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日记

时间:2023-07-27 11:45:42 日记 我要投稿

[合集]我的家乡日记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家乡日记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合集]我的家乡日记

我的家乡日记 篇1

  我的老家在湖北赤壁,那里有非常美的陆水湖、雪峰山、玄素洞,还有非常壮观的.三国赤壁古战场。这次回老家过年,我就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游了三国赤壁古战场。

  在那里我们参观了拜风台,这是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借东风的地方。我们还参观了凤雏庵,在凤雏庵前有一棵非常大的银杏树,这课银杏树已经生长了有一千多年了,导游告诉我们说这是当年凤雏先生庞统亲手栽种的。在赤壁之战中,就是庞统的连环计才灭了曹操的军队。

  后来我们走了八卦阵、还在周瑜雕像、望江亭、赤壁摩崖石刻前拍了照。摩崖石刻就在长江边,火烧战船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我的家乡赤壁有这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你们也来走一走,看一看。

我的家乡日记 篇2

  摊开地图,找到中国最中间的那个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一样的城市——重庆,一股浓浓的恋乡之情从我心底里油然而生。我出生在重庆,生活在重庆,喝长江、嘉陵江的水,吃重庆的火锅、麻辣烫、酸辣粉……重庆在我眼中是最好的城市,我和重庆有着深厚的感情。

  你知道吗?山高坡陡,城市破旧曾是许多人对重庆的印象。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了,重庆也解放六十年了,在这六十年里,重庆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破旧的老房子被一座座高楼大厦所代替,曾经的那些窄窄的且坑洼不平的马路也变成了宽阔的高速公路,二十多座桥梁跨越长江、嘉陵江,打破了城市交通瓶颈。

  我爱重庆,不仅因为她是我的家乡,而且她有着独特的城市气质:没有哪座城市像她那样建在高高的山坡上,而人们乐此不彼的上坡下坎,累了停下来,和街里上上下下的人摆一摆龙门阵。不光在我看来,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多么悠闲自在的一种生活啊!重庆的美食很多,而最具特色的是麻辣鲜香的火锅。大红色的'汤底在开着旺火的炉上翻腾着,红红的油面上浮着一层红辣椒,锅里煮着毛肚、鸭肠、肉片等几十种菜品,吃起来又鲜又辣。而我小时候不吃辣椒,没有品到那红汤的鲜美的味道,所以总是认为火锅很难吃。但有一次我品尝了红汤火锅,那鲜味和辣味着实让我着迷,虽然时常辣得我眼泪直流,可我还是“呼哧、呼哧”地吃个不停。而重庆人的性格也如同火锅一样——火辣辣般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我家住在大坪,从我记事开始,这里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街道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绿地鲜花越来越多。而大坪地区最繁华,也是最拥挤、最破旧的七牌坊老街也被拆迁了,那里将来会变成一条时尚的步行街。再过两、三年,大坪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现代化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小巧玲珑,有的色彩艳丽,有的古朴典雅……今天的重庆正在进行“五个重庆”的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城市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目不暇接,憧憬着未来的重庆,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新的气息。

  我爱重庆,我爱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牵动着我,让我不能忘怀。我们应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的建设贡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我的家乡日记 篇3

  我的家乡——山西省长治县八义镇东坪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她坐落在县城往南八公里处的一个半山坡上。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传说是长平之战中驻军的.地方。在村子里小时候我们经常玩过的大队院的荒草中,还有一通大石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着许多在战争中牺牲的人的名字,那是我们家乡的英雄。现在已它立在村东高高的山坡上的烈士亭里,守护着我们村子的平安。

  我的家乡三面环山,面朝大路,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背靠风景秀丽的五龙山脉,每天都有客运班车从这里来往于县城,太原到洛阳的高速公路从村边穿过。

  我家乡的村子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村东头有一棵大槐树,村西头有一片小树林,那都是我们小伙伴的乐园。

  我家乡的村子里还有很多热情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和哥哥姐姐们,我常常会想起他们,还有大奶奶家的那条老黄狗。

我的家乡日记 篇4

  黄岩的马鞍山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我家院子的东边就有一大片葡萄园,一眼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春天,葡萄树吐出了点点嫩芽,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不久,葡萄树上就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在春雨的滋润下,很快就爬满了整个葡萄架。这时绿中带黄的叶子有手掌般大小了,边缘是锯齿状的。绿绿的叶子,覆盖了整个葡萄园。

  夏天,墨绿色的叶子密密层层交叠一起,把整个葡萄园遮得严严实实,仿佛给辛勤劳动的果农撑起了一顶大绿伞。一阵风吹来,叶子有节奏地扇动,远远望去犹如大海上翻腾着绿色的波浪。

