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1-12-25 09:10: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15篇

《论语》读后感1

  《论语》是中国的经典之作,儒家的核心之作。古人云:“论语一半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在历代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统治中国近20xx年。《论语》当然也稳稳的坐上了20xx年的宝座。直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揍倒孔子家店”的口号,《论语》的地位才开始从“批林批孔”时期的深刻“批林批孔”,进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对人的桎梏,《论语》从此葬身天下。

  《论语》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被古人奉为经典,然后成为所谓的“封建统治者的工具”?带着这些疑问,我漫步在《论语》的花园里,试图感受其中的奥秘。

  粗略看一下《论语》,只是一段引语,可以细品。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思想几乎都包含在引文的字里行间。《论语》最常见的话无非是中庸、君子、礼、仁。

  中庸在《论语》最容易理解,最难实现。中庸是指“对人的事情采取公正、和解和折衷的态度”。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今北京居民的“隐忍”文化。中庸的字面理解是:惹不起,躲得起,永远保持中立。这当然是好的,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纷争,但是过度的“隐忍”可以让一个民族沉睡,中国古代的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据。中庸是儒家的为人之道,反映了儒家的弱点。

  君子是一个含义深刻的词。从小就听说“君子一言不发”和“真君子一言不发看棋”,觉得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事实上,君子是孔子和他们儒家的自称者,是理想的“中庸之道”。比如“君子不用其器”,“先言而后从之而战”,都体现了君子的优良品质。当然,小人和君子是对立的。小人不是坏人,只是素质没有君子高。《论语》花了相当长的时间直接理清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比如“一个正直的人是开放的,泰然自若的,小人往往有烦恼和悲伤”,“君子从不攀比,小人从不攀比”。然而君子的物质地位往往和小人相差甚远。

  礼记表现了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孔子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时期,诸侯国没有观察到“李周”,造成了一团雾霾。孔子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说的话不顺口,那事情就不行了;如果事与愿违,那么礼乐不欢;礼乐不喜,刑必错;如果惩罚不正确,那么人民就没有什么可做的了。孔子致力于坚持三项基本原则和五个代表,提出了“君君、大臣、父亲、儿子”。所以,当鲁国大夫季氏《八朝八舞》时,孔子气愤地说:“你能忍,你能不忍?"

  仁是孔子的道德观念,后来发展成他的学生孟子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克己即仁”。克制自己,遵循“礼”,这就是“仁”。“仁者爱人”,这里的“人”是指上层社会的皇家贵族;在宫廷中尊重贵族,“不犯罪”也体现了孔子对“礼”的尊重。此外,孔子还把“仁”作为“人”的标准:“仁者也,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说:孔子“这种所谓的仁,显然是符合奴隶解放的趋势的。这也是人的发现。”

  即使《论语》经历了两千年,也不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必读经典,我深受其影响!

