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8 13:40:4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地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地震》教学反思

《地震》教学反思1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仍然坚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课文描写具体,感情真挚,充满了父子间的爱。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教师抓住“你认为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这个问题来引出“了不起”,紧接着围绕“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从哪些方面看出来?”让学生再次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一步步深入思考并交流。教学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两个板块,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由于这个突破口找得比较准,整体的`教学效果不错。

  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整节课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又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做到有的放矢,我成了课堂的主角而非学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作为引导者而非是领导者。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在备课中没有做好“备学生”这一步,未能清楚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经验、社会经验、情感经验、成长经验等,想当然地把我个人的价值观附加给仅仅十几岁的孩子身上,我以为他们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但事实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所以当他们面对这场大地震时,感情上找不到共鸣,觉得这离他们太远,这是他们无话可说的根本原因。我虽然为帮助同学们很快地进入到文本播放了一段视频,但未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使他们与文本融为一体。我觉得如果在播放视频后让学生自己去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比由我说出来的效果会好很多,更能调动情感,缩短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而非一个教师的独角戏,应该把跟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这背离了教学初衷,是一个致命问题,这一点的教训铭记心中。

  二、读中体验感受文本的震撼

  在教学中朗读还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这也是学生未能感受到文本震撼的原因之一。在教学中学生自始自终都是一个腔调,一个感情,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就比如在重点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的研读中,虽然我范读、引读,但始终没有得到情感的升华。如果可以再进行有效地引导指导,效果能好些。还可以在问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后,给学生们时间来写写,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动动笔,也许有更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的语句用起来,达到学以致用并能更好地升华情感,而不是作为教师的我激情澎湃而学生们却未能有触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未能融合为一体。

  三、以训练促能力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有待加强。这方面来源于平常的训练,由于我未做系统训练,使得孩子们运用语言、内化语言的能力还很差,也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见解。这跟在平时课堂中对他们的严厉压制有关系,平时未能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这次教学中出现学生不敢说也说不出来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去说,特别应该重视课前演讲和口语交际。以前在演讲时孩子们总是临阵磨枪,随意拿一本书读一读就算完成任务。我觉得课前演讲应让孩子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这样就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

  四、以人文厚积淀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我还发现了现在的学生不懂得去感悟生活,能够引起他们触动的事情太少了。有句话说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要想让他们能够从生活细小的事有所感悟,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敏锐地为他们捕捉任何一个可以拨动学生心弦的事件,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孩子们语文素养,更能体现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是思考,我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让激情真正地涌动。

《地震》教学反思2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直奔中心,以疑促读。

  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了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教学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一个中心词“了不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板块,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清晰明了;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贯穿全过程。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发展。

  二、抓关键词,领悟感情。

  1、“他挖了8小时,……”中,我抓住“挖”,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父亲除了“挖”还要做哪些事。学生很轻易就说出了“搬、扒、刨、推”等动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挖掘的艰难、艰辛。

  2、“颤抖”父亲为什么会颤抖?学生比较容易地说出了“因激动而颤抖”“因疲劳而颤抖”但学生很没有体会到父亲此时急切的心情。我让学生找到文中的这句话“一个安全的出口……”我马上让学生看课本的插图,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这儿根本就不安全,父亲急切地想尽快救儿子脱离险境,所以声音会“颤抖”。

  3、“幸福”是什么让父子俩如此幸福?(爱、承诺、信任、亲情)再让学生们幸福地读一次,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父爱”这一主题,起到了升华主题的效果。

  三、巧妙引读,读中悟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句子,在读中去品味、去感受、去体会句子的含义和所包含的感情,我精心设计了3处引读。

  1、在其他人阻挡父亲挖掘时,父亲看似简单相似的三句问话,却蕴藏着不同的内心世界(恳求—焦急—发疯),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急,甚至失常,所以说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在这里,我通过点拨、引读,学生们走进了文本,和文本进行了对话,进一步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2、多次回应引读重点句“他挖了8小时,……”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在挖掘时的艰难、艰辛,时间的漫长,以至于最后伤痕累累。

  3、在学生体会到“无论什么时候,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句父亲的承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时,就这个句子我设置了三次引读。这三次引读刚好与课后习题结合起来。

