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时间:2022-03-29 20:13:0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运算定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

  因为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堂构建模式要求的问题“质疑---自解----建构”这一教学模式和10+30,3+1的教学 操作模块,。我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探究学习作为最最基本的目标,这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亲历探索过程,是 否真正理解数学、是否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我紧紧抓住“推广”两个字进行教学,精心设计了“四巧”即“巧”引入,“巧”探究, “巧”应用,“巧”巩固。课堂上,我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不是模仿书本或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结论来进行学习,而是自己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这样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点就 记得快,记得牢,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了创造潜能。

  没有完美,本课教学完成后的发现不足之一是将定律迁移的过程有些生硬不是那么完美,其二是在验证过程似乎有些单一没有说服力。于是我决定对这两方面进行改进。进行第二次设计。

  将25×95×4 125×( 17×8) 17×25+83×25 直接演变为:2.5×95×0.4 1.25×(17×8) 17×0.25+83×0.25

  四道算式直接加上小数点问学生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学生质会质疑,这样更顺利的迁移到小数计算当中。解疑过程让学生每人举一例乘法交换律, 全班六十余人会有六十多种结果但都可以验证小数同样适用。教师还鼓励有新发现的学生。(其实不会有)。另外几种定律也是采取小组先交流再全班汇报。这样一 来突出了验证过程增强了广度。有利于学生掌握用运用。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2

  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加数相加时,他们分辨不清是该交换律还是结合律了。通过本节运用课,我发现孩子们对结合律掌握得不太好。尤其是在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时,他们有简便的意识,却对定律的辨析不够清晰,缺少明晰的步骤。

  如:在解决115+132+118+85这一题时,学生们都知道将115+85相加、另外两个加数相加,但是他们缺少这一交换和结合的步骤,而是直接在第一步就写道200+250,还有部分同学直接在横式上加括号。这一现象表明:学生们对于简便的计算方法、加法的运算定律只是初步理解了,有简便的意识,但练习还缺少规范性。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又觉得有些矛盾: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为了让学生会用,而不是将重心盯在让学生辨别是交换律,还是结合律之上,我们都知道:会用才是目的。但是没有规范的要求,他们仅将简便的.过程藏在心里,无疑显露出他们对简便运算与定律掌握不太牢固,运用时缺少足够的信心,还未能理清晰计算过程,表现力尚为缺乏。所以学生们尚需走稳每一步,看似简单的内容也得扎实的理解、熟练地运用。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3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应该改变教学的行为,即把对新课程的理解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的层面上,呈现出新课程的'所蕴涵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这一课后,反思这节课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树立学生自信心,尤其爱护后进生,培养学生口算心算、勤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并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评价一个孩子,要适时,适当,决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压制孩子的思维积极性。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加强。

  2、课前对学生学习效果估计不足,所以使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3、上课时复习的时候应该安排一些整数乘法简便运算的题目,帮助学生回忆简便运算,为本课的简便运算打好基础。

  4、例题6中本来只有前面2道题,但是备课时拔高了难度,多加了2道较难的简便运算题目,在前面复习时没让学生回忆、做做类似的整数乘法混合运算题,所以学生做题效果不理想。

  总之,通过本节课,使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我认为,在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上,只有做到了让教为学服务,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4

  满校园都洋溢着愚人节的气氛,权且满足了学生这兴奋的心情吧!

  到今天为止,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就算是告一段落了。从昨天的测试来看,大部分孩子们对于基础的简便运算题已经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算了,但是情况也不能太乐观,这期间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对于变形后的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例如昨天的一道考题:777*9+111*37。题目中已经提示要将777转化为111*7了,但是孩子们的思维还是不开阔,想不出下一步该怎么算。今天用最后一节课对于整个单元进行了一个回顾与整理,顺便将昨天的题作为一个重点题目讲了一下,从孩子们的反应中看得出来,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能够掌握这种先变型后计算的方法了,但那几个学困生仍然是无从下手。

