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2 08:49:5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小学语文教案9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3、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4、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5、熟记成语,读读背背,作为积累。

  6、说话:即兴演讲。

  7、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些语言故事的成语,熟记成语,读读背背。

  拟订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1——5题。

  教学过程:

  一、用钢笔描红。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生齐读内容,要求读正确、通顺。

  3、练写描红,师巡视指导。

  二、读一读,注意“不”字的声调变化。

  1、自由读内容,观察比较,两行读音有何不同?(小组之间可讨论讨论)

  2、指名回答。

  3、师小结:“不”字在前面的所有的词语中,如果后面是第四声的字,那“不”字就读第二声;若后面的字是其他三声,“不”字仍读本调第四声。

  4、齐读词语,进一步体会。

  5、交流“不”字声调变化的`词语。

  三、写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成语是汉语宝库里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有多种来源。其中有一些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思考:找出这样的成语。

  3、竞赛分组讨论。板书成语。

  4、集体评议。

  5、自由读成语。

  6、摘抄成语。

  四、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自由朗读句子,回答两个句子间有什么关系?

  3、练习用关联词造句。

  ⑴指名口头造句,是评讲。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4.学习按正确的方法抄写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科学家说的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利用抽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

  2.听写词语。

  问题 错误 答案

  (教师提醒学生的写字的正确姿势。)

  教师巡视,抽生把听写的词语拿到展示台,师生一起订正,可以强调书写规则。教师问:谁能用“问题”一词说句话呢?

  抽生说。

  问:孩子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本文讲的谁的问题吗?生:是科学家的问题。

  教师板书:科学家的问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孩子们打开书,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一找,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抽生读科学家提的问题。齐读带有问号的句子。

  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呢?理解“议论纷纷”的意思。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多离奇的答案呢?

  师引渡:所有的孩子们都相信了吗?生:玛丽亚不相信。

  2.学习三、四自然段。

  (1) 请同学们快速地读第三、四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能体会玛丽亚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的句子。抽学生说。

  当孩子说到玛丽亚“满腹疑惑”一词,想象她会想些什么呢?从而理解这一词语。

  (2)年幼的玛丽亚虽然不相信科学家提出的问题,但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她请教了谁?(妈妈)妈妈是怎么对她说的呢?

  (3)玛丽亚听了妈妈的话,她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请一名学生读。

  (4)玛丽亚得出了什么结论?结合插图和回家实践的理解“漫”的意思。

  (5)得出结论后,玛丽亚很生气。思考:她为什么生气呢?

  抽学生说。齐读第四自然段。如果是你,会生气吗?

  师引渡:是呀,玛丽亚的确很生气,我很崇拜的科学家怎么会骗小孩呢?得找那个科学家问问。

  3、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玛利亚的问的.句子。抽学生回答。

  生:“你怎么可以提出错误的问题来骗我们呢?”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语气比较强烈。为什么她会这样问呢?联系前文说。体会玛利亚这是心情怎样的?把这种生气的语气送进句子中读。指名学生玛丽亚的话。从你读中我听出来了你是很生气的。

  (2)科学家听后,他有什么表情呢?(生:哈哈大笑)

  师:科学家回答这个问题时哈哈大笑?

  生:科学家为自己提的问题而发笑。

  生:科学家看到玛利亚的认真实践而高兴。

  (3)科学家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

  生自由回答。勾画出反复读。出示小黑板。齐读。

  (3)玛利亚明白了什么?

  生:他明白了只有不迷信权威,多动手做才能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

  三、作业:

  (1)抄写科学家的话。这道题是第一次出现,教师要求学生:把一句默记完整后再抄,不能看一个字或词就写。(教师巡视,如果发现没掌握方法及时纠正)

  (2)抄写词语。

  议论纷纷 满腹疑惑

  板书设计:

  25科学家的问题

  议论纷纷

  满腹疑惑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学会11个生字词,会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个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不应该依赖父母生活,而应从小就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道理。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懒狮子说的话,了解其不练功的原因,理解狮子妈妈说的话中所讲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

  拼音卡片,幻灯片,小黑板写狮子妈妈的话。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准生字读音,理解字词的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见过狮子吗?你知道狮子有哪些特点?(凶猛,食肉,林中之王)

  2、今天我们学习14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二、初读课文

  1、读准课文生字字音,读通全文,标了出自然段。

  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例:kē 棵),齐读词语卡片。

  3、逐段朗读课文。

  4、再齐读课文。

  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他们的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有哪点有同?

