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

时间:2022-02-20 13:13:13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1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分为6章,从介绍什么是产品,什么是产品经理,以及如何入门产品经理,并且对产品经理所做的工作进行了一个系统的讲解,化繁为简介绍了一个项目从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开发,上线,后期反馈等等环节产品经理从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做需求调研,如何做OK的需求文档,并且从产品需求升级到“项目管理”,如何协调各方关系,保证产品能够成功上线,讲解如何触及产品的灵魂,明白自己到底做的什么,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之前的区别,在有限的资源下面有的放矢的舍取功能,做正确的战略,最终告诉我们如何热爱生活,提升自我产品修养,做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是一本从入门到高阶产品经理养成的书籍,现在我们来逐章“庖丁解牛”的学习和剖析这本书的精华。

  第一章《写给-1到3岁的产品经理》

  第一个章节,灌输给我们一个“产品”的概念,一种能够解决需求的东西,生活中处处是产品,产品分有形和无形,服务行业给人带来的整套解决方案或者服务,也是一种产品,因为产品繁多,于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的产品经理存在的价值就非常大,可以让世界更加美好,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介绍了传统产品经理和现在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区别,从行业的形态,产品的形态和成本结构,用户的诉求和心态,赢利模式生命周期等等维度的区别,说明:如今的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更的侧重产品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其中涉及产品规划,数据分析,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功能设计,项目管理,敏捷方法等内容。

  告诉我们如何入行“产品经理”,如何从生活工作中找到切入点去思考产品,逐步的步入这个行业,介绍作者自己在阿里巴巴的产品经理成长历程,从一个“打杂人员”,到接触到PD的.概念,再到独立去负责一个产品,接触项目管理,发挥团队的力量,流程化的制定,并且提出产品经理的灵魂:爱生活,有理想,会思考,能沟通。

  第二章《一个需求的奋斗史》

  “一个需求的奋斗史”主要介绍:(1)用户调研;(2)需求采集;(3)需求分析;(4)需求筛选;(5)需求管理;(6)需求进入开发等一个需求产品的种种环节。

  一个需求的产生需要从用户从发,进行各种采集,通过“数据分析”,“调查问卷”,“用户访谈”等进行做一个基础的需求整理工作,同时走进用户,倾听用户的诉求,然后进行需求分析,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最有“性价比”的需求。

  本章提出一个理念:对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发现一个问题,然后设法将其转换为也给任务来解决”。

  提到了用户,用户是需求之源,用户的食色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五个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因为这么多的需求,人内心存在这么多的“不满意”,产品就有了存活的价值,存在的意义。而产品经理就是要去剖析什么是用户真正的需求,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如何在满足他们的同时,满足公司的发展,战略的发展。文中也提到如何去了解用户,其中包括:需求采集的方法,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等,最终完成大量的需求采集。

  大量的需求采集以后,进行需求PK,需求筛选,需求打包,达到项目的“多快好省”的目标,以及如何写“商业需求文档”,然后进行需求评估,“砍”需求,提出“少做多做”的思想,砍去可做可不做的功能,完美的去完成必须要做的功能,而不是做一个全而半吊子的产品。

  最终需求完善的后面,便是立项了。

  第三章《项目的坎坷一生》

  本章节,介绍作者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色转变为项目负责人,承担项目经理的角色,介绍了立项,需求(开发),开发,测试,发布等等环节,其中采用的文档管理,流程管理,敏捷方法等等辅助工具进行一个项目的管理。

  1、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区别:

  (1)产品经理---》判断力和创造力,决定功能做不做,做什么,做多少,方向正确。

  (2)项目经理---》执行力和控制力,接到一个任务,“我要把它完成”。

  2、介绍必要的项目启动大会,或者迭代启动会议,其中包括几个关键词:

  (1)项目背景,(2),项目意义,目的和目标,(3),需求,功能点的概述(4),项目组织架构(5)项目计划(6)沟通计划。

  3、项目的目标是:多快好省:范围大,时间短,品质高,资源省。

  4、各种文档(商业需求文档,市场需求文档,产品需求文档)的介绍和书写。

  5、介绍需求评审,设计评审,测试评审的过程。

  6、开发阶段:开发,设计,设计评审,编码,单元测试,走查。

  7、测试阶段:TC(测试用例)编写,评审,冒烟,功能评审,测试。

  8、处理变更事件,搭车事件,紧急事件,等等一句话说,拥抱变化。

  9、介绍项目管理中的,文档规范,项目流程,敏捷方法,敏捷沟通。

  第四章《我的产品,我的团队》

  这一章主要介绍,从之前的基础上,介绍一个团队的组成,每个角色的分工和意义。

  提出“大产品,大设计,大团队”的概念,提倡产品经理把自己看做团队的中心,主导产品,推进产品发展。并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公司特色,产品发展,团队组织和管理。

  商业团队:产品经理游走于商业和技术之间,商业团队细分市场,销售,服务等角色,说明商业团队的重要性,以及产品的市场化,初期产品的初始化战略也离不开商业团队。

  产品团队:扩大了产品团队角色范围,其中包括UE(视觉,交互,前端,用研),运营,产品经理。并逐一介绍各个角色所做的事情,工作细节。

  介绍技术团队,开发团队,测试团队,运维团队,支撑团队。

  介绍团队文化,如何让团队开开心心,其中介绍了很多团队管理中的小技巧。

  整体来说:就是产品作为主人翁,先要找准方向,推动各个环节驱动,说服自己,说服大家,一起激情的工作。

  第五章《别让灵魂跟不上脚步》

  本章介绍如何触及产品的灵魂,说白了就是如何定位准确,如何能够确保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

  通过寻找企业价值观来确定战略和产品的一个价值观,培养大局观。

  做可行性分析,明白三个问题:(1)我们在哪儿,(2)我们去哪儿(3)我们怎么去。

  学会做产品路标规划,能够将节点掌握在手中,最终穿越风雨达成目标。

  如何开一个靠谱的会议,做好前期准备,明确目的,识别关键人物,有主持人和记录。

  如何制定合理的KPI,明白KPI后面的目的,最终能够良好的达成。

  第六章《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爱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生活中产生无限的创意,充满激情和能量。

  有理想:想做的事情和能做的事情结合,公司愿景,老板理想和家人期望自己的理想能够统一,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

  会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的学习。

  能沟通:学会和各个角色沟通,包括:老板,其他产品,开发测试,市场销售,财务法务,客户,良好的沟通才能达到最终需求完成,产品成功的愿景。

  整体概括:

  本书从介绍生活中产品的概念,引入产品经理这个行当,让我们认识产品经理,了解产品经理的工作,了解项目经理角色,互联网团体中各个团队的分工,一个项目从无到有,一个需求从用户调研到需求筛选,评审,开发,测试上线,优化,各个环节的生命周期,不仅有大局观,也有具体详细的实施干货,收益匪浅,本次阅读只是粗浅囫囵吞枣,后续将在实践中印证书中提到的种种案例和思维,方法,反复阅读才能更好的吸收。

  个人心得:

  作为一名开发转运营的同学,通过这本书揭开产品工作的面纱,让我明白产品在一个团队中的工作角色,了解项目中产品是如何和开发,测试,老板打交道,怎么样科学化的去采集需求,挖掘需求,再把需求筛选中精华,同时作为一个中枢,去驱动整个团队把“产品”做成,既符合产品的初衷和愿景,也能够满足公司的发展。不仅仅是拍脑袋,而是真正的把诉求落地,同时不断加强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或许最终世界因为我们而有一丝丝的不同,ThinkDifferent~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2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产品经理为业,但在我看来,产品经理是一类人,他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你就是产品经理,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这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真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最近读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很喜欢这里边的总结,其实产品经理并不是特有的,只要有想法、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思维,那么你就已经拥有了产品思维!很早之前就想读这本书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时间静下心好好研读,这次用了一周的时间好好读了这本书,觉得受益匪浅!