  这节课设计的亮点就是先给学生讲解典型例题,然后再让学生仿照例题做“模拟训练”。收效还不错,讲解的时候提醒孩子们该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怎样通过转化能将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变成可以进行口算的例子。孩子们在真正的理解了运算定律之后才着手练习,因此,正确率就相应的跟着提上来了,今后的练习课,当然是跟计算有关的练习还可以继续采取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巩固知识要点,从而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化为今后学习的方法。

  然而,课总是不那么十全十美,今天遇到的问题是没有能够将这种检查的工作贯穿整节课,课上肯定仍然有“浑水摸鱼”的孩子,看表情是已经听的很明白、很清晰了,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比如说讲完第一个例子之后,随之就出了一个模拟训练题:666*9+222*73这个题,有5名同学居然又要将666和222都要转化成111再进行简便运算了,殊不知本题就是要将加号两边的算式变出相同的因数来就可以了,孩子们却在大费周章的进行“照猫画虎”!哎!还是在学习的举一反三和逐类旁通方面没有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引导啊!

  这个单元到此就结束了,不可以再花太长的时间练习了,否则后面的课就要出问题了。但是可以讲深化练习放在自习课的时间去开展,定要将简便运算的方法渗透给每一位力求上进的孩子们!让简便运算不再是个解不开的谜藏在孩子们中间。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5

  在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自己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1、口算竞赛。

  目的:检查同学的计算情况,同时从中引出定律,为新课作铺垫。同学进行口算需要观察数目的特征,然后在心里以灵活简便的方式,迅速、准确的计算出来,这样心口合一,又快又准,日积月累计算的能力就不时的提高了。从而培养了同学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2、创设情景,尝试自学。

  具体做法是:让同学先尝试探索,教师引导。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培养同学的'探索能力,应贯串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创设买文具的情景,把教学内容放到一个同学非常熟悉的情景中,同学通过尝试计算,自觉地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迁移到小数加法运算当中,从比较中得出简算方法。这样同学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课堂练习。教师根据同学的实际生活背景,出示三组学具,分别有三件、四件、五件,让同学计算它们的总价。同学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自主选择题目,进行相关的练习,达到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教师从中了解同学的掌握情况。

  4.概括简算的步骤。当同学学完新知,让同学根据出简算的步骤,可以培养同学运用结构的学习方法,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拓展练习。包括两个小题。(1)、判断能不能简算。主要强化同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同学计算时能根据题目灵活应变,防止同学陷入思维定势,误以为学了简算,就什么题目都要用简算。(2)、开放题。为同学提供了思维的方法,有利于让各类同学都得到发展。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6

  备课时,我原本以为这是一节比较简单的内容,前面刚学习了整数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而此节课只是将这些运算定律迁移到小数的加减运算当中。但是在今天课堂上却出现了很多波折。

  课始,我从复习整数的运算定律及应用入手的,想让学生能从复习中回忆旧知,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我先出示三道题:25+36=36+25(17+28)+72=17+(28+72)请学生抢答,然后说出简算的依据。然后告诉学生: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可以是一些小数计算更简便。

  然后出示0.6+7.91+3.4+0.09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加强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的乐趣。

  另外,虽然题目设计有层次,但出题样式可以更多。在现在的计算当中,不一定每一个题目都能进行简便运算,而且根据很多学生平时计算习惯来看,他们宁愿按部就班地计算也不去观察怎样计算可以更简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多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能简算的就简算,这样逐步培养数感,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7

  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的简便计算,简便计算的依据是根据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得来的。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优生来说,还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对于学困生来说,有比较大的难度。

  本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秀的小组长担任小老师点对点的辅导学困生,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使优秀学生和学困生都有进步。这是非常好的。

  在学习过程中,乘法的分配律则明显是学生的难点,部分学生无法举一反三。如4.8×9.9,2.7×99+2.7这些稍有变化的简算题错误率较高。在以后的复习课中,要重点复习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

