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15 09:55:4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语文教案锦集7篇

语文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1.古桥的图片。

  2.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磁带或光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①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③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④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①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②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①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①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②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①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②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①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②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①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

  ②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第二课时

  ↘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①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①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②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查字典填表,扩大词汇量,填空组成语,扩大阅读量。提高查字典的能力和选择字义的能力,培养造句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第 1 课时

  教学要求:查字典填表,扩大词汇量,填空组成语,提高查字典的能力和选择字义的能力,培养造句能力

  教学过程:

  一、查字典填表,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读一读,弄准这些字的意思。

  2、学生独立查字典,教师记录所用时间。

  3、全班订正:

  穷:尽,完。

  严寒酷暑:厉害的,高度的。

  景色奇异:特别的。

  漫山遍野:满,遍。

  (说明:字典版本不同,所在页码不同)

  二、组词练习。

  1、读懂题目要求。

  2、鼓励学生多组词语。开展组词比赛。

  3、学生独立填写,订正答案。

  三、仿照例子,填空组成词。

  1、读题审题。

  2、试着填写成语,可以交流。

  3、师:所写的两个词的意思都是相反或相对的。

  全班交流:大惊小怪、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东倒西歪、

  天寒地冻、异口同声、欢天喜地、摇头摆尾

  七上八下、冰天雪地、转危为安、争先恐后

  4、简单讲解词语的意思。

  四、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用法,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读题审题,读懂例句。

  2、师:不但……还……表示递进关系,表示后一个分句的

  意思比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更进了一步。

  3、学生试着把表格中的前两个句子补充完整,并订正。

  4、让学生独立在表格中写第三个句子。

  五、作业:

  1、2、3题(自选)

  2、 用关联词造句。

  第 2 课时

  教学要求:扩大阅读量,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短文,按下面的要求做。

  1、先看看文后有怎样的要求,生读题目及要求。

  2、学生独立阅读,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短文先写我喜欢天文望远镜,再写天文望远镜是什么样子,最后写天文望远镜的作用并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我的天文望远镜是什么样子?我为什么喜欢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

  4、师:样子结合2自然段说,喜欢的原因结合3——4自然段说。

  5、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二、口语交际。

  1、准备玩具:选择好一个有特点的、自己喜欢的玩具。准备好自己要介绍的内容。

  2、举办展示会:分组介绍

  3、全班介绍:

  学生一边说,一边演示:

  自己的玩具有什么特点?

  按怎样的顺序介绍?

  应把使用方法介绍清楚?

  要求:可以展开想象,对玩具的设计提出修改建议。

  其他学生提出修改建议。

  4、评一评演示的是否正确,介绍得是否清楚、明白。演示得语句是否大体通顺。

  三、课堂小结:

  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第三、四课时写作、评改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环境中独立认识"侍、棺、秦、腕、脉、厥、症、携、囊、拇"9个生字,理解"起死回生"、"死而复生"、"切脉"、"凝神"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起死回生教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扁鹊使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学习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复述。

  2、重点:理解"起死回生"、"死而复生"、"切脉"、"凝神"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注意力集中的词语。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复述扁鹊给太子治病的内容。

  3、难点:通过抓矛盾质疑、释疑,感受扁鹊高尚的医德。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起死回生(生齐读课题)

  2、反馈预习,识字正音,理解"起死回生"的意思。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心中默读并注意正音。(纳闷/胸口闷mèn扇shān动)

  师:昨天回家,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你告诉大家,"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谁让让死去的人活过来了,那死去的人又是谁呢?

  (扁鹊让死去的太子活过来了。)

  板书:起死回生

  扁鹊---→虢国太子

  多媒体出示:虢国,读准虢字读音,并注意书写

  4、补充资料,初识扁鹊。

  出示:扁鹊,原名秦越人,战国时有名的医学家。他擅长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疗法,被称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

  师:这就是扁鹊(指图),谁来读一读下面这段话,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扁鹊。

  3、辨析"起死回生"与"死而复生",并概括文章大意

  师:文中有个"起死回生"的近义词,预习过了,谁能来说一说?(死而复生)

  师:哪位同学能用"扁鹊、起死回生、虢国太子、死而复生"说一句话,告诉我们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扁鹊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使虢国太子(死而复生)。

  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扁鹊---使--→虢国太子(死而复生)

  师:从这里我们就知道啦:起死回生是(指课件)--(本领),而死而复生是事情的--(结果)。

  师生合作读1--9小节,思考:扁鹊了解到哪些情况,扁鹊的语气有什么变化?