  四、读中想象,超越文本

  在学生读懂了“他挖了8小时,……”这一句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当学生描述自己的想象不尽如人意时,我适时加以点拨:可以加上父亲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这样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了,其中余楚楚描述的画面令全班惊叹,也让听课的老师们点头赞许。

  在体会儿子的勇敢、了不起时,我让学生闭目想象,通过我的描述,把学生带入到阿曼达所处的废墟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7岁的阿曼达,在如此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顽强。

  五、巧妙拓展,激发感情。

  对于语文教学,我感觉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当学生体会到父亲坚持不懈地挖了38小时,所表现出来伟大无私的父爱时,我结合汶川大地震,出示了4幅催人泪下的图片(1、跪寻儿子 2、背儿子回家 3、陪儿子治疗4、手机短信)凄惨、悲凉的背景音乐响起来,再加上我动情的旁白(后来声音颤抖,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当时感人的`情景不但感染了全班同学(好多学生的眼睛红红的),还感染了听课的评委、老师(当时,好几位老师在擦眼泪,下课后还有老师在擦眼泪)。我想这一切都是真情的流露,感情被调动起来了,被激发出来了,“父爱”这一主题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在结束时,我向学生推荐了一篇也是表现伟大父爱的文章《父爱没有力学》,让他们课后去读一读,达到“教一篇,带一篇”的目的。

  六、分角色读,走进文本。

  在教学父子相见时的对话时,我安排了分角色读课文,我也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充当父亲的角色。我相信这样既起到了引导学生怎样走进文本,读好文本,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又能让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融洽师生关系,烘托课堂气氛,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七、精心设计,巧妙板书。

  我精心设计了板书,结合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板书就这样生成了。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教学反思3

  为了上好这一课,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准备各种实验材料,设计教案,力图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引领着学生顺着正确的思路来完成本课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我预设之外的一些问题。如在导入新课后,我设想学生猜测地震的成因时,学生能说出可能是地下的岩层

  受到震动产生的,或者地面受到震动产生的。而实际上学生却一无所知,此时我应该让学生联系火山的成因进行猜测,揭示出是在受到压力的作用下才产生的,从而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见学生没有猜出来,只好直接告诉学生,把学生引到自己预先设想的教学思路上来。没能达到随机应变顺势利导的教学效果,这一方面反映了自己课堂教学机智不足、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备课时只关注了书本、关注了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没有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这堂课我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过程应得到很好体现

  这一整堂课,就是学生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模拟实验、分析数据、交流资料,都应体现科学性,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活动中观察,归纳,分析数据,根据获得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体现出科学价值。

  2.恰当正确的引导学生。

  在这堂课上,应紧抓教学环节,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如:“试验中的木棍或竹片相当于什么?”;“岩层(木棍)在什么程度下会断裂?”;“断裂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 目的就是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朝正确方向走,引导他们理解老师的意图,准确实验、探究,最后顺利完成任务。

  我还要让学生采用自学教材的方法,研究“避震小常识”。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这样,学生进行研究就有明确的目的,为本节课的成功研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利用书本,这个有力武器去自学。在这里,教师逐渐放手,退到幕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主持人”也是“评价者”。只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有重要的发现。

  3、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在逃生演练前,我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先让学生假象并讨论:在逃生时,如果大家都涌向门口会出现什么后果?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学生通过交流,明白了如果同学们都涌向门口,那样谁也不会逃出去,应让他人先逃,让靠近门口的人先逃,自己躲在坚固的桌子下,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的生命得到保障。为了更进一步让他们体会这种情感,还让他们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完文章后,使每个学生深深体会到:比生命更重要的是高尚的情操。

《地震》教学反思4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是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地震的威胁》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本节课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利用放录像,看图片,动手小实验,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形成原因,体现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1. 优点:

  (1)、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内容,课程标准,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制定本节 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通过过程、方法使目标达成,可操作性强。

  (2)、用震撼的视频资料引入新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学生动手做模拟地震成因的小实验,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利 用课本中的地球结构图,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难点知识简易化,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4)、通过专题性讨论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内容,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意 识,通过引领学生读地震的分布图,了解世界、中国地震的`分布状况,从而分析北京是地震的多发地带,提高学生防震避震意识。

  (5)、利用动画、图片、动作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演示说明地 震的前兆,逃生方法,使学生很容易接受并投入进去思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本节课非常注重初一学生的养成教育,注重激励性评价手段的运用, 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在整堂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7)、教态亲切,语言规范,板书简洁,重点突出。

