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9 08:14:4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①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

  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③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又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A案

  ●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讲故事比赛

  ①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②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①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②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③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附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赵简子立即拉弓搭话,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蹿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会报答您。”

  东郭先生看着赵简子的人马卷起的尘烟越来越近,惶恐地说:“我隐藏世卿追杀的狼,岂不是要触怒权贵?然而墨家兼爱的宗旨不容我见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说着他便拿出书简,腾空口袋,往袋中装狼。他既怕狼的脚爪踩着狼颔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压住了狼的尾巴,装来装去三次都没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躯,把头低弯到尾巴上,恳求东郭先生先绑好四只脚再装。这一次很顺利。东郭先生把装狼的袋子扛到驴背上以后就退缩到路旁去了。不一会儿,赵简子来到东郭先生跟前,但是没有从他那里打听到狼的去向,因此愤怒地斩断了车辕,并威胁说:“谁敢知情不报,下场就跟这车辕一样!”东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说:“虽说我是个蠢人,但还认得狼。人常说岔道多了连驯服的羊也会走失。而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况一只不驯的狼呢?赵简子听了这话,调转车头就走了。

  当人唤马嘶的声音远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说:“多谢先生救了我。请放我出来,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却改口说:“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说着它就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慌忙躲闪,围着毛驴兜圈子与狼周旋起来。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东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对狼说:“我们还是按民间的规矩办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说你应该吃我,我就让你吃。”狼高兴地答应了。但前面没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问杏树。老杏树说:“种树人只费一颗杏核种我,20年来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实、卖我的果实,享够了财利。尽管我贡献很大,到老了,却要被他卖到木匠铺换钱。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扑向东郭先生,这时正好又看见了一头母牛,于是又逼东郭先生去问牛。那牛说:“当初我被老农用一把刀换回。他用我拉车帮套、犁田耕地,养活了全家人。现在我老了,他却想杀我,从我的皮肉筋骨中获利。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听了又嚣张起来。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拄着藜杖的老人。东郭先生急忙请老人主持公道。老人听了事情的经过,叹息地用藜杖敲着狼说:“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讲父子之情吗?为什么还背叛对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辩地说:“他用绳子捆绑我的手脚,用诗书压住我的身躯,分明是想把我闷死在不透气的口袋里,我为什么不吃掉这种人呢?”老人说:“你们各说各有理,我难以裁决。俗话说‘眼见为实’。如果你能让东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装一次,我就可以依据他谋害你的事实为你作证,这样你岂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兴地听从了老人的劝说,然而却没有想到在束手就缚、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东郭先生的利剑。

  ●作业

  ①回去任讲一个故事给家人听。

  ②读读记记:

  规矩胆瓶金币堡垒铁*违背解救倒霉起誓简短口吻

  下流无耻笑逐颜开自言自语披头散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恩将仇报

  B案

  ●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①从图入手:(播放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渔夫此时怎样?你推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②导语: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夫的故事》。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里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③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交流讨论

  ①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②交流思考的问题。

  a.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b.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①情境(多媒体播放家门口渔夫和妻子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②情境(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作业

  ①读读记记本课要求读记的词语。

  ②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语文教案 篇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教育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师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四、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五、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六、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简笔画)

  课后反思记载

  在导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上课时,首先出示文题,让学生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合理想象、表达,从而引入本课。学生谈的丰富极了,有的认为去访问一位隐居的老人,有的认为去访问稀有动物,有的认为去访问某个建筑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引导其合理想象、表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1、继续阅读理解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情感教育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点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

  师生活动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五、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

  古桥——老朋友山泉——姐姐

  清晨访友

  悬崖——爷爷

  夜色归家

  (好心情)

  老柏树——慈祥

  (好记忆)

  课后反思记载

  本课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在教授本课以朗读为主,体会句子的含义后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为主,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去感悟,体会.尤其是学第五自然段,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学生的想象里非常丰富,而且能读出美感.大多数学生都能背诵课文里的段落。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

  1、使学生懂得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2、学会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并逐步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

  二、教育与训练要点

  1、下课了,下面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再去玩。

  2、学习用品应当按规定的位置放好,动作要快。

  3、预备铃声响,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进教室,等候老师上课。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一张课程表。

  2、一张课桌平面图。

  3、自制录音“听到上课铃”。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解放军叔叔在打仗前,总要把枪擦得亮亮的'。火车司机在开火车前,总要检查一下每个轮子的螺丝钉有没有拧紧。农民伯伯在割稻前,总要把镰刀磨得快快的。同样,我们小学生,在学本领前,也要把学习用品准备好,这样蚕能顺利地学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好课前准备”。

  2、演示明礼导行

  (1)课间十分钟先做好课前准备。小朋友,下课铃响了,你想想,应该做什么?(讨论)

  下课铃响了,这是告诉你:快快做好下一节的准备工作,再去小便和玩耍。你应该知道下一节是什么课,需要准备什么学习用品。你应当:A把上过的课本放进书包里。B把应该交的本子交上去。C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按老师的规定放整齐,然后离开教室去小便和玩耍。

  (2)学习用品应当放在指定的地方。我们在做课前准备时,学习用品应当放在什么地方呢?