  二、学习课文1-9节,在朗读中体会扁鹊扁鹊问诊过程及语气变化。

  1、引:扁鹊是四诊疗法的祖师爷,他要看病自然少不了望闻问切。让我们来看看扁鹊是怎样问诊的。请大家快速默读1-9小节,边读边把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那里了解到关于太子的情况圈出来。

  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交流出示:一向好好的,突然间就死了

  只说胸口闷,就死了

  早上鸡叫时死的

  从死到现在,还没过半天,还没入棺

  (四个"死"泛红)

  2、用自己的话说说扁鹊了解到的情况。(先个别练习,再指名转述。)

  多媒体出示:

  扁鹊从行人和侍卫官那里得知太子一向好好的,但今天早上鸡叫的时候,突然间说胸口闷,后来就死了。到现在还没过半天,所以还未入棺。他顿时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教案《起死回生教案》。"

  3、有感情地朗读1-9节。

  师:当扁鹊听到行人说一向好好的太子突然死了,他感到很--(纳闷),于是他"忙赶到"宫门前了解情况,当他知道太子还未入棺时,他又--(松了一口气)。请同桌2人分角色朗读1-9节,注意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变化。

  4、师生合作朗读1-9小节。男女生分角色读。

  朗读时抓住"忙赶到"领会无提示语对话形式可表现出扁鹊当时焦急的心情。

  5、师:在行人和侍卫官看来,太子已经--(死了!)那在扁鹊看来,太子还是--(活的),也就是生。

  三.学习课文10-11节,复述扁鹊医治太子的.过程,体会其高超的医术。

  引:所以他请求入宫,救治太子。接下来请大家默读10、11节,圈出扁鹊救治太子时的具体动作。看看扁鹊是如何施展四诊疗法,起死回生的呢?

  1、默读11、12节,圈出扁鹊医治太子时的一系列动作词。(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2、交流并引读10、11节

  出示:按、切、贴、听、取、扎、拣

  3、学习第11节

  多媒体出示:扁鹊走到太子的病榻前,按住他的手腕切了脉,又把耳朵贴到他的胸口凝神听了一会儿,这才起身说:"依我看,太子是得了'厥症',还有救。"

  (1)切(qiēqiè),多音字。组词分辨--切菜,用刀加工;切脉/密切,贴近。

  (2)多种方法理解"凝神"。"请同学们给凝神换个词"--"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目不转睛/心无旁骛)

  (3)补充厥症知识

  师:字典里"厥"的意思是"气闭,昏倒",厥症就是突然闭气昏倒的病。没有了气息,难怪人们以为太子死了。

  4、学习第12小节

  师:扁鹊在问诊、切脉之后如何诊治太子的?请同学们跟老师来读一读这段话。

  多媒体出示(引读)

  说完,扁鹊(先是)取出针来,(然后)在太子头上扎了几针。不多一会儿,太子的鼻翼开始扇动,眼皮也慢慢睁开了。(接着)扁鹊又从随身携带的药囊里拣出几味草药来,叫人煎成汁。(最后)太子喝了药,没多久,就恢复了健康。

  (1)扇(shān shàn),多音字。组词扇子/一扇门名称或者量词;扇风/扇动动词

  (2)理解"拣"字。

  师:能不能给拣换个字或者词?(挑/选/挑选)

  (3)从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扁鹊医术高明

  "不多一会儿"、"没多久"泛蓝

  师:这两组词语都是表示时间--"很短",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扁鹊给太子扎了针、用了药,使太子恢复了健康,扁鹊的医术真是--"高超/高明"。

  5、生做动作朗读11-12小节。

  6、生根据多媒体动词提示复述扁鹊医治太子过程。

  四、从人物对话,抓矛盾质疑、释疑,体会扁鹊高尚的医德

  1、人物对话中体会扁鹊医德高尚

  (1)抓提示语朗读

  师:扁鹊治好了太子,国王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道--"先生真是神医呀,有起死回生的本领。",面对国王的啧啧称赞,请一位扁鹊来回答,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对话的--提示语。

  "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时治好了他的病。"

  (2)点评时抓"不过是",体现出扁鹊对此事的轻描淡写,在国王眼里的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扁鹊却认为不过是件小事,不足挂齿。

  2、抓矛盾质疑、释疑,进一步体会扁鹊高尚的医德

  引:我们已经知道起死回生的近义词是--"死而复生"。那谁能用死而复生来称赞扁鹊?