《论语》读后感2

  最近读了《论语》这本国学经典,感悟颇多,具体到以下几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患者住院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于治疗疾病、生理健康的需要,同时,他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照顾,更多尊重,而作为我们护士,我们要拥有娴熟的技术,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使病人放心,特别是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每天为手术患者手术前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么常规、小的护理操作技能也能体现出护士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作为手术室护士,必须不断加强自己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才能在各项手术配合中顺利进行,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并不断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护理服务。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份特征,运用合适的称谓,同时辅助以适当的肢体语言,面带微笑,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乐观。进入手术间后,在进行麻醉等待手术过程中,根据病人需求,做好保暖工作,面带微笑,态度亲切和蔼,告诉患者如何主动配合麻醉,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摆放合适的手术体位,身体受压部位垫好各种体位垫和软棉垫,充分暴露手术野的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保持功能位,避免压力性皮肤损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不断的询问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持续的生理,心理及情感支持。例如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多为老年、高龄,在护理老年患者时,我们除了做好以上措施,更应该多些耐心、细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记得刚进入手术室作为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生为患者实施股骨内固定物寄留切开取出术,手术进行到皮肤缝合时,清点手术缝针,发现清点数目与术中缝合前清点不符,“少了一枚”,当时作为新护士,发生物品清点不清时,心里的那种自责与内疚让我记忆犹新,最后通过巡回老师的“火眼金睛”发现在扔纱布时,把缝针带到台下,虽然缝针找到了,最后有惊无险,但是这件事情让我学到了作为器械护士,要忙而不乱,熟练操作技能,有强烈的`责任感,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如大出血,心跳骤停意外事件,要临危不乱,积极配合,迅速准确,有条不紊。每天好好休息,有个积极饱满的精神面貌,在危急时刻能抓住轻重缓急,迅速做出反应。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手术室护士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工作中注重细节,留意每个手术医生的喜爱和特殊用品,例如手套尺寸,习惯用的针线,特殊手术方式,工作中主动性强一些,也增加了手术配合的默契感,会使手术更加顺利,为患者增加安全保障,语言是交流沟通中的重要工具,护士良好的语言修养是一种艺术,对护患关系具有直接影响,我觉得自己需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运用.

  我理解的人文关怀,护理其实就多一丝温情,一份关爱,一滴汗水,一份真情!每天做着平凡琐碎而繁忙的工作,把每一项细节做好就是成功。

  论语给我的启示太多、太多,关于论语的人文精神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论语》读后感3

  这个暑假,我仔细阅读过了《论语》,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孔子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几千年来,他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所谓的圣人,贤者。他的《论语》让我知道了做人的真谛,也让我明白了学习的奥秘。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仁者,爱人也,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能以关爱他人的心态面对生活。《论语》中记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刃,则以学文。”只是孔子在教导学生们说:“同学们,任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平易近人,做事要谨慎。”其次,做人诚信十分重要。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丢了诚信,他还有什么值得可信的地方呢?人没有了诚信,将寸步难行,所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我们才将会成为一个有诚信的人。

  “礼”是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周礼”是西周以来上层建筑的集中体现,它是用来维护上下尊卑关系的。因此,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所以“礼”就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礼”也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则,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是我们的长辈,我们应尊敬她们,对她们的教育,我们应认真聆听,保持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习惯。

  “知”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他提出反复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中我也明白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用于开阔出新的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更加丰富孔夫子的教育思想中还包括学习态度的问题。他认为学习的态度就应该是老老实实的,不懂就说不懂,努力学习,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自己就是这样,不耻下问,由于孔子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他的知识在当时就比别人丰富。再有,孔子教学也比较注意“因材施教”。《论语·述而篇》记载,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用心思考弄明白而不得其义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想说而口里不想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交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免、能由此推出其他三个方面,就让它自己去想。孔子就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去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

  从《论语》中,可以学到许多做人学习的道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做一个正直,谦逊,与人为善的人。《论语》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感悟,感悟孔子精深的大智慧。

《论语》读后感4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与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形象直接关联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是这个时代的召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不朽的追求。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教师的爱与众不一样,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因此,在这条道路上,我愿将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们一齐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将一只只凝聚着师爱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蓝天!个性签名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前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样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正因穷而作乱。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因此能够安于贫穷,正是正因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正因他们的喜怒并不依靠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可见孔子在内

  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务必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论语》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就应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正因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这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取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读后感5

  我觉得,这话可能有这么两种理解:1、缺少上下文,这句话孔子可能仅是就某一件事的感叹。2、讲“由”释做“行”,将“知”释作“识”。这样该句就成了:可使民众行君子之道而不可以让他们仅仅是背得那些大道理。(参见《孔子渊源》,韩永贤,国际文化出版社P128)。

