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2-04-06 15:28:12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推荐】数学教学计划4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计划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数学教学计划4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的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即教材的第一、三、五、七单元;2.统计与概率:包括分类比较和简单统计图表,即教材的第二、八单元;3. 空间与图形:包括立体图形认识、方位与图形即教材的第四、六单元;4.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和“大蒜有几瓣”。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2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是: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三、学生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步入校园,基本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而且生源情况复杂。因此,我们要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下功夫,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完成从幼儿向小学生转轨,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少一些呆板的练习,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教学进度表

  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 1课时

  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9课时

  找找周围的数 1课时

  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3课时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 18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2课时

  智慧广场 2课时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5课时

  智慧广场 2课时

  第六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3课时

  分积木 1课时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课时

  第八单元:雪山乐园——总复习 5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上一学期学生学习情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能力发展)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问题: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86分,总体来看,成绩较好。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习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概念、法则、原理等)和目的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二章《分解因式》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习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对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六章《证明》本章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应用.

  重点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2)掌握分解因式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

  (3)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5)调查方法的应用.

  (6)命题的推理论证.

  难点

  (1)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2)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灵活运用.

  (3)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

  (5)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

  (6)命题的推理论证.

  三、为了达到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将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教学方法上做哪些改革?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学习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四、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周——————第三周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

  第四周——————第五周 第二章《分解因式》分解因式

  第五周——————第八周 第三章《分式》分式

  第九周 期中复习与考试

  第十—————第十三周 第四章《相似图形》线段的比

  第十四—————第十五周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第十六周——————第十八周 第六章《证明一》你能肯定吗

  第十九周——————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基本情况

  学前班学生人数有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学生大部分年龄大约5岁左右。由于学前班儿童年龄比较小,智力发育也不一样,掌握知识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学期内,只要求学生儿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一些简单图形分类。

  二、指导思想

  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时指导儿童认识事物和实物的数量。能数一些实物和图像,随着认识数字的增加,要加强认、写、数、读的训练。适当渗透一些数、认、写的基础知识,过度到加、减法的计算,随着认数的增加,要加强比较数的大、小、多、少的'教学和练习,继续加强认、读、数、写的训练做到学生看到物体能认识和数清物体的个数。

  培养学生从小爱学数学的兴趣,打好数学基础知识,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儿童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的良好作风,提高儿童的文化素质,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建计算能力。

  三、教学要求

  1、使儿童初步认识一些物体和图像。

  2、能数10以内的物体和图像的个数。

  3、掌握1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6、使儿童会认、读、数、写1—10以内的数。

  7、使儿童认识加减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1、教师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加强课堂形势的教学和训练,注重启发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技能,使儿童学得懂记得牢。对智力差的儿童要多加辅导,严格训练。

  2、探索单元教学的教法,明确每个单元教学要求和训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取精讲地练,课内课外结合的做法,使儿童对数有所兴趣,自觉地进行学习。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

  第1周:稳定情绪,准备课

  第2周:数一数,比一比

  第3周:1—5的认识

  第4—5周:加减法的认识

  第6周: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第7—8周: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第9—10周:6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 第11—12周:7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 第13—14周:8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 第15—16周:9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 第17—18周:10的认识及有关加减法第19—20周:总复习、期末考试

  20xx年9月10日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二年级孩子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为大家分享了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借鉴!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二(4)和二(6)两个班的数学。大部分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能同桌合作学习,及时上交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个别孩子学习自主性不强,有依赖家长的倾向。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发言不积极,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总体来说,二(4)班后进生较多,这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信心,知识欠账多,学习习惯较不好,上课注意力也不易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本学期继续和家长密切配合,倾注爱心,重点辅导,鼓励自信,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由浅入深地为他们弥补缺陷,扶起他们逐步赶上其他的同学。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我国的计数习惯是每四位一级,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弄清楚,掌握了第一级数的读、写法则,再学习万以上的数就可以类推了。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认数的重要基础知识。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等等。

  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创设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7.后进生转化措施:

  (1)明确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毛病,跟孩子做好沟通,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2)用良好的课堂环境激发后进生,教学内容安排难易得当,既能发展成绩好的学生又能照顾后进生。

  (3)用科学的学习技能指导后进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及时反馈、检察,提高效率。

  (4)用"因人而异"的作业训练后进生,尽量考虑学生做作业时的差异,设计不同的题型。

  8.优秀生提高措施:

  (1)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给优秀生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加速他们自学能力的发展。

  (2)走出课堂,课内外结合,加强优秀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优秀生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数学知识或者有趣的数学知识提供在课堂上,集体研究讨论解决。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自己一个阶段以来的进步和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使他们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与方法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计划08-17

数学教学计划11-02

数学的教学计划11-03

数学教学计划范文09-07

职高数学教学计划06-17

职高数学教学计划06-17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08-19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08-17

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8-18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