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见闻小学作文

时间:2023-07-01 14:35:49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春节见闻小学作文汇编八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见闻小学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春节见闻小学作文汇编八篇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 篇1

  时光老人将20xx年匆匆带走又将20xx年带到我们的身边,正如诗人王安石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是欢乐的。大街上小巷上,挤满了穿着新衣的游人,顽皮的孩子口里含着口香糖,手里拿这红的大气球在人群里转来转去,嬉笑欢乐地打闹着。

  今天是大年三十,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都挂着腊肉,香肠炉子上蒸着香迷人的菜。大家一见面就说新年好,新年快乐,虽然没有鞭炮的响声,但过年的气氛仍然浓厚,大家都忙着擦窗户,有的在洗车,有的在扫地,我也同样忙着。去超市买点饮料糖果,贴好符合对联,然后摆好碗筷,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就端着香气扑鼻的菜放在桌子上颜色鲜艳,还都是我最爱吃的。不一会儿开饭了。爸爸妈妈就端着香气扑鼻的菜放在桌子上。颜色鲜艳,还都是我最爱吃的,不一会儿。开饭了尝一口那香气迷人的菜,吃着丰盛的团年饭,让人感到无比轻松。

  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到处都挂着大大的灯笼,还挂了不少小彩灯,摆成了各种图案,它们闪烁着不同的.光芒。单位上组织的锣鼓队穿着着红色的衣服,他们的声音震天动地,吸引了不少游客,把春节的气氛推到高潮。

  晚上,我们去奶奶家团年,奶奶给了我一个大红包,我连忙说:“谢谢”。正吃团年饭时,我看见桌子上有一盘鱼,我爱吃鱼,就捻一筷子吃,可是大家暗暗发笑。“怎么了”我问道。爷爷解释说:“过年的鱼是不能吃的,这象征着‘年年有余’呀”原来这样啊,其实我知道,可想不到现在也有这样的习俗啊!

  看到如此热闹的场景我心中充满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相信新的一年会更好。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 篇2

  “竹爆惊春,竞喧阗,夜起千门箫鼓。”新春佳节,处处都洋溢着喜庆热闹,浓郁祥和的新年气氛,我也不禁挤入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去欣赏和感受。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花灯初上,街道便犹如一个刚刚苏醒的婴儿,随着一盏盏灯火的点亮睁开双眼,映出一个鲜亮梦幻的世界。绚丽多彩的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延绵不绝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街道上的树木改头换面,金色灯丝缠绕着树干蜿蜒而上,盏形的灯笼悬挂在枝头,从上而下依次是深红、桃红、浅红、淡粉……清爽而梦幻,宛如点点繁星坠地,汇成了一条渐变的梦中银河。路的'两旁恢弘的仿唐建筑,飞檐微翘,身披金灯,在青灰色的夜幕中更显得金碧辉煌,恍若又回到了昔日:“万家灯火明如镜,千市流动热火茶,珠门罗绮列深巷,华唐盛世人祥和.”的繁华盛世。路中心的雕塑被火红的波浪形祥云托起,点缀着金边红纱的宫灯,正中的女皇被众多女官簇拥着,坐在步撵上,一抬眼、一举手都霸气而高贵,在灼烁华灯的映衬下,透出了帝王的威严,亦真亦幻,让人仿佛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古都长安。

  一路七彩霓虹相伴,漫步在大唐不夜城的街道上,你会看到仗剑执盏的李白、握笔凝思的杜甫、诗画合一的王维。“他们”潇洒的站立在“历史的长廊上”。此刻,我仿佛梦回大唐,与这些诗词大家交流。我想也许正是这种让人沉醉的时光交错使得大唐不夜城变成了西安最夺目的焦点吧。

  走一次,观一路,梦一场,赏这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东风夜放花千树。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 篇3

  今年,我在菇城外婆家过春节,耳闻目睹了菇城的部分春节习俗。

  腊月初十,菇城黄粿加工厂开机做黄粿,前来加工黄粿的市民络绎不绝。外婆家在第一时间做了100多斤黄粿。年味初露端倪,拉开了过节的序幕。黄粿的原料是粳米,做法并不复杂。先把粳米用特定的柴灰汁浸泡一天一夜后入笼蒸熟,再入机器碾压、挤压成形,一条条圆柱形、金黄色的黄粿就新鲜出炉了。黄粿韧性足,有嚼头,清香爽口,是菇城的美味小吃,是妈妈馈赠朋友的不二选择。

  腊月廿六,外婆开始做肉丸、蒸肉糕。肉丸的配料有糯米饭、肉丁、香菇丁、黑木耳丁和胡萝卜丁等。外婆把这些食材搅拌均匀后,捏成一个个小圆球,上笼屉蒸熟,就变成色彩丰富、香气四溢的肉丸了。肉糕是用糯米粉、肉丁、芝麻等上笼蒸熟做成的。从这天开始,外婆天天忙忙碌碌,杀鸡宰鸭为过年准备很多好吃的。

