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19 12:08:5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

  上《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试教了两个班。当画面出现肮脏的小路,我问孩子们心情怎样时,两个班的孩子都给了我预想中的答案:“我心情很不好!小路太脏了。”“我觉得很难过,小路好臭阿,再也不美了。”……正式上课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们也说出了类似的答案。看到邱粟积极举手的样子,我也忍不住叫了他。平时上课,他就是会经常给我意外的答案。这些意外,绝对不是灵感的闪现,而是能让学生爆笑一团的答案。我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可是万万没想到,平时随性的他,竟然会给我完全相反的答案。

  “我的心情很好!”

  当时我心里疙瘩了一下,当然不忘问一句:“为什么呢?”

  我相信,有人有不同的答案,一定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找别的美丽的小路了!”

  说实话,当时脑海里就出现了四个字:见异思迁。(现在想想是不是太严重了,呵呵)当时仍然上着课,说着话,但脑子实在是高速运转了好长时间,想了很多问题。原来,人是可以一心两用的。还是那句话,一定有原因。“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去找别的美丽的小路了!”“别的美丽的小路”“美丽的小路”!眼前闪现着这个短语。

  啊!原来孩子还是喜欢美丽的小路的!之所以他要选择别的小路,那是因为现在的小路不美了,所以不喜欢了。那其实不是和之前小朋友的观点一样吗?还是讨厌肮脏的小路的呀。他所说的心情好,只是遇见了另一条美丽小路的反映而已。把后来的感觉提前说了,把当时的感觉隐藏了,有错吗?没错。我所能告诉他的,应该是“其实你心里还是期望有一条美丽的小路的。你去找别的小路,是因为现在的小路不美了,你和其他孩子一样,还是希望美丽的它回来是吗?”“是的!”他连连点头。

  很庆幸这是一堂公开课。如果是平时呢?我会这么耐心地引导他吗?还是很严厉地说“怎么会心情好的呢?”把孩子的见解抹杀了,那无异于扼杀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力。太可怕了。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向善的。每个人都是爱美丽的事物。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2

  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童趣盎然的表演,听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体现。具体表现如下:

  一、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这堂课中,我以自己饱满的教学激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因此有了学生争先恐后自主学习的体现。

  二、合作读演,共享阅读的快乐

  在课堂上,我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合作读书、表演、实现了师生零距离。我还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学生互相交往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如引导学生邀请伙伴一起读书,创设导演导戏的情境,开展“最佳合作小组奖”评比活动等。

  三、开放拓展,让快乐走出课本,飞身课外

  本课节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只凭教材进行教与学的.现象,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自我调节,变封闭为开放,让学生的阅读快乐从课本延伸到想象的空间,从课堂飞到课外,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足之处:这节课中我感到小组合作学习训练尚欠到位,小组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训练。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3

  《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1课,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乱扔垃圾,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它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形象生动地把“要爱护环境”的道理蕴含其中。

  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这样更能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导入新课时,我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各种不同的美丽的小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鸭先生到他家门前的美丽的小路去看一看吧。我用非常生动的图片课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面对这么美丽的小路你想说点什么?如果你从这条变脏了的小路上走过,你会说些什么?当学生看到这些优美的小路的图片,都畅所欲言,说了自己的感受,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生字做到生动有趣,让学生明白字源,如,教学“鹿”时,我用一个小故事引入:最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写的,上面就是美丽的鹿角,中间是大大的鹿眼,下面就是短短的尾巴和四只脚。慢慢地变得简单一点的。接着,鹿角变成了“山”。最后就成了现在这样的字“鹿”。上面的点就是鹿角,下面的比字就是四条腿了,很形象地记住了生字。

  在朗读感悟:鹿先生又从小路上走过,捂上了鼻子,说:“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

  我引导学生感悟:鹿先生为什么捂上了鼻子,(因为这里臭气熏天,非常难闻)是呀,原来香气扑鼻的小路呢?鹿先生感到非常疑惑。紧接着,我让学生边捂上鼻子边朗读,更能体会小路的变化,更加引起学生对失去小路美丽的惋惜。

  不足之处:

  1.老师的朗读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需要加强。

  2.书写生字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的书写不够到位,还需加强。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4

  课改后,语文教师该怎样教,学生该怎样学,参加课程实验后,我一直在思索、在探究。在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力求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

  教学本课,满意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读一读

  “爱读书,多读忆,读好书”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非常乐意地去读书呢?为了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我采用了“自由读、欣赏读、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读书中去。

  二、记一记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的天性,”教学中很多环节我都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学生在表演中学会生字,懂了课文。课文表演完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想像表演的内容:“原来爱在小路上散步的其他小动物(蛇、公鸡、猴子等)也来到了小路上,你就是其中的小动物,看见美丽的小路不见了,你想说什么呢?注意了,你们的表演要尽可能地和课文中的不一样,这可有点不容易,先想一想,想好了,你就举止手,我请你来演一演。”此

