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

时间:2023-04-18 08:57:52 日记 我要投稿

【精华】我的日记汇总5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日记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我的日记汇总5篇

我的日记 篇1

  突然,什么都不想写了。

  回家的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努力尝试着去写一篇日志,可,无奈的是,每次打开记事本,脑海里……

  想说的话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看着记事本,看着输入法的背景,看着手机屏幕发呆。

  要说,该如何是好?

  呵,没办法,只得颓然地放下手机,抬起头,放眼看向窗外远处的树林子,默默去思考上一次这样无话可说是什么时候。很遗憾,只知道这样写不出东西的情况的确是有发生过,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就,不记得了。

  大概是漫无目的地生活得久了,就会失去组织文字来描写生活的能力。

  回来将近一个星期,外公胃癌的手术很顺利,今天刚出院,已经回了乡下,虽然刚才打电话过来说吃了虾子而肚子疼叫了医生,但是应该没大问题,祝他早日康复吧。我外公的身体还算硬朗的,年轻的'时候可是体育全能冠军啊!

  回来以后,过得昏天暗地。一觉到中午,饭一吃看看电视,玩玩手机,一整天就这样浪费了,这可是整整24小时的人生啊!

  偶尔,看电视的途中,玩手机的某个瞬间,突然意识到,这样无所事事地浪费掉这美好的假期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这样的觉悟来的总是很及时,在我快要沉沦千钧一发的时候它总是突然给我一个响亮的耳光,让我从错误的剧情中清醒过来,从而开始我真正的生活……

  而且,现在,我的生命里多了一位我愿意为她奋斗的人,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都要过的热血沸腾才行呐!

  燃烧吧,我的斗志……

  啊~,果然,熬夜是个错误的选择。

我的日记 篇2

  我的妹妹有一个可爱的脸蛋,上面顶着乌黑的头发,一双晶莹透亮的眼睛,还有一个美丽的小鼻子,显得十分可爱。

  那天,我的妹妹来我家玩,她穿得像小仙女一样,好看极了。

  妹妹喜欢玩捉迷藏,我就和妹妹一起玩。我一捉到她,她就开始哭,说:你一定偷看了,你偷看了!我没有偷看你说谎,你一定偷看了!

  嘿!没办法,看电视吧。我看电视的时候,妹妹终于安静了,一边写字,一边画画,真是又可爱,又可气。

  这就是我的.妹妹,她可爱吗?

我的日记 篇3

  小时候体弱多病,记得八岁那年,因当时医疗设施落后,稍重一点的病都要赶往几公里外的小镇上去看。每次都是父亲背着我沿着蜿蜒崎岖的乡间小路一步一步向镇上的医院走去,我伏在父亲的背上,每一次颠簸都使弱小的心灵深深地震颤,何时才能使身体好起来,不再让父亲那宽厚的背脊上汗水涔涔,憔悴的脸庞上少些忧愁和哀伤。

  外公的探望从此让我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当时外公看我形体单薄,不时生病,便讲了当年为财主看家护院练就的一身武艺,既提升了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威望又强壮了自己的身体。于是建议我跟他练洪门拳。父亲是勉强答应的。我知道他是不忍心让我吃那些苦,更担心我的体质能否适应那些严格的训练。

  大凡练武对基本功的要求甚严,扎马步、冲拳、踢腿、后弯腰等,几天下来我就感觉吃不消了。于是傍晚就悄悄地对母亲说不想练了,谁知母亲告知外公后,外公则大发雷霆,狠狠训了我一顿。说来也怪,三个月后我的身体渐渐强壮了起来,也会舞弄几套拳脚,到医院看病也就很少了。