  (8)、本课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将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2、不足之处及改正措施:

  (1)、学案1中的小组讨论问题,布置给学生的问题有点多,针对初一学

  生的读图能力而言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显然有很大困难。应该把问题分解提问,或者是教师直接带领学生读图分析解决。

  (2)、时间安排上还需再合理些,导入新课部分的视频播放时间可缩短一些。

  (3)、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有些还需细化、强调。

  (4)、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尽可能的多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记住他们的名字、以便更好地教学。在授课时应尽可能多地让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这节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就课上只完成了理论的学习,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践的演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的魅力。

《地震》教学反思5

  《火山和地震》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没有切身感受。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了解的很少。学生对火山地震的了解仅仅是依靠电视等媒体的传播,对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等具体内容的了解不深入。可是学生对此又非常感兴趣。因为一提到火山地震,尤其是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学生马上就会想到火山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危害,就会陷入那种情景中,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只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能让学生主动去学。

  本课的内容较多,我删繁就简,抓住本课的重难点来进行教学。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我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教学。贯穿于问题探究,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依靠教材,还有多媒体视频,以及三人小组模拟实验进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 、在教学自救知识时稍显匆忙,应让学生模拟演习参与其中;

  2 、由于公开课自身稍有紧张,课堂语言有几处不够准确、不够精炼。

  这就要求我必须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地寻找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具体分析,综合比较,实践探索,从而形成新思路,找到新方法。在理论指导下大胆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升华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研能力,争取做一名合格的科学老师。

《地震》教学反思6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我对本教学设计案例的反思得出以下几点拙见:

  首先谈谈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优点:

  一、抓重点句,文本解读

  第一课时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贯穿整个教学内容。通过旁人与父亲的对比,体会出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蕴含的坚定的信念,体会深沉的父爱。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来更好地多元个性解读文本。

  在学习重点句描写父亲动作,外貌的这句话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多元解读,突出亮点。

  二、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第一课时的第三教学环节中,教师针对不同语句、不同语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都向学生提出讨论。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气。

  三、灵活处理教材,发展思维

  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理解词语跟感知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在对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后分组进行教学。一组是地震后的场面,通过选词说话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效果,而不是机械地说说词语的意思。一组描写父亲的神态认读并说一段话,概括了课文的内容,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语言的转换,促进其语言的内化进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补白,进而有感情地体会朗读,更深层次地体会深厚的父爱。心理活动进行想象,抓住文本的缝隙,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体会

  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说说父母在平时生活中为我们做些什么事,最后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思维导图,并与同学交流。把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进一步体会父母的伟大而无私的爱。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发现本教学案例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它的一些我自认为的不足之处。

  第一,案例中的教学过程违背了语文教学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在第一课时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讨论要点”贯穿全文,整节课在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地方或某一部分该用怎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并且只是讨论而讨论,没有给予学生去亲自进行朗读体验的机会和时间,完全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权利,违背了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原则。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明白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后,立即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并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让学生在具体的朗读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二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在表达方式上还可以做点文章,那么多的小时作者在表达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写?又能反映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整合。三是在重点段设计训练点的时候,集中力量做一点,时间会更充裕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本人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反思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综观整个教学设计案例,我自认为是不太满意的。但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在反思中,我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地震》教学反思7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其他同学的传奇故事。这是一篇表现特殊环境下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本课的学习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作为第一课时,我先走进的是这位父亲,即课文的1—12自然段。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两个片段:一是父亲不顾旁人的劝说,坚持要在废墟中挖掘,面对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的阻挡,父亲的回答只有三句问话,体会父亲这三次问话心情的不同则是重点。二是父亲不顾自己身心的疲惫,依旧执着地坚持了38小时,重点感悟作者罗列时间的细节以及描绘父亲外貌的语句。