  时,我感觉到:学生的表演欲望达到了高潮,个个争先恐后要上台表演;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真正快快乐乐学语文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本课的朗读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大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不能准确读出语气,不能做到有轻有重,没注意到停顿,有个别后进生甚至还不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在识记生字时,只选择一些简单的生字来记,对于个别较难记的生字(如“鼻”“鹿”等字)无法识记,没能在“记”上动脑子。

  3、在“演一演”这个环节中,有些胆子小的同学不敢演,没能进入角色之中。

  改进措施: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强朗读训练,注重语感训练,课余时间让学生多听课文录音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鼓励学生课外多识定,并运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较为生动的童话故事,写了鸭先生门前小路的变化,让学生懂得整洁美好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要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教学时,我分为“美丽的小路、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这三层进行教学,重点进行几句话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体会美丽的小路变脏了,是大家乱扔垃圾、破坏环境造成的。从而在读中理解,在理解后读得更有感情。课后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谈谈本课教学的感悟。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摹仿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联结了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

  “捂住了鼻子”、“皱起了眉头”、“一拍脑袋”,学生的表演是那么贴切、自然。

  不足之处:

  对于阅读课文教学来说,我的教学设计还是过于细致,面面俱到了。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时间稍显不足,没能更好地体现阅读教学的特点,即以学生多读多说为主。由于时间紧迫,最后的“环保小卫士环节”没能让学生好好发挥,没能进一步加深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6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美——不美——美)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一精心准备,让孩子获得美的熏陶

  美在生活中,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受。严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显得至关重要。《美丽的小路》这一课用优美的语句展现出如画的景致,童话人物的美好行为,无一不显示出美。为了让学生能迅速进入课文,严老师都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制作漂亮的头饰、制作精美的课件、准备小黑板等。他们的心灵早以浸润在美的馨香之中,他们完全忘记了身后那些老师们。

  二情境调动情感。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才会让教学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考虑到文本的特性,在教学中,严老师利用很多优美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视线,尽量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课件中,鲜花盛开、铺满花花绿绿鹅卵石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文本情境,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他们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灵的熏陶。

  三巧妙的设计,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1.借助课件图画阅读

  课件中的插图色彩明丽,动静结合,虚实相济,美不胜收,插图作为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如能运用好配图,将会形成师生共愉的教学氛围。教学开始,在合作识字之后,严老师让学生看插图夸夸小路,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时时蹦出精彩的词句,引来阵阵夸赞。课文中有一幅小动物们清扫道路的图片,当严老师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的时候,学生们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澡。”有的说:“小鹿在给小路洗淋浴。”瞧,孩子们早已把小路当作自己的伙伴了。在这样的氛围里,让学生们去读书,深情并茂的朗读再也不是奢望。

  读演结合读悟。《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严老师和视频上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努力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引领每一个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学而不思则惘。在读完三种小动物发现小路变脏后说的话后,她们又引导学生思考读懂了什么,谈各自的感受,体会出三句话在感情程度上的差异。用学生自己的感情体验,代替老师的朗读指导。在学生自主表演后,她们还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评价,理解了三个角色当时说话的心情,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有的“捂住了鼻子”,有的“皱起了眉头”,让学生用动作来表达个人的阅读理解。特别是严老师强调了我会读中的三句话中的`标点符号,学生理解了标点符号,读出句中的感情,这一点严老师引导的效果特别显著。

  2.激发想象阅读

  任何文本的表情达意都是有限的,唯有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低年级阅读教学以直观为主,然而在设计时有意留些空白,激发学生想象,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各自的独有的画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文中小路变脏了的一节,让孩子们看图说,后来去掉画面,让孩子们自己想象小路上会有什么。“小路上有烟头、有果皮、有牛奶盒、有落叶……”“呀,小路真脏啊!”“小路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瞧,孩子们已经把自己当成小鸭们了。此时,教师任何的介入都是多余的,老师只有与孩子同喜同忧了,阅读早已实现文本的内化。

  3.既积累又激励

  积累是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指标,如何实现学生主动积累的欲望和习惯,也是每个老师思索的问题。在《美丽的小路》的教学中严老师是这样做的。一开课,她准备小黑板。在夸小路的时候,有个同学讲到五颜六色这个词,严老师马上说:“真棒,这个词真好,我要把他收藏起来。”后来,朗读时,孩子们推荐“花花绿绿、长长、洗淋浴……”等词句,显然这一作为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习惯,又达到了激励的效果。后来的阅读教学中我又逐步引导学生做专门的词句积累本,一期下来,积累的习惯养成了,孩子们还收获了不少的词汇,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人文渗透,追求情感教育的无痕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应该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渗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它强调的是渗透,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品味语言,理解内容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受到熏陶感染。只有通过渗透的方法,情感教育才是有效的,小学生未到理性年龄,他主要形象感受认识到情感教育不能搞架空分析,穿鞋戴帽,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感悟形象,受到情感熏陶。《美丽的小路》一课渗透着环保教育,有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这样的环保意识在情感的雨露的滋润下得到萌芽。在严老师用媒体呈现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牌,孩子们出谋划策,想了很多办法要留住美丽的校园。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心灵赢得了又一次成长。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7

