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作文

时间:2023-09-04 07:30:15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初中的作文锦集【4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的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的作文锦集【4篇】

初中的作文 篇1

  近日,被邀请加入一个比较特殊的家乡群,初入群,有点不太适应,稍微带着点学历歧视(加入的都是村子里在外的大学生),成员大都不认识,据说70、80、90后都有,聊得天南海北,就是感觉抓不到重点。

  在群里很少说话,但有空总会去回翻一下他们的聊天记录,有种家里人的亲切感,又像翻看一部放置了很久的老电影一样的,能让人回想起很多。

  想起了童年里的小伙伴,现在大都领着或抱着孩子站大街了;想起了每到上学时间,一群小伙伴叽叽喳喳搭伙上学校;想起了我们的小学校前面那个大水坑,很多小男生爱围着它捉蛤蟆;想起了校园里红砖头的矮教室,晚上我们都擎着蜡烛上自习;想起了校园里一排松柏树,曾经有一晚不知哪个淘气的小伙伴点燃了其中一棵,发了大火,烧成了斑驳的模样;想起小花圃里的黄金菊,每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花圃外围的花椒树,不知被它们扎了多少次……想起了很多很多,曾经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大都渐生白发,老校长去年也离世了。我想,老校长应该是带着抱憾离开的吧,曾经我们生机勃勃,欢声笑语的小学校已经是沉寂无声许久了。

  离开那个小学校应该超过15年了吧,在读期间应该是我们小学校的黄金期,也是全村人尊师重教高峰期。那时候学校里腰鼓队、舞蹈队都有,经常会在节庆的时候献节目,还记得才艺表演的小伙伴傲娇的小模样;那个时候有各种竞赛活动,我们的小学校经常在片区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那时候我们的老师都神采奕奕,好像每天都像中了奖一样的`,大概因为他/她的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吧。

  后来,不断地听说,小学校的房子后面被挖洞了,小学校里的松柏树被砍了,小学校里的花圃都被当作菜园了,小学校周围新添了游戏厅、台球厅……小学校的孩子已经不多了,小学校只剩下两间教室了,一个作为一年级,一个作为学前班,最终听说小学校已经没学生了……自从离开之后那个小学校,再没有踏入过一步,多次路过,只见她已经淹没在一群民宅之中了。后来在一段视频中看到久违的校园,那个时候教室像是成了危房,桌椅也已经破烂不堪了。看到那些用过的书桌,在想那个桌子上曾经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近几年,村子逐渐的富了起来,村民腰包都逐渐鼓了起来,房子也越盖越高。但是却没有了自己小学,村子里的孩子都到周围村子或城里上学,每天家长起早贪黑接送,孩子们也不再搭伙上学了,学校里也不再都是同姓娃娃了。我在想如果他们的同学问起他们为什么不在自己的村子里上学,他们应该怎么回答?

  总感觉小学校就是整个村子的根,有它我们的村子就是风水宝地,迎来送往地都把我们培育成人。没了它,村子好像没了根,人都在浮躁地追逐着,民风依然没了往日的淳朴,甚至也开始读书无用的阔论。我不知道上学到底有没有用,但是不读书应该是没用的吧。

  在我们这个家乡群中,记得不少哥哥姐姐们都曾经是小学校里的佼佼者,也曾经是小学校的骄傲,或许他们比我更怀念小学校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吧。

初中的作文 篇2

  在短暂的人生中需要的是什么?金钱?安逸?快乐?不,都不是,一直充满在世界的是情。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人不能没有情,不可缺少情。

  爱情像是无坚不摧的金锥子,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一直无所谓惧地勇往直前;爱情像是一把双刃刀,可以让人坚强,也可以至人于死地;爱情像是魔鬼,让人走火入魔。爱情是决定不可缺少的,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我们。

  亲情是不可缺少的`。亲情给人温暖,亲情让人觉得有依靠;亲情给人鼓励,亲情不会让人感到无边的孤独与寂寞;不会让人感到惧怕和寒冷。

  友情好像是古董,陈放得愈久也就愈值价;友情好像温室里的花朵,外表看似美丽,可却容易枯萎;友情好像一块无暇洁白的美玉,美丽而没有瑕疵,单纯而透明。友情也决不可少。

  情是生命中不可少的部分,就像人生活中不可一日无盐。虽然只是小小的插曲,可若缺少了人生即会变的索然无味。

初中的作文 篇3

  母爱是伟大的,我们应该去歌颂给予给我们母爱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母亲关心这我们的成长,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我们的生活。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天,我和妈妈走在超市的路上。我感到肚子有些不舒服,过了一小会儿。肚子奇迹般的不痛了。“哎呀。”肚子又痛了起来。妈妈见了说:“明明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啊?”妈妈着急起来。

  妈妈观察了一会儿,说:“是不是肚子痛啊?”我点了点头。妈妈的.额头上凝起一个鸡蛋大小的疙瘩。妈妈马上拉这我的手向医院跑去。

  大夫检查了一下说:“没什么大碍,只是吃凉东西吃多了引起的肚子痛。”妈妈松了一口气,头上的疙瘩马上舒展开了。

  在生活中,母亲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在前不久,妈妈还给我上了一课哩!饭点到了,我们一家四口围在了一张圆桌上吃团圆饭。妈妈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了上来。“啊!是宫爆鸡丁。”我说着,敞开了肚皮吃起来。正吃到劲头上,妈妈把宫爆鸡丁收了起来说:“是不是想变成小胖小子啊,想就多吃点。不想呢,就多吃蔬菜。你看,菠菜可以补铁。萝卜可以补充维生素……”经过妈妈的一番话我明白了,吃饭时一定要荤素搭配。身体才会更棒!

