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8 15:22:1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24页例7。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的理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用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其中哪一步最重要?

  2.解方程

  45×8+10x=820 10x-45×8=100

  8x+33x=820 (x+45)×8=820

  (二)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用方程解应用题。解题时根据题意,先把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找出来,再列方程。这一步非常重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板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

  师:出示例7。

  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一共重820千克。每筐苹果重45千克,每筐梨重多少千克?

  师:边看题边想想。这道题的意思是什么?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按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你准备做哪件事?

  生:题中告诉我们商店运来两种水果,一种是苹果,一种是梨。已知条件是运来8筐苹果和10筐梨,两种水果一共重820千克,每筐苹果重45千克。要求的问题是每筐梨重多少千克?我第一步准备设每筐梨重x千克。这样把问题变成了条件。

  师:真能干。其他同学都会这样想吗?[板书:设每筐梨重x千克]当我们用x表示题里的未知数以后,就把问题转化成了条件。下面请同学们把“每筐梨重x千克”当作条件和题中原有的条件放在一起,找一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大家可以议论议论。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根据题意,找出了哪两个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生:我找的是8筐苹果的重量加上10筐梨的重量正好等于两种水果的总重量820千克。

  师:还找出了其他相等关系吗?

  生:我找的相等关系是从两种水果的总量里减去10筐梨的重量就刚好是8筐苹果的重量。

  生:我想的`是从两种水果的总重量820千克里减去8筐苹果的重量就等于10筐梨的重量了。

  师:好了。刚才已有三位同学代表大家找出了题中数量间不同的相等关系。这些关系不仅找得正确,而且都注意了先用这个“每筐梨重x千克”[指板书]去和题里原有的条件合在一起,再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这样考虑问题的方法很好。可以怎样列方程?这样好不好,因为要想发言的同学太多。所以请一位同学代表大家的意见列出一个方程后,再请另一位同学简要地说出所列方程是不是正确,为什么?谁先说?

  生:可以这样列方程45×8+10x=820。[板书]

  师:有多少同学会列出这个[指板书]方程?[全班都会]太好了。这个方程对吗?为什么?可别把手放下去了。

  生:这个方程是正确的。因为方程的左边这个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方程右边的820千克也是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所以,根据总重量等于总重量的关系列出的这个方程是正确的。

  师:说得真不错。谁能再说说,为什么方程的左边这个含字母的式子是表示两种水果的总重量?[有意请一位差生作答]

  生:因为45千克是每筐苹果的重量,8是苹果的筐数。[教师用教鞭指45×8]45×8是表示苹果的总重量。x表示每筐梨的重量,10表示梨的筐数。10x表示梨的总重量。

  45×8+10x这个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苹果和梨一共的重量。

  师:真能干,请坐。请全班同学在作业本上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解答后请翻开课本第24页和书上的解答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解答与书上的解答是不是相同。[巡视并有意请一位差生在黑板上解答]

  师:怎么,都解答完了。检查过了吗?和××解答一样的有哪些同学?[学生举手示意]谁来说说你是如何检查的?

  生: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左边,360+460等于820,方程的右边也等于820,所以x=46是原方程的解。

  师:检查的过程虽然不要求写出来,但我们要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后再写出答案。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因有学生举手]

  生:我列的方程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根据苹果的重量等于苹果的重量的相等关系列的。820-10x=45×8,方程的解还是46。[板书这个方程]

  师:非常好。能根据不同的相等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但方程的解却是相同的。很会动脑筋。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生:我列的方程是820-45×8=10x。相等关系是梨的重量同梨的重量相等。

  师:这个方程对吗?

