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2-01-27 10:35:4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说课稿模板汇编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松鼠找花生果的故事,告诉孩子花生是在地下结果的。全文共5个自然段,以小松鼠找花生果为线索:花生开花了---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小松鼠始终没见一个花生果---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全在泥土里。

  二、学生分析:

  架设生活与教学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新词的意思。

  3.了解花生果长在地下的特征,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悟。

  四、设计思路:

  我们教研组呈现给大家的这节课,主要是立足于日常的教学,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另外,我们注重了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们的一生。

  五、课时安排:

  2课时,本课是第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趣导入

  老师通过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红胖子”引出花生,然后问学生:你们喜欢吃花生吗?小松鼠也喜欢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6课小松鼠找花生果。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两遍,要根据拼音读准每个字的读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生按要求读文)

  2、把生字圈出来读两遍,在课文中找出标出自然段。

  3、检查课文是否读通顺(生开火车读)

  4、带拼音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再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们把生字的音读准,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刘老师抓住了“结”这个字,这个字读一声,有许多孩子都读错了,只要出现了错误,刘老师就给予及时的纠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朗读生趣,深入感知

  1、小松鼠看见花生长的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

  接下来,师讲解“绿油油、黄灿灿”。先让学生通过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再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创设了鲜活的空间,教师也变换角色参与其中,整个情境立体化,趣味纵横。教师指导:绿油油是说绿得发亮,像是冒出了油似的;黄灿灿是指黄得耀眼夺目。最后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是绿油油的,黄灿灿的,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这里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延伸:像“绿油油、黄灿灿”这类词还有很多,它们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你能说一说在它们家庭中还有哪些成员吗?让学生联系到前面所学过的“蓝湛湛、碧澄澄”,有些同学还能说到“绿阴阴、红通通”等,这样使学生大脑中有关于这一类的知识得到一个系统的整理。

  2、这么美的景色到底是什么呀?小松鼠也有疑问了。

  ⑴出示:第二自然段小松鼠和蚯蚓的.对话。

  两人分角色配合读。

  ⑵听了蚯蚓的话,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想些什么呀?

  学生转变角色想象练习说话。

  ⑶(师引读)小松鼠也有这样美好的愿望呢!它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生接读)

  [在朗读上,根据学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过学生不同角色转变,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以读代讲,很有实效。]

  3、于是它就行动起来了。小松鼠是怎样做的?指名说。

  4、教师点出:小松鼠找得多辛苦呀!每天都去!

  用“每天”说话。

  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说话,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5、“可是,找的结果怎样呢?”

  (1)指名说。

  此时的小松鼠心情怎样?

  生:失望

  指导朗读这句,读出失望、奇怪的语气。

  出示第三自然段。

  ⑵师:“小松鼠心里可着急了!在失望的同时,小松鼠还感觉到非常奇怪!你能读出小松鼠心中的奇怪吗?”出示第四段并指导朗读第四段,通过言语神情来表现。

  5、小朋友们,花生果到底上哪儿去了?现在我是小松鼠,你能告诉我吗?

  生:在泥土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有的回答是从书上知道的,刘老师评价说,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从书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知识;有的说是自己就亲自见到过,刘老师评价说:你是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而获得的知识,还有的说是问爷爷、奶奶,刘老师评价说:问知道的人,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评价,却等于是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窗户,让孩子们懂得了不管打开哪一扇窗户,我都能看见蔚蓝的天空。)

  6、接下来,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朋友们,听完了故事,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蚯蚓知道花生果长在泥土里,而小松鼠却不知道?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教师作为伙伴参与其中,适当点拨、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语言实践中去,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与光彩。

  四、指导写字

  学写一个新字“油”。

  大家都知道,苏教版的生字比较多,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还让学生自主的把生字学会呢?我们想了许多的方法,今天这个“油”字,我们主要是运用了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但是刘老师又联系了生活中的经验,你在生活中哪里还见过空上字?生说酱油、花生油等等,通过“油”的形状联系到了“三点水”,记忆的更扎实。

  五、拓展

  其实还有许多植物的果实也长在泥土里,你们知道吗?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因为,学习不仅是与书本结合,更重要的是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一切来源于生活,要学会细心观察生活。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美丽的南沙群岛》是苏教版小学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描写景色的优美文章。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与丰富的物产。