  再看一看曾经作为批判孔子的理由的一段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耶?”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如果不看前后文,孤立地看“无违”二字,很容易将孔子对孝的解释误解为盲从。其实,略微注意一下后文很容易发现,这里的“无违”讲的是“无违礼”。即“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说到这里,应该把“联系整体,联系生活地把握”这个原则说得比较清楚了。下面该回到前面没说完的话题上去。前面讲到《论语》有注意把握矛盾平衡点的特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有句话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别说半部论语了,就单单几则论语就告诉了我做人与学习的道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里面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呢!话说某一天,子路来孔子家学习,穿着非常华丽的衣服,慢慢的走了进来,孔子让他换一件衣服,子路听到后连忙回家,换了一件非常朴素的衣服回来了。却还是原来的样子。孔子就对他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班里数学测试,成绩出来后,我有一道题不懂,就去问老师。老师讲过后,问我明白没有,虽然我没有弄懂,可是我不敢说,怕老师说我笨,结果下一次考试又没有答对,去掉了8分。

  《论语》使我们懂得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你只要悟出其中的道理,人生就会无往而不胜!

《论语》读后感6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的一本书。其中的内容十分广泛,论述了四种主要的思想,即仁,礼,义,孝。这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重大作用。我将整本书读完,感受最深的就是孔子先生的仁的思想。

  仁,厚道,仁慈;如大地,泽养万物,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意为要求人人能推己及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能多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的想法和行为。

  将主题为仁的句子重温了几遍,我联想到当今社会各种关于网络暴力的丑闻层出不穷的现象。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微信、微博都是热门的交友,交流平台,在上面出现的东西褒贬不一致。网络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网络暴力。许多网民在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从众的意识,常常会跟风去指责不明真相事件中的主人公,各种恶毒语言的叠加,造成对当事人的精神伤害,或者更加严重,由此形成了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的兴起,私人信息被曝,网民跟风炒作,扩大事情影响,引发网络暴力,言论的恶毒让人感叹世风日下,这都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孔子先生说“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一个理智而高尚的人,能喜欢值得喜欢的人,能厌恶让人厌恶的人,真正具有仁德心态的人可以以纯净平和的心态,客观分析没见事情,看待每个人。网络,是一个真假难以辨识的地方,再加上人云亦云的力量,会给和谐的社会带来无法想象的影响。所以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用绝对的观点,披着道德的外衣,做着违反道德的事,而是以一种“仁”的思想去对待,仔细的考究事情带给我们的反思,这样做可以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纯净的网络世界,真正的实现网络的价值,减少来自网络的危害。这也正反应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

  毛主席对孔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对于孔子先生提出的言论不能苟同。比如:毛泽东主张“教育与劳动生产结合”,而孔子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虽说是反对孔子,但毛主席也只是谈谈自己的观点,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他以辩证的思想对待孔子留给世人的东西,这个就是仁的体现:严肃认真的去批判一个人,他的观点是客观而一针见血。

  看完论语之后,我也觉得孔子有些言论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是不能苟同的,但是它对我们这个国家从过去到现在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无论是哪一方面。撇去过去文人志士对论语的各种看法,是“独尊儒术”也好,是过去的反孔潮流也罢,现在的我们是需要带着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看这本书,不要盲目的去崇拜或者是抵触。有意义的部分我们要保留,好好学习,继承它的精神;有缺陷的部分不要以绝对的心态来否决,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不也是待人接物的一种仁吗?

  以仁待人,用理智的心态,客观的事实来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用仁的思想,共同营造美丽和谐社会。

《论语》读后感7

  三千多年前,有一位周游列国的老人拥有弟子三千,为人学而不倦,诲人不倦,留下千古永恒的警句为后人“提个醒”。然而,这位老人究竟有着怎样的为人标准,在《论语》中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就是孔子没有这四个缺点: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每每读到这句的时候,我不禁慨叹:这才是大师的胸怀与智慧!