  《美丽的小路》一文,主要讲述了有关环境卫生的问题。它以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不要乱丢东西,保护环境。因为是一篇童话故事,所以文章不仅写得比较优美,而且利于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实践和语感的培养。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以本为本,实现阅读实践

  叶圣陶先生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于是,我在预设教学环节的时候,让学生抓住文本的对话进行朗读和说话训练。以“小路的美丽到变脏了到干干净净的环节”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来充分感悟小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发生这样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细节设计上,让学生通过找课文中的语句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二、以读为主体,说说演演

  记得听过窦桂梅曾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体现他们个性化的朗读。朗读时不仅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而且也照顾到了后进生的朗读。同时,还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变化读、上台表演、学生评议等环节让学生深深地感知文本,提升情感的感悟。

  三、随时渗透,课外延伸

  对新课标来说,不是让学生只学课文中的这一点点知识足矣,他所要求的是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用语文,生活中时时都有语文。所以,我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让学生找找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我们平时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来养成?学生自己找资料,自己和同学间一起交流,自己感悟我们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我们今后该怎们做。这一系列的过程,教师只要做一个引导得当的角色就可以了,所有的知识、体验学生都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完成。学习与生活结合,从文本中走出来,去体验生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懂得美的环境需要大家保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情感也得到超越升华。

  四、不足甚多,还需改进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课堂上随机生成的细节。如,在课文分角色朗读的时候,我一看时间不够,就草草地收场。而当时我注意到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地掌握,甚至可以说他们对“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说话的表情、心里的变化还没有充分地揣摩到,这是在今后地课堂教学中所极力避免的。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8

  【情景说明】

  今天早上我上完了《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按照惯例学习了生字,读熟了课文,可总感觉到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没有把小动物们当看到小路从干净—脏—干净的这种不同的语气读出来,语调十分平淡。虽然在教学中我一再采用提示、范读等方法,收效也甚微。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不能入睡,思考着怎样才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朗读呢?又想到今天早上,我还为学生老爱吃零食,并且总是把吃零食的纸随地乱扔的事而发了火。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跳了出来。如果能把这两件事合并在一起,既能学习了课文,又能给学生上一节思想道德教育课,那不是两全齐美吗?苦恼的问题解决了,就等着明天去实践,我这才安心地睡下了。

  第二天课前,我将同学们的座位左右两边靠墙而坐,中间留个宽宽的过道,并精心打扫干净。我还收集了同学们吃完零食乱扔的垃圾,有易拉罐、花生壳、糖纸等,用塑料袋装起来。我又到校园的花圃里搬了几盆鲜花摆放在过道的两边,做一些装饰。最后从同学们《成长资料袋》里抽出上周美术课中同学们自己制作的各种动物头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准备好后,我安心地回到办公室,喝一杯茶,只等着打铃上课。

  【教学过程】

  一、我想读

  上课铃响了,我一走进教室,同学们早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小手,有的小朋友甚至大声嚷嚷开了:“老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坐呢?”“这中间的地方是用来干什么的呀?”我微笑着让学生安静下来后,告诉学生:“中间这条长长的过道就是我们今天表演的舞台。昨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今天我们就来把这篇课文搬上舞台,你们都是小演员。先读读课文准备准备,相信你们等会儿一定会表演得非常出色的。”

  话音刚落,同学们一个个热情高涨,大声朗读起课文。看着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朗读远比无目的的朗读效果要好得多。听到朗读声渐渐平息下来,我高高举起小鸭子、兔子等动物头饰,问学生:“谁想来演?”“唰”的一声,几乎全班的同学都把小手举了起来,还有的忍不住先喊了起来:“我!”“我!”……

  我找了几个平时不太爱举手发言的同学,让他们戴上头饰,站在讲台前。我便开始讲述起来:“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表演兔姑娘的一个小女生,在这条“小路”上走着,看到干净的“路面”和鲜艳的花朵,情不自禁地说:“啊,多美的小路啊!”我又接着讲述:“鹿先生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说──”扮演鹿先生的一个小男生,非常富有想象力,当他走到“路”中间时,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十分投入地说道:“啊,小路上的花可真香啊!”虽然他所说的与书上的话并不相同,但我知道这是他真实感情地流露,对此我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表演中来,我又说:“森林里还会住着哪些小动物呢?他们经过这条小路时,又会怎么说呢?”随后,这条“小路”上又走过了“虎大王”、“鼠弟弟”、“牛伯伯”……而赞美小路的话也各有不同。“啊,多美的小路啊!我真想跟鸭先生一起住在这里。”“小路上的风景多迷人啊!”……同学们个个演得十分起劲。