  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第二自然段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着重介绍了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第三自然段作者也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描写了南沙群岛的优美景色。细细读来,仿佛在观赏南沙群岛的优美风光,了解南沙群岛的愿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由然而生。

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赞美南沙群岛的感情。

  4、学习围绕中心句描写的构段方式。

  说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

  说教学时间:2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读思结合,读中语情,让学生陶醉在美丽的画面中,陶醉在美丽的语言中。

  三、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我由描写西沙群岛的几个典型词语入手,通过读、说的练习,既复习了学过的词语,又使学生对西沙群岛有了整体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

  由“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等会请你谈谈感受。”这个问题带入二、三自然段课文的学习。

  1、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南沙物产丰富。

  我让学生找出南沙的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抓住“难以计数”、“极为丰富”、“用之不竭”这些词初步感知,然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感情朗读,以帮助体会。学生理解了,感悟了,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内化文本语言。最后引导学生找出本段的中心句,使学生明确本段“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

  2、精读第三自然段,感受南沙的迷人风景。

  本段我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我先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南沙的 “景色迷人”,再通过文让学生深入体会。在朗读过程中,抓住“水天相连”体会湛蓝的天与碧绿澄清的海相连的景色。通过“五彩缤纷”感受龙虾燕鱼,海龟玩耍的有趣画面。从“挥舞的花束”等词体会浪花奔涌的欢快与活泼。接着,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真切地把自己感受表达出来。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本段的构段方式。

  (三)梳理拓展,积累语言

  1、我设置情境:“今天,这么多游客都想到南沙群岛去旅游,请你做他们的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美丽的南沙群岛。好吗?”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体悟与记忆,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一次语言实践的机会。

  2、推荐阅读,再次激发学生对南沙群岛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3、课下小练笔,以达成本文的核心目标。

说课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湘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教材选择“清晨”为主题,在基础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利用泥这种易于塑造的材料来表现清晨时人物的行为活动,利用情景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及立体表现能力,这也是本课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教材展示了油画作品〈都市早安〉及泥塑作品〈庄头〉和一组反映清晨人物活动的摄影作品,这些摄影作品以清晨特有的情景入画,如晨练,升旗,朝阳,晨曦,,,这一幅副给人希望憧憬的画面,启发引导学生想象并发现生活细节中蕴涵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一幅幅让学生有所感悟的画面,更能提醒学生是短暂的,时间和青春更是转瞬即逝。

  2、对教材的处理: 对教材的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教材观点的处理。在学习基础知识方面,教材的观点认为学生用泥一种材料来表现清晨是人物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立体表现能力。我认为一种媒材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创造及表现能力,很多学生不喜欢泥塑这种表现形式。因此在落实基础知识这一方面,我鼓励学生可以利用泥,金属,线材,纸材等多种材料,多种表现语言来表现这以主题思想。以此提高学生立体及平面的表现能力。做到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第二方面,对教材内容在教学程序上的处理。教材第二部分以欣赏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蕴涵的美为主。我在这个环节中增添了一个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人对清晨有不同的.感悟,而表达这种感受的方式也有很多,你能说说所知道的表现清晨的文学作品(如散文诗句)或音乐作品(如歌曲或者乐曲),以此加深学生对”清晨“这一主题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的理解,同时达到学科整和目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目标: ”清晨“这一话题是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各种事情,却又容易被忽视,而清晨是朝阳的”代言词“,又容易让人联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如”时光的珍贵“,”闪烁的青春“等,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及美好事物的情感。能力目标: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 由于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使用艺术表现语言多样性,因此我制定的知识目标为: 知识目标:提高学生的平面,立体造型及平面,立体表现能力;在泥塑活动中,掌握泥塑的基本技能

  4、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多种表现形式表现一种主题思想。难点:泥塑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启发---引导的方法,以欣赏图片为线索,利用教具,进行欣赏,启发,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导入环节采用欣赏---启发-----引导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新知环节中,采用启发讨论----欣赏---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在讲解制作过程中采用启发--演示--欣赏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制作环节采用指导---启发--欣赏的方法。

  三、学法指导

  依据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利用大量作品图片及作品范例的欣赏,引导学生开启想象力,进而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自主学习。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会基本技能技法。

  四、教学手段

  在这节课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为多媒体,实物展台及作品范例展示教学手段。在导入环节中,主要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在讲授新知环节中,以多媒体,实物展台及作品范例手段为主。在作业评价及展示作品环节中,主要以事物展台为主。

