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时间:2023-05-03 11:43:54 日记 我要投稿

关于读书日记范文合集5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书日记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读书日记范文合集5篇

读书日记 篇1

  杨红樱阿姨大家都知道吧!她的《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大家都知道吧!那杨红樱阿姨的《女生日记》大家看过吗?我想百分之80的人都看过吧!没看过的我给你预习一下,看过的,我给你温习一下!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六年级女生冉冬阳从小女孩成长为少女时生理、心理的'微妙变化。作者以生命意识关照生活,把女孩子渴望长大又害怕长大的矛盾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展示了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这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揭示了女孩子心中的好多小秘密和羽化成蝶的痛苦与欢乐。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1)生理教育 随着现代孩子成熟得较早,到了高年级时已经有一部分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都有所变化。

  做一个女孩真是精彩不停,我一定要做一个快乐的女孩!

读书日记 篇2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这部作品以日记的形式,以第一人称行文,通过作者、叙述者、主人公的视角,在叙述中拉远了距离,又让读者方便带入。

  日记开始的序言,是用文言文的形式写的,但日记是白话文,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分析。文言文是封建社会和传统文化的的代表性产物,所以文言文小序就象征当时旧社会文化秩序,作为狂人思想武器的白话文自然也就带上了反对旧社会的色彩。文言文小序的添加使得整个小说的叙事方式显示出一种复杂性,两重叙述视角构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构成了紧张、反讽的关系,形成序言与正文间的距离,从而使作品充满张力,使人形成远距离观照和阅读,具有形式上的意义,也创造出一种最能显示出其人生体验的独特文章结构。

  文言与白话两种完全不同的文体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形成的对比就如同狂人这样的启蒙斗士与这“吃人”本质的旧社会的格格不入,这样鲜明的对比也预示着文言文为代表的旧社会与白话文为代表的新社会是对立的。

  日记开始第一句话就很值得品味,“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这听起来似乎是胡话,细品下来又像是最清新的实话。三十年不见月光,是不是说生下来就是黑暗呢?那见过的'月光,或许是还未学习时,字里行间写满的儿时。中国人对宗教的信仰或者对统治阶级权力的信仰比起对历史的信仰来是少一些的。而历史的信仰根植于宗族里的血脉里和周围的无物之阵里。心有不甘地想看清认清,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那代价就是发狂和被发狂,然后被戕害。在狂人第一次认清事实的时候是感到精神分外爽快的,是感到全身通透的。可是随之而来他就感到需要无比的小心,连狗都要小心。然后狂人后面的日记里就细细写下了他小心的点点滴滴,写下了他看见的的月光下真真切切的一切。

  结合序言,我们得知狂人后来痊愈了,他赴某地候补了,这里不得而知,他到底是真的被吃掉了,顺从了,也成了吃人的人,还是他知道要做一个真正的斗士,入世去救那些还没吃人的孩子。

  《狂人日记》距今百年了,我也工作几年,年龄也正好三十,的的确确在某些深夜感到像狂人一样看见了月光,看见伤害人的无物之阵还依然存在,更看清这无物之阵是根植于人性的。看见月亮的我如狂人一般痛苦深思,一般心有不甘,特别是即将成为父亲母亲年纪,是选择“赴任”去改变现实拯救下一代,还是选择“赴任”让自己荣华富贵以保护自己的孩子,却有可能吃掉别人或别人的孩子。

  我前些天散步的时候还与人说到,我是愿意做一个先行者的,并列举了几样可以由我支配但还不是现在风俗的事情,可是与我同行的人真的就是狂人日记里的医生、兄弟一般,紧张之极。他的紧张让我感到孤独,孤独得从一百年前的书里才找到些安慰和勇气。

  还好,看见今天这一百年来的改变,我更有勇气去看清那月光下真真切切的一切。

读书日记 篇3

  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小男孩,名叫“吴缅”,他的父母在他五年级的时候,离婚了,他妈妈有三个宠物,是“贝多芬”和“梦露”,其实“贝多芬”是一只狗,“梦露”是一只猫,还有一只小乌龟,都是他妈妈的`好宝宝。

  我很喜欢这本书,吴缅还有几个铁哥们儿,是鲁肥肥、精豆豆,古龙飞,石磊。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封面,上面是一个帅呆了的小男孩,滑着滑板,别提多酷了。

  

读书日记 篇4

  这本书的主角小栗,是一个很喜欢观察大自然的小男孩,每天从早到晚都跑来跑去的,一点儿都不觉得累,这种积极观察的精神,慢慢的日积月累着,不久,他已变成植物专家了呢!

  小栗放暑假啰!小栗想趁着这个暑假到乡下的奶奶家观察新的植物,并且好好的研究一番,让自己变成植物专家。一大早,太阳还没起床,小栗早已从床上爬起来了,准备观察植物的用具和物品,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后,小栗和他的妹妹搭上了公车,朝向目的地奶奶家出发前进。

  一下公车,小栗看到许多绿油油的稻田和朴朴素素的房子,他们到了奶奶家,可是那时他们的肚子已经饿扁的像纸一样了,奶奶给他们玉米和甘薯,小栗和妹妹吃的津津有味,而且玉米和甘薯上留着乡下的味道,吃完后,他如风一样的速度,咻~一声,就已经观察到到许多的植物,并且仔细研究,然后他气喘如牛地回到奶奶家。可以想见植物专家是很难当的.,奶奶也教了他许多知识,让小栗过了个充实的暑假。开学后,他如愿的当上了植物专家,同学问他的植物问题都能轻轻松松回答出来,赢得了许多的赞美与掌声。

  看完这本书后,我好像变成了小栗一样,是个博学多闻的植物专家,不管是什么植物问题我都能轻而易举的回答出来,还可以研究许多植物,只要日积月累,一定可以研究出新的事物来。

  芭芭拉是美国专门研究玉米的科学家,她曾说:只要仔细去观察,每一株植物都会透露它的秘密。所以我们只要用心观察,不要投机取巧,就会有成功的一天,因为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而且只要我发现新的事物,我就有可能像许多科学家一样造福人群,说不定还发了一笔小财了呢!

读书日记 篇5

  小说中的主人公祥子,经过了各种的生活磨难,从一个淳朴,老实,厚道,善良,结实的农村小伙子最终沦落成一个让人同情的小混混,最后像一条狗一样栽倒在街头,再也爬不起来。

  另外还有着不停给祥子帮助的曹先生,他一直为祥子出主意,帮他解决困难,他和他的夫人不仅给祥子工作、钱财、房屋,甚至像亲人一样对待祥子。正如文中这句:“‘要是这么着呀’,曹先生迟疑不决的说,‘除非我这儿可以将就你们。你一人占一间房,你们俩也占一间房;住的地方可以不发生问题。”

  但是还是有人对祥子不好,想方设法来残害祥子比如像:夏太太、虎妞等。对于祥子来说最大希望是来自小福子,可惜还没等到祥子来接她,她不幸地上吊自杀了。然而这是对祥子一个巨大打击,从此祥子便每天在街上乱晃。甚至出卖朋友的.信任!

  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的遭遇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无奈。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11-30

读书的日记06-22

读书的乐趣日记05-10

读书小学日记12-10

有关读书的日记10-29

关于读书的日记01-06

读书的故事日记01-27

有关读书日记03-29

关于读书日记03-01

关于读书的日记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