  二、我会读

  看到我的教学有了效果,我也教得信心十足了。我说:“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我拿起早就准备好装着垃圾的袋子,将垃圾倒在了地面上,接着说:“过了不久,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同学们看着干净的路面被垃圾所掩盖,个个沉默不语,但我知道此时他们心情是不平静的。还有些同学看到自己熟悉的垃圾时,脸也“刷”的一下子红了。我又问:“小动物们又从小路上走过,他们会怎么说呢?”扮演“兔姑娘”的小女生皱起了眉头,说:“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扮演“鹿先生”的小男生捂上了鼻子,说:“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接着“虎大王”、“鼠弟弟”、“牛伯伯”……也一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一位爱吃零食并乱扔垃圾的学生站起来说:“这都怪我平时爱乱扔垃圾,才会让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看到同学们有的惊讶,有的自责,同学们发自肺腑的话语,让我觉得他们已经融入到课文的角色中去了,并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演读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不正是如此吗?

  三、我来扫

  我用疑惑的表情望着同学们,说:“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把它找回来。”“对,找回来!”同学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有几个同学甚至已经下位,跑到教室后面,拿起扫帚就动手开始扫。没有扫帚的同学俯下身子,把地面上的垃圾一一捡了起来,扔进了垃圾桶里。随后的几分钟,大家人人行动,来把地面上的垃圾收拾干净。大家做得十分认真,也很干净,不放过一个角落。没过多久,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又出现了。大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后,一个个兴奋不已,有的说:“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有的说:“美丽的小路好亮啊!”这时我班的小班长站了起来说:“我们要保护环境,只有这样美丽的小路才能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我看着这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语重心长地说:“是啊,我相信只要大家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我们周边的环境,美丽的小路、美丽的教室、美丽的校园都会和我们永远在一起的。”从孩子的眼神中,我读出了他们的决心。这也正是我想要的。

  【教学反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基本的语文课程目标,是公认的从事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重要作业。在本课教学中,我极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后进行朗读。首先,我在教室中间留个宽宽的过道,并精心打扫干净,又到校园的花圃里搬了几盆鲜花摆放在过道两边,做一些装饰,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优美的环境带给人们的是身心的愉悦,学生发自内心的赞叹“小路”的美丽,也就是由感而发了。

  其次,在同学们感受到“小路”的美丽时,我拿起早就准备好装着垃圾的袋子,将垃圾倒在了地面上,这其中还包括了同学们吃完零食随手乱扔的垃圾,如易拉罐、花生壳、糖纸等,当学生看着干净的路面被垃圾所掩盖着,有的甚至还有自己亲手扔的垃圾,自责、惭愧的心情油然而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演读句子,书中的句子变成了同学们发自肺腑的话语。最后,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一个个齐动手,来把地面上的垃圾收拾干净,让美丽的“小路”恢复原貌,当大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后,一个个兴奋不已,此时学生已经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再次发出了对美丽“小路”的赞叹,其中也包含了同学们要保护环境的决心。

  经过这样的练习,我深深地感受到当课文语言材料真正进入精神领域,与自己的经验相融合,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时,无需进行朗读知识与技巧的指导,自己朗读的语句就自然能打动自己、感染别人。进而情感就会出现升华,就会自然迸发出一种创造的激情与冲动,重新表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和意蕴美。这是对课文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这时,课文的“符号语言” 已经化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言语。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入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了潜移默化地教育。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许多好习惯还未养成,自控能力较差,虽在平时反复强调要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但仍收效甚微。于是,我就想到了利用这篇课文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道德教育。当学生看到原本干净的路面,被自己平时所扔的垃圾掩盖着,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保护环境,所带来的后果。让学生知道“小路”从干净到脏,是由自己的不文明的习惯造成的,而“小路”从脏又到干净,也需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实现。这时所带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远比单纯语言上的说教要大得多。因此,后面学生的“我来扫”,“表决心”等行为,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教学启示】

  我设计的这次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朗读的教学,课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些对课文内容有兴趣的孩子将课文改编成了课本剧,表演给同学们看,而且教室里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可这又不由地引起了我的思考:一、一味强调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课文教学中去,会不会淡化语文课的教学,将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二、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创设情境,如何真正地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来。有些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太远,无论教学中如何费尽心机地想为学生创设情境,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由此教师就必须在创设情境中多下功夫。我也希望教材能多编入些学生喜闻乐见、贴近于学生生活的课文。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9