  生:我觉得不完全对。解方程不好写。

  生:这个方程是对的。因为相等关系找对了。

  师:[举手同学多还想发表意见]这样,老师说说看法。应该说这个方程是正确的。因为它是根据梨的重量等于梨的重量的相等关系列出的方程。只不过我们习惯的写法是把含字母的式子写在等式的左边。如果列出了这样的方程只需要把等式左右两边调换一下,就便于我们解方程了。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根据大家在解题中的思考过程,再来总结一下解题的思路。想想看,在解题过程中你自己先怎样,再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谁能结合自己刚才解题中的思考过程一步接一步地说出来。

  生:第一步是读题后把问题转化成条件;第二步是把转化来的条件拿来和题中原有的条件放在一起;第三步找数量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第四步是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第五步是解方程;最后一步是检查和写出答案。

  师:谁能把××同学总结的思路再说一遍?[有意请中差生回答]

  生:第一步……[教师边引导××说边板书如下]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列方程解稍复杂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也就是我们的思考过程。另外,同学们在学习中肯动脑筋,会动脑筋,同一道题列出了不同的几个方程。它们的解都相同。这是因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不只一个。根据不同的相等关系就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来。但要注意,方程是不是列正确了不是看方程的“样子”,而是要看相等关系找对没有。只要按照这样的思路[指板书]正确地去列方程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

  师:请拿出作业本。我们作几道练习题。只设未知数,列方程,不解方程。

  第一题是把例7中的“一共重820千克”改成“苹果比梨少100千克”[擦去“一共重820千克”,再写上“苹果比梨少100千克”]列出方程。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设未知数和列方程的?[有意请中差生]

  生:设每筐梨重x千克,方程是10x-45×8=100。

  师:你是根据哪两个数量的相等关系列出这个方程的?能说出来吗?

  生:苹果比梨少的重量等于苹果比梨少的重量。

  师:正确吗?

  生[齐]:正确。

  师:还可以怎样列方程?先说相等关系,再说方程。

  生:用苹果的重量加上苹果比梨少的重量就等于梨的重量。

  10x=45×8+100

  师:有多少同学根据×××找出的相等关系,列出的方程跟他相同?[学生举手]

  师:这两位同学的想法都不错,列出的方程也正确。请全班同学都注意,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只要根据你自己能理解的又比较容易找到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就可以了。

  下面三道题请把方程写在作业本上。

  1.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8筐,一共重724千克。每筐梨重46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2.学校买回4个排球和5个篮球,共用476元。每个篮球56元,每个排球多少元?

  3.学校买篮球比买排球多花84元。买回篮球5个,每个56元,买回的排球每个49元。学校买回多少个排球?

  [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上课之前,我浏览了许多的案例,想寻找一种生活情境导入我的新课。目的当然也很明确:为了趣味。尽管我愁思冥想,结果还是设计不出一种有趣的生活情境。这一课设计生活情境不好创设,如果要创设生活情境,三个运算定律不是要创设三个生活情境吗?如果要创设三个生活情境不是显得杂乱而无序吗?后来思考:情境除了生活情境,数学本身也是一种情境。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情境。于是我以一道尝试计算题导入,效果也不错。这一点所给我的启迪是:情境的创设不能只仅仅为了求“趣”而求“趣”,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为数学主题的学习服务。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好创设生活情境的内容,可以从数学本身的问题入手,数学本身的情境也是一种情境,不必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在这堂课的`习题练习设计中,我安排了“填一填”、“练一练”、“议一议”、“我能行”几个环节,体现了一个由“运算定律的感知------正式运算定律的运用-------变式运算定律的运用”的过程,这种层次性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论是概念课,还是计算课,我都将要注意运用。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数》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有意识得开发生活资源。首先我出示例7:爸爸给王鹏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12 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多少钱?并以谈话的形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练出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往下除,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时教师就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数学难点。但在实际数学中才发现计算是真正的数学难点。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时,许多学生都忘记了“一看,二移”的步骤,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是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

  其次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因为需要保留两位小数或几位小数而强调学生只能除到小数部分的第三位或第二位。遇到学生除了比实际需要更多的数位。应加以鼓励表扬并及时提示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去除,这也许是学生创新的灵感之花,是一种钻研精神的.表现,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这样的教学,也需要这样的老师,更需要我们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执教人:CMJ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例1、例2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准备:教学、全班学生位置的数对纸条(以及装纸条的盒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引入。

  上课时间到了,我们班同学坐得整整齐齐的,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坐了一些新朋友,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向这些新朋友介绍你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位置的确定方法。(板书课题:位置)