  大年三十,外婆、外公一大早就忙开了。外公约上大舅在大门口和厨房便门口贴上大红的对联,又在很多门上贴上烫金的“福”字。外公张灯结彩把房子装扮一新,年味满满四处横溢。我们中华民族最看重团圆,在外谋生的人们,春节千里迢迢、风雨无阻都要回家与亲人团聚。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外婆把准备了几天的好吃的一股脑儿全搬上桌。一家人边吃边聊,其乐融融。除夕守岁的习俗现在不常见了,一般看完《春晚》电视节目也就赶紧去守热被窝了。除夕0时前后大放鞭炮,可能各地都少不了。菇城百姓人家除夕年夜饭动筷前,得先放一挂鞭炮,似乎是在宣示“我家过年大宴开席啦!”正月初一到初三,每天早晨打开大门,要先放一挂鞭炮,讨个开门红的.好彩头。

  正月初一上午,舅舅、姨妈拉家带口来给外公外婆拜年。这一天人们见面时要说祝福、吉祥的话。一般是后辈给长辈拜年。拜年要带一些礼品。走亲戚拜年要连续几天。大人要给前来拜年的小孩子分发压岁钱,这几天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

  春节习俗菇城和缙云相比有一些不同点。菇城人家在年夜饭和正月待客的餐桌上,最大特点是吃火锅,菜品以蒸、煮、炖为主,腌制、油炸的食品很少见,饮食习惯比较健康;缙云过春节除了在家门口贴对联和“福”字外,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比较喜气。而菇城春节挂红灯笼不多见;缙云民间过年过节有“做庚饭”的习俗,即节日一桌好菜上桌后,要先焚香燃烛请故人前来吃喝,以示节日不忘先人之意。而在菇城,年节与故人无关。

  今年春节除了收获压岁钱外,还了解了菇城的一些习俗,得益匪浅。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 篇4

  新年到!新年到!今年我带着好奇心跟爸爸到潮汕老家过年。

  火车上,爸爸说潮汕是一个平原,我们老家就在平原上的一个村子里。我一路想象着,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不知不觉,火车到站了。三叔叫来一辆车把我们送回家。一进村子,呀!这里虽然是农村,却高楼林立。车在凹凸不平的泥泞小道上行驶,我看见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着新对联,挂着红灯笼,吊着吉祥物,屋内欢声笑语,使我感觉一种浓厚的春节气氛。

  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初三那天的拜年,记得我们出发前, 三婶提了四个潮洲柑,每到一户人家,主人就收下两个,换上两个更甜的潮洲柑,这样换来换去,最终,提回去的还是四个潮洲柑,挺特别的,我想:“这可能代表着乡亲们之间的亲情吧!”而每到一户人家,主人们都热情地招待客人。这个拿来椅子请坐下,那个忙着请吃糖!有的'还拿出自家做的家乡特产给你品尝呢!最后,主人还泡功夫茶给你喝呢。只见主人先用开水把每个茶杯烫过一次,然后把焖好茶的茶壶均匀地把茶往茶杯里倒,接着主人用双手捧着盛满香茶的茶杯恭恭敬敬地给客人品尝。要是不小心烫着你了,还用手巾帮你擦一下,并问你有没有事,痛不痛。我一边喝茶,一边吃着家乡特产,听着爸爸和长辈们嘀滴咕咕地说着什么,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室内热闹极了。如果我也会说家乡话,就知道爸爸和长辈们说什么了,那该多好啊!

  啊!这次回乡下过年比任何一年的收获都多!因为我们的祖国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虽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亲情却是无处不在的。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 篇5

  说到新年,莫属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喜欢啦!在新年里我们不仅能大吃大喝,玩耍嬉戏,最有趣的还是放鞭炮了!

  每当春节临近,我总是缠着妈妈给我买些烟花过把瘾。可妈妈总是拖着,时不时说:“小孩子,不能放鞭炮,危险着呢!” “妈,不危险,我们旁观,你来点,可以吗?”我恳求道。妈妈拗不过我,只好束手就擒。

  夜幕降临,我和姐姐便催着爸妈去放鞭炮。我们拿出仙女棍,让爸爸点燃导火索,我们在黑夜中欢快的比划着,彩色的火花在空中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描述春节的.美好景象以及我们对新年的向往和憧憬。我们在黑夜漫步玩耍,点燃的火花隐隐约约地闪烁着,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仿佛穿梭在童话中的小精灵,举行狂欢晚会。该大人出手了,爸爸点燃大鞭炮,我们急忙跑过一旁,只听“砰!砰!砰!”这声音似乎震耳欲聋,一颗颗亮点直窜上空,好似孔雀开屏,犹如昙花一现,夜空中顿时成了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五彩缤纷的烟花如同水晶石靓丽夺目,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色彩斑斓的烟花好似彩绸绚丽多彩,又似仙女散花,散播着幸福,散播着快乐。

  虽然放烟花爆竹刺激有趣,但也潜在危险。电视上时常播出放鞭炮的伤亡事故,每年都有放鞭炮时炸手、伤脸的。此外烟花爆竹也得在指定场所燃放,不能在林区易燃出燃放。要注意安全隐患,保证既玩得开心,又玩得安全,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又热闹的春节。

  在春节来临之际,祝大新春快乐!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 篇6

  时间过得好快了,转眼间新的一件已经来了。我是非常喜欢过春节的,在春节里可以尽情的玩耍!