  由于上公开课,我比较紧张,在对文本的把握处理上有些稚嫩,节奏有点快,忽视了很多细微的地方,以至于教学环节衔接地不够自然流畅,不能游刃有余。例如,学生认为11自然段体现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在备课的时候并未做详细的预设,面对他们突然的反馈提问,不能机智地做出恰当合适的评价语。此外,学生可能对父亲的心理变化理解得不够透彻,最终影响整个父亲形象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个人认为成功之处在于联系了身边实际,多媒体播放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三位父母的感人事迹,在图片和音乐的`渲染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容易就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受到了情感熏陶,从中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有了这样一个铺垫,接下来课堂小练笔中学生们变得有话可说,勇于表达了自己真实的心声,比平时习作表现时要好得多。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经过了一次教学上的小历练,发现作为一名新手教师确实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文本分析不能深入浅出,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分,教师评价用语单一,课堂掌控的能力不足等等,也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永远是生成的课堂,备学生有时候比备课本身要重要。针对不足之处,我需要自己不断地反思和锻炼,才能有所进步,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只有努力才可以做到。

《地震》教学反思8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坚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根据课文内容,我精心设计教学,期望这节课一定会收到很好效果,结果我失望了。课前同学们不是查阅了有关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和我国唐山大地震的资料,并在全班进行了交流吗?对当时的地震情景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呀!怎么笑得出来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课下,我认为思索每一个教学环节,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反思,体会如下:

  第一、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恐慌,血流成河,哭声喊声的场面没有亲自目睹呈然查阅了相关资料,也只是感性认识,应该再借助一些有关洛杉矶大地震或唐山大地震的有关声像资料,多做一些铺垫,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课文的学习,逐步上升到更理性认识。

  第二、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当时情景时,自己的情感不够到位,所以难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像这类感人的文章,教师的语言一定要营造出文中的氛围,然后,再披文入情,这样学生才会在读中感悟到父爱的伟大。

  第三、教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

《地震》教学反思9

  这一次参加与xxx小学的同课异构活动,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前期备课准备的环节我就得到了同组的张志刚老师、张彤老师、王艳的老师的指导。在多次试讲期间,付主任和xxx小学的于主任及老师们都给予了我许多意见,及时的指出了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我也集各方建议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此对各位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道一声感谢。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同时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13名同学。

  本组课文以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为情感主线,以让学生从语言、外貌、动作描写中体会情感为学习方法。因此我将教学重难点制定为: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紧紧围绕从语言、外貌、动作描写中体会情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加入自主合作学习的环节。利用对比、想象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用方法学。布置的.小练笔任务也是紧紧围绕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展开的。

  课后区教研员张老师做出了点评,指出了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譬如在指导学生的朗读方面还应多钻研,多求教,多探索。给学生把“读”和“悟”紧密地联系起来。再比如:树立课堂教学中的语用意识,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应当大胆尝试将语用的练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这一次活动我收获满满,今后若有类似的教学实践活动,我还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无止境,作为青年教师决不能放过任何一次的锤炼自己的机会。

《地震》教学反思10

  首先感谢领导能给我这次展示的机会,这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历练,也很荣幸能够得到全校老师们的指导,这对于我业务能力的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本课进行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采用范读、引读、齐读的方式重点指导读好别人劝说父亲时父亲的回答、“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这几处。

  3、初步感受作者借助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感悟父亲的“了不起”。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及父爱的伟大力量。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作者借助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感悟父亲的“了不起”。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及对儿子深沉的爱。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作者借助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一、设计理念

  首先,我的.设计理念是:

  以学生自读自学、合作探究为主线。注重教师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极搭好桥梁,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扎扎实实的发展。

  二、本课的亮点是:

  1.创设情境

  由于小学生对地震知识了解较少,仅凭文中对地震造成的灾难的文字介绍,是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为让学生体会文中父亲的了不起,了解地震的破坏力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在课前播放了精心收集的地震影片,在老师的解说下与画的喧染下,学生很快被影片中山崩地裂、惊心动魄的地震画面感染了。这么做,为后文学生体会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艰难做好了铺垫。

  2.抓住文章主线,感悟感人场景

  文章有几个描写父亲感天动地的场景,如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在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个段落时,我采用了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直接用挖了36小时这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父亲的了不起。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三、回顾整个课堂,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足之处是:

  1.板书设计没有及时写需要改进

  2.牵着学生的痕迹有点重,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缺乏对方法的指导。须知“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要注意与学生的情感共振:在课堂上我讲的较多,我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了,但还没有完全调动起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体验一直都在老师小心翼翼的引领下进行,没有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学生写话时给的时间较紧,导致一些同学还没写完就汇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实践,让学生在更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反思、探索,真正让自己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地震》教学反思11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第九册第十七课课文,是父母的爱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顾别人的劝阻历尽艰辛,在废虚中救出儿子及儿子的十四个同学的故事,赞扬了这对父子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获取幸福,执着追求的精神,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感受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在教学中我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深入探究.学生从父亲的动作、语言、外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父亲的艰辛和父亲伟大的爱,感受到父亲是一个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人。从阿曼达在废墟上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让同学出去,感受到儿子的了不起,父亲为信守诺言“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展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因为父亲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而变得勇敢富有爱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使人无私高尚,亲情能创造神奇般的奇迹。

  结尾我设计两个可能发生的局面一是找到儿子但儿子已经死了;二是父亲在找孩子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在天国和孩子在一起。在这两种情况下父亲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吗?学生感受到父亲都实践了他对儿子的诺言,展示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这足以让人尊敬,让人觉得“了不起”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得到了发展。

  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比如:猛然想起平常说的一句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想象在什么情况父亲说过这句话。在描写爸爸外貌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以此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作为课改经验不足的我,在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自身的教学水平还不过关,课上的应变机智不强,当引导学生从“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中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掘36小时?时,连叫了3名学生没有提出我预设的这个问题。我心中有些慌乱(因为这节课有校长听课)一时找不到恰当的点拨方法,又怕延误时间,情急之中,自己提出了问题。因此我也非常紧张,致使自己不在状态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于语文教学我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在分角色朗读阶段,我设计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人物心里,读出相应的语气。然而在朗读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学生没有读出父亲的悲伤,发现儿子还活着时,父子的对话没有读出兴奋的语气,没有表现出喜悦与幸福。经我朗读指导,学生已能动情朗读,但学生并未走进文中,走进现场,同时也浪费了时间。

  反思一下,如果在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句子,反复研读,出示5.12汶川大地震的资料图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地震的场景唤起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现场,入情入境,亲身经历事件感受父爱的伟大和了不起,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会更好。

  总而言之,这节课的教学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我深深地知道在教学上离校长提出的教学思路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漫长的教学中需要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钻研教学,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氛围。

《地震》教学反思12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是是1994年,美国洛杉矾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的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

  课前备课时,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精挑细选,对所教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先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句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设计提问,“子不起”是什么意思?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体会,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3、5、12自然段,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体会38小时有多长,平时这么长的时间,人们都干些什么,而父亲的38小时只是在干着一件事,不停地挖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快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说儿子了不起,我让学生找出体现儿子了不起的段落,是课文的16、22自然段,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到了什么,在老师

  的讲述下,引导学生体会年仅七岁的'阿曼达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食物,没有水,只有恐惧与危险的情况下,苦苦等待父亲的救助,但他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在出去吧!”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儿子的子不起。这时,我又提问:“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是课文中的哪句话支撑着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类似的话?”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思考,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波澜。是有效提问。

  这节课上完后,我及时的反思了本节课上的提问是否是有效提问,我觉得本节课能抓住课文重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是有效提问。但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不足之处,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课文结尾时我没有再强调父亲的了不起是因为父亲不仅救了自己的儿子,还救了其他13名儿子的同学,儿子的了不起是因为有了父亲巨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他和同学才得以坚忍不拔地等到了父亲的救援,没有使父与子的了不起再次得到升华。如果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地震》教学反思13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和关注青少年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不是靠灌输。”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紧扣这几点,突出人文性。

  一、创设情境 调动情感 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

  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因而我在教学时注意媒体的'运用。上课伊始,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象,教师谈话激 情:“大家看,一场大地震正在发生,一个儿子被埋在废墟中,父亲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读一读这个发生在地震中的故事。”这样一下子就缩短了学生与 课文的距离。

  二、读中体验 感受文本的震撼

  这篇课文中父亲的情感变化是全文的主线,我以此为线索,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父亲的情感变化:着急、担心——悲痛——坚定——激动——幸福。我在教学过程 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景中,用语感连接学 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让朗读使学生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让朗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标,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引起共鸣。

  三、尊重学生的感受 体现人文性

  在思考“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个很有分量的问题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回点拨。然后交流学习成果。阅读是个性化 的行为,每个学生在探究中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在这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相互合作中学生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和感悟,通过交流讨论,丰富了个体探究 所得。