  臆测指以主观的形式猜测,也就是毫无根据的猜测,与主观意思相近。臆测他人向来是矛盾的起点,而臆测事实往往引导出错误观点。朋友之间往往会有对于对方的猜测,而在孔子眼中,这则是小人的表现,可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然而世上也是常有小人,少有君子。他们能够明察秋毫,然后迅速作出自以为聪明之极,实质毫无根据的判断,并且以主观蒙蔽了洞悉世界的双眼,最终也落不得好下场。欧阳修则是一位性情敦厚的君子,他先后推荐了三个人做宰相,而其中吕公著父子都攻击过他,司马光与他政见不合,王安石则固执己见,不同他交往。欧阳修却没有像小人一样猜忌而记恨他们,用自己的'主观蒙蔽他们在政事上的才华,而是推荐他们为官从政,留下千古美名。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摩擦而去过分敏感而质疑他人,然后产生偏见,这些都是毫无道理无君子之腹的作法。其实,在真理面前亦是如此,臆测与主观也是毫无根据的,如果没有求证的根据就不要轻易向一边倒戈,错误的结论往往会在心中扎下根基。

  武断与固执也是现在年轻人常常会出现的错误,拿到一个问题总是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简而言之就是冲动,不懂“三思而后行”,使得多少人失去机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且一路错误直到撞墙吃痛才明白自己其实已经走上歧路。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他败给刘邦就只在“固执”二字。可想,一位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有力量却没有头脑,所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能成为一员莽将,成为一国之君则是妄想。“固执己见,必失人心”,西楚霸王因自己的一己之见蒙蔽双眼,难以真正的了解到人民的疾苦,很难真正了解到别人的想法,但每每自以为是,真是可笑!导致最终乌江边的自刎,留千古唏嘘。大摆鸿门宴,酒席上刀光剑影他是否想过最终聪明的刘邦安然无恙,最后将他逼到江边?他只懂一成不变的计谋,却不明白计划不如变化快。火烧阿房宫,当他愤怒的脸庞被跳动的火焰照的通红的时候又是否想过铸造它的匠人?愤怒下冲动的决定是有多么可怕!正如这四字“毋必毋固”,不要持必定的态度处理事情,因为事情的正确发展,未必如你想象的那样必定,所以不要固执地去想事情,更不要在情绪化的时候下决定。

  “子绝四”流传千古,对现在如何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做了一个智慧的引导,孔子则以他自己的一生像我们诠释了究竟如何做人,不己见,不莽撞。穿越两千五百年,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时依然感到那份文化的厚重,然而这“子绝四”也不过是《论语》的冰山一角,其中深远的意味绵长而悠久,字字都是智慧的结晶。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读后感8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玩”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在“志于道、依于仁”的同时,他也不忘“游于艺”,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松自然。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便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读后感9

  《论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论语》教给了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读《论语》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灵收获,现在就结合工作来说一点肤浅的个人感受吧。

  收获一: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忠恕”这两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这使我想起在学校领导的信任下,所担任的教科研工作,因为工作地特殊性,肩负着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高。虽然来到学校也两年多了,但从没走进教师们的专业领域,现在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不得不去从多种角度来考虑这些,确实压力重重。就目前的教科研工作来说,我们做的最多的是常规教研活动,如何从教师们的.课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小课题还没有实施。在活动中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考虑的不周,还希望每位老师直接提出,我们接受了你的建议,在你的建议下提高的不止是你个人,还有我们这个团队的成员。

  《论语》告诉我们,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我们可以做到:帮助别人,提高自己;理解别人,获取快乐。

  收获二:读《论语》我发现,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

  在我们的课堂中,通常会有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包括我在一次有一次的课堂激情的引导下,如果还有学生做小动作,不做作业造成考试成绩不及格,屡教不改的学生,我在课堂上也失去过理智,责骂孩子,结果我发现孩子疏远我,躲着我,过后,我不仅在想,我的这种感情冲动,除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还让孩子怕了你,他不敢亲近你,还会学么?最近我班里有一名每天上课打瞌睡学习成绩一降再降的孩子。我知道,这个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属于家长管教的问题,于是我就和家长取得联系,没想到周一我看见的是孩子脸上的青肿,问他:怎么了?他说:是爸爸用皮鞭打的。看着孩子的脸,我开始自责,为何总找理由说自己忙,不去主动和家长多联系,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理念上转变以后再共同努力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呢?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找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谈,帮他认识自己的错误,进步那么一点点,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真正好的老师会像孔夫子那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着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做真事。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尊重、宽容之声响彻云霄的今天,老师应本着理性的眼光,尊重的思想与同事相处,与孩子交流。