  思维导图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学到的思维方法与做事方式,是写给“-1到3岁的产品经理”的书,记录了作者过去几年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学到的思维方法与做事方式,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无时无刻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我们为了什么?在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何时,和谁一起做?需要什么能力?”而这些正对应了本书要说的几大话题:用户、需求、项目、团队、战略、修养。其实不止是产品经理,产品规划师、需求分析师,以及对做产品感兴趣的学生,或者是用户体验、市场运营、技术部门的朋友们,特别是互联网、软件行业的,个人觉得都适合读这本书。

  作者第一章从最开始产品经理的入行开始说起,告诉读者什么是产品,以及产品经理的由来和第一位产品经理的出世,让读者可以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让想入行的朋友进一步了解产品经理的职能和职责!

  需求是产品经理最开始需要接触的,在这本书里,作者详细讲述了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筛选的过程,以及其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方法方式!常用的需求采集方法有“数据分析”、“调查问卷”、“用户访谈”等,并且需求采集人人有责,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产品经理一个人的职责,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需求采集的过程中来;“用户是需求之源”,要拥有“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倾听用户说的许多需求,进而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这便是需求分析过程,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确定需求的基本属性、分析需求的商业价值、初评需求的实现难度,最后计算出需求的性价比。当然需求筛选则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做那些性价比高的事情,要有意识的学会放弃!

  掌握了用户和需求之后,便是项目管理!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一个项目从建立初期开始所经历的所有流程:誓师大会、需求评审、开发阶段、测试阶段、项目发布,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会议,各种文档以及UML、UC也都会了解到,便于自己更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作者在讲理论方法的同时,以个人亲身经历出发,并伴有一些小故事进行分析,可以很容易的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既专业又通俗易懂。其实“做产品”和“做项目”是分不开的,产品的过程是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实现的,且产品经理和项目经之间,前者决定做不做、做什么、做多少,属于实现想法,最重要的是判断力与创造力;后者则决定怎么做、谁来做、何时做,属于完成任务,最重要的是执行力和控制力!

  PD常用文档

  在项目里不得不说的便是流程,对于通用的做产品的流程,作者也做了总结分享:概念、方案、开发、验证、发布、生命周期维护,用一张图来表示这复杂的一个过程再清楚不过!此外,作者也用一个七天的项目案例,以邮件的方式展示了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

  项目的坎坷一生

  不论是产品或是项目,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产品的团队也是很强大的。主要包括“游走于商业与技术之间”的产品团队,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狭义的产品团队,“心思缜密的规划师”;二是用户体验团队,“激情四射的设计师”;三是运营团队,“阴险狡诈的运营师”。接下来是商业团队,可细分为市场、销售、服务等角色;然后是技术团队,开发、测试、运维等;最后还有一支支撑团队,总是容易被遗忘的.提供资源的老板们,和默默奉献的法务、财务、行政等同学!在最后,作者也提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比做产品更重要的是让团队里的同学工作的开心。其实想想,不无道理,如果痛苦的工作,那么做出来的产品又怎么会好呢?

  这么大的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每个职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都是围绕产品而存在的,那么产品经理怎么和他们沟通就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这在全书最后一章“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沟通一节中有具体提到!除了沟通之外,“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又有哪些呢?

  爱生活、有理想、会思考、能沟通就是主要的四大修养。爱生活让我们充满动力;有理想让我们目标明确;会思考让我们方法得当;能沟通让我们团结奋进。以及作者提出的“产品经理主义”这个概念,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通用思路:为了什么?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何时做?谁来做?效果如何?”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做某件事情“为了什么”是大前提,“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是事前需要考虑的“何时做、谁来做”是事中关注的重点,“效果如何”是事后需要讨论的!通过作者的几个例子也更清楚了个思路的内容!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其实并不是说这个职位职能有多简单,而是只要你有产品思维、有想法,那么你就可以是你自己的产品经理!