  四、 升华感情 再现人文魅力

  最后,我让学生讲讲他们父子、母子之间互相爱护、信任的故事。有个学生讲的故事非常感人:有一次他爸爸抱着他下楼,不小心摔一跤,但还紧紧地抱着他,结果 导致他爸爸骨折。此时此刻,学生对父爱母爱的理解是饱满的,触及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对其成长也会有深远的影响。我体会到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用 文字展现生活实际,既能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又能融动学生内在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所想所说都是情真意切,感受至极。在这里再现了人文魅力。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痛苦与喜悦,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我们陶醉于父子深深的情意中。我们,成长了自我。

  这篇课文的教学,体现了语文浓郁的人文性。

《地震》教学反思14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但篇幅较长。在教学时我紧紧围绕“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心灵的感动”来教学,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情景的感染。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受到感染。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所以上课伊始播放地震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然而在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有一对父与子却为我们上演了感人的故事。让学生走进课题。

  2、通过分角色朗读父亲和其他人的话,并创造性地加上自己的话“无论在什么时候,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学生在读中得到一种情景的感染,感受到父亲的坚定不移。

  二、形象的感悟。

  父亲和儿子的形象都是如此的了不起,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父与子的了不起,本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并出示要求让学生默读课文去寻找有关的语句并写下走进的感受。我觉得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品味会比远超过老师给予。抓住文中一个文眼——“了不起”,以此为立足点,对全文进行解读,在解读父子“了不起”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领悟去读去感受父亲的伟大,让学生从父亲的“了不起”中感悟到了父亲的坚定不移,感受到爱的伟大力量。

  三、心灵的感动。

  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最后,在小练笔中得到提升,让学生走进现实去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使得心灵间萌生互动。

  四、本课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1、学生感悟的不够,自己的教学激情不够强烈,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

  2、对于文本的挖掘还要在深刻些,学生对于父亲的爱,这种坚定地寻找中去感悟。

《地震》教学反思15

  这是一篇表现在特殊环境下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既然是感人的故事,我们常常会由情入手来展开我们的教学。我抓住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个情感线索来展开教学的。

  首先由地震后,一群孩子的父母见到自己孩子所在的漂亮三层教学楼化为废墟之后的言行举止与阿曼达的父亲做比较入手。让孩子们感受到同样是对孩子的爱,但阿曼达的父亲更多了一分执着。

  而后在探讨阿曼达的父亲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出父亲的'执着,不顾一切。而这一连串的言行举止都缘于他心中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在这部分教学中主要抓住了两个语段:

  1、父亲不顾旁人的劝说,依旧执着地挖着。

  2、父亲不顾自己的身心俱疲,依旧执着地挖着。而这两部分的教学,我把他们紧紧的整合在一块来展开教学。

  其次是第二个层面,这句话对阿曼达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这个信念让阿曼达在身处险境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镇定,关爱同学,确实了不起。

  最后也便升华、理解了父子之间的挚爱与信任。

  纵观以上教学,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

  我在文本的把握处理上,还是有些不是太稚嫩,尚不够丰满。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这样是不够全面的,只会钻进死胡同。例如在教学“劝说”父亲部分,没有强调指出,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到当时的情势是那样的危急。这场地震空前的巨大,这里的损坏程度是及其严重的,人员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倒塌、爆炸、余震等危险。所以其他人基本上认为援救已经没有意义,而我在课堂上却说,他急切的希望得到帮助,而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会让学生产生错觉:其他父母不这位父亲爱孩子,其他人对于需要帮助的大不够热心过于冷漠。这便偏离了文本所表达的意思了。

  再如后面儿子的表现部分也不够丰满,我让学生探讨对这个孩子阿曼达的看法,学生往往只着眼于他对同学的关爱,谦让。但其实这些放在平日里非常正常,然而现在是在极其危险的境地,这个地方随时可能有危险,儿子很有可能因此而伤生,如果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的话我想可以更升华儿子的了不起,以及他心中的信念 ──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再一个就是朗读还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学生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腔调一个情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就比如在重点段“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一段的研读中,虽然我反复的引读,扣问,再读,但始终没有得到情感的升华。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没有让学生“用”起来,如果可以让学生给这位父亲颁颁奖,写写颁奖词儿,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用起来,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

【《地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火山和地震教学反思02-19

教学教学反思03-22

秋天反思教学反思03-04

教学的反思12-11

比的教学反思12-19

教学的反思12-09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教学反思03-25

线上教学的教学反思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