  这样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一种谦和的态度,其实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孔子那平凡的话语中透着超凡的睿智,闪烁着智慧的哲理。需要我精心拜读、细细品味。

《论语》读后感10

  今天,读了《论语全解》一书为政篇中的这句话使我深有感触。书中写到: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毽,小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孔子用一个著名的比喻,阐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信,是儒家的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石。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信任,即取得了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确实应该让不守信用的人无法畅行无阻。人无信不立,丧失了别人的信任,或者是对别人不讲信用,最后终将陷入焦灼之中,感觉不到任何的依恃,好比车子没有了铆钉,就不能行走天下。

  读到此处,我不禁想到了古代关于诚信的故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古人尚且如此,现代生活中亦不乏诚信感人的故事: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华盛顿小时候不慎砍倒了一棵父亲很喜爱的樱桃树,华盛顿勇敢地承认了这件事并得到了父亲的谅解。

  古人也好,今人也罢,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石,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人民教师,为人师表,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首先自己应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应该如此;其次,就是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耳濡目染地感化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我们在诚信做人的道路上踏实前行!

《论语》读后感11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历代王朝所推崇尊之为“文圣”其儒家学派中心思想为“仁”,提倡以礼治国,尊崇周王朝的礼乐制度,认为只要人人知礼守礼,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社会就会安定,人民就会幸福,思想中的阶段划分被历代统治者需要并借此来教话人民。

  《论语》是我们的经典国学,孔子,相信大家已经妇孺皆知,在学校体育馆对面,屹立一尊孔子石像,来来往往相信大家对孔子已有所了解,《论语》中包罗万象,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把《论语》读好。品味其中精华,那么他做人就不会失败,仅接触这本书几天,让我爱不释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在温习知识时能有所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且不说能有所发现,就说学过的知识可课下你复习了吗?课下不复习,怎么能有所长进呢?有所进步呢?子曰:“默而知之,学而无厌,何有于我哉!其中学而不厌教导我们努力学习而不厌弃,试问,有谁敢说,我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厌学的时候,但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会发现书的海洋丰富多彩,便自然而然地做到学而不厌。子曰: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一定要结合起来。如果只做到其中一个方面,那么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孔子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无论别人贤与不贤,都要从别人身上认识到自己。不及别人就虚心向他学习。

  孔子除了在学习方面使我们受益,在其他方面也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在孝顺父母方面,孔子主张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五改于父知道,可谓效矣。意在无论父亲母亲是否健在,都能按照规定的礼节去对待他们。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仁德总没有坏处,处在知识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青少年甚至不懂“仁”不懂做人,孔子思想主张仁德,安行仁德,便心安,不安行仁德便心不安,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的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触犯他们,虽有忧愁但不怨恨,这就是孝顺父母。《论语》是一本及有益的书。它能教我们如何更好的做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孔子的'《论语》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孔子是一位伟人,但却不可以说是完美的人,他的性格中有很多的缺点,比如说他四体不懂,五谷不分。完全没有劳动经验。而且他的礼乐制度在很多时候显得迂腐和不公,如他的思想中的“礼不下世人,刑不上大夫”,其彻底否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权,将人划分为阶段,臣侍君乃天经地义,否定了生命的平等权,所以我们在学习孔子思想时一定要注意他思想的局限性,不要全盘接受。“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美德。通过《论语》的这次解读,我了解了做人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宽宏大量一点,不应该为一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