  "先生真是神医呀,使我的太子死而复生。"

  1、揭示矛盾,引导质疑。

  师:"死而复生"这个词在文中出现过两次。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

  扁鹊松了一口气,说:"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复生。"

  "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太子本来就没有死,我不过是治好了他的病。"扁鹊谦虚地说。

  师:听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2、同桌讨论,合作质疑。

  3、师:是呀,为什么扁鹊对侍卫说他能使太子死而复生,后来又对国王说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道理呢?请四人小组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扁鹊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两句话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前者扁鹊说自己能使太子死而复生是出于急于救人的目的,他毛遂自荐,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皇宫,想做的仅仅是挽救一个可能还有一丝希望救活的病人。当病人被救活后,扁鹊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说明世上没有死而复生的可能,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4、交流,小结。(板书:医德高尚)

  五、串读板书

  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神医)扁鹊--→虢国太子(死而复生)。

  使

  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个课时: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步朗读课文。

  1、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2、出示“识字”中的'成语。

  3、听示范朗读。

  4、同学们自己朗读,读准字音。

  三、资料交流

  1、课前布置预习,查找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2、同学们自愿上台交流。 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个课时:

  一、读词识字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同学们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二、课外阅读指导

  1、读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2、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三、指导写字:

  本课八个要写的字中,有六个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要引导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观察、分析字形,运用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补: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语文教案 篇5

  一、导入新课

  你喜欢小动物吗?谁来说说你家的小动物?小朋友这么喜欢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的动物篇,来看我们的38课“偷看大王”,板书。

  谁看出我们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二、学习《偷看大王》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句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

  小老师领读

  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动笔划出来。

  3、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小动物,都有谁呢?

  小组学习:

  这么多小动物,你喜欢哪一个?读你喜欢的部分,如果有两个小朋友喜欢同一个小动物,可以读同一段。

  教师评价:

  找读书快的小组介绍经验,如:分工合理等

  检查:

  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读,及时评价,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奖励星星。

  出示鹦鹉老师的一段话,自由读。

  思考,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引入学生所查的.课外资料有关复眼的知识。

  齐读这段话。

  现在,谁能说说,课题为什么加引号?

  三、学习《鸽子气象员》

  1、师板书课题

  2、小组合作读,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正确?

  3出示课内词语,齐读

  4、划出这些词语,找不到的问周围的同学。

  5、出示句子:

  读了《鸽子气象员》这个小故事,我知道:

  鸽子飞得高,说明——————。

  鸽子不愿意出来,这就告诉我们,天——————。

  鸽子快活地在天空中飞,阴沉沉的天马上————。

  小小的鸽子,真是名副其实的“鸽子气象员”啊。

  四、学习《小狗的舌头》

  1、师板书课题

  2、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默读速度快。

  3、师出示词语:

  急急忙忙 懂礼貌 肯定

  挤挤眼 做手势 使眼色

  惊讶 错怪

  要求:读完后划出这些词语。

  4、出示问题:

  小狗去小牛家做客,它总是伸着长长的舌头,这是一只嘴馋的小狗吗?

  5、引入学生所查课外资料,有关动物散热的知识。

  五、作业:

  把这三课的词语抄到词语摘抄本上。

  六、拓展:

  阅读有关小动物的科普知识故事,讲给同学听。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子计算机的用途,培养了解新科技、学习新科技的主动意识,培养热爱科学的'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途,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了解新科技,学习新科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陈述、感叹、疑问三种句式的不同语气。3.学会书写10个生字,认识5个多音字。

  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出示、解读学习任务、要求。

  1.小芳为什么找不到舅舅家了?

  2.她是怎么找到舅舅家的?

  3.你知道计算机还有那些用途?