  2、分小组讨论,

  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自己的位置,小组讨论,并把你的方法写在本子上。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师: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我们可用四个字来概括:竖列横行。(板书:竖列横行)

  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着的第一排就是第一行…那么现在就按照我们的约定,和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数对

  今天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出示:座位图)

  (1)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可以既清楚又简便地表示位置。图中红色位置在第2列第3行,就可以用(2,3)来表示,这就叫做数对。( 板书:数对(2,3) )注意:读的时候,不需要读括号和逗号,把两个数字之间稍微停顿一下,比如:二、三。

  (2)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

  你在教室的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么表示?(小组交流)a:先说说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对表示。(说自己的位置)b:根据数对说说在第几列第几行。(说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本单元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能够明确列行的概念,能够用正确的格式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做题的正确率在90%以上。

  个别学生摘书写格式上出现错误,有的没写小括号,有的在列和行之间没有用逗号隔开,目前还没有发现列和行颠倒位置的现象。

  在处理练习三的题目时,第1~5题学生可以轻松解决,第6题灵活性较大,答案多样,有的学生不仅按要求完成了鲜花和绿色植物的摆放,而且做到了美观、合理,这就体现出了一个学生智力的`多元化,对这一题的要求,我就没有仅仅局限在“对”上,我还要求学生要“设计”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都大有好处。在这方面狄雨柔、周苗、孔祥梦等几名细心的女同学表现比较好,设计比较美观,新颖。体现出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热情。

  但也有几名学生敷衍了事,没有体现出“设计”的要求,这样学生普遍是缺少学习数学的热情,缺乏主动性,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要主要从学生自身的自主意识入手,一旦他自己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愿意去学了,相信他一定会表现的很出色。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

  一、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数学课堂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必须具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上《循环小数》这节课时,以一个小朋友们都很熟悉的简短诙谐的故事导入新课,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自然地进入了新课教学。同时,我提出了问题:生活中还有象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无穷无尽的现象吗?你能举例吗?通过学生举生活中有关循环现象的例子,不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谁在循环”?这样,有效地分解了教学难点。

  二、大胆尝试、自主性的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程序上主张“先教后学”,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不利于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发展,于是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把学习内容设计为前置性研究:你能对下面的小数进行分类吗?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①8.4666……②0.55……

  ③3.1415926……④1.5353……

  ⑤8.41616……⑥0.9375

  ⑦5.314162……⑧5.646646……

  ⑨0.19292

  这样不仅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也能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发现新知,弄清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自己解决新问题的好习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学生通过课前研究,初步了解所要学的知识的基础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课堂上在小组里面交流、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到成功之喜悦,又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优化教学过程。在学生探索后汇报、展示不同思维方式后,又以此为出发点,顺势研讨,怎样来判断循环小数,为什么要加省略号?能不能省略不写?对于循环小数的写法,则让学生比较两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哪种写法更简便?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获得科学的认识方法。经历主动建构过程,得到正确结论,使认识不断深化。

  三、 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时,我从学生功能的思维特点出发,先让学生进行课前研究,知道有关循环小数的一些概念,再按循环小数的概念——判断——循环节——写法——竖式计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加深对循环小数的认识,并注意让学生在应用“新知”的过程中,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而竖式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并非“新知”,但是它们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时不可缺少的形象生动的模型,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进行计算,同时引导学生做到哪一步就可以了?为什么?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发现规律上,使学生对“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有了更为具体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在十分自然的状态下逐步进入“角色”,突出了模型的作用。

  四、练习的突破

  练习时,我采用各个击破,在循环小数一课的练习时,我出了一组判断题,其中有一题:32.7272是循环小数。让学生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在此基础上,一改题目:要使 32.7272 成为循环小数,应怎么改?在教写法时,则让学生把研究题中3道有代表性的循环小数用循环节表示,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资料,又使学生牢牢记住,只有那些小数部分有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才是循环小数。

  练习设计中,我多次采用设疑的方法。如问32.7272是循环小数吗?这样设疑:

  一是能针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思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认识

  二是注意了结合数学内容训练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而不是满足于学生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这样就能培养学生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和“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回答问题或叙述理由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7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