  3、读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⑴第一句话讲什么?板书:一只刻苦练功

  从哪儿看出刻苦练功?

  整天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练的时间长,从早到晚,不怕苦,不怕累)

  它整天都练些什么本领?谁能用手势做一做滚,扑,撕,咬的动作?(滚可以练得身体灵活:扑能使动作迅速而凶猛,撕,咬能置猎物于死地)

  ⑵另一只小狮子整天在干什么?板书:另一只什么也不干。

  懒洋洋地晒太阳是什么样子?(没精打彩)

  ⑶看图⑴谁是狮子妈妈?谁是刻苦的狮子?谁是懒狮子?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喜欢哪一只小狮子,为什么?

  ⑷带着感情读2自然段。

  4、这只狮子为什么会这么懒?读 3-6自然段。

  ⑴小树向懒狮子提出了哪两个问题?

  练功是什么意思?(锻炼本领)读出奇怪的语气。

  ⑵懒狮子是怎样回答的?

  那苦头指的什么?说明什么?(怕苦)它认为什么是吃苦头?它说这话时什么语气?慢吞吞说明什么?谁来试读?

  ⑶懒狮子不练功,以后怎样生活呢?它自己是怎样想的?(读懒狮子的第二句话)

  凭着是什么意思?靠谁呢?它父母有什么本领?它父母有什么地位?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想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板书:yi kao 父母⑷懒狮子说这话时是什么样子?(得意)看插图

  ⑷为什么会这样?(炫耀)

  ⑸它会生活得好吗?为什么?

  5、狮子妈妈是怎样教育懒狮子的?读第七段,把妈妈说的话勾下来。

  ⑴妈妈一共讲了几句话?

  ⑵抽读第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谁可靠,只有靠自己)

  ⑶要靠自己该怎么做?读第二句。

  也是什么意思?跟谁一样该苦练功?应该是什么意思?妈妈为什么这样说?(让他向勤狮子学习克服怕苦的思想)

  ⑷妈妈还告诉懒狮子什么?真正的狮子是怎样的狮子(有独立生活能力,像父母一样做林中之王)

  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只有刻苦学会生活的本领,才)板书:中心句

  这句话用子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妈妈什么思想感情?

  ⑸听了妈妈的话,小狮子是什么表情?看插图(3)这时他会怎样想,怎样做?

  6、这刻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小应该刻苦锻炼生活能力,不应该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

  7、小学生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应该学会哪些本领?

  四、全文板书:

  一只 整天练习 非常刻苦

  14、两只小狮子

  另一只 什么也不干 依靠父母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五、练习用应该 本领 真正说话。

  (市三新教材培训研讨示范课)

  第二课时

  理念渗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朗读、探究。

  设计意图:

  1、把生字编创入和课文联系紧密的语境中,使学生更有兴趣识字,又增加了阅读的量,丰富了语言,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2、打破逐段讲解方式,将内涵紧靠又富有朗读价值的语句突出结合来进行阅读指导,使读活跃于文本,深入于文本。以期学生得到良好的阅读感受。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苦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语境识字法

  教学过程:

  一、语境中复习生字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只小狮子,刻苦练习的勤勤,懒惰的'小狮子惰惰。勤勤整天练习本领,它已经能抓兔子了,你们瞧:幻灯出示

  狮子王远远看见草丛中有只兔子,它猛地扑上去,一口咬住兔子,在地上打了个滚,用它尖尖的爪子撕开,美美地吃了起来。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勤勤真能干。可是还有只懒狮子呢!这节课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帮惰惰。

  二、探究读文

  1、惰惰这么懒,它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先读读课文,找找它为什么这么懒?划一划。

  2、反馈:

  A、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的很好!惰惰是怎样说这句话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自由读,赛读,师范读,生齐接读。)

  (指名读、评价、同桌互读)

  读出了一只懒洋洋的狮子,但我们可不能真的懒惰哦!