  其实通过读这本书也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其他的内容,比如里边提到的一些其他书籍和专业名词。达摩克利斯之剑、罗伯特议事规则、BCG矩阵、安索夫矩阵、GE矩阵、$APPEALS方法、帕累托改进等等。除此之外,在本书最后的附录中,作者也总结了一些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推荐了一些值得看的博客、一些值得读的图书、一些值得听的培训,这些都是大有裨益的,真的受益良多!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3

  这周早读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这是3月都要学习的一本书。在这周里老师每天拆解一个概念,认知水平不高的我,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学习,但透过这周的早读发现老师的心理学功底很深厚,产品经理的书居然能拆解出作用于生活的心理学知识。

  一、愤怒

  第一个概念是愤怒,是指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进而反击。自己有时也会愤怒,但过一会就没事了。如果说是因何种心理边界而被侵犯而产生的愤怒,可能就是由于别人还不够了解自己吧。总之,很少真正的愤怒过,一切都是过往云烟。

  二、恐惧

  恐惧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但无能为力。自己的恐惧就是怕黑。觉得漆黑的夜想到的都是恐惧的事情。白天的光明都被黑夜所侵犯,每天都会有黑夜,在这件事上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因此面对黑夜的方式选择的就是开灯睡觉;随身携带有光的东西;战胜自身的恐惧,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学会去战胜内心的恐惧,不看恐怖片,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三、心理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与自己或他人相处时产生问题的根源。与他人相处中建立起的一个防御机制就是不愿意敞开心扉面对面的交流,比如在工作上,自己内心深处是不想分科的,但是却在这件事上建立起了自己的防御机制,因为我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在这件事上,我们的`心中都建起了一道墙。但更多的想到的都是为同一个目标而做事,所以这样的防御机制自己也不想去改变,不要忘掉原本的初衷就好,不管是怎样的决定,只要自己的心不要改变就好。

  与自己建立的防御机制就是觉得今年要考试,这才是最重要的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选择做一件事,意味着就要放弃其他的事。除了考试,我还要阅读、还要写作、还要拆书、还要治病、还要外出游玩、还要考试、更重要的是我还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目标,那么多的事总觉得自己兼顾不了,与自身因多种矛盾的事也建立起了一道心理防御机制,更重要的事,我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如果说拥有了一切时,那就意味着年龄的递增,在这个年龄里,我应该尽情的享受这个年龄所带来的快乐,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如果能兼顾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更好的,这样的心理防御机制我想协调,因为这些对我都很重要。

  四、透过一张图的看见

  以前师父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关键对话之所以被那么多人接受并应用,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强大的模型。而感觉这张图也是一个模型。跨过心理边界,圈内会注入痛苦和焦虑,在这个圈里也有可控的因素,同时也有不可控的因素。就算痛苦、就算焦虑在心理边界的这个圈内它依然是可控的,可以由心去主导和改变,而心理边界之外的不可控因素才是无法主导的。痛苦、焦虑、恐惧愤怒等都是跨过心理边界进入圈内的情绪,这些都是可控的,因此调节情绪改变自身是可以做到的,难的就是那道心理边界之外的那些不可控的因素,那是无法主导的。

  五、总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通过早读老师的讲解,尤其是对以上概念的拆解,让自己的内心也更加趋于平静,知道该做什么,遇到心理边界之外的那些因素也懂得如何运用拆解多种知识的能力去解决。早读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颗心的明净与求索,谢谢早读老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4

  本章主要讲需求管理的全部过程,包括用户研究、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筛选四个阶段:

  用户研究:做产品是一个从用户开始,再到用户结束的过程,所有的需求来源于用户,最终实现之后也是应用于用户。

  需求采集:实质是与用户接触的过程。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及用户访谈等。

  需求分析:实质是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这也是产品经理存在的价值。包括确定需求的基本属性、需求分类或分层、分析商业价值、评估实现难度及性价比分析等五个过程。

  需求筛选:在任何时候,资源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需求,创造尽可能高的价值。

  一、用户研究

  需求的本质是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用户有需求,由此产生了产品,跟用户/客户交流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索用户/客户想法的深层次原因,有利于更好的理解用户。需要注意区分用户与客户:用户是真正使用产品的人,而客户是为购买这个产品,为这个产品付费的人。他们可能是统一的,但也可能是分开的。

  用户研究方法通常包括两个维度:用户的说和做;定性以及定量。

  1、听用户定性的说。通过访谈,确定产品方向,要做什么?