  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因此,本单元例题的编排思想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讨论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进而从更高更宽的角度对统计图和统计量有新的认识,进一步地建立统计观念。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本单元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实际,一方面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设计了学生课外小组人数、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喜欢的玩具、学生体重等素材;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好奇和关心,因此素材的选择加强了联系社会的生活实际,如设计了城乡人口、人均寿命、降水量等题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关心人口、健康和环保等社会问题。例题和习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从中更深入地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知识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

  3、加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例题和习题的设计信息量大、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不局限于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而是发挥观察力和想像力,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发现更多的信息,进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8

  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包含小数乘除法、位置、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以及植树问题。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遵循《标准(20xx)》规定的内容领域和教学顺序,把分散的学习内容适当归并,整体呈现,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成功之处:

  1.注重知识的整合,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小数乘除法的复习中,既要把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进行比较,又要把整数乘法和整数除法进行比较,从而沟通新旧之间的联系,既有横向之间的联系,也有纵向之间的.联系,这样能够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完整。另外还要连带复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特别是数位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学生特别容易出错,因此在复习中要予以重视。

  2.突出重点、难点和弱点,查缺补漏。在总复习中,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容易出错的问题、理解混淆的问题。如小数乘除法的计算中要着重复习小数乘小数中积的小数不足需要补0的问题、小数除法中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商中间有0的除法;复习简易方程时主要复杂方程的解法以及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特殊方程的解法等;复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注重计算公式的理解记忆,特别是逆向思考的求三角形的底或高,梯形的上底、下底或高的方法等。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紧,课时不足,导致复习不全面,出现变式问题部分学生不知如何解决。

  再教设计:

  针对每学期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把每单元考试所占用的时间放到周末,让学生在家完成,节约出时间以备弥补期末复习时间的不足,复习仓促,导致学生考试成绩的情况。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9

  观察是学生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如在本课得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时,我有意识的提出质疑: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有的自学了课本,有的依据课前或平时积累的经验,提出:

  (1)分母能不能为0?

  (2)用字母如何表示它们的关系?

  (3)分数是不是就是除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指向明确,突出了课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并在观察发现中答达成问题的解决。

  有的学生认为分母不能为0,因为分母相当于除数。个别同学认为分子也不能为0,但遭到同伴的反驳,澄清了分子可为0的理由。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当教师提出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时,学生很轻松就用a/b表示出来;在探究“分数是不是就是除数”,学生的争辩非常激烈,点燃了课堂学习的热情,有学生认为从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关系中,非常明确说明分数就是除数,不然怎么用“等于”;有学生从教师提出:“我们学过了哪些数”中得到启发,认为分数是一个数,而除法是一道计算的式子,反对上面学生的.意见,得出分数不等于除法;有人认为意义也不同,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做分数,而除法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通过争辩,明确分数和除法的各自意义。

  提示了“分数相当于除法”的生成目标,体验了成功所带来的信心和力量,实现了以人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

  本节课主要解决的是“出租车收费”问题,由于学生对“起步价”和“超限价”两个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一,对“起步价”这一概念直接抛出问题,让少部分知道的同学来解释说明,增强他们的成功感,也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种做法就是在讲解了第一种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还可以怎样做,可不可以把它全部按1.2元/km进行计算,然后加上少算的起步价。

  这节课围充分体现了一个“活”字,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整节课气氛活跃,重难点突出,教学效果良好。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1

  在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前,学生分别认识了分数与小数,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与小数的大小,而本课的内容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 问题的引入,我出示了两个小朋友看课外书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一个是用分数,一个则是用小数,然后请学生比一比谁用的时间多一些?二是解决问题的探索,比较两个用不同形式表示的数,这是一个新知识,也是学生认知上的新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也得出了和书上一样的四种比较方法,即使没有书上的那么完整,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探索。第一种用画图的的方法,直观地比较两个小朋友看书的时间;第二种通过简单推理的方法,得出谁用的时间多一些;第三种是将分数表示的.时间转化为小数,然后再比较时间的多少;第四种则是将小数化为分数,然后再比较。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讨论,将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渗透在其中,将分数化为小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将小数化为分数对于个别学生就有一定的困难,经过一定的讨论,让学生悟出分数转化为小数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