  秋姑娘来了,丰收的季节也到了,葡萄已经熟透,一串一串地挂满了葡萄架,晶莹剔透,犹如一颗颗紫色的玛瑙,都能照出入的影子来。摘一粒放人嘴里,香甜可口,叫人吃了还想吃。这时的'果园里充满了欢歌笑语。孩子们在架下哇哇大叫:“我要吃葡萄!我要吃葡萄!”可是又够不到,只能仰着头流口水。大人过来,帮忙摘一串,孩子们马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饱了就开心地追逐打闹,笑声传遍了整个葡萄园。

  这季节,来马鞍山买葡萄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走着、看着、吃着,赞不绝口。果农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你们随便吃,随便尝,不要客气!”忙碌了半年的人们,全部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我的家乡日记 篇5

  看着书本上巍峨的雁荡山脉,我不由得想起来我的家乡。那是我降临在这世上最先看见,并知道的地方。

  我吸进呼出的第一口空气来自乐清;我喝进的第一口水来着雁荡;我听见的第一种语言是大荆的方言;我学会的第一个词是“阿布(外婆)”。我热爱这个养育我六年的地方,更忘不了它——乐清市大荆镇。

  六岁,小小的我从被窝里被一双温暖大手提起,那手拍了拍我的小脑袋,就开始为我穿衣服,手的主人在我耳边轻声呢喃,阳光透过方形窗子,倾洒着生命力。

  那双大手领着我,走下楼去。一节又一节楼梯,一层又一层向下走去。大手小心翼翼的护着我,生怕我伤到一分一毫,这般光景,那阴暗的楼道似乎充满温暖的阳光。

  出了屋门,只见外婆在卖大荆人深爱的早点,那是家乡人忘不了的味道。烟雾迷离中,外婆取下半只麦饼,用粗糙的手递给我,轻咬一口,酸、甜、咸、鲜在口中乱溅。

  大手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这次,它把我抱上了自行车。脚蹬子踩下,车轮子转起来。经过家门口的红屋子,红屋子里响起嘹亮的读书声。“阿公”我指了指大荆一小说,“我以后要在这儿上学。”

  自行车在繁华的大街小巷里穿梭,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只见太阳穿戴整齐,高挂在天空中。路上,一棵又一棵白桦树整齐的排列着。大树带着小树,替小树遮风挡雨,就好像外公替我挡风一般。白桦树后面是整整齐齐的居民楼,楼上住人,楼下则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和各种菜系的早餐铺子。令我忘不了的,便是那小笼包子和绿豆面组成的黄金搭档。雪白的面皮里包裹着新鲜的猪肉,蘸点香油和老陈醋,一口咬下,汁水四溅,香气四溢。嫩滑,莫过于绿豆面,在那面上撒下翠绿的葱花,好不美味。这两样吃食,便是一代人的回忆。从包子铺移过眼,看到的,是一条宽大的水泥路。笔直的大道上,行走着,奔跑着各色的人,早市如此热闹。

  自行车穿过小巷,来到了一条凹凸不平的小路,路边的小摊贩吆喝着,一间间店面支起了拉门,衣服、帽子、手套什么的被一一摆放出来。此刻,男人们去干活,女人们则带着孩子去买菜。正好,我和外公也要去那儿。

  顺着小路走下去,沿途的景象变了样。青砖白瓦,一副老城风光,家家户户的门前都种着一棵开着嫩黄花朵的桂花树。小路两旁有许多孩童,他们嬉戏奔跑着。老人们懒洋洋的倚在竹椅上,手里轻摇蒲扇,嘴里哼着江南小调,好不悠闲。这里仿佛是另一个时空,远离了小镇的喧闹,安静祥和。

  终于,在晌午之前,来到了菜市场。菜市场里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鱼腥味儿、香菜味儿。。。。。。好不难闻。被外公牵着,穿梭在菜市场的各个角落。一群人挤着另一群人,讲话声、刀起刀落的响声,各种杂七杂八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刺激着我的耳膜。终于,在完成了采购任务之后,我们离开了这个鱼龙混杂之地,重获光明。

  从菜市场的侧面出去,穿过一座石桥,推着自行车下台阶,嗒嗒嗒,一级,嗒嗒,两级,嗒。。。。。。

  时光轮回流转,转眼七、八年过去了。

  从前的小巷变成了大道,违规建立的楼房变成了漂亮的围墙。一堵堵围墙就像一张张幻灯片。开头第一张写着“欢迎来到石斛小镇”这八个大字。接下来的幻灯片上画着一株株石斛植株。嫩绿的叶,紫红的杆和一朵朵有着紫红花蕊的石斛花。花儿被紫杆捧着,被绿叶簇拥着,它们明媚而灿烂的大笑着。优雅的身姿让我们这个小镇愈发富有,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看着墙上的图画和字解,顺着墙走下去,就来到了老街。恰逢春节,老街洋溢着过年的热闹气氛。一家家店面敞开着大门,门口摆放着灯笼、蜡烛、烛台之类的商品。店门口的大红灯笼发出五彩的光芒,这耀眼的光照耀着这条老街,把青春的气息,四处挥洒。