  十三岁那年我进入了当地的一所中学。那年国庆节,学校举办大型联欢晚会,听说县里领导也要来参加,学校领导很重视,要求各班级把最拿手的节目献上来;但节目形式可多样化,唱歌、朗诵、舞蹈、杂技、武术都行。当时我的武术在学校已小有名气,于是他们公推我上台进行拳术表演。因为是第一次上台表演,激动又忐忑不安,稀里糊涂地打了一套洪门拳,在热烈的掌声中我走下舞台。晚会结束后县体委的领导走到我面前握住我的手说:“小家伙,好样的,以后省里选拔体育人才我第一个推荐你。”当时,我的心里充满着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公年事已高,不能经常指导我练武了,但他讲的话我已牢牢地刻在了心间:“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更加自觉刻苦地练功。忽然有一天我感觉后脑勺有灼痛感,在父亲好友的推介下,到县里找一位会气功推拿的老中医,他问诊把脉后对我说:“你是练功时没有注意气息的调理,导致气血逆行,气息偏差所致的,用针灸扎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就这样,在医疗期间我就拜他为师了。我的这位老师叫朱中峰,懂两仪、善八卦拳,练了两年后我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徽省体校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毕业后留在合肥从事武术的教学工作,1995年春节回家时,当地乡亲都要求我留在本地办一个武馆,以便他们的子女都能学武术。经过各级领导同意后,武馆正式挂牌,开业那天,省、地各级领导都发来了贺电,并派武术表演队前来助兴。一时间我的武馆名声大噪,前来习武的农家子弟不下三百人。

  1996年元月份,接省体委通知,5月份国家体育总局在广东湛江要举办全国传统武术散打擂台赛,希望我能参加。春节刚过,我打点行装,去省城合肥接受强化训练。训练是残酷的,每当我累得趴下来的时候,父母这些年含辛茹苦、面对黄土背朝天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激励着我更加刻苦、意念中只有一个想法,我要拿好名次,以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在擂台赛上我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获得了亚军,面对鲜花和掌声,我的眼睛湿润了……。虽然比赛的结果令人欣慰,但由于长时间在外地训练,武馆经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后来陆续出现诸如住宿、接待、学员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处理好这些问题我是东奔西跑,忙得筋疲力尽,结果导致顾此失彼,矛盾渐多。为此,1998年春节我当机立断将武馆交给别人经营。当时有一个朋友从广州打来电话说,广州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试点省份,商机无限,邀我去广州共谋发展大业。于是我在家乡把一切移交手续办妥后,在5月份的一天打点行装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谁知这是一个骗局,他们是传销组织,不久就被公安部门查处了。约我来广州的那个朋友也不见了。静下来后我在思考着:如果此时回家乡,我的颜面何在?既然来到广州,凭借自己的'武术根底,再苦我也要坚持闯出一番事业来。

  广州是一个人才济济,生活节奏很快的大都市,也是一个高消费的城市,我得想个办法,先找个工作为今后谋求发展打点基础。于是我给省体校的一些教练打电话,以求他们的帮助。其中一位教练提示我,广东陆丰地区有个老总想和北京武术院合作,创办分院,需要教练,可以前去一试。我连夜赶赴陆丰,老总看了我的相关资料后,让我演绎了一套武术动作,当即聘请我为该院的武术教练。事后,我才知道这位老总也是习武出身,自幼拜南少林的高僧学过罗汉拳,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可在此边教边学,不断提升自己。”

  幸运的是,分院请来了李连杰的大师兄郭燕京教授,他是武术散打方面的专家,在武术理论上有很高的造诣,他写过专著、拍过电影。他的广州之行引起了当地各大媒体的高度重视,并予以了极高的评价。

  作为学院的一名教练,我有幸跟他有了亲密的接触;在征得他的同意后,便拜在他的门下做了一名虔诚的弟子。郭教授从武术散打到太极拳都做了系统的介绍,为此我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记得在广州,20xx年的五一节,我想乘火车回家一趟,因为正值旅游黄金周,火车票非常紧张,望着购票的人群排着长龙,我犯了愁。这时有一位粗壮的汉子走到跟前,悄悄说他有高价座位票,等我把钱付掉,却是一张无座票,当时我便和他理论起来。他却凶凶地说:“你今天要也得要,不要就揍你。”这时围上来5个年轻人,就要动手打我,我被迫出手,三拳两脚就打趴了2个人,他们看到这阵势,便抱头鼠窜,一溜烟不见了踪影。回过神来,我尝到了习武的好处。

  20xx年,在黄山工作多年的弟弟打来电话,邀我过来发展。说黄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徽文化气息很浓,这里崇文尚武,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像汪华、胡宗宪、方腊等英雄豪杰,他们凭借自己高超的武艺,除暴安良,匡扶正义,受到当时社会的高度评价。于是我来到充满神奇色彩的徽州大地。