  3、老师就是怕吃苦头的懒狮子,谁能劝劝我、教育我,让我变一变呢?静静思考一分钟。各抒己见,角色对话。

  4、齐读狮子妈妈的话。

  小朋友们说的可真有道理,我记住了。狮子妈妈以前也是这么教育我的,可我不懂,你们能再读给我听听吗?

  练读一遍,齐读。

  现在我懂了,我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

  随机板书应该、本领、真正。

  三、分角色回归朗读

  1、惰惰还有位好朋友呢!是一棵关心它的小树,把它的话找出来读读。(自由读3、5小节)

  2、我们一起完整的读读这个故事吧!

  分角色朗读全文:师读旁白添加激情导语,女生读小树的话,男生读懒狮子的话,男女生齐读狮子妈妈的话。

  四、总结延伸

  惰惰有小树的关心、我们的提醒、狮子妈妈的教育,它一定会抓紧时间学习本领,象刻苦的小狮子一样,成为真正的狮子王!

  那我们呢?故事学完了,有话对自己说吗?或者对你的小伙伴说吗?用上应该、真正、本领对自己说一句话。

  五、书写指导

  我们也不能做懒惰的小孩子,应该刻苦学习本领,学习知识,做一个真正的有用的人。今天就练习写苦。

  认读;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加一加)

  观察田字格里的位置,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描一个,再开始写。

  一看、二记、三描、四写

  板书:

  两只小狮子

  靠父母-----

  应该本领真正

  怕吃苦-----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结合习作提示,明白写人的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性格、兴趣等展开介绍。

  2、 画好自画像,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关于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难点:写出个性特征。

  课前准备:

  1、 课本插图投影片。

  2、 例文录音。

  3、 用来画自画像的卡纸和小镜子。

  4、 好词语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儿吗?拿出你的小镜子,欣赏一下镜子中的自己吧!杜小虎真逗,他对着镜子给自己画了张像呢!画好了,还写了篇作文,题目就是“我的自画像”,想读吗

  二、 读懂例文

  1、 指导看图。

  (1) 小朋友,你看杜小虎给自己画的自画像,哪些地方画得特别像啊?指名说。

  (2) 你能看图说说自己对杜小虎的印象吗?

  说给小小组的同学听。

  指名说。

  (3) 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准确,他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来画的,瞧那笑眯眯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多可爱啊。

  2、 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

  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杜小虎写的《我的自画像》,想想他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

  (2)对照插图,再读例文。

  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杜小虎的自画像,从这张自画像上,你能看出杜小虎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们再来读读杜小虎的习作,他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了吗?

  三、 指导习作

  1、 学生给自己画像

  2、 同桌互相欣赏,提出修改意见。

  3、 自由地把画张贴在黑板上,学生做“猜猜看”的游戏。

  (1) 愿意展示自己的小朋友请把自画像贴在黑板上,其他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

  (2) 睁开眼睛,让我们来“对号入座”猜猜看,他们都是谁,把名字写在相应的画像旁,并说说你猜出的理由。

  (3) 学生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并说出理由。

  4、 学生练说。

  (1) 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画像,就像杜小虎一样给同学们做一个自我介绍,如果小朋友觉得你说得不像,那就要请你唱歌儿啦。

  (2) 出示“好词语花篮”,供学生写作时选用。

  活泼开朗天真烂漫美丽大方帅小伙

  愣头愣脑憨厚

  5、 学生练写。

  (1) 学生写草稿。

  (2) 指名读。

  (3) 师生评议。

  (4) 学生誊写。

  (5) 习作和画像展览。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二.认读生字。

  1. 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画下来。

  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 借肋图片,读词语。

  4. 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读一读,记住生字的读音。

  5. 小组合作学习,做猜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找朋友”游戏:出示图片,找生词卡片。

  2.对照图片,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你都做过什么,并且说说你的`感受。

  3.有节奏地读词语。

  4.说一说:小组合作学习,给“戏、航、琴、钢、弹、养”这些汉字各组一个词。

  四.读书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 指名读词语。

  2. 师生合作读词语。师做动作,生读词。

  3.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读词语。

  二.学习汉字,记住字形。

  1.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字形。

  2. 全班汇报:你记住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三.指导书写。

  1. 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 比较:“棋、钢、弹、观”都是左右结构的字的区别;“琴、养”中间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上下部分要紧凑。