  本课将谁用的时间多一些这一现实的有趣的生活问题作为一条主线,有机地将多种学习材料串连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学生探索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时,老师提供学生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在学生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而在本课时教学比较满意的方面是。

  1、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时的各种环节中,安排学生间你一言、我一语的活动,有时甚至设置一些悬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发展

  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在比较方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比较的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2

  《人民币兑换》一课是通过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够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很少或根本用不到外币兑换,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理解人民币的兑换问题会有一定困难,那这节课的难点就在外币兑换时,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首先让帮助学生理解“兑换”的意思,看懂须要兑换的货币间的关系。因此我设计了多个环节进行货币兑换的计算。以下就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开始,我用具体的教学情境,美国小朋友寄来的画册引入,尽可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展示货币兑换表时,让学生充分体验一美元等于8.28元人民币是什么意思,这样可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货币间的'兑换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兑换货币可分为两类,一是外币换人民币,用乘法,另一个是人民币换外币,用的是除法,在教学时,我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最后总结各种题型的解决方法。当学生体会到外币换人民币用乘法,人民币换外币用除法时,学生错误率大大减少。

  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主导作用。而反思整节课,我还是没有很好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总结,我讲带得较多,担心学生不知道,今后应多加注意。另外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这包括课堂中良好的听课习惯、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评价他人意见的习惯,与他人合作的习惯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为学生终身学习起到奠基的作用。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3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力图让学生在开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在本案例中,通过创设猫妈妈分绳子的教学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急于要帮小红猫排疑解惑,促使学生动脑想,动手操作,达到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

  二、营造氛围,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在案例中,通过猫妈妈分绳子,小花猫说猫妈妈偏心眼。这时让学生来当裁判,你认为小花猫的话对不对,你准备怎样来着手研究它?这时学生的好胜心被激活了,有的迫不及待的说,有的一声不吭地动手实验着,后来通过学生的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小花猫的话是错的。就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贯穿于故事情节中,使学生随着情节的推进一步步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学得趣味盎然,意犹未尽。

  三、轻松练习,发展能力。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同时也应注重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与开放性。在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数学诊所,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习,③更有智力大挑战部分的必答题、抢答题、竞赛题以及游戏活动。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相互督促、相互补充、相互竞争,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尤其是获得优胜组的那些同学个个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喜悦,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总之,在设计教案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求的空间,把探索、发现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小学生生命活动的殿堂!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6的倍数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数:

  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1)操作探究。

  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

  ①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

  ②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反馈并揭示意义。

  ①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

  ②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12dm……的正方形。

  ③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④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宽2dm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

  ⑤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画一画,说一说。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

  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

  (3)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最小公倍数(一)

  4的倍数:4、8、12、16、20、24、28、36……

  6的倍数:6、12、18、24、30、36……

  4和6的公倍数:12、24、36……

  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

  教后反思:

  优点:本节课主要学习怎样进行约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找到约分的技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总结出约分时的注意事项。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不足: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体现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使我认识到,只有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教学过程将会变的更精彩而富有活力。

  1、提供操作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课的导入环节中,我首先通过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不同形状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直观感知因数。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算式具体说明因数的含义,利用已有的乘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学生在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后,又让学生参与“勇于尝试”、“比本领:看谁找得快”、“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的思想。

  2.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这节课中,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比如:“学生排队”、“学生植树”,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自主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具体的情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汇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3.拓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应用实践的机会。在尝试与练习的过程中,我设计了 “勇于尝试”、“比本领”、“画一画”、“找一找”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此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学生的差异,尊重了学生的差异,还注意到了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不足之处:再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时,学生不想列算式导致因数找不全,所以我强调必须在草稿纸上先列出一个数的所有算式,再找因数,这样学生就不会出错了。

  在以后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学习容不得半点偷懒。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的教学反思03-18

数学教学反思10-02

数学教学反思09-02

数学的教学反思10-18

数学的教学反思10-10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04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08-22

五年级数学的教学反思04-14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09-17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反思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