  2、听用户定量的说。通过调查问卷,明确访谈获得的需求各自具备的优先级。

  3、看用户定性的做。通过可用性测试,看需求应该怎么实现。

  4、看用户定量的做。通过数据分析,分析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做产品优化改进。

  二、需求采集

  1、总的过程

  明确目标→选择采集方法→制定采集计划→执行采集→资料整理→下阶段的需求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用户访谈、调查问卷、可用性测试及数据分析四种方法。

  2、用户访谈

  (1)使用场景

  适用于新产品方向确定的预研究,或者已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现象,需要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

  (2)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用户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对策:访谈在用户可以和产品发生交互的情况下进行,让用户说的同时,也要做(示例:任天堂设计黑黄两种的颜色的游戏机,访谈用户喜欢哪一种,结束的时候,让用户自己选一款游戏机带回家,发现访谈时说喜欢黄色的多,但实际选择时却是黑色的多)

  注意:对于描述事实的话(我做了什么,我怎么做的),可信度要高于描述想法或观点的话(我想某某,我觉得/认为某某)

  问题二:样本少,可能以偏概全。

  对策:①识别偏差因素,并在访谈中注明,提请访谈对象注意。②采用增量访谈的方式:先访谈五个,得出结论1;再访谈五个,得出结论2;将结论1和2进行对比,如果无差异,则可以结束访谈,如果有差异,考虑加大样本量,且需要判断样本选取,问题设置是否合适。

  问题三:用户太强势,把访谈人员带偏了。

  对策:不忘访谈目的。(就像我去跟供电公司的人访谈一样,他们有时候说的很多内容与我想要的东西无关,此时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听他聊,如果时间不充足,就找机会结束访谈)

  问题四:访谈人员过于强势,引导了客户的想法。

  对策:同上,不忘访谈目的`。

  (3)《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中提到的用户访谈要点

  √ 避免固定的问题,容易让人产生被审问的感觉,可以准备清单,但不要一个一个对着念;

  √优先关注目标,任务其次。我的理解是,抱着找到用户需求的目标是做这件事情,而不是抱着完成用户访谈这个任务的心态去做;针对用户的表述,多问为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这么做,实质是要探索他言行之后的呢在逻辑;

  √ 认真的听用户说,但是不一定要完全按照用户说的做;

  √ 避免讨论技术;

  √ 避免诱导性问题;

  3、调查问卷

  (1)使用场景

  适用于大批量用户的信息采集(让沉默的大多数说话)。问卷中的问题多为封闭式问题(访谈多为开放性问题),其问题来源于用户访谈。

  小技巧:开篇用简单的问题开始,中间放重要的最想了解的问题,最后放一些个人信息相关的问题,全部作答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

  (2)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样本存在偏差,问卷覆盖的用户与想了解的用户不一致。

  对策:①明确想要了解的目标用户中分为哪些类型,选择的样本中也应尽可能的包含,同时注意在报告中注明数据的获得方法、数据来源等;②将目标特征作为问题放入问卷中,后面分析数据的时候从样本中筛选出与目标用户具有相似特征的样本,进行分析。

  问题二:样本过少。

  对策:样本过少的时候,不要用百分比!

  问题三:问卷内容及相关细节。

  对策:①问题无引导性。把“你喜欢某某”这类带有感情性的描述,换成“你是否喜欢某某”这类相对客观的描述。②答案的顺序对于用户的作答有影响,可以考虑设计两种形式的问卷,使用不一样的答案顺序。

  (3)问卷设计过程:明确问卷目的→确定样本对象→调查渠道→时间计划→问卷内容。

  4、可用性测试

  让产品的实际用户实际使用产品或原型方法,完成产品的典型或关键任务,以此发现界面设计中的可用性问题。

  (1)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产品上线前,实际情况是在大多数阶段都可以做,只是做的方法略有不同。

  (2)主要过程

  √ 招募测试用户:招募对象应尽可能代表真实用户,并且是一个新手

  √ 准备测试任务:使用本产品完成的关键任务或典型任务

  √ 开始测试:用户开始操作,而组织者记录下全过程

  √ 测试结束:询问用户的看法/感觉,询问用户在操作时的思考过程,做出某种操作的原因(本质是摸清楚客户逻辑)

