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3-08-05 10:37:02 话题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5篇【集合】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5篇【集合】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便忙着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时要准备糯米、粽叶、线绳,这样一合起来就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

  端午节赛龙舟在南方很盛行。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江河湖泊里有经过精心装饰的龙舟严阵以待,河岸上是身着节日盛装、满怀喜悦的男女老少。比赛令一声响,水中是锣鼓震天、浪花飞溅、龙腾虎跃;岸上是摇旗呐喊、欢呼雀跃,那场面是何等壮观。端午节还有一种习俗,就是用五色丝线缠在小孩的手腕、腿腕和脖子上,也有把五色线拧在一起缠的。群众称作“花花绳”,古人叫做“长命缕”。据说,彩丝系臂可能是“纹身”的变相发展,五色线象征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关于端午节还有这样一段传说呢: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张改革楚政治,联合各国抵抗秦国。但,屈原的主张遭到奸臣的反对,楚王不但不采纳屈原的主张,还把他赶出了楚国的国都。屈原离开国都后,仍然关心祖国的命运。

  后来,他听到楚国被秦国打败的消息,非常悲痛,痛感自己没有力量拯救祖国,就跳进汩罗江自杀了。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听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后,都划船赶来打捞他的.尸体,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就把食物扔进江中喂鱼。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要这样做。久而久之,人们又改为用芦苇的叶子把糯米包成粽子扔进江里,于是,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惯。

  我爱家乡,我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2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满头大汗。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我手忙脚乱的折腾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外婆说,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蝴蝶结,自认为包得不错。可是当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滚落下来。

  我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顺利多了,我一连包了好几个粽子。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小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

  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3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4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故乡的河还能划船的。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祖母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的祖母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在水上飞窜。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故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祖母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祖母的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祖母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祖母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它们都是祖母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在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祖母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祖母在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在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的愉快与节日的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的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故乡的的河脏得不能再划龙舟了,祖母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的那一天,我们还能在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的是,我永远不能再牵着祖母的手在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故乡的端午节,但我更怀念的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的童年和祖母。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

  爱国诗人屈原为国王出了一个富国强民的好办法,但是没被他采纳,还把屈原赶出宫去。屈原十分气愤,跳进了汩罗江。大家为了屈原不被江里的鱼吃掉,就往汩罗江里丢粽子。于是,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年都过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了嘉陵江。那里早以是人山人海,我选了一个好地方坐了下来。

  对面的那些龙舟有的装饰着龙头龙尾,栩栩如生;则有的却没有装饰。随着一棵红色的信号弹划过天空,龙舟竞渡便开始了,水手们争先恐后地向前划,犹如千里马,犹如飞箭。龙舟上还响着响亮的鼓声、锣声和水手们“嘿唷、嘿唷……”的叫喊声,还有岸上人们的“加油”声。水手们奋力冲刺,互不相让,谁都不甘落后。虽然天气凉爽,但是他们仍是汗流浃背,谁都顾不得去擦身上的汗水。划龙舟真是表现出了“千顷水面琉璃滑,百艘龙舟竟争先”。

  端午节不但要划龙舟,抢鸭子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只只鸭子“嘎嘎”地叫着,扑腾到水面。抢鸭者也纷纷跳入水中抢了起来。鸭子们就像顽皮的小孩子,抢鸭者就像孩子的妈妈,焦急地追着自己的小孩。突然,一个抢鸭者发现了自己的目标,便向那只鸭子扑过去,眼看鸭子就难逃一劫了,但是它又飞快地潜入水中,不一会儿,鸭子又浮了上来,抢鸭者又向它发起了“进攻”,他终于捉到了鸭子。接着,他又游到一个鸭子特别多的地方,再向两只挨得很紧的.鸭子扑过去,抓住它们的翅膀。这两只鸭子也落到了这为抢鸭勇士的手里。那些抢到了鸭子的勇士们满怀激情地把自己的“猎物”高高举起,赢来了人们一阵阵的欢呼。

  塞龙舟、抢鸭子编制了一个完整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的河还能划船的。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婆婆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的婆婆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水上飞窜。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婆婆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婆婆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的快乐与节日的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的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的的河脏得不能再划龙舟了,婆婆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的那一天,我们还能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的是,我永远不能再牵着婆婆的手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但我更怀念的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的童年和婆婆。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7

  端午节在老家叫做五月端午,日子也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老家的人似乎不知道这个节日为何而来,我在上初中以前,是不会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许是因为老家地处平原,没有吃米的习惯,因此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必备吃食,即便是备受宠爱的饺子,也不是主角儿。小时候,农村条件都不太好的时候,端午节的特殊只是体现在早饭上,即糖包和咸鸭蛋。糖包,用发好的白面包成三角形,里面放上白砂糖或者红砂糖,蒸熟即可。即便是这样,糖包在平时也是很少吃到的。

