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成语

时间:2022-08-11 15:20:00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声东击西成语

声东击西成语1

  声东击西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东汉初期,有一个人叫岑彭,光武帝刘秀封他作舞阴侯。他在削平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封建割据势力秦丰的作战过程中,和秦丰拒战于邓(今河南省邓县),岑彭领兵三万多人去打秦丰,几个月没有进展:于是,故意说第二天早上西击山都(在今湖北省襄阳县西北),让所俘虏的`敌兵知道,又让他们逃回敌营,把这一情况告诉秦丰。秦丰听了,便带领全部军力西击山都。而岑彭偷偷领兵渡过涌水,在阿头山(现在湖北省襄阳县西九里)大破秦丰部将张杨。秦丰大惊,赶快带领军队回援,被岑彭打得大败。

  唐人杜佑《通典。兵典六》有:“声言击东,其实击西。”意思是说,作战时表面谈攻击这边,事实上却攻击那边。

  后来人们就用“声东击西”来指军事上出奇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作战方法,即表示形于东而击于西,给敌人造成假象。

声东击西成语2

  声东击西的故事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声东击西的材料

  【注音】 shēng dōng jī xī

  【出处】宋·张纲《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

  【解释】 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同韵词】 瓜代之期、悬壶行医、劝百讽一、淡饭黄齑、政令不一、心口如一、走漏天机、良莠不一、苍翠欲滴、娇娇滴滴

  【年代】古代

  【例句】 一对对摔跤手采取声东击西的`佯攻手法,使对方猝不及防,终于揪住了对方,开始搏斗起来。

  声东击西的点评

  三十六计中的声东击西在现实生活中被提及的频率非常高,它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声言出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之计,虽然早已被历代军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小朋友们,学会了吗?

声东击西成语3

  【出处】

  《史记》。

  楚汉争霸的时候,汉王刘邦曾率军攻打楚都彭城,结果被项羽的楚军杀得大败,溃逃到了荥阳地区。

  当时,许多已经归顺了刘邦的将士见势不妙,纷纷投降了项羽。刘邦的降将魏王豹一看苗头不对,也离开汉营,回到了他的封地河南。魏王豹一到河南,马上封锁了黄河西岸的临晋关,切断了汉军的退路,去与楚王项羽谋和。

  这样,汉军腹背受敌,形势非常危急。于是刘邦派部将郦生去说服魏王豹,动员他重新投靠汉王。可魏王豹一意孤行,坚决不允。刘邦恼怒万分,就派大将韩信去征讨魏王豹。魏王豹闻讯,立即命柏直为将,率重兵严密防守在黄河西岸的蒲坂一带,以阻止汉军渡河。

  韩信率领汉军来到了黄河东岸,他见蒲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对岸又有重兵把守,知道从这里强攻是难以取胜的。

  于是,韩信决定运用兵法上的“声东击西”战术,准备巧渡黄河天险。为了迷惑柏直,韩信就命少量兵马在蒲坂对岸扎下营寨,并让他们整日操练巡行,做出汉军要从这里强渡黄河的`姿态,却暗中调兵遣将,把汉军主力转移到夏阳河口,准备从夏阳偷渡黄河,进攻魏王豹。果然,柏直中了韩信的计,以为汉军真要从蒲坂渡河了,就向魏王豹报喜。说蒲坂防守得很严密,可谓坚如磐石,汉军休想越过黄河一步,魏王豹现在可以高枕无忧了。

  韩信率精锐人马赶到夏阳后,立即命士兵砍树,做了大量木桶,然后三三两两捆在一起,再拴上木排,便制成了渡河用的木筏,乘着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了黄河。汉军一上岸,就直取魏王豹的老巢安邑,魏王豹慌忙召集起队伍,领兵迎战。可魏王豹的乌合之众哪里是汉军的对手呢,结果让汉军杀得惨败,魏王豹自己也被韩信活捉了!