  《美丽的小路》这课结束了,看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高,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比平时高许多,一些平时甚少发言的学生也高高举起了小手,让我很是欣慰。课中进行的识字游戏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识字;在分角色表演这一环节,我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告诉学生不仅可以像以前那样丢掉提示语,加上动作和表情,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加以编排。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同时也到各小组去了解情况,并加以点拨。汇报表演时,学生不仅把小动物的动作一丝不差地表现出来,还把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九段进行改变,使故事更完整。为了获得表演的机会,甚至出现了争抢的现象。但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愿望都得到满足,当我看到那些没有获得机会的学生失望的表情时,他们的`心情我似乎也感同身受。于是,我说“是啊,四十分钟的时间太短了,这样吧,我们刚才欣赏了几个小组的表演,同学们都提了许多好的建议,这样吧,我们课后和小组的同学再好好地排练几遍,我们在困难班时再来进行,好吗?”我的这个提议获得了一致通过。因为有了前面小组的铺垫和充分的准备的时间,学生们的表演十分成功,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不是对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创设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那么如何创设一个让每一个孩子都得以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一个只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0

  《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另外“鸭先生的话”:“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本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生自主识字,学习词组

  低年级学生识字是教学的重点,本篇课文的生字很多,于是我让学生先自由学习,再同桌交流,然后在集体中学习比较难的生字。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们经过三个步骤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自学的时候能自己读读生字、说说组词、记记字形。因此在集体学习的时候就不需要花很多的力气,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在学习完生字后又安排了词语的学习,让学生在自由读读后说说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AABB型和轻声的词语,让学生会读轻声,会说AABB型的词语。而“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等词组比较长,让学生先进行练读,这样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就熟练多了。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

  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在教学中,教学中我利用课件,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比平时高许多,一些平时甚少发言的学生也高高举起了小手,让我很是欣慰。

  花花绿绿、鲜花盛开的小路;垃圾遍地,苍蝇飞舞的小路;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感情的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兔姑娘、鸭先生、鹿先生去感受事物,去朗读课文,心灵受到熏陶。

  三、以读为本,自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本课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如:范读、比读、表演读,小组合作分角色读等形式,将每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如临亲身体验,亲身感受。不同个性的学生,读出了自己不同的感悟。其实,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舞台的空间,他们将还你一个精彩的演出。

  首先,比较读。老师范读“我会读”里的句子,学生注意听,比较带有问号、句号、感叹号的句子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学生练读,体会这三种句子的语气。

  接着在分角色表演这一环节,我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告诉学生不仅可以像以前那样丢掉提示语,加上动作和表情,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加以编排。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同时也到各小组去了解情况,并加以点拨。汇报表演时,学生不仅把小动物的动作一丝不差地表现出来,还把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九段进行改变,使故事更完整。

  《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这篇课文适合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如: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鹿先生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兔姑娘又从小路上走过,皱起了眉头,说:“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鹿先生又从小路上走过,捂上了鼻子,说:“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鸭先生也叫起来:“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他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兔姑娘和鸭先生看到美丽的小路时发出感叹:“啊,多美的小路啊!”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看到一件美丽的物品时是怎样的心情,会发出怎样的感叹。从而来体会文中的感情。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所以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四、开放实践,合作交流

  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当学生充分朗读、尽情表演之后,产生了疑问:“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小鸭忽然一拍脑袋,“这都怪我。”小鸭为什么说“这都怪我”,我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垃圾从哪里来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教育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阅读教学的难点,又体现了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整合。这种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课文结尾设计了争当校园美容师的环节,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将环保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堂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今后提高。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1

  教学背景及理念: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之一,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历史的必然回归。的确,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堂上,教师把微笑带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无拘无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探索未知的领域……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在立足文本的同时,更要突破文本的束缚,开放语文课堂,让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增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学习,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动物的不同感受,告诉大家只有人人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有整洁幽雅的环境,才有美好的生活。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每个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适宜分角色朗读,在演读课文中加深体验。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童话世界,与各种小动物面对面接触,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另外,我还抓住文章的特点,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不断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评析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中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自读自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珍惜学生的思维火花,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生成,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开放了语文课堂,让学生课前调查“我们校园的垃圾从哪里来?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再在课中交流,使得语文课堂开放而又有活力。

  教学片段:

  师: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变成了一条这么肮脏的小路,大家走在这条路上,心情肯定很糟糕。这时,兔姑娘、鹿先生和鸭先生也走来了,(课件出示)他们会怎么说?我们先自由读读他们的话吧!(自由读)

  师:谁来做兔姑娘?(指名读、评议)

  生1:他读得很有感情,“不见了”声音读得很重。

  生2:他读的时候,眉头也皱起来了。

  生3:他读出了惊讶的语气。

  师:让我们的女生一起来做兔姑娘吧!(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6自然段。)

  师:这时,鸭先生也赶来了,他怎么说的?(指名读)

  生:他“天哪”还可以读得重些。

  师:你能试试吗?