  糖包是甜食,又是三角形,很明显这是粽子的替代品了,至于为什么吃咸鸭蛋,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测,或许是因为家乡的'人以面食为主,不爱吃甜食,而腌的很咸的鸭蛋刚好可以中和糖包的甜。

  甜食对于小孩子的诱惑是很大的,尤其是小时候甜食并不多,因此最喜欢吃糖包的是小孩,砂糖包在面里,等出锅的时候,糖早已融化成糖水了,而嘴馋的孩子往往拿起刚出锅的糖包就吃,结果可想而知,被糖水烫的直叫。

  咸鸭蛋平时吃的也少,因为鸭蛋贵,一般家里养有鸭子的人家才会经常吃到咸鸭蛋,若是会过日子的妇人,还会把积攒下来的咸鸭蛋卖掉。没有咸鸭蛋的人家也是有的,那就只能煮鸡蛋来代替了。

  小时候,早饭吃好就是过端午了,因为午饭又和平时一样了,能吃的起饺子的人家很少。现在不一样了,早上的糖包和咸鸭蛋越来越少人吃了,中午吃饺子到慢慢变成了主要的过节吃食,一到做午饭的时间,家家厨房里都传出“笃笃笃”剁饺子馅儿的声音。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8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故乡的河还能划船的。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阿姨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的阿姨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在水上飞窜。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故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阿姨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阿姨的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阿姨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阿姨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它们都是阿姨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在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阿姨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阿姨在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在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的快乐与节日的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的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故乡的的河脏得不能再划龙舟了,阿姨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的那一天,我们还能在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的是,我永远不能再牵着阿姨的手在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故乡的端午节,但我更怀念的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的童年和阿姨。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长诗《离骚》中的这名句,我就会想起那位因劝说楚怀王失败而抱石自沉汨罗江的悲壮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张仪提出连横亲秦,要拆散齐楚联盟,就找到了楚怀王,许诺六百里地要楚怀王与齐国绝交。屈原等大夫极力劝阻,可楚怀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处,就与齐威王绝了交。结果事后张仪反悔,楚怀王病死在秦国,继位的楚顷襄王还是主张投降秦国,屈原几次被流放,最后见故国无救,想起自己的种种遭遇,越想越悲愤,就自投汨罗江了。

  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过的热闹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

  说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妈妈可是一个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带你去瞧瞧吧!“哎,你这里错了,不要放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给吃了”“啊!那些是菜叶,不是包粽子的。”调皮的我正在厨房里捣乱呢!好了,回归主题,正式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筒,然后放入糯米与花生、肉馅与红枣。再把上面盖起来,最后,绑好定形,一个粽子就成了。”我虽然也是按着妈妈的步骤做的,但感觉怎么也不像一个粽子。但虽然如此,还是包得其乐融融。

  吃了粽子,浑身有劲,赛龙舟喽!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十几条龙舟一起向终点飞快地游去,比赛刚刚开始,大家都力气爆棚,迅猛地划着桨。只有一艘龙舟在缓缓的游动着,大家都认为这艘肯定输了,顿时响起一片嘘声。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后来,当大家都累了,不得不减缓速度时,这艘龙舟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结果成了冠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伏,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与赛龙舟比赛的热闹不符,这种方法不可取。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0

  或许大家都知道吃粽子的那个节日叫做端午节,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每年的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便是粽子了。在很多的地方还会有龙舟赛。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在我的家乡,每年的端午节都需要饮雄黄酒,当然也会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包好粽子。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清明节最大的乐趣便是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1

  五月五日端午节,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让我想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包粽子、吃粽子。妈妈头一天就把糯米和包粽子的粽叶分别泡在盆里,说是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最好吃。

  第二天,开始包粽子了,我看着妈妈那娴熟的动作,心里像小蚂蚁爬过似的`,直发痒。于是,二话不说,拿起一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将它折成圆锥体,放米,再把多出来的竹叶折过来,盖住米粒,这些动作一气呵成。可是在我即将成功的时候,这些米粒好像跟我过不去一样,不听话地直往外冒,我连忙又拿了一片粽叶把它们裹住,生怕糯米掉出来,一片不够再来一片。结果我包的粽子像个大肚子将军,被五花大绑得缠上了好多条线,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后来,我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又学着包了好几个,包得越来越像样了呢,我开心极了。

  接下来,要煮粽子了!妈妈先在锅里倒上水,然后将粽子一个个地放进锅中。用慢火煮了一下午,害得我一下午都心不在焉,没事总想去厨房,围着灶台团团转,惹得妈妈直笑话我是个小馋猫。