  五、教学过程和板书

  1、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通过欣赏校园歌曲〈清晨〉导入。其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同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导出课题。

  讲授新知环节:

  情感与体验:

  问题一,引导学生讨论“清晨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同时,展示多媒体课件“一段以清晨活动为主的人文色彩浓厚的公益广告。其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理解清晨所蕴涵的意义作铺垫。

  问题二:引导学生讨论,人们对清晨的感悟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于清晨的文学作品,如散文,诗句,音乐作品如歌曲或乐曲有哪些?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进行情感教育,学科整和,拓宽学生知识面。

  发展阶段:

  一 、出示表现清晨活动的泥塑作品,并引导学生欣赏讨论,美术作品在表现这一题材上与其他形式有 什么不同。(视觉效果强)

  二、 教师展示多幅泥塑作品,引导学生讨论欣赏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并介绍泥塑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三、 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除了泥塑这种表现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哪些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这一主题。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如绘画,粘贴剪纸 摄影等)设计意图在与让学生懂得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也可以表现同一种主题。

  练习环节:以“清晨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选一种或两种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其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作业展评:这一还节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 师评为辅,其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信心,表达能力,在评价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 我说课的内容就到这里,由于时间关系书写比较仓促,其中有很多不足,恳请各位老师和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4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法》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四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应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依据教材的安排本节课应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最终熟练地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设计理念

  七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又刚从小学升上初中三周时间,人人都自信满满,摩拳擦掌,准备大施拳脚,因此我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问题串"引领整个课堂,请同学们通过动脑、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并利用组间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法则,运用法则。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感受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3. 让学生通过研讨、分类、比较等方法的学习,培养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重点:会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四、学情分析

  1.学生非常熟悉正数加正数,正数加零的情况。

  2.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绝对值的相关知识已经掌握。

  3.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

  五、教学策略

  1.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六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由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到运算的作用,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3.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个环节的要点及时归纳,并准确地表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教学流程

  1.回顾旧知,启发思维

  展示课件上的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

  (3)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数的绝对值大?

  7和4; -7和4; 7和-4; -7和-4

  【设计意图】回顾与本节课有关的概念和性质,为新课引入进行铺垫。

  2.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问题一: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答:正+正,负+负,正+负,正+0,负+0,0+0.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明确研究数学问题一般所应采取的具体步骤。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信心,因为在六种不同的情况中,学生们四种都已经熟练掌握,仅剩两种需要攻克。

  问题二:你能举出需要运用有理数加法的知识去解决的生活实例吗?

  请同学们举自己熟悉的例子:①西安夜间平均气温为16 摄氏度,白天的平均温度比夜间高9摄氏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②土星表面的夜间平均气温为-150摄氏度,白天比夜间高27摄氏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多媒体展示题目)

  师:同学们已经有了研究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准备知识了。今天同学们有信心和我一同当回"研究生"共同研究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吗?

  (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体会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同时肯定学生的知识准备,树立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尽快参与到教学中来,进一步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二)分析问题探究新知

  问题三:你能根据同学们所举的例子总结出正数+负数、负数+负数的运算规律吗?

  学生们各抒己见,总结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 的两个数相加得0.

  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老师总结口诀:"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等距零正好,异号不等‘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

  【设计意图】感受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各种情况。用表格的形式展示有理数加法的所有可能情况,使学生体会数学思维的规律性和严密性,感受分类和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直观感受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法则,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新知深入体会

  例1计算(-3)+(-9)。

  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

  解:(-3)+(-9)=-12.

  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

  课堂练习:

  1.计算(口答)

  (1)4+9; (2) 4+(-9); (3)-4+9; (4)(-4)+(-9);

  (5)4+(-4); (6)9+(-2); (7)(-9)+2; (8)-9+0;

  2.计算

  (1)5+(-22); (2)(-1.3)+(-8)

  (3)(-0.9)+1.5; (4)2.7+(-3.5)

  3.用">"或"<"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 如果a<0,b<0,那么a+b____0;

  (3) 如果a>0,b<0,|a|>|b|,那么a+b____0;

  (4) 如果a<0,b>0, |a|<|b|,那么a+b____0;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熟悉法则,并养成"算必有据"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渗透了研究一般与特殊关系的思想。

  问题四:你能尝试着使用数学语言将有理数加法法则表示出来吗?