  3. 教师范写:“琴”。

  4. 学生练习写字: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预习新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通过选词填空,提高近义词辨析能力和运用能力,了解词语的意思和了解近义词的区别。与别人进行口语交流,使学生有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乐于表达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能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字写的比较端正、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感悟近义词,进行读和写,能够运用标点符号修改句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点学会设计。

  教学重点:

  有针对性地写己喜欢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选词填空

  1、理解意思会区分他们的不同。。

  1、试做。

  2、订正。

  二、照样子写句子。

  1、先读懂例句,在改写句子。

  2、改好后订正,再读一读。

  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读懂句子找出毛病。

  2、自己修改。

  3、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上查资料

  教学重点:

  筛选材料。

  教学过程:

  一、阅读短文。想一想为什么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

  2结合思考题进行默读明白。纸张能变成风筝,竹子能够唱歌,树木能够在载着游客四处游玩

  二、我们的科技角

  查找有关机器人、星空或其它科技方面的材料,办一期科技报。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组织和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计过年。

  二、分工合作,做好准备。

  一、开展活动,落实

  完成习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咱们不仅在课堂里学到过神话故事,还在课外书上接触到过许多神话故事,

  你能说出几个吗?

  生:我知道《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生:我知道《女娲补天》的故事。

  生:我知道《后羿射日》的故事。

  师:小朋友知道的故事可真多,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神奇的`故事,题目叫做《夸父追日》。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夸父是——

  生:一个人物的名字。

  师:追就是——

  生:赶的意思。

  生:“追”的意思就是追赶。

  师:日就是——

  生:(齐说)太阳。

  师:那整个题目连起来就是——

  生:夸父追赶太阳的故事。

  师:让我们再读一读课题。生齐读。

  师:读懂了课文的题目,你的小脑袋中有什么疑问,或是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夸父是谁?

  师: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的一座大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领叫夸父,它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思坚强,气概非凡。

  生: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而且它很热,我们人类根本不能靠近,夸父为什么明知山中虎,偏向虎山行?

  生:夸父有没有追到太阳呢?

  生:夸父是怎么追赶太阳的?

  师:小朋友真能干,紧紧抓住追日这个主要内容,提出了三个有价值的问题,徐老师反这三个问题做个归纳:1、夸父为什么要追日?2、夸父是怎样追日的?3、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接下来就让我们围绕这三个问题来学学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三、教学重点: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四、教学难点: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小黑板及生字卡片

  2、学生收集小猫的图片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跟什么小动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畅谈,并出示课件,可爱的小狗、小猫等图片)

  2.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外国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正音。

  (1)你们觉得哪些字音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老师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读,并集体认读)

  (2)读准了字音,我们开小火车读一读词语(小黑板出示本课词语) 。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今天,老师和大家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课文,“默读”(师板书),什么叫默读?(指名说)小结: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次),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全班交流)

  3.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次 )。

  (1)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下来。

  (2)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读几遍,你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

  (3)指名全班交流

  老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请学生把自己喜欢句子和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说得有趣,那谁能读得比她更有趣呢?(鼓励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读出有趣,享受阅读的快乐。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出示课文插图和段落。)

  3.默读课文最后三段(第三次),想一想伯洛为什么没有离开?你从哪儿知道的?卡罗尔用心地照顾它,和它一起游戏,一起玩耍。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4.领悟文章内涵: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别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播放课件)

  5.小结默读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选好学习了这篇课文,这种方法很好。你在读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思考问题。现在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就用默读的方法在课外读一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它的作者就是这位法国小姑娘蒂皮,今年12岁,她从小就生活在非洲的丛林里,小蒂皮把大象视为哥哥,和狒狒相伴,与鸵鸟共舞,连危险的豹子她也尝试着去和它接近。她会跟动物说话,用眼睛跟动物交流。希望同学们用默读的方法去感受蒂皮和她的野生动物世界,希望同学们也像小蒂皮一样热爱野生动物,以真诚的爱心关爱大自然,善待野生动物,去营造一个美好的充满欢乐友爱的未来世界。

  第二课时

  实践活动

  1.我们感受到了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真挚的情谊。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广告的作用真大。在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广告呢?(学生自由地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广告。)

  2.试着写广告词。

  3.课外阅读作品:《我家的小猫》、《内尔罗和爱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9-02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