  寒假里,因为外婆在外帮舅舅打理生意,我也没了机会下乡。春节前几天,爸妈还都在忙着上班,我心里空落落的,成天掰着指头数日子,春节怎么还不快点到呀!

  可见我是多么的喜欢春节啊!

  在度日如年的几天里,我是多么想念农村春节前热闹的场面呀。那时,农历二十四一过,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到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大街小巷,熙熙攘攘;随处可见红灯高挂,一片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大搞卫生;狂购年货,喜帖春联,除旧迎新。我也颠颠地围着外公外婆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忙忙碌碌中,似乎大家一整年的努力,就是为了这几天。这也许就是人们说的“年味”吧。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感叹年味淡了,从他们的眼神和言谈中,满是对过去“年味”的`回忆和陶醉。我倒不以为然,从电视里,从手机上,从网络中,我都能感受到春节以它逼人的气息迎面而来,无论天南海北,无论身在何方,即使相隔万里,人们都要携妻带子,大包小包地从各地往家赶。对他们来说,年味就是一年一次的团聚,就是吃着妈妈做的团圆饭,大家说说笑笑,然后跟爸爸碰个杯,说一句,老爸,干杯。

  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住,也看不到,但当他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心头轻轻一拂,我们就知道:年来了。”

  年味其实并没有走远,它一直深藏在我们的心底,是一种期盼,一种回忆,一种爱与幸福的沉淀。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 篇7

  除夕夜的饺子,总有一股热腾腾的香气,总有一种诱人的味道,总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敲响新年的大门。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更在我人生旅

  途中,挥洒着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过去

  小时候的我,总是期待过年,尤为期待一大家人一起享用那一盘盘美味的饺子。即使平常也能吃到,但那一天喜气洋洋的气氛,总是无法代替。火药味儿在空气中弥漫,有些刺鼻却很喜庆。忽然有种若有若无的清香律动着,发散出一丝清新。那是我记忆中的饺子。它小巧玲珑,白白嫰嫩,蘸上醇香的调料,品一口,让人回味无穷。每逢那天,我总会兴冲冲的第一个吃到它。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奶奶讲,冬至这一天,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都被冻伤,冻烂了,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有个人想:“我会医术,为何不帮他们治治呢?”他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大锅,煎熬羊肉,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这便是饺子。多么温暖的来历,我乐呵呵地笑着,笑着,想自己以后也要向他一样,帮助他人,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过去,除夕夜的饺子带给我的是美味和幻想。

  现在

  现在的我,早已没有了小时候吃饺子的那份天真,它和那个稚气的我随着时光的脚步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包饺子的兴趣。和面、擀皮是大人们早已准备就绪,剩下就是我大显身手了。用筷子地把肉馅放到饺子皮上,然后将饺子皮对折,再将边缘小心翼翼地顺着边缘捏成一个“元宝型”,一个饺子就诞生了。努力了一下午,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锅里的水沸腾着,如同我急切的心情。当香喷喷的饺子端上来的'那一刻,心中无比激动。总觉得它的香气更浓,它的味道更诱人,毕竟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看到家人们吃着自己包的饺子,乐呵呵地笑着,笑着,心中便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油然而生。

  现在,除夕夜的饺子带给我的是劳动的快乐。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 篇8

  又一年春节来临了,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可以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走亲访友……

  记得春节来临时,我在家里学写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见了就对伯父说:“能教我写对联吗?”我清楚地记得伯父问:“你会用毛笔吗?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对联吗?”我摇了摇头说:“不会。”于是他又说:“你今年又长大了一岁,居然连毛笔都还不会使用,趁着这个机会,我就教你几招吧。”听了伯父的话,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伯父告诉我,写字时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详细地告诉我应该怎样使用毛笔。听了伯父的一番话,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毛笔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让我写了几个字给他看看。我写了五个字:“我最爱中国”。写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刚使用毛笔吧!伯父见了笑了笑:“字倒是写得不错,就是笔画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导我:“写每个字时并不是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起来也更美观。伯父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伯父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才写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开心极了。

  伯父还告诉我,写字要经常训练,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

  在这个春节,我初步学了点写毛笔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压岁钱还更高兴,还更实惠。作文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04-12

春节的见闻小学作文11-10

小学春节见闻作文01-01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5篇05-13

春节见闻小学作文9篇02-06

精选春节见闻小学作文合集九篇03-06

实用的春节见闻小学作文4篇03-14

实用的春节见闻小学作文四篇03-13

实用的春节见闻小学作文3篇03-12

精选春节见闻小学作文合集五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