  (1)如果a>0,b>0,那么a+b=+(|a|+|b|)

  (2) 如果a<0,b<0,那么a+b=-(|a|-|b|)

  (3) 如果a>0,b<0,|a|>|b|,那么a+b=+(|a|-|b|)

  (4) 如果a<0,b>0, |a|<|b|,那么a+b=-(|b|-|a|)

  (5)a+0=a.

  【设计意图】有意识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表达的能力,将数学书写渗透到每一节课当中。

  (四)延伸拓展敢于挑战

  问题五:和一定大于加数吗?和与两个加数这三者之间的有什么大小关系?

  问题六:小学学过的运算律是否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也给学有余力的同学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五)归纳总结感受思想

  (1)本节课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在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本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1)P56 习题1、3

  (2)请同学们回家用有理数牌和父母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比赛。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七、设计说明

  1.通过"问题串"的设置,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通过"互举例子"、"小组竞赛"两个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3.通过法则的符号化 ,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形成,数学表示能力的提升。

  4.在活动中注重运用态势、语言对学生进行即兴评价,在整个评价的设计中安排多维评价:既关注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又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发展水平、还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课稿 篇5

  开场白: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这节内容,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河流和湖泊是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课。本节分为四部分,一、认识河流和湖泊;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三、黄河的治理;四、长江的开发。中国的河湖众多,星罗棋布,就象美好仙界的明珠,遍布全国各地。这此河湖不仅有灌溉、航运和旅游等价值,还提供了水、水能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热爱我国美丽的山河。

  2、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掌握我国外流河和外流区域,内流河和内流区域的分布和划分,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运河。东部湖区和西部湖区的分布。

  智力要求:初步掌握我国主要河流的地理位置,主要水文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及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独立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德育渗透:通过认知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在灌溉,航运,旅游和水能利用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在我国工业和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3、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各河流的水文特征学生难以掌握和描述,本节解决的重点关键在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分布图上采用多媒体课件,边讲边演示,建立空间结构,这样能直观的',形象的反映教材的层次性和知识内涵,帮助学生加以认识和区别的比较。

  二、说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方法:家乡河流名称、源头、流经地区、长度、水量大小及其随季节的变化、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和在我们生活中起着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读图分析法:查找我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河流分别注入的海洋。

  3、讨论比较法:让学生认真阅读,共同参与,分组讨论。什么是外流河?什么是内流河?它们的概念是什么?

  三、说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以图作媒介,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地图册中的地图,让学生读图思与分析记图,熟图。使学生巧妙的用眼看图,用脑记图,开口可以说图,动手可以绘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知识水平,获取地图技巧的能力。

  四、说教具准备

  1、挂图(我国内、外流区域图)

  2、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程序

  (一)引入“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耳熟能详的歌曲,分析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为主,以及家乡的河流对生活及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二)新课设计

  板书:一、我国主要河流概况。

  1、让学生完成下表:

  自然河流

  注入海洋

  人工运河

  长江

  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北起( )市,南至( )市,沟通我国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依次为( ),( ),( ),( ),( )。

  黄河

  珠江

  松花江

  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2 、我国最大河流和最大内流河?

  板书:二、我国外、内流河的概念,

  3 、设疑置问,我国最大河流?让学生阅读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图,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因为长江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并指出北方和南方河流的冰期不同,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河流有冰期,南方无冰期,。

  板书:三、河湖的作用和湖泊的分类

  1、我国的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称为大地的明珠,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具有灌溉、航运、旅游等很强大的价值;还为工业和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水能资源。

  2 、我国两大湖区分为东广大平原湖区和西部高原湖区。

  板书:四,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根据河流的流量,含沙量,有无冰期加以说明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五、活动

  1 、利用地理填充图填注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

  2 、思考题: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称第二大河?经过分组讨论,归纳总结:黄河比珠江的长度长,流域面积也比珠江广阔,但是,珠江的流量是黄河的7倍,航运也比黄河较发达。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我国主要河流的概况

  二、内,外河流的概念和划分

  三、河流的作用和湖泊的分布

  四、河流的水文特征。

【说课稿】相关文章:

《太阳》说课稿 我的太阳说课稿02-03

幼儿说课稿05-22

说课稿最新05-04

物态说课稿07-14

排序说课稿07-14

祝福说课稿07-15

颐和园说课稿07-15

花圃说课稿07-15

《水调歌头》说课稿07-15

工业说课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