  √ 研究分析

  (3)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测试过程不规范

  对策:引导用户使用“发声思维”,即在使用产品时说出思考过程;组织则避免引导和暗示。

  (4)产品上线发布后的改进测试方法

  √ 先升级次级页面,一步步升级

  √ 新旧两种版本并存,允许用户自由选择

  √ 先小面积试验/试用

  √ 寻找一种用户已经习惯/熟悉的风格,便于用户接受

  5、数据分析

  (1)使用场景

  产品发布上线,用户开始使用产品后。通常数据分析只是发现现象,需要随后通过访谈等其他方式寻找原因。

  (2)常见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误读统计数据

  对策:人有证明自己的倾向。也就是说,预先有一个猜测,然后从数据中选择能证明自己猜测的数据进行解读。

  问题二:开发时未考虑数据分析需求,等到想要分析时发现没有数据

  对策:将数据分析作为产品的非功能需求纳入到产品开发中。

  6、其他特色需求采集方法

  需求的采集是所有人都需要做的事情,牢记!

  (1)现场调查:深入客户使用场景,到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发现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AB测试:有AB两种设计方式,选择一部分用户上线A,一部分上线B,使用后分析结果,决定对剩余的用户使用何种设计;

  (3)日记研究:类似于同行测评

  (4)卡片分类:列出所有需求,让用户来将这些需求分类。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5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1000字范文:

  很荣幸可以第一个跟大家分享我读的书,因为之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读书分享所以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首先要非常感谢群主大大建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让我们一起提升自己。说来惭愧,平时晚上我躺在床上都会花很多时间刷微博看直播什么的,但是在定下读书计划之后就会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浪费时间,争取在睡前看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书。

  我读的书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APP是微信读书,这本书是很好的产品经理的入门书,让我这样的初学者可以一览大局,大致了解产品经理工作的内容都有哪些。介绍了很多案例,写作风格是很幽默的那种。

  我觉得最精彩的三章是二三四章,分别讲了需求、项目和产品团队。其中一大特色是用了很多图表来清晰的描述一些复杂的东西。

  如:日常用到的文档模板(BRD/MRD/PRD/FSD的功能:BRD,商业需求文档,给大老板看,目的是获得认可,争取资源;MRD,市场需求文档,给老板看,细化市场分析,商业目标到技术实现的关键文档;PRD,产品需求文档,产品功能细化描述,需求开发文档;FSD,功能详细说明,包含在PRD中,确立产品细节。)

  不过由于自己缺乏工作经验,看这些觉得会有一点抽象,无法深入理解。希望可以尽快找一份实习工作好让自己可以联系实际,充分吸收书中的内容。

  我自己的专业是物理电子学,工作的话大概会从事非专业相关的内容,有时就会想本硕这么多年我到底学到了什么。看书中的这段话真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时只是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专业就是找了一个特定的领域来练习思考的能力而已。所以,关键还是要跳出以往的应试思维,做过的题不重要,上过的课不重要,学过的知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练好思维方式,“学会”学习。

  还有一段是关于学术方面的,也让我很有感触。我在读研的时候,做的`就是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相关的课题,所以工作中开始遇到数据分析的时候,我挺兴奋的,感觉可以好好地研究一番了。但渐渐我体会到,实际地生产和科研是有很大不同的。科学研究通常只注重“性价比”的性,只要结果好,方向新,往往不在乎投入,因为相对而言科研的结果不是为了马上应用,而是为了证明实力。但实际生产环境就更注重综合的性价比了。工作和上学的确是有很大的不同,也希望一年以后即将工作的自己也可以尽快适应。

  最后再分享书中的一段话和大家共勉:当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就有冲动去寻找与之矛盾的观点,然后通过对不同观点的分析找出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某个事物。一个人成熟地标志之一就是心中可以容纳各种不同地思想而无碍行事。

  作者:许瑶偞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产品经理述职报告08-27

产品经理述职报告04-27

产品经理辞职报告12-05

项目产品经理述职报告03-31

产品经理工作总结04-01

产品经理工作计划01-13

产品经理工作总结01-14

产品经理工作总结(15篇)04-26

产品经理工作总结15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