  如果世上每个人都学着做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学会做君子,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更快乐更幸福了。

《论语》读后感12

  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 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学习于丹《论语心得》,感觉最深的是能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道理,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法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得到了快乐的幸福,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否感到幸福,对现实是否感到满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心态。面对眼前千变万化的世界,调整好个人的心态,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是我们每个人在现实中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人生的理想是心

  中精神寄托的符合,只有站在个人心理的坐标系上,建立务实有效的理想方能在人生的职业生涯中有所担当,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最为重要。于丹教授把《论语》朴素、敦厚的哲理解读后以现代人的理解方式传递到我们,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就工作学习而言,一个人的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样,目标不能太小,不经一定困难能够实现的目标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勇气,即便是实现了目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

  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让我们的精神得以饱满,更从容,豁达,乐观的面对生活。

《论语》读后感13

  有一段时间于丹《论语》心得特别火,但通常,我对比较火的事物都不太留心,虽然下载在手机里,但是一直没看。至到最近,工作很是繁忙,人也比较烦燥,晚上在睡前看看此书,确实不错,甚至感觉到了古圣先贤智慧的光芒,可以让人很平静。下面就简单说说这本书给我的感受。

  万物之理相通。时事因时因事而变,有时重教化,有时重律法,有时重军事,有时重民政,有时重内政,有时重外情,任何一种理论既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更非一劳永逸之良药。知而行则善,知而不行则耻;不知而不行则庸;不知而行则可怕了。于丹老师讲授的《论语》心得别具一格。

  在原来的认知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给研究古诗词的人去熟读的,而像我这样的老百姓是仰望而不可触及,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耐心把这本书看下去,能不能理解几千年前人类留下的精神财富。但是当我翻开这本《论语》心得,疑虑便烟消云散了,正如于丹所说的,《论语》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她的解说没有我想象中的高谈阔论,而是带给我一种简单而贴近心扉的感受。看《论语》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来,那样一种从容谦仰的态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这本书中穿插了很多简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触颇深。老和尚背姑娘过河的故事让我理解了“仁者不忧”的境界;国王寻找哲学问题答案的故事让我明白如何做一个仁爱之人;网球明星和女孩买头花的`故事告诉我应该以开阔的心胸去面对生命中的缺憾;茶师为了最有尊严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让我看到了心灵勇敢的力量……这样的小故事于丹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些也许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以前我在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总是放不下,怨恨一时难以消除。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看了这段话,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因为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么久都不开心,原来是自己放大了伤痛而已。一个“恕”字可以使自己拥有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

  读完这本《论语》心得后,我觉得贯穿全书的思想就是注重自我的心理建设。那个有抑郁症的喜剧演员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现代人很大的启示。在纷繁的社会里,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们,在职业角色的外衣下,我们还有多少空间留给心灵呢?为什么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生活得不够欢欣,不够幸福?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同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答案是肯定的。于丹游刃有余地将这部《论语》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发现这本语录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任何时刻都能引导帮助我们。只要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它就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

《论语》读后感14

  “得半部《论语》者,得天下”。这句话我也忘了是从哪里听到的。以前,我粗略地看完一本唐宋后注译的《论语》,觉得这句话太过夸张。不过,自我看了《论语别裁》后,我对《论语》有了新的理解。我推翻了自己的认识,有了新的见解。

  我看《论语别裁》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能力。不过,当我接触了《论语别裁》后我对“做学问”,“作人”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由于我每天只有一小时,所以现在我并未完全看完《论语别裁》上册,更别说整部《论语别裁》了。我只是阅读了《学而篇》,粗略地翻阅了《为政篇》和《公治长》。

  我下面所有的感受,只是对《学而篇》的读后感。

  首先,读了《论语别裁》给了我新的认识。现在读《论语别裁》,不像以前那么枯燥乏味,那么难懂,而是有种与南怀瑾先生面对面交谈一样。原来读《论语》这类四书五经的.书也能这样有趣。同样,我也推翻了以前所认为的古人读书都得“寒窗苦读”的见地。