  生:(鼓掌)

  师:让我们分角色来读读5、6、7自然段吧。

  师:(展示课件)鸭先生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这都怪我……”

  生:(突然插话,情绪激动)这不能怪鸭先生一个人!

  师:你为鸭先生打抱不平,为什么呢?

  生:这不是鸭先生一个人扔的垃圾。

  师:那垃圾是谁扔的?小朋友,你们调查过我们学校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了?

  生1:学校的垃圾是小朋友扔的。

  生2;是不讲卫生的小朋友的扔的。

  生3:有的小朋友扔了垃圾,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不捡起来。

  生4:学校里的垃圾有的是落叶。

  生5:我看见有一位同学的爷爷来接他时,扔了一个烟蒂。

  ……

  师:这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呢?

  生1:被值日生扫干净了。

  生2:像烟蒂、废纸,我们看见了,可以捡起来扔进垃圾筒。

  师:是呀,整洁的校园是小朋友们共同打扫,共同努力的结果。小路上有那么多垃圾,你说,鸭先生有责任吗?

  生:(齐)有。

  生1:他没有清扫过垃圾。

  生2:我从图画上看,他没有在路边放垃圾筒。

  生3:鸭先生也没有提醒别人不要乱扔垃圾!

  师:可肮脏的环境,能全怪鸭先生一个人吗?整洁的环境能靠一个人吗?而是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地行动。鸭先生说“这都怪我”是出于他对自己没尽到自己一份责任的自责,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学生读得信心十足,十分到位)

  师: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分别指名读10、11、12自然段)

  师:怎样找回来的?(生自由读第9自然段,师展示课件)

  生:老师,我有办法使小路一直保持干净!我要在路边竖一块牌子,写上“请保护环境!”

  师:你的主意可真不错,大家想想,这块牌子上还可写些什么,来提醒大家?

  生1:小路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生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生3:请不要弄脏我的脸!

  ……

  教学反思:

  一、 创造民主、激发思维

  首先,我在课堂上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不由自主地积极开动脑筋,真正地参与学习,而不是静止地旁观。这位学生大胆地提出“不能只怪鸭先生一个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是由于我平时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带给每一位学生的结果。

  二、 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朗读。如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学生评议读等,朗读非常到位。可以看出,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学生在阅读中情不自禁地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而正是这些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行为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胜过平时唠唠叨叨地说教。

  三、 开放设计、突破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要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本课中,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布置的调查“我们校园的垃圾从哪里来?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也使学生能用自己独特的心理去感受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又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整洁的环境要靠大家齐心协力地行动。同时,也让课堂成为社会、学校的连线,又给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增强了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意识。

  四、 有效生成、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着许许多多奇异的火花,只要得到一个小小的思维空间,他们就会发挥想象,开始创新。在上述案例中,当一个学生提出要在牌子上写警示语时,我就抓住了这一闪光点,引导学生思维,进行说话训练。其实,这就是课堂教学不断生成的课程资源,我们老师应充分利用。因为有效生成能撞击思维,催发情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迁移,能力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语文学习不应该仅是读与背、问与答,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在大环境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不断探索,自行发现,鼓励孩子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开放而又有活力。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2

  《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是想让学生知道要爱护我们的家园。本篇课文就是循着这一宗旨,讲述了一个环境卫生的故事:小鸭门前的小路失而复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这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我设计了大量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小路的美丽与肮脏带给动物们不同的影响,通过前后对比来突破重点。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有自觉环保的意识和行动,我通过镜头回放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从而突破难点。

  一、前后对比,感悟不良的行为习惯造成的后果。

  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不文明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后果的严重性,我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来达成这一目标。课文前三段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小路的美。小路直观的美是通过“花花绿绿”的鹅卵石和“五颜六色”的鲜花来体现的,所以我就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鹅卵石和鲜花的美从而感受小路的美。如何感受美呢?就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于是,我让他们充分地想象,想象鹅卵石有哪些颜色,想象小路上有哪些色彩各异的鲜花,通过想象丰富“美丽的小路”这幅画面。其次,课文还通过小兔和小鹿的行动和语言间接表现了小路的美,所以我就让学生当一当小兔和小鹿,通过读读出对小路的赞美之情,学生读之前酝酿感情的过程就是体验小路美的过程。同时我还引导他们注意小兔和小鹿走路时的神态:“轻轻”“慢慢”,让学生感受到两个小动物是因为怕踩坏了小路才会这样,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小路之美。同时我还补充了( )、( )和( )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想象练习体会小路的受欢迎程度,从另一个角度来充实小路的美。在美的充分享受之后就是对丑的深切厌恶了。这部分也和前面一样,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首先我用了和前面一样的方法:想象,让学生想象小路上有哪些垃圾,学生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平时看到的街边小摊前或狭长小弄堂里肮脏景象。之后我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小路的现状,之后我还是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说说他们从这样的小路上走过是什么心情,会说些什么,然后再让学生读小兔、小鹿、小鸭的话,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产生共鸣,这样更能体会小动物们对小路的感受。