  释义

  表面上声张攻打这一边。实际上却攻打那一边。

声东击西成语4

  【成语名字】声东击西

  【汉语拼音】shēng dōng jí xī

  【成语解释】

  表面做出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集中主力攻击对方不备的西边的战略。语本《淮南子.兵略》。后亦用“声东击西”比喻以虚张声势,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成语典故】

  《淮南子.兵略》

  夫飞鸟之挚也俛其首,猛兽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忤而后合,前冥而后明,若鬼之无迹,若水之无创。故所乡非所之也,所见非所谋也。举措动静,莫能识也,若雷之击,不可为备。所用不复,故胜可百全。与玄明通,莫知其门,是谓至神。

  【成语注解】

  1、典故或见于唐.杜佑《通典.卷一五三.兵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2、歙:收藏、收敛。

  3、张:展开。

  4、 忤:违逆、不顺从。

  〔参考数据〕

  唐.杜佑《通典.卷一五三.兵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后汉初,岑彭将兵三万余人,南击秦丰,拔黄邮。丰与其大将蔡宏拒彭等于邓,数月不得进。彭夜勒兵马申令军中,使明早西击山都。乃缓所获虏,令得逃亡归以告丰。丰即悉其军西邀彭,彭乃潜兵渡沔水击其将张阳于河头山,大破之。从川谷闲伐木开道,直袭黎邱,破诸屯兵。丰闻大惊驰归救之,彭依东山为营,丰与蔡宏夜攻彭,彭先为之备,出兵逆击之,丰败走。

  【成语出处】

  1、《宋史.卷四五二.忠义列传七.高敏》:“兵家之事,声东击西,环庆尝破白豹、金汤,结衅已深,不可不备。”

  2、《明史.卷一八三.倪岳列传》:“夫声东击西者,贼寇之奸态也。捣虚批亢者,兵家之长策也。”

  3、《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蜀兵合为一处而来,以一分当我四分:其必出四也。”

  4、《荡寇志.第二一回》:“我久已想要用声东击西之计,到彼纵火,诱那厮去救,此关可破。”

  5、《清史稿.卷一五一.交通志三》:“倘遇用兵之际,彼等外国军信速于中国,利害已判若径庭。且其铁甲兵船,在海洋日行千余里,势必声东击西,莫可测度,全赖军报神速,相机调援,是电报实为防务所必需。”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以虚张声势,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使用类别 用在“虚实战略”的表述上。

  【声东击西造句】

  1、他们以声东击西的方法转移敌人的注意,成功地攻占了山头。

  2、我原以为他会躲在柱子后吓我,哪里知道他是声东击西骗我上当。

  3、警方运用声东击西的战略,转移了匪徒的注意力,才能顺利将他们一网成擒。

  4、这是敌人声东击西的战略,可别上当,他们的主力可能正准备直捣我们的总部。

  5、我军先将部分主力撤出,诱敌深入,然后声东击西直取敌后,终于逼使对方投降。

  辨识

  【近义词】:出奇制胜,指东打西

  【反义词】:直捣黄龙

  【参考词语】:声西击东

  【汉语拼音】:shēng xī jí dōng

  【成语解释】:犹“声东击西”。见“声东击西”条。

  1、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六》:“若彼声西击东,而我军出大同,未免顾彼失此,须少待其定,徐议所向耳。”

  【声东击西的.成语故事】

  《淮南子.兵略》中,提到“声东击西”的战略:制造出要攻打东方的声势,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实际上却把主力集中在对手疏于防备的西方,予以进攻打击,是一种出奇制胜的作战计谋。在唐.杜佑《通典》中,我们也可看到“声言击东其实击西”的战略。在东汉初年,征南大将军岑彭带着三万兵马,向南攻打秦丰,与秦丰部将蔡宏在邓地相持,累月不见胜负。岑彭布告士兵,明早要向西攻打山都,并故意放走抓到的俘虏,让他们去向秦丰报信。秦丰就派大军去西方防备岑彭的袭击,岑彭却潜兵渡过淝水,悄悄东进,袭破秦丰部下张阳,又从川谷间伐木开道,进捣黎邱。黎邱是秦丰巢穴,秦丰在西方接得警报,慌忙还救。岑彭与诸将驻营东山,严兵以待。秦丰与蔡宏夜攻岑彭,岑彭开营迎击,大破秦丰军队,秦丰败逃黎邱。此即“声东击西”战略的例证。后来这句成语就用来比喻虚张声势,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声东击西成语5

  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 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 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 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 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 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 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 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 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称誉→誉满天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 简丝数米→米已成炊→炊沙作糜→糜烂不堪→堪以告慰→慰情胜无→无一不备→备位充数

  交口同声怎么成语接龙

  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 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 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 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 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 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 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 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 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虞我诈→诈哑佯聋→聋者之歌→歌功颂德 德厚流光→光前启后→后不僭先→先人后己→己溺己饥→饥不择食→食不下咽→咽苦吐甘

【声东击西成语】相关文章:

成语的成语故事12-13

经典的成语02-02

带有迎字的成语和成语解析04-13

成语的故事08-19

常用的成语12-17

守株待兔成语11-11

猜谜的成语10-19

以貌取人成语02-10

鸡鸭的成语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