  终于煮好出锅了,一掀开锅盖,糯糯的甜香味儿就充满整个厨房。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粽子身上的线。剥开一层层的粽叶,就看到了白白的糯米团,那晶莹透亮的糯米把我馋的直流口水。一口咬下去,那味道不仅甜在口里,而且也甜到了心里。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呢?问了爸爸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我不仅尝试了包粽子,而且也学到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这可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呀!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2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可就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之后,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十分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然后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之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然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能够吃了!妈妈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就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爱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十分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3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节终于到了,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粽子。前一天早上,母亲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洗好粽子叶,准备开始包粽子。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母亲说:“母亲,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够教教我啊?”母亲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注意,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会漏米。”我跟着母亲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

  “然后放入糯米,但不要放得太满。如果喜欢吃红粽子,可以在里面放一两颗小红枣。”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把粽子裹紧。最后用绳子或马兰叶把粽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母亲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是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下一步,开始煮粽子了。先把粽子整齐地摆在锅里,把锅帘压在粽子上面,再往锅帘上放一盆水。最后把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大火煮40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母亲给我系上了五彩线,还嘱咐我不要随便折断或丢弃,只能够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才能够扔掉。母亲还告诉我了五彩线的来历,它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伏鬼怪,带走一切疾病。我们还在门口插上艾草,挂上纸葫芦,家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早上忙完这些以后,今天的主角——粽子,终于登场了!白白的粽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软又黏,好吃极了。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4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香味中,陶醉在屈原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地方就有龙舟鼓声;有岸地方就会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罗江边徘徊,他仰望苍天,对当时社会腐败十分不满,他愤怒、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悲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来扞卫正义。当地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米撒向汨罗江喂鱼以保全屈原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以此来纪念屈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里面包着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无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邻右里一样,妈妈便去菜场买包粽子材料:糯米、粽叶、红枣……妈妈先把糯米泡好,把粽叶和红枣洗净,洗好后,再把红枣切碎,用调料把红枣与糯米拌在一块儿,过了一小时,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陀螺形,把拌好糯米用勺子盛在粽叶里,再用灵巧双手左折右叠,最后用绳子层层缠绕,很快一个精致粽子便诞生了。

  开始煮粽子了,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粽子就像一个个小鸭子,在水中快乐游泳。大约一小时后,满屋飘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嘴吹吹,轻轻解开绳子,剥开粽叶,哇!露出泛黄米粒,咬一口,满嘴都充满着粽叶清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大枣馅儿。糯米清香与大枣香甜结合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在这粽叶飘香节日里,我深深感受到炎黄子孙对屈原尊重和对祖国热爱,立志做一个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小公民。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15

  雨落端午,马路人稀。

  也许此刻正是汩罗江的水降落世间,将商家大力炒作的气息稍微的掩盖。以此对在政治生命上失意,而文学上永生的伟大诗人的悼念吧。

  此刻我望着窗外,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际深处,脑海里想着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一个少不更事的乡村少年,来到这锦簇繁华的都市中央。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那片热土。一路上跌跌撞撞,已是遍体鳞伤。至今仍在寻找那个理想的桃花源地。

  多少次碰壁受阻,多少次失败重来。一个顽石般的心灵逐渐开始风化,一个无比刚强的身躯逐渐开始颓废。一个坚定如铁的内心世界开始变得多愁善感,莫非是上天又让我从失意的生活中去创造另外一种诗意。

  此时此刻此景。让我不由得想起。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楚怀王被秦昭公的多次的算计中,自己经天纬地的胸中才华和以民为本的治国良策不得实用,而致使整个国家沦陷。他的心不能平负,用他的`笔写下了《离骚》这惊世之作之后。面对着楚国亡国的收场,百姓之流离,从而纵身投入那滚滚的汩罗江之水。

  唐朝诗人李白,文武双修,才华横溢。可惜报国无门,以诗文上呈。却换得用诗文去赞誉贵妃之美。无耐之下,讨以免资饮天下美酒之金牌,寄情于杯中之物,自号酒仙。每逢大醉之后,运笔如飞,写下那脍灸人口的华丽诗篇。友人工部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从而获得了“诗仙”和“酒仙”美名。

  南唐后主李煜,面对摇摇欲坠的南唐小国,在征伐不断,风雨飘摇的年代,亡国后。用一支笔写尽人间悲欢,更用亡国之无常之痛,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千古名句,进而被誉为词中之帝,一代词宗。

  诗,是诗人的联想。诗意,是诗人的理想。借诗以言志。借诗以抒情。诗人的本质仅仅如此吗?文人的功能应是用笔去歌颂当代生活。可是诗歌却成为了文人发泄的后花园,失去了诗歌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纯朴。却终究以凄美、悲凉的意境、华丽的词藻去让人无病呻吟的文字工具。这才是真正的失意。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作文01-18

端午节日作文04-24

端午节的作文01-29

端午节作文07-25

端午节作文07-25

端午节作文07-25

端午节作文07-25

端午节作文07-25

端午节作文07-25

端午节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