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荡秋千》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5 16:15:5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荡秋千》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荡秋千》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荡秋千》教学反思

四年级《荡秋千》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以实验为主,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刚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在学与用的过程中,学生乐在其中,做在其中,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定的摆长做实验,体现了课堂的人本主义精神,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选择长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学生在选择物体做摆的时候发现有很大的'不足之个 ,第一就是物体在摆的时候发生转动,这样就与支架发生碰撞,从而影响到实验的时候数次数,再一个就是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不能很好做到,如何去数次数,虽然为了让学生明白怎么叫做一次摆动,我做了一次实验,但是很多学生的理解还是不到位,再一个就是不好掌握秒表的时候,由于秒表的跑的速度很快,掐表的时候,不是早了就是晚了,早了能早很多时间,晚了也能晚很多时间,这样就导致不少组做实验的时候数摆动的次数差别比较大,因为这些因素,很多组学生做的实验不算成功,但也有的组做的比较成功,而且还有的学生在数摆动的次数的时候忘记记录绳子的长度。所以有很多组得不出结论。不能做出比较精确的结果。

  总的来说,本堂课上得还算不错,至少在内容和知识点上都已经做到位,学生也学到了相应的知识。课堂气氛也非常好,学生的积极努力学习和老师的用心教学相融合汇成了一首美妙的畅想之歌。

四年级《荡秋千》教学反思2

  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非常注重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与优化。主要体现为在节奏的练习中巩固了前后十六分钟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拍法;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是以“字—乐句—乐段—歌曲”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用漂亮的音色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想一堂有效的音乐唱歌课应是学生在学了这首歌曲后能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也正是我本堂课的最终目标。

  让学生在音乐唱歌课中“唱”起来,那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在学唱曲子时,要给学生创造一切“唱”的机会。在初次聆听时的轻轻哼唱,在对难点乐句时的反复吟唱,在对整首歌曲时的有感情演唱,让他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荡秋千》这堂课的歌曲教学环节中,我用“四唱”来解决唱的重难点,以达到预期效果。首先,我让学生从圆滑线中得到启发,单独并重复演唱几个一字多音的字,如“呀”、“响”、“欢”,唱得圆润,唱得舒畅。从而引申到句子“秋千荡得嘎嘎吱响哎呀”,把休止符在这个地方的.作用唱出来,把句子唱得轻盈活泼。继而到唱准句子“上下来回荡呀荡呀”的七度跨音,同时要唱出荡秋千的感觉来。接着从第一乐段的教师范唱入手,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让学生由此及彼地处理第二乐段的演唱,达到能用漂亮的音色来有感情地演唱。以歌声为载体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悦情感。学生在完成了这三“唱”之后,对歌曲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最后一“唱”——“完整的唱”时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年级《荡秋千》教学反思3

  正值清明时节,因此,我安排了关于清明的《荡秋千》活动进行教学。在最初的由老师讲解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开始,孩子们了解了秋千的来历,但对于小班的孩子,也还只是在于初步的了解。在后来,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荡秋千活动。虽然孩子们只是抱着玩游戏的心理,但孩子们已经融入到了清明节的风俗习惯中,游戏中孩子们参与了清明节的风俗活动。分析:

  由于我们班的年龄特点,在我讲解秋千的来历时,孩子们对于清明节的一些知识并不了解。甚至有个别小家伙在老师讲解时出现了和身边小朋友讲悄悄话的现象,其实这些也不能说是孩子们不遵守活动的纪律,主要是老师讲解的'都是相对较枯燥的历史,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够趣味性。在玩荡秋千时,孩子们的兴趣就非常的高,争先恐后的要玩,这也正显示出了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改进措施: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知识经验积累也会越来越丰富,对于清明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就越来越了解。在以后的类似的活动中,我要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我们班孩子的性格特点。分局孩子们的兴趣而设。

【四年级《荡秋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荡秋千教学反思10-23

四年级教学反思10-10

人教版四年级教学反思02-18

四年级科学教学反思04-13

四年级《白鹅》教学反思03-30

四年级体育教学反思03-18

语文四年级教学反思02-06

四年级秋天教学反思03-07

四年级单元教学反思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