  然后,是我对“三家店”的认识。南怀瑾老先生生动形象地比喻,让我明白了原来“五四运动”时,那些自称“知识分子”的人竟这样理解孔子的话。

  还有就是南怀瑾写这本书是用心在写。他把自己原本的认识与现在的理解,毫无保留地都说出来了。

  这是我在读“学而有何乐”时理解的。首先,南老先生是通过字面来解释。说“悦”应改为“苦”。朋友来家是“包袱”,虽然很真实,但我当时就认为这些认识仿佛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不想读书的学生在钻“牛角尖”。

  不过,当我接着看下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男老先生把这一切都分开做了解释,而且真正懂是看了“谁来懂得你”这一小节。南老先生在这一篇中对孔子的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将所有自己的解释都总结在了一起。尤其是这篇中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真是恰到好处。不但说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还告诉了读者,做人做学问成功的途径。

  还有,我觉得写得很妙的是南怀瑾说,现在的人读《论语》不能依靠朱熹的注解。

  刚开始,我认为这只是南怀瑾的片面之解,不过在询问父亲后,才明白这是告诉读者,看《论语》要自己反复品读原文,而不是单单看注释。至于不懂,接着看下去,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

  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

  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论语》读后感15

  这句话也是许多艺术门类的高妙的境界。

  拿围棋来说吧:初学围棋,一定要学定式,要背、要记各种变化,但围棋手无不向往“行云流水”的境界,可是,新手却只能老老实实地用定式来应对种种变化。

  但一个新手渐渐成了高手的时候,他可能有一天就开始自创新招了,开始不走定式了,可能一开局就往天元随手下一子呢。对于对手的招式,他不会背定式去应对了,他会分析这棋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决定下在什么地方。这时,他会觉得棋怎么下都可以,于是很可能走出许多定式上所没有的东西,让人大吃一惊。这时他就能体会出行云流水的意境,也能享受从心所欲的快乐。

  但是这个高手继续成长,也许有一天,又到另一境界:下棋时,依旧是从心所欲、见招拆招、行云流水,但是应对的招数,在别人眼里,就是某定式中的.招数——而他自己却浑然不觉,早已忘了定式。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再比如,初学琴的人一定要练习种种姿势,种种指法,这令初学者非常痛苦。但是真正的大师在弹琴的时候,会时刻留心指法或姿势之类的规矩吗?不会的,他只是全身心投入到曲子里,享受音乐的美妙之旅了。但是,从别人的眼睛来看,他的指法不会错,姿势也不会错。这也是“从心所欲不逾”的表现吧。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关于孝道,在论语里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

  朋友,你发现没有: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为什么在论语里,只看到关于子孝的讨论,却看不到关于父爱、母爱的内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埃

  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不须要提。尤其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更是爱的深,只是他们很少直白的表达出来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我已经二十四、五岁了。记得再那以前,我的父母对我的生活处处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样,这种操心往往太过份了。我反而觉应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数的子女一样,甚至对父母有一种反感。

  所以论语也没有关于父母之爱的讲述,实属正常,因为实在没有必要去讲。须要讲的是对孝的提醒,为什么呢?因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你看,就拿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好像是在说费话,子女怎么会不知道父母的年龄?那你可是试试,走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会给你一个精确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问问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几个能答上来的?

  父母之年实际是代表了子女对父母关心多少的问题。

  检讨一下吧,父母那样的关心我们,而我们对父母的关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吗?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知道他们爱看什么样的节目吗?知道父母内心中的希望吗?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关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名言02-22

论语的经典句子03-17

论语经典名言02-22

论语经典句子10-24

经典论语格言11-03

论语的名言02-20

论语读后感06-11

论语经典读后感03-12

《论语》的读后感03-09

《论语》读后感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