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作文

时间:2023-11-30 09:48:25 考试作文 我要投稿

考试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考试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考试的作文

考试的作文 篇1

  太阳终于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走出那栋囚楼般的教学楼,一丝惬意涌上心头,真的,好久都没有好好感受这三春般的温暖,现在,大地万物也都和我一样,尽情地沐浴在阳光下,一切都那么美好!

  然而我却高兴不起来,一缕哀愁掠过心头,截止今天,这个星期我们已经进行两次数学测试了。明天还要考,后天还是要考,哎!我愁眉不展了,这两次考试都不是很理想,我并没有绝望,只是,心中愤愤不平!为什么?为什么要考试?!我仰天长叹,我真不明白,考试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要用考试这种残酷的方式来考验我们?考试真是一个魔鬼,一个可恶至极的家伙。要是可以的话,真想上去踹它两脚,不过,也不能全怪它了,归根究底它也不是罪魁祸首,这样片面的怨它,倒也冤枉了它。

  我不禁想起了明朝的科举制度,那墨守成规的'八股文,四书五经。细细比较,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区别呢?都一样,为考试而学习,以考试论成败,真不知这个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被所谓的考试逼的。

  其实,我知道我是可以想得更乐观,更全面一些的,例如考试也是有益的,可以检查我们的学习情况等等,但,这有必要天天考试吗?记得小学时,我们就从不担心考试,半年最多考两次,期中,期末测试,那时可称得上是“玩得好,学得好,生活乐悠悠,”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我承认。但我还是希望考试少来光顾我们。让我们少一些忧愁,多一份快乐,多一份活力,展现原本属于青春的微笑。

  如果有一天,我能遇到发明考试的人,我想我可能会这样说:“谢谢你,发明了考试。但您发明它的真正用意何在呢?”我不知道他会如何作答,答案只有我们自己去思考了。

考试的作文 篇2

  考试这词语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已经是很熟悉可,作为一名学生考试是逃不掉的,正所谓的高考,是我们高中生最怕之事。曾有人提问过:“为什么会有高考呢?没有不就是很好麽。”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曾有科学家解释说:“高考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含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高考,二是婚姻。”所以说高考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假如说一个人他高考考砸了,那么他的未来就会添加一份困难,并混入昏暗的世界里,这有着巨大的影响。

  期中考试快要到了,从以往的.成绩来看,是让人觉得头疼的,如今也不过如此依然还是那个让人头疼的成绩。因此就更讨厌考试了,下面我应该怎么样去面对这次重要的考试呢?记得政治老师跟我们说过:“在考试的前提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应合理安排好每一科的复习时间。”我觉得自己的行动完全脱离这句话,因为考试前段时间给自己压力过大,紧张等现象。“不”我不能再这样盲目下去,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正确地面对每一次考试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每当考完试之后,应该更清楚自己当前的不足,更清楚自己的水平,反省下自己并找出考砸的原因便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去迎接新一次考试的到来。祝大家在每一次考试中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考试的作文 篇3

  乐山五中语文高级教师王xx从事中学语文教学30多年,对作文教学颇有建树。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记者专门就迎考学生怎样临场写好作文的问题采访了他。王老师说,要考好作文,首先要会选题、选好题;会审题、审好题。

  据王老师介绍,近些年来,我市中考作文试题,大都采取两道供选式,一道是命题作文,一道是话题作文。目前,从全国30多个省、市的中考语文作文考题中不难看出,所出试题,越来越倾向于在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方面多给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自由创作的更大空间的话题作文。这类作文,更易于培养和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抑制过去一些教师在考前对学生所进行的“预制板”式的做法,克服了学生写作出现雷同,千篇一律。要求教师改革作文教学、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训练。既然试题体现“自由”,那考生在考试中把握好这个“自由”就显得十分重要。当见到考题时,一定要联系自己平时在训练中与之最熟悉最接近的形式与内容是什么就选什么,而且尽可能根据见题时的第一反应,哪道题最有可写的,就选哪道。大可不必在选题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去徘徊、犹豫,导致举棋不定,思绪混乱。因为,考试作文也同作家写作相似,也需要激情、灵感与冲动。

  迅速选好了题,紧接着就须审好题。我们常说的题目,其实就是文章的眼睛。“目”的作用,也就是眼睛的作用。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是没有考虑到题目纵观全文的作用。一般说来,审命题作文,要审关键的题眼,关键的词。审话题作文,要审关键的句子,既要审所给材料的中心,还要审话题的类型。在作文中,如果随时都在想到“眼睛”在窥视全文,从头至尾,每一段,每个层次都以“题”为出发点,随时考虑内容是否游离与题目之外,那文章就能一气呵成和贯通自如了。因此,在临考前的作文中,教师一定要把题目这个“眼睛”的作用告诉学生,教给学生。学生也一定要学会怎样运用“眼睛”,发挥“眼睛”的作用。

【考试的作文】相关文章:

考试,考试作文01-27

考试的作文01-15

考试的作文10-31

考试的作文10-31

考试的作文10-31

考试的作文10-31

考试的作文10-31

考试的作文10-31

考试的作文10-31

考试的作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