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行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3-02-01 09:58:3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出租车行业调研报告

  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出租车行业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出租车行业调研报告

出租车行业调研报告1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行业的齐心努力,中心城区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方便市民出行、扩大社会就业、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维护了行业的稳定发展。

  一、基本情况

  目前,中心城区共有出租汽车企业15户,其中,巡游出租车企业13户,网络预约出租车企业2户。有从业人员1500人左右。现有出租车834辆,其中油气两用型617辆占73%、甲醇燃料型167辆占20%,纯电动型50辆占6%。

  1、经营模式。中心城区15户出租车企业车辆经营权和所有权采用的“两权归企业、承租经营”经营模式,这种紧密型、集约型的管理模式对落实行业政策,加强车辆管理,维护行业稳定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比较适合于XX出租车管理现状。

  2、费用情况。中心城区出租车每月向企业缴纳的承包费标准均为3360元,企业统一为车辆缴纳车辆保险费、车辆折旧费、年检年审费、营业税等。

  3、运价情况。为了解决中心城区出租车运价偏低、驾驶员收入不高的问题,20xx年我们调整了出租车运价,以出租车白天运价为例,由原来的2公里起步价4元调整为5元,每超过1公里加价1.2元,有效维护了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4、改革情况。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公众高品质、多样化出行需求,不断推动我市出租车行业的改革与发展。20xx年我市制定出台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和《XX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两个规范性文件分别于20xx年3月和6月份制定颁布,对于规范巡游出租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行为,促进出租车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全面推进全市出租车行业改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已有两户网约车平台在中心城区注册,共有车辆34辆。

  二、管理现状

  近年来,市运管局通过不断加强行业监管,落实目标责任,规范经营行为,全市出租车行业稳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了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行了出租汽车经营权和所有权“两权归企、承包经营”工作,强化对企业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坚持对车辆例检、驾驶员例会学习制度,有效改善了服务质量,夯实了企业管理基础。

  二是严格质量信誉考核,出租车企业管理、经营行为、服务质量、社会责任有了显著改进,有力的推动了出租车行业规范化发展。

  三是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出租车管理,建立了市县运管机构、出租车企业动态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出租车经营行为实时监管,有力的改进了行业管理工作。

  四是及时更新了出租车。保持运力与运量的总体平衡,通过质量信誉考核,及时更新到期退出的老旧出租车,进一步缓解了群众“打车难”的问题,提升出租车行业整体形象。

  五是下调了出租车承包费用。20xx年按照8%幅度下调了出租车承包费用,中心城区834辆出租车承包费由原来的3680元调整为3360元,进一步减轻了驾驶员的经营负担,维护了正常的经营秩序。

  六是调整了XX城区出租车运价。针对XX城区10年来出租车运价长期未调整,驾驶员反映运价偏低,收入不高的问题,在经过市场调查、价格监审、听证会议审查等程序后,于20xx年11月调整了城区出租车运价,进一步增加了出租车经营收入,消除了行业不稳定因素。

  七是及时发放了出租车燃油补贴。按照相关程序,市运管局按时足额发放了出租车燃油补贴,认真落实国家对出租车行业的惠民政策,有效维护了行业稳定。

  八是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开展了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日常监管,维护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

  九是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各出租车企业扎认真实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积极参与“义务植树”“金秋助学”“爱心送考”“扶贫济困”“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温暖”等活动,有力的推动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三、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企业管理不到位,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不健全,目标责任不明确,路检路查以及诚信考核不扎实,现代科技手段管理运用不充分。

  二是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企业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上流于形式,部分驾驶员素质不高,违规违章行为较多,因服务质量不好而造成的乘客投诉屡禁不止。部分车辆车容车貌较差、车载设备不完善。

  三是收取的费用不透明。企业在签订的合同中,部分条款不明确,责权利不统一,企业随意向驾驶员收取的费用现象较为突出。驾驶员个人承担的保险费用过高。

  四是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检查不力,尤其在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上做得不够,对安全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的安全隐得不到及时整改。

  四、工作建议

  一是认真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督促各企业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明确岗位职责,落实责任要求,在企业管理、安全管理、经营行为以及运营服务等方面,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要求,属于企业承担的一些主体责任必须要落实到位。加强培训教育。督促各企业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驾驶员的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出租车相关管理服务知识,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出租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要规范企业管理。要强化路检路查,督促各企业定期开展检查和自查自纠,坚持每周一次的车容车貌例检制度和提示告诫制度,减少交通违法和经营违法行为。强化对投诉问题的调处力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做到处理及时、答复及时。要规范企业与驾驶员的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和整改落实,确保行业安全发展。要促进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行业相互融合,规范网约车市场的发展。

  二是开展中心城区城市客运运力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科学评估中心城区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的公交、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保有量;传统燃料,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在今后出租车行业的占比;如何完善出租车运价体系;理顺利益分配机制等热点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差异化出行需求,又确保企业及从业人员有利可图,确保社会稳定。

  三是认真抓好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发展。根据市政府《实施意见》和中心城区实际,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心城区巡游出租车仍要突出“实行特许经营,有数量管制;实行政府运价,有运价管制;实行统一标准,有质量管制”的特性。因为传统出租车行业受到市场调整带来的发展空间限制,承包者和企业之间就收益分配方式产生的矛盾不断加剧,在司机向企业缴纳固定管理费的承包模式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却不承担收益风险,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正常。因此,通过“互联网+”出租客运,巡游出租车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先进的信息化监管平台融入网络预约服务,势在必行。我市中心城区13户出租车企业和东运网约车公司已签订了接入协议,为改革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鉴于网约出租车公司组织架构和运价方式较为松散扁平化,出行服务的安全和质量监管将变得更加重要,应从两方面深化监管,首先要探索加强网约车保险服务,可以考虑从接受订单到将乘客送达目的地整个过程提供明确的保险方案。其次是网约车平台垄断的规范机制,网络性和规模性是互联网产业的基本特征,为防止网约车垄断,应确保中心城区平台公司进入市场数量没有限制,允许司机可以接入两个以上平台,允许乘客和司机在不同的网约车平台自由进出。

