就大喊:“啊,快点,迟了可没有了。”我们一拥而上,翻箱倒柜,生怕轮到自己就没有了,我找了很久,可我连一张优惠券的影子都没看见,耳边总是别人欢笑地说我找到了的声音,我心里有点不舒服,为什么别人找到了,我没有找到?真是羡慕嫉妒恨,我来到八号包间,爸爸笑着说:“你们真像一群强盗来抢东西。”我也笑了,我用力的翻开沙发,发现沙发角落里有一张票,我与另一个同学同时看见,可是他先拿走了,真气人!最后,我以失败告终,一张票都没找到。

  这次端午节真有趣,这肯定是最让我难忘的一次了。

端午节作文13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国内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出处,时到今天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看法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范围,国内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闻屈原投江将来,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大家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端午节的风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年代已经很风靡。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

  目前,大家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大家心中占据着肯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风俗,此种风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爸爸妈妈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

  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由于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施的民间,简单发生传染病,遂给大家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风俗,现在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风俗已经伴随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仍然时尚。

端午节作文14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悬艾草,这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只要到端午节,街上就更热闹,卖各种各样东西的小商贩,恨不得喊破喉咙,而且走到哪都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我家也不例外,我们一家人围到一起开始包粽子,刚开始我不会包,奶奶就手把手的教我。

  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做了起来,第一次做的不好,第二次就做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粽子包完了,放在锅里蒸,熟了以后,只要你揭开锅盖,浓浓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让你就马上就想吃一口,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粽子,高兴极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到南湖散步。看着看着,我就想起当年屈原投江时的情景。我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笑着说:“是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人们把粽子投入到江中给鱼吃”,“哦,那为什么还要赛龙舟呢”?我的问题总是问不完似的“因为人们要寻找屈原的尸体。”妈妈说完抚摸着我的头,我突然觉得我现在生活得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才对。是啊,只要全世界人们携起手来,留下那茂密的.丛林,珍惜那蔚蓝的大海,保护每一寸空间,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蓝,那我们一定会建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园。

  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悬艾草,这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只要到端午节,街上就更热闹,卖各种各样东西的小商贩,恨不得喊破喉咙,而且走到哪都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我家也不例外,我们一家人围到一起开始包粽子,刚开始我不会包,奶奶就手把手的教我。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做了起来,第一次做的不好,第二次就做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粽子包完了,放在锅里蒸,熟了以后,只要你揭开锅盖,浓浓的香味就会扑鼻而来,让你就马上就想吃一口,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粽子,高兴极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到南湖散步。看着看着,我就想起当年屈原投江时的情景。我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笑着说:“是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身体,人们把粽子投入到江中给鱼吃”,“哦,那为什么还要赛龙舟呢”?我的问题总是问不完似的“因为人们要寻找屈原的尸体。”妈妈说完抚摸着我的头,我突然觉得我现在生活得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才对。

  是啊,只要全世界人们携起手来,留下那茂密的丛林,珍惜那蔚蓝的大海,保护每一寸空间,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蓝,那我们一定会建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园。

端午节作文15

  每当触及到那些描写节日气氛的文字,心中总觉得空空的,我想那是遗憾。

  从小到大,我没有过一个很正式的端午节,自然也找不到于它深刻的记忆。其实,我真的很渴望到农村里度过一段土色土香的节日时光,看着那些特色的舞蹈,体会着她们独到的风俗,欣赏她们的民族服装。突然觉得那是一种幸福,纯天然的,自动过滤掉城市里的尘烟,是沁入心田的享受。这真真实实发生过的一切,中华民族特有的回忆,我们祖先自拟的节日方式,是属于祖国的童话吗?

  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在看到饭桌上有香喷喷的粽子时才感到它的光临。那些用大片深绿色的叶子包裹着的粽子,大多数是爸妈单位发的。也不奇怪,在这样的年代里,年轻人几乎都没有“遗传”祖先留下的怀念屈原的方式。年幼的我曾经问过妈妈端午节的来历,她也只是微笑着用好听的普通话大致描述了一遍,语气平淡,眼里却并没有闪烁的光芒。我想,也许这个节日对大人们来说也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记得五年级时,爸妈单位参加龙舟赛,大人们都穿着大红大绿的衣服,艳丽无比。我终于捕捉到了一丝节日里应有的气息,看着江面相互追赶的漂亮的龙舟,我激动地喊哑了嗓子。爸爸他们那个队终于取得了好成绩。为了庆贺,我们一家决定美美地大吃大喝一顿,可不知怎么走进了高档西餐厅。拿叉握刀的我对眼前的美食确实没有太好的感觉。我幻想着一家人在厨房包粽子,被节日的快乐气息包裹着,忙得不亦乐乎的情景。可我终于还是没有过过那样的端午节,一直想品尝自己亲手做的粽子。

  如今,初二了,当语文老师布置下这个主题,我才惊奇发现脑海中有关它的记忆太少太少,就算遗落的一些零碎片段拼起来也只是深深的遗憾,明媚、美好的`童年没有掺入过端午节的特别记忆。其实,我真的好想一边流泪一边倾诉自己的回忆,可是我什么也没有找到。关于节日,我的大脑被属于圣诞、儿童、情人节的记忆填满。它们像外表美丽多姿的糖纸,内侧却是一片空白。

  抱歉,老师,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写下的,在这个色彩斑斓的社会里我遗忘了这个节日,甚至连日期都没记下。

  如今我多么想过一个像模像样的端午节,一家人在一起,无忧无虑的。可我看着当今似乎视学习为一切的教育界,我想我也许再也过不上曾经无数次幻想过的那一天了。我苦笑,到那时,学校会放假吗?放假了,不会有作业吗?就算没有作业了,爸妈会有闲工夫陪我去江边抛粽子,讲屈原吗?一大串的问号,却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那些遗失的美好,不知道是不是会成为我永远的寻找?不想和端午节的快乐就这样渐行渐远地走散掉,谁可以带我教我唱淳朴的歌谣,拥我进古国文化的怀抱……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作文05-18

端午节的作文06-14

端午节作文01-18

端午节的作文01-29

端午节日作文11-27

端午节的作文06-26

端午节作文06-26

端午节日作文04-24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7-20

端午节作文(精选)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