  二、通过对比,学生们深深地感到优美的环境带给人们身心愉悦,而肮脏的环境只能让人们怨声载道。

  低年级的阅读重点就是朗读,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记忆,也能帮助他们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而本课又具有对话多的特点,是进行朗读训练的极好材料。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朗读时的停顿、语调、语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还是很初步的,而且对于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还没什么意识。所以我对朗读做了重点的指导。

  首先我以小白兔的话为例,告诉学生如何通过朗读体会小白兔的感情。

  第一步,从说话时的表情“皱起了眉头”入手,让学生通过这个词体会到小兔对这条脏兮兮的小路的讨厌以及小路的肮脏程度,然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来体现自己对这个词到底理解了多少。

  第二步,抓住感叹词 “呀”,让学生感受小兔对小路的变化感到十分惊讶,接着也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加深这种体会。

  第三步,通过反映感情强烈程度的标点符号“?”,让学生体会到小兔对小路的变化充满了疑问,再通过反复朗读读出疑问之情。待学生能将小兔对小路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后,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小鹿和小鸭的话,先让学生说一说朗读时要注意哪几个地方,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因为有了前面的指导,学生对小鸭和小鹿的话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而且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情境表演,让学生走进故事体会小动物的感情。

  课文表演最能体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一年级学生经验有限,所以我事先请了四名较好的学生进行排练,在课堂上,他们精彩的表演引来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给其他的学生极大的表演热情和信心,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范本,初步知道了该如何将课本内容表演出来,四人表演完后,下面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

  四、镜头回放,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课本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课文通过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环保的重要性,最后还是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强环保意识,多实践环保行为。所以展示真实生活非常有必要。我事先在校园里、教室里拍了几张图片,让学生知道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就是他们自己,让他们意识到环保要从自己做起。事实上,这的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为了不让自己的行为再出现在镜头里,很多学生下课后都能主动弯弯腰。相信以后这会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五、句式练习,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不忘语言素养。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所以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语言训练,同时要注重两者的结合。我在让学生体会小路的美丽让小动物们都喜欢的时候,设计了语言练习:( )、( )和( )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步,( )、( )和( )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说话,因为( ),所以( )喜欢到美丽的小路上来散步(说话)。通过这些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说话的完整性、逻辑性,还让学生从侧面体会到小路的美丽。

  不过这节课因为太注重朗读,所以时间安排上有些偏多,一致于后来对于生活中垃圾这一主题的讨论只能匆匆过场,以后在时间安排上还要再妥当一些。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3

  《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题材的童话故事,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主要以小路的变化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这篇课文是家长开放日那天执教的,由于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这节课就是来感悟课文内容。首先从字词入手进行复习巩固,开火车认读是大家喜欢的方式,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识字。接下来就是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告诉我们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这篇课文适合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如:

  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

  “啊,多美的小路啊!”

  鹿先生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说:

  “啊,多美的小路啊!”

  兔姑娘又从小路上走过,皱起了眉头,说:

  “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鹿先生又从小路上走过,捂上了鼻子,说:

  “咦,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

  鸭先生也叫起来:

  “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

  他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

  “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在这一环节,我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汇报表演时,学生的'表演欲很高,都想把自己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对文本的理解不透彻,导致个别学生对鸭先生的话理解有偏差,把惊讶理解成愤怒,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也没有正确引导,造成了课堂有些乱。这也是我今后应该加强的地方:仔细倾听,能够发现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于文本表现出来的主题,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困难,但是关键要引导孩子学会保持环境卫生。学习这篇课文正好结合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的综合治理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让其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将环保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同时,也突破了本课阅读教学的难点,又体现了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整合。

  课堂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本课的教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教师的应变能力,朗读课文的方式应体现多个人朗读,少集体朗读,对于教学的设计应该更深入一些,要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这些方面都是今后的教学中有待提高。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4

  【教学片段】

  师:咱们昨天刚认识的几位朋友也来到了这里,谁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课件出示:鸭先生兔姑娘鹿先生)

  生:你们好!三位朋友。

  生:你好,鹿先生!你好,鸭先生!你好,兔姑娘。

  生:Hello!鸭先生……

  师:请小朋友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根据自身的方式打招呼)

  师:听说鸭先生非常能干,他把自身家周围打扮得特别漂亮!我们一起跟着兔姑娘和鹿先生到鸭先生家里去看看,大家愿意吗?