  总之,要按照“坚持乘客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既推动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转型提质,又引导规范网约出租车的发展,有效实现两种业态融合发展。

出租车行业调研报告2

  其实,如同人类社会的大多数行业一样,出租车行业也必定会经历一个“产生-繁荣-消亡”的过程。随着技术革命的进步,这个行业终将走向灭亡,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它衰亡的迹象。

  出租车行业,被认为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但更是近来不少国家不少地方的敏感点。司机有烦恼,乘客多抱怨,政府也头疼。但笔者总觉得,随着技术革命的进步,这个行业终将走向灭亡,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它衰亡的迹象。

  当前的种种矛盾乃至暴力,不过是任何一种势力都不甘退出历史舞台的向死求生。

  有人可能认为这危言耸听,而且一些国家或地方政府,比如法国,似乎还采取了相反的扶持举动,其实他们都没有看到风向已经转变,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这种趋势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决定的,螳臂当车的结果,不过是历史的一个笑话。

  这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个方面,出租车疾在腠理。

  当前出租车行业的种种问题,有些是拖出来的问题,将本容易解决的问题,因种种顾虑而搁置,使之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其实,这种状况也非中国独有,不少国家都存在类似的出租车管理体制。但随着大变化的来临,有些问题已经拖不下去了,管理者必须有改革的紧迫性。

  第二个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替代产品出现,出租车不再不可或缺。

  随着移动互联的日益流行,专车开始流行,搭便车蔚为流行,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转化为潜在的半公共交通工具,而且,这种新型合作出行的车辆保有量更大、费用更加低廉,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一旦关系理顺,将很快会重构整个出租车行业,并使专职出租车司机面临冲击。

  其实,如同人类社会的大多数行业一样,出租车行业也必定会经历一个“产生-繁荣-消亡”的过程。这个随着汽车诞生而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存在时间并不算太长。也就是在19世纪末,先在伦敦,后在巴黎和纽约,诞生了由汽油驱动的出租汽车。出租车行业作为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也成为现代城市运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四五十年代虽也有出租车,但数量相当有限,作为奢侈品的出租车更多是为外宾服务。随着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出租车才逐渐面向社会大众,但出租车司机也逐渐从高收入阶层沦为普通劳动阶层。

  除了个别城市外,中国出租车管理上的不合理不到位、个别司机的滥收费不文明,也使这个本应是窗口示范作用的行业饱受争议,最近一系列的“维权”行动,更让这个行业成了市长的头疼事、网络上的敏感词。

  但市长们其实真不必一直头疼下去。从发展趋势看,即使当下出租车仍有其必要性,但这个行业已是夕阳行业无疑。正如上文所阐述的,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化,大量私家车正加入到专车或顺风车队伍,除了个别偏远地区外,一般城市中心乃至近郊的用车服务,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北京五环附近,原来活跃着很多的黑车,后视镜上可以看到作为黑车标志的一道红灯线,但现在很多黑车已被“招安”,成为专车的重要来源。一些工薪乃至中产阶层,闲暇时开专车赚些家用钱,也已不是一个秘密。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安全性问题,这其实在新技术条件下也很容易得到解决。

  第一,运营平台可作出评估,设定一个准入门槛,即什么样信用的人或车,能够加入到这种“自助-互助”平台。

  第二,在数字化的时代,查找非常容易,反而减少了黑车或谋财害命的可能性,渲染专车安全性的,其实也应该看到,出租车类似事件也不会少。

  第三,真出现意外,应该有商业保险服务予以弥补。

  这其实正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政府没有解决的,行业无法解决的,市场来帮忙解决,而且盘活了大量闲置的私家车,也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对解决交通拥堵(短期可能加剧)、减少尾气排放(合乘)也有莫大帮助。

  这个革命性的变化,首要功臣是移动互联的创新技术,它让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机会,从某种程度上,它也打破了出租车行业的垄断格局,也对公共交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市场肯定也不是万能的。如Uber、滴滴快的一些司机,很快学会了出租车的各种毛病,以开始各种理由挑单拒载,让人很不愉快。而刷单蒙蔽公司,也是公开的秘密。

  另外,在一些偏远地区,出租车可能仍有必要之处,但也未必就必须是出租车服务,或许政府可以提供更精准的公共交通服务。少量专职的出租车司机,则可以提供更高端的包车服务,或许他们的收入反而可以更高些。

  有生必有死,有昌必有衰。在很多国家,美国、法国、英国,当然也包括中国,政府之所以对专车还颇多疑虑,更多是出租车行业的维稳需要。试想,一个行业突然遭遇整体性崩溃,如果没有一些挣扎和反抗,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但趋势却是不法更改的,出租车这个行业,应该已经到了走向全面衰败的时候,管理者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为其他新生替代事物的出现、发展创造条件,为出租车合理退出开辟渠道。

  如果还纠结于既得利益的好处,并意图在出租车行业再狠赚一笔,那真可能是逆潮流而上了,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障碍,还会激发出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出租车行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行业调研报告11-09

设计行业调研报告12-31

快递行业调研报告01-13

物流行业调研报告02-03

酒店行业市场调研报告01-06

医药行业调研报告01-17

调研的报告08-13

调研报告11-02

快递调研报告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