  4.合作交流,计算机或其他现代化的工具及设施。5.师提问并。6.作业: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完成课后第二题。

  体会陈述、感叹、疑问三种句式的不同语气。

  1.“叔叔,计算机怎么知道我舅舅家呢?”2.小芳高兴的叫起来:“他就是我舅舅!”3.“我们找不到舅舅家了。”

  三、独立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四、写字教学:教师范些生字。学生书空后练写。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语文教案 篇7

  1、长江之歌

  2、五彩池

  3、七 月 的 天 山

  4、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5 、山海关

  阅读链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综合学习(一)

  6、穷人

  7、最美好的礼物

  8、有月亮的晚上

  9、成全一棵树

  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阅读链接

  爱 的 絮 语

  综合学习(二)

  我的小笔头

  11、《心的翅膀》教学设计

  12 、百合花开

  13、世界边沿在哪儿

  14、壮哉,少年游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阅读链接—学会乐观

  综合学习(三)

  姚振函简介

  16、世界儿童和平条约

  17、 相片

  18、 将军与孤女

  19、 阳光下的皮肤

  20、地球万岁

  阅读链接—不能忘却的圆明园

  综合学习(四)

  小学语文冀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

  轻轻翻开这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课本,我们便开始了一次远行。随着一篇篇优美的文字我们纵情于山水之间,领略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自然山水在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文化的传承与博大,让大自然的神奇尽显风姿。留连于山光水色、亭台楼阁之中,我们的心灵受到滋养,眼界得到开阔,胸怀变得博大,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出发吧!

  《长江之歌》将让我们领略到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母亲河,走近那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感受她穿越古今、亘古不变的豪迈情怀,触摸她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母亲情愫。让我们用无限的赞美与最真诚的祝福歌颂她吧!

  《五彩池》则把我们带到了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上,让我们亲身感受那“世外桃源”般的神奇。水池形状千姿百态,池水颜色五彩斑斓,再加上水池周围色彩绚烂的花朵,这幅浑然天成的美景怎不让人感到如入仙境呢?

  《七月的天山》这则游记让我们置身于一种抛却喧闹之后的寂静、远离酷暑之中的'清爽、洗尽雕琢之余的纯朴之美中,这样一次旅行让我们的心灵也随之接受了一次洗礼。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水乡优美的画卷。徜徉其中,我们被绍兴水乡的精灵——乌篷船,深深吸引,流连其间,我们为那五千座姿态万千的桥而叹服,心底深深地羡慕绍兴孩子能够坐在桥上听故事的经历。油然而生一种感慨:绍兴,真美!

  《山海关》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雄伟壮观、地势险要的关口,展示了它千年雄关的巍峨气势。随着作者抚今追昔,我们也不禁为那些捍卫国土的英雄而肃然起敬。

  《阅读链接》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楼文化,让我们走近中国名楼,来感受它们丰富的人文内涵吧!

  这一次旅行,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相信这趟旅行也将为你的人生打下另一番底色,抑或开启了你的心智。这不过是一个开始!

  1.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资料,在美读中品赏领悟诗歌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和中华民族之母亲河的雄壮与伟大。

  【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出长江的宏大气势,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对祖国长江的感恩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激情导入

  听《长江之歌》这首歌及放映有关长江资料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师:同学们,当我们口中吟唱起“长江之歌”时,你一定会难抑激动的心情,现在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2、初读感悟

  师: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检查认读

  个别指导纠正

  预设:

  师:通过诵读诗歌,谁愿意把自己的感觉说给大家听?

  生: 体会到了祖国长江的壮观、磅礴、伟大

  我感到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幸福

  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优美和凝练

  我为母爱所折服

  我们要学会感恩

  我为长江母亲而自豪

  师:同学们的感受和我一样,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别样的心情再次走入这首诗歌。

  3、品读领悟

  出示中心话题,“作者为什么把长江比做母亲来赞美?”默读课文,请在文中勾画出关键词句,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谈谈,并体会着读一读。

  学生自学

  小组进行合作、探讨。

  预设点: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生:“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生: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师:你可知道长江两岸有着多少中华儿女,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有三亿人口生活在长江两岸。

  生:我可以体会到长江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良田万顷,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有关语文的教案12-07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活动教案01-22

语文《画》教案02-22

语文《氓》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