  经过几年的辛勤耕耘,我培训了一大批习武的学员,同时在一家企业的保安部从事培训和管理工作。我的心愿是培养更多的武术人才,为弘扬中华武术、传承徽州文化做出贡献。

我的日记 篇4

  我爱上抖箜竹,是在去年的五月。一天,我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让我去参加一个培训。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培训现场后,只见那里人头攒动,说话声、叫喊声、惊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我挤进去瞧了一下究竟,原来有一位年轻人两手提着线杆,来回拉动着一个像陀罗一样的东西,它一会飞上头顶,一会儿在线上穿梭,这个陀罗上下翻飞的灵活劲和在现场示范的那位老师,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一名箜竹“运动员”,我们把箜竹队里的伙伴叫“箜友”,男箜友们把我们叫“箜姐”。做“箜姐”可不容易,为了练好箜竹的二十四式,我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早上,箜竹队在小区广场上跟老师学习抖箜竹,老师新教的动作,脑瓜灵活的`箜友操练几下就能掌握要领,可我却总是慌里慌张、手忙脚乱,学会了的箜友们一个接一个走了,只有我还留在原地一边练习一边琢磨,一遍、两遍、三十遍、五十遍……不摸出点眉目,我就不回去吃饭。

  抖箜竹中有个动作叫转体360度“大回环”,别人都练得让箜竹跟着身子转至三百六十度,我却总是两手空转两圈,两只脚还一个给一个使着绊,几次都摔趴在地下。看着别人转得越来越娴熟,我急火攻心,竟急得嘴上起了个大泡。晚上做梦也梦见自己在为练好一个动作劳心费神。一次,从梦中醒来的我突然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练好“大回环”的关键所在。心里的那个高兴呀,真是无法言说。

  金秋十月,我们箜竹队要进行晋级考试了。考前的十几天,我天天“奋战”在小区的广场上,每个动作都要练上百遍、千遍,因为练习抖箜竹,我手上的老茧前仆后继地长出来。勤能补拙,我终于将二十四式抖箜竹法练得烂熟于心,顺利晋级了。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三十六式抖箜竹的“魔鬼训练”。前几天,我听一位“箜哥”说,有一个在北京举办的抖箜竹比赛正在网上报名,我回家上网一查,那个比赛规定具有北京市户口的人才可以报名参加。失望归失望,但我想,不管怎么样,咱先把抖箜竹的“功夫”练得棒棒的,总会有机会让我大展身手。

我的日记 篇5

  我的邻居张阿姨是位清洁工人,今年四十多岁了,她那黝黑的脸上过早地爬上了一道道不起眼的皱纹,眼睛不大却挺有神。她的工作就是为城市美容,给南京人民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记得那是放暑假的时候,因为停电,我和爸爸到楼底下的小公园纳凉。来到小公园里,这里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有的人摇扇子,有的人吃冷饮,还有些人在散步。然而,我的目光聚焦在长椅上的两个年轻人的身上,这两人在椅子上边吃边聊,女的在削梨,梨皮到处都是,男的在嗑瓜子,瓜子壳随意抛撒。我心里想:这两个人真没素质。

  这时刚下班的`张阿姨看见了这一幕,对那对男女说:“同志,请把果皮和瓜子壳扔到垃圾箱里。”那男青年打量了一番,一脸嘲讽地说:“你爸是市长啊!多管闲事。”女的一脸不屑地说:“别和她啰嗦,像她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享受生活。”张阿姨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说:“我是清洁工,这工作是很平凡,可你们想,人们都像你们这样乱扔垃圾,这个城市得多脏啊!”

  那两个人并没有被张阿姨感动,而是站起身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就悻悻地走了。张阿姨摇了摇头转身离开,我以为她回家休息了,没想到她是回去拿扫帚了。直到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才回家。

  这就是我的邻居张阿姨,她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城市默默地奉献着自己,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我的日记】相关文章:

我的日记11-21

我的日记10-08

我的的日记11-14

我的暑假我做主日记08-03

我的养蚕日记01-17

我的数学日记05-21

我哭了日记05-18

我长大了日记01-21

我的家日记01-26

我的炒菜日记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