  是啊!母亲给我们了宝贵而又短暂的生命。让我们利用这短暂而又美好的生命去歌颂母亲吧!

初中的作文 篇4

  农村中学创新作文教学让教师们觉得难入手,难引导,难分析,显得尤为棘手,而学生也对作文望而生畏,甚至是怕上作文课,怕见到作文题目,从而形成了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学习的现象。为此,我们申请的课题《农村初中创新作文的研究》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水平。经归纳认为,其实就是“扩展农村中小学创新作文教学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互动,及对情态、行为、事物和策略的内省体察,从而掌握某些行为习惯,建立某些情感、态度和观念,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创新水平。

  一、利用有效资源,扩大学生阅读面,增加素材积累,在他人作品基础上创新

  学生头脑中的语言枯竭,积累甚少,材料的组织能力差,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更缺乏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积累基础,借鉴别人的有效资源,这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阅读时间,有目的性地向学生介绍别人的作品,让学生主动走进别人的作品,从别人的作品中深入体验,作好摘抄记录,写好读书笔记,完成读后心得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作品中的角色或故事情节,找出创新点,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东西来。比如:在指导“成长的烦恼”作文课前,笔者有意让学生从资料中了解了高尔基的《童年》,并摘取了部分内容供他们阅读,以此作为了课前的准备基础。学生在随后的课堂上准确地找到了《童年》的创新点,如高尔基的丰富的语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主人公对生活的态度、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分析等等,然后,教师引导他们从创新点回到现实中,对号入座进行成长烦恼的创作。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点有了,写作有了依据,写出来的文章都显得有血有肉。

  二、扩大课堂范围,使学生深入实地观察,收集作文素材,进行体验创新

  虽然,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却没有去留心,要写出自身的切身体验,就显得尤为吃力。社会生活、大自然是学生作文素材的源泉,我们应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自然,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地观察体验,掌握作文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作文素材。比如,在写“农忙”作文前,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在农民伯伯家进行一次采访,做好采访记录,并让他们在农田旁进行一次实地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体验,不仅看到了农田中的“人、事、物”,而且从中体验到了农忙的气氛和其中“人、事、物”的关系,掌握了第一手的感性材料。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农忙”的作文,就不会感到下笔如千斤重,而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切身体验写下来了。再比如让学生写“我的校园”这篇作文时,笔者让学生在校内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让他们先根据方位绘制了学校平面图,再进行方位介绍,并对各地点加以自己的创新理解说明,这样,他们便掌握了这篇作文的第一手资料,有了素材,当然就能顺利地完成创作。

  三、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体验中感悟素材,完成感悟创新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但并非事事我们都可以去亲身体验,我们也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走进生活,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条件更为有限,就难体验了。对此,笔者经常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地创设,让学生参与模拟情景,产生真切体验,这样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交通安全”这篇文章时,模拟了这样的情景:

  在全班抽调了五位同学,分别扮演了五位驾驶员,让他们在教室的过道上,模拟驾驶。提供情景为:A因车辆出现故障,当道修车,B因酒后驾驶,飞速前行,撞向了A,此时,C、D、F正快速前行至此……然后,这五位同学自行创新表演。

  演出中,同学们都根据对交通安全规则的理解,进行事故后的`创新安排,突出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未参加演出的同学,也纷纷出谋划策,紧紧围绕交通安全规则进行创新。活动后,同学们的作文都取得了未曾意料的效果。

  四、营造作文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作文学习的乐趣,用心体验创新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农村中小学条件非常有限,学生被动接受太多,因此,教师过多地向学生讲授作文的理论,不会让他们有兴趣可言,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对此,笔者认为营造作文的学习氛围,是教师的一大责任。

  首先,在近三年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让学生留心生活,主动和他们一起写日记、随笔,却从不对其进行检查,让他们充分信任教师,更让他们找到了用语言记录生活的办法,形成了个人的写作小档案,形成了爱好动手写东西的良好习惯。

  其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从不采用过极性、批评性的语言,让他们首先喜欢上教师本人,从而爱上了作文课。

  再则,在作文评改中,常常用批改后的学生作文进行示范,让他们建立了自信心。

  最后,指导个别较好的作文,参加投稿,让他们的文字变成了铅字,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作文氛围。

  以上仅为我们语文课题组在教学中的一些小技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向各位同仁学习,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很好地完成农村中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的使命。

【初中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初中的作文08-02

(精选)初中的作文08-03

(精选)初中作文08-02

初中的作文[精选]08-29

初中的作文(经典)07-26

[经典]初中作文07-26

初中作文[精选]07-30

初中作文(经典)07-31

【经典】初中作文08-20

初中的作文(经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