  在小结时,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有限,主要是因为平时训练不够,学生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但却不能用语言概括这些数学活动,这需要以后的课堂中长期的引导。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只是没有形成知识体系,教师在充分备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为大家奉献了一节实效又实用的课堂。教师能根据旧知与新知的结合点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教学中,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方便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在充分感知个性创造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并未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抽象出异同。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种运算定律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在总结时不能简单说说收获,可以提一个思维拓展的问题。如:学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你还会想到什么呢?学生猜测后思绪会飞扬起来,甚至会问老师,亲自动手实践。只有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9

  一、着力引导学生自主探寻、整理数学知识

  首先出示六道不同运算顺序的计算题,让学生口答正确的运算顺序,即每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充分回忆运算顺序的相关知识,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在学生充分回忆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主分类,在小组中充分交流,从而整理出三类不同类型计算题的的运算顺序,达到整理复习的目的。接下来我在学生归类的基础上进行运算顺序的提炼,“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两级运算,先算高级”;“含有括号的运算,括号优先”,来强化学生的认知。

  然后在复习、强化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再出示几种与刚才六道不相同的计算题,检测学生运算顺序使用的正确与否。

  接着以最后一题为切入点,引出运算律这一概念,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运算律与运算性质的复习中来。让学生在小组中回忆并整理学过的各种运算律,并举例说明,注重概念定律与实际的结合。

  最后趁热打铁,加以引导:“其实减法和除法也有一些运算顺序,能让计算变得简便,回忆一下,相互交流一下。”进一步丰富学生运算规律的.知识,促进学生对运算规律的认识。

  二、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在充分复习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基础上,我还开展了三组有效的练习:

  第一组:填空。

  第二组:判断。选取学生常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进行判断改错,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相关运算律及运算性质的认知。

  第三组:简便计算。这里进行强调:在计算中要仔细观察,有些不使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也可以简便计算; 有些题目无法一眼看出能否简便,但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简便计算,更深一层的挖掘运算律及运算性质,体会实际运用中有时可以用平时积累的经验来简便计算,有时在计算过程中使用简便计算,强调灵活运用的重要性。

  存在的问题:

  1、由于间隔时间较长,大部分学生已经把运算律的内容忘记,导致不能灵活运用,从而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2、部分学生甚至不能掌握运算顺序,即: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边的;

  3、在计算过程中,仍然存在以前的问题,如:小数与分数的加减,整数、小数、分数的乘除运算。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认识到:只有使他们真正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律,在计算过程中做到胆大心细,而要做到这些,任重而道远,必须找到一些典型例题,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强度。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游刃有余。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0

  加法运算定律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是在加法及验算、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之前的教学中,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我认为这样做学生固然能够掌握运算规律,但并没有从本质上真正理解规律。因此,我在教学时,重点让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去理解并掌握规律,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初步感知规律。

  教学中,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解答问题,并抓住两个不同加法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且都能解决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得到等式。

  二、组织举出相关例子,充分展开讨论,初步提炼规律。

  请学生以上一等式为参照,再举一些有着同样现象的例子,讨论交流具有此类特征的算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种规律,初步提炼规律。

  三、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的经验,注意数学学习方法的迁移和渗透。

  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完加法交换律时,我及时把新学的知识和一年级学的`凑十法以及加法计算的验算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忆交换加数验算的方法,明确与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之间的联系。这样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及时沟通,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学生初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困难,出现表达不够严谨或不会表达的现象,这时我没有及时补救这种生成问题。课堂语言不够精炼,重复啰嗦;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巩固,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1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10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习题,学习的是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分为三类: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的过程,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德育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简单的多媒体,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1、教学时,我创设了春季运动会的情景,通过有激励性的四项技能竞赛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2、我结合学生原来的生活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独立自行计算,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从求选手总成绩不同的算法中比较、悟出整数加法定律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通过情境中特设计的两道都能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一道不能简便计算的数据,使学生在有限个例证中证实了初步构建的数学模型,懂得能否凑成整数是判断小数加减算式能不能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