  走着走着,绚丽的板凳龙迎面舞来。一只金红的绣球,一颗霸气的龙头,二十几条板凳和板凳上耀眼的彩灯组合而成的龙在舞龙者的巧手和健壮身躯的调和下,一条栩栩如生的板凳龙盘旋在巷子里。看着它绕着大街小巷,走上那么几圈,这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到现在,这历史悠久的板凳龙还盘旋在老街。虽然,时代在快速变化,但是,记忆中的老街还是那般,古老而又繁华。

  走进一家店铺,买下一只灯笼,启程,我要去看望外公了。

  车窗外,风景变化着,静下心,遥望远处的小山包。看着山包愈来愈近,愈来愈近。。。。。。

  车子停止在家门前,换上一双雨鞋,走上几十米小路,来到刚刚与我对视的.山丘脚下。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知晓,它的身体里,包含着外公。

  细雨沙沙的下着,它们将小山丘笼罩在怀里,薄雾朦胧,犹如人间仙境。

  踏过滑溜溜的石板路,双脚踩在石板上发出踏踏的声响。穿过一座小拱门石桥,站在石桥的最高点,看那清澈的潺潺溪水。雨滴滴落在水面上,滴答滴答。。。。。。鸟儿歇息在树枝的分叉上,叽叽喳喳。。。。。。听着水滴和鸟鸣的交响曲,踏着泥泞小路,我来到了外公的墓地。

  上上三只高香,点上一对蜡烛,燃起成堆的纸钱。雨点落下,风儿拂过树叶,响起沙沙的声音。在心中默念,外公,我来看你了。

  将灯笼高高挂在树梢上,细如纱的雨点和微风合力熄灭了燃烧尽了的纸钱中的星星火点。如今,曾经的小女孩长大了;曾经的大荆也变了样;那曾经的那双大手又去了哪里。。。。。。它被熊熊大火燃烧,烧成灰。和它的主人被装在了骨灰罐里。

  郁郁葱葱的杨梅树在半山腰上站立,而我在杨梅树旁站立着。从杨梅树嫩绿的树叶间,俯瞰山下。一大片一大片的山茶花吐露着它们的芬芳。玫瑰红的花瓣包裹着嫩黄的花蕊,嫩绿的萼片包裹着花瓣,一朵朵完整的山茶花被树叶拥护着。每一朵都异常美丽,娇若仙子。顺着花瓣指引的方向,那便是我呆了六年的地方——乐清市大荆镇。

  家乡,忘不了的,便是那儿的人儿、事儿、景儿;改变的,便是那儿的街道与蒸蒸日上的经济水平;改变不了的,便是我对那儿的感情。不管,它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它的美丽还是丑陋;不管怎么样,都改变不了,我对它的热爱。远方的我忽然听见风儿给我传的信,我的家乡在召唤我。

  停下漫游的思绪,合上书本,转头对正在开车的妈妈说:“妈,我们回大荆吧!我想那儿了。”

我的家乡日记 篇6

  我的家乡属岳阳地区,汨罗市因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元勋任人弼时的家乡而得名“弼时镇”它是以休闲旅游为龙头,以商贸服务,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为主的生态旅游型城镇

  工业园,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和机械的轰呜声告诉着我们,这里将成为最繁华的地方。

  华天生活园是以现代农业为主的湘菜食材基地,那里种植了各类品种的蔬菜,有花菜,红菜,白菜,大祘……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远远望去,有白的,绿的,紫的美丽极了。

  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任人弼时纪念馆”每天来上参观的人很多,进门就是铜像广场,可以看到任人弼时铜像,广场雄伟开门阔,是纪念活动的主要场所,纪念馆展示了任人弼时的丰功伟绩,再现了他的`奋斗历程和弘扬了“骆驼精神”的品质。

  我的家乡,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它将更加繁荣和兴旺,我为的的家乡骄傲。

【我的家乡日记】相关文章:

我的家乡日记04-11

我的家乡日记02-10

写我的家乡的日记04-20

我的家乡日记【荐】04-03

我的家乡日记【热】04-03

【热门】我的家乡日记04-03

【热】我的家乡日记04-03

我的家乡日记【精】04-03

我的家乡日记【推荐】04-03

【荐】我的家乡日记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