  师:在兔姑娘和鹿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先经过了兔姑娘家门前。(出示:一条石板小路)哎呀!词语婴幼儿可真调皮,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能顺利通过吗?

  (课件出示词语:鹿先生慢慢地堆积鼻子脑袋怪推车一辆赶来不久干净)

  生(大声说):能!

  师:哪列小火车愿意先开过去呢?

  (抽小组开火车读)

  师:剩下的小朋友,我们也一块儿走过去吧!

  (齐读)

  师:咱们顺利通过了词语婴幼儿这一关,现在,我们又经过了鹿先生家门前的路上,顽皮的字婴幼儿对陈老师说要和我们班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先到达鸭先生家,敢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课件出示:先鹿怪慢赶推袋积久鼻干辆脑净)

  (自由读──开火车读)

  师:你们跑得真快!字婴幼儿非常佩服,为自身的胜利欢呼吧!看,鸭先生家到了……

  【教学反思】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胜利的一半。虽然,这个局部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生字新词。但在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时,我们也好好地动了一番脑筋。小朋友们都非常喜爱小动物,我让本课的三个“人物”以朋友的方式出现,并让小朋友们跟他们用自身喜爱的方式打招呼。首先,很快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他们快速进入到课堂的角色中来,把自身当作课文“主人公”的朋友。并且由此一直贯穿于整堂课,与这三位朋友一起经历了小路的变化过程,充沛感受本堂课的主题:环境维护的重要性。

  复习生字新词时,我们设计把生字和新词说成是调皮的生字婴幼儿和词语婴幼儿,让他们出现在鹿先生和兔姑娘的小路上,并要与小朋友进行竞赛,看谁能先到达鸭先生的家。这样的目的在于使枯燥的生字新词的复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小朋友们的好胜心,使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学习中来。另外,让生字新词出现在小路上,通过鹿先生和兔姑娘门前的小路与鸭先生门前小路的对比,更让小朋友们直观地感受到鸭先生门前小路的美丽。

  通过以上的复习,既复习了旧知,然后又在小朋友们对自身胜利的欢呼生中顺利过渡到下面学习的内容。我觉得小朋友们学得比较轻松愉快!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5

  近一个星期,我都被这节课折磨着。

  在选定这篇课文之后,我准备在教学中突出以下几点:

  1、由教师创设一个童话情境,带学生走进童话,感受任务,在情境中指导朗读,从而理解文本。

  2、把识字教学巧妙的穿插在课文的阅读中,尝试随文识字。

  3、把课后的句子训练安排在情境中,在情境中感受句子的不同。

  情境很快创设好了,由接受鸭先生的邀请参观小路入境,再到接到鸭先生打来的电话再次去参观小路,前后对比,在情境中指导朗读。最后当小路重新变干净时,现场采访,让学生说感受。自我感觉这个情境创设和课文还挺融合,细节吗当然还要仔细斟酌了。大体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我仔细琢磨了课后的生字表,有象形字、形声字;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其中还有两个词语。把这14个字如何巧妙的安排在教学中呢,安排进去就打断了教学的'主线,这也是随文识字的一个弊端。取舍之后,我感觉自己没有两者兼顾的能力,于是就放弃了随文识字的想法,最后我只保留了“鹿”字的教学,算是自己的一个实验吧。课堂上当我用较快的速度展示了“鹿”字的演变过程后,让学生来说“鹿”字的识记方法,学生沉默了好长时间,原因可能是:之前虽然接触过“日、月、水、火……”这些象形字的识记方法,但这些字的数量毕竟有限,学生更多的是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来学习生字,对利用象形字来记生字比较生疏,简化后的“鹿”字与鹿形相差较远,再加上我也没有把这个字的学习当成重点去讲,只是较快的出示了一遍,学生当然不知其所以然了。与其这样的效果还不如砍去不要。

  朗读方面,备课时我确实想得很细,从哪几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在理解的基础上如何指导学生读好,学生也有精彩的回答,如“兔姑娘怕弄疼了小路,所以走得那么轻”“鹿先生一边走一边还在欣赏小花”因为他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读起来还挺有感情。但在课前,我曾给孩子们范读过,并要求他们学着我的样子把课文读熟,所以课堂上没有看到学生朗读上的进步。

  最后来说一说三个不同句式的对比,虽说三个句式学生之前都接触过,但之间的差异却是本课的难点,我的初衷是想把三句话放进创设的语境中来理解,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我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当我问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时,学生说:“一句话是你说的,一句话是鸭先生说的。”不错,这是一个走进情境中的孩子,我创设的语境就是这样。问题还在我这儿。

  以上是我就自己的预想和最终的结果进行的对比分析,当我把每次课当成实验课时,我才发现: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老师备课的问题。

  标签: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0-02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15篇04-07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10-07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07-05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02-26

《开满鲜花的小路》教学反思10-20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5篇07-17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5篇07-17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5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