  3、练习设计层次性。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4、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缺陷:如本课教学内容有数字的特殊性,如何根据学生生活创设趣味性、有效性、真实性的最佳的教学情境;计算课应怎样驾驭课堂既体现自主学习,又不枯燥乏味;在独立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应怎样及时引导和帮助,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抛砖引玉,提升自我教学能力,是我本节课的目的。教海无涯,又因本人水平有限,本课堂教学难免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指点迷津,多多指正。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2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感悟,利用了知识迁移是方法,使学生能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并能灵活运用地进行四则运算,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在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先让学生通过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回忆,熟悉运算定律在在整数运算中的运用,在利用计算比较是学生感悟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应。

  二、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首先出示几个算式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运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因此可以先让学生猜测,再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学生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确实适用。先猜测再验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办法,也是科学的世界观养成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

  三、加强巩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到了知识,然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再运用这些定律使小数计算变得简便,这一步教学能激起学生运用新知识的欲望。接着出示

  0.254.784 4.80.25

  0.65201 1.22.5+0.82.5

  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利用旧知识迁移新知识的课,学生已经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这些运算定律到底是否适合于小数乘法,也是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内容。因此这节课让学生先猜测,再验证,从而得到这些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然后就用得到的这个规律来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运算。本节课始终遵循着猜测验证应用的教学主线,使学生始终亲身体验参与知识的结构过程。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3

  学完加法交换律后,我感觉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做了几个简单练习后,我准备结束这个内容。按照惯例,我问了一句:学了这个定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时马上有学生提出:加法中有交换律,那么减法、乘法、除法中有没有这个定律呢?

  我一阵欣喜,学生已经学会了接受新知识时把知识延伸开来。虽然打乱了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我马上引导学生一起来总结刚才是如何学习得到加法交换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能不能根据刚才举例—观察—归纳—验证的方法来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们马上进行小组合作探讨验证。在经过短暂的讨论交流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乘法也有交换律,并能举例应用。但说到减法和除法时,有了分歧,开始争论起来。

  生1:我认为减法中没有交换律,例如8-5=3,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5-8就不能减了。

  生2:可以减得-3(学生已经从课外学到了负数的.知识)

  生3:差不一样,所以没有交换律。

  这时又有一个同学反驳到8-8=0交换位置后还是8-8=0,我认为减法中有交换律。这时很多同学露出了困惑的神情,到底谁的对呢?短暂的沉默后,马上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减法中必须被减数和减数相同时,才能出现交换位置差相等的情况,这是很特殊的情况。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任何数都可以的,所以减法和除法都没有交换律。我带头为这位同学的发言而鼓掌,更为他们的勇气和智慧而高兴。学生们在争论中解决了问题,从中体验到了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更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习的能力。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我只设计了两个环节,(1)复习运算定律,(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复习运算定律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表示运算定律,为下一步的灵活运用奠定了基础。

  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开始时学生对简算还挺感兴趣,毕竟简算可以摆脱那些繁琐的四则混合运算了,也不用竖式计算了,可是随着简算类型的不断增多,学生开始对一些类型混淆了,特别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混淆的最多。随着简算方法的多样化,简算的准确性也大打折扣。简算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特征,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

  上了这节练习课后,学生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简便计算的方法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我认为“简便计算”的教学必须遵循“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15

  1、挖掘教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

  在导入部份用一组整数乘法算式让学生进行简便算法,然后,在整数数字中点上小数点,摇身一变成小数乘法,让学生说怎么算?学生直接用上了简便算法,教者提出问题:对于小数乘法,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吗?让学生明白,猜想不一定是对的还需验证,然后让学生验证。

  这一设计,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把猜想验证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恰当的运用到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收获了一种思想,同时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学生的验证,有的是通过计算两个式子的结果得出的,有的是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验证的,有的`是根据小数的性质来验证的,老师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

  2、注重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感受成功。

  教者整个课堂感情充沛,处处都闪烁着教者的教学智慧,板书的习题,如看谁算得快,看谁算得巧,一个快字和巧字,体现了教者的用心,快乐填一填,巧手算一算,运气题、眼光题这些习题,无不体现教材对情感的投入;教者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一个画在黑板上的笑脸,加上恰当的评价语言,整堂课,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点点关注,感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04-06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03-03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反思02-20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反思09-02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04-03

运算定律说课稿11-09

《运算》教学反思04-06

运算教学反思02-20

《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