  A出示:桌面平面图。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刨好,要不要在刨一下。B请一名学生演示。C请全体学生按上语文课的要求统一连练练。

  3、巩固联系

  (1)教师贴出日课表。按照要求训练。

  (2)示范引路。A请一学生讲一下课前准备的三步;B再按课程表练连。

  (3)集体训练。A同桌对讲:课前准备的三步。B按课程表的科目,提要求,逐一训练。

  (4)比一比,练一连,同桌竞赛。

  4、听录音明理导行。

  (1)听录音“听到上课铃响”。

  (2)讨论:听到上课铃,同学们怎么样?

  归纳:上课铃响了,就是告诉你:上课啦!快进教室!同学们都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走进教室,赶快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看学习用品有没有放整齐,静下心来,放好小手,等老师来上课。

  (3)说说:“你该怎么办?”A你在排队滑滑梯,正要轮到上滑梯时,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B你在操场上踢球,正玩得高兴时,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C你想找二年级的一位同学借一样东西,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调换驴——告驴——审驴——找到驴”四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课文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恼”、“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激趣质疑——细读课文——合作研究——自主解疑”的方式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深入理解。

  2.通过“表演课本剧”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培养表达能力。

  3.通过概括故事内容和列小标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猜猜我是谁”

  每个小组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人来说,一人来猜!说的同学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但不要说出所猜的人的名字里所含的字。(出示:“福尔摩斯(柯南)”、“包公”、“马”、“驴”)猜完学生板书。

  随即采访:

  1.“包公”他性包名公?就像“关公”一样,这是古人的尊称。你对他有哪些了解?(一学生谈、小组可以旁边补充。唱歌也可。)

  2.“马”和”驴”有相同点吗?(识途)

  一、 导入新课

  1.擦掉“福尔摩斯(柯南)”、“马”。今天,我们要讲的小故事,就是和“包公”、和“驴”有关。

  2.那“包公”和“驴”又有什么联系呢?(先写“申”,一起案件里都有申诉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告”,当然也要有“被告”了。在一间屋子里,也就是过去的衙门里,解决原告和被告的纠纷,也就是“审案”了。把字补充完整。)

  3.读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觉?(奇怪、有趣,包公为什么要审驴呢……)那好,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小故事。

  二、 初读概括

  1.在预习中有没有遇到影响大家阅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一下。

  2.那我们就一起读读这个故事,看到底讲了个什么事。(师生读)

  3.谁来说说讲了个什么事?(学生概括,师指导)

  4.看来“驴”在这个故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再精练一些,能不能给经过加一个小标题。(调换驴〈如果说“丢驴”就加以引导〉——告驴——审驴——找到驴)

  5.质疑: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你觉得奇怪,或者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说一说!(随机板书)

  三、 细读探究

  (一)引导略读“调换驴“部分

  1.在学习上即使有一点疑惑,咱们也千万不能放过,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好吗?刚才,为什么说“丢驴”不准确呢?

  2.既然没丢,好坏还有一头驴,干嘛要去“告驴”呢?(两头驴相差太大、唯一的财产)

  ⑴差别有多大?(学生读书比较)

  ⑵差别再大不就是一头驴嘛,万一告到公堂又找不到那多丢人呀?(理解“唯一“的财产)

  3.顺势引导、朗读:难怪王五会有那样的反映……谁想读读王五的表现?想想王五当时的心情!什么心情?再读。

  小结:原本荒唐的事,细细分析起来,有时倒也顺理成章。就这样,一桩不大不小的案子摆在了包大人面前。

  (二)学习“审驴“部分

  1. 刚才,大家对“审驴”的部分也颇感兴趣,有的还有疑惑。咱们像小侦探一样也仔细分析分析好不好?

  提出要求:包大人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你不懂的问题,发现了先自己想想能不能解决,能解决的话一会儿可以考考组里的同学;不明白也不要紧,小组里其他同学思考完之后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看看集思广义能不能解决。最后还可以拿问题考考全班同学,考考老师好吗?

  2. 小组合作研究讨论。

  3. 交流汇报提问

  (1)有没有挺难解决但你们小组齐心协力解决的很精彩的问题,和大家汇报一下。(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2)谁来提个问题考考大家?(一生问,其他思考、回答)

  学生汇报中抓住包公的`表现:

  “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驴”被告的案子很奇,开始也犯难,但马上找到了解决办法。

  “关上三天、痛打四十大板”——驴的本性慢、比较迟钝,为了让驴“受够了惊吓”,才能飞奔回家。

  “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个个都想来看看热闹。”

  ①这么多人来看,万一审不好怎么办?——了解驴的本性、胸有成竹。

  ②不怕罪犯知道,把驴藏起来?——制造“审驴”的假象,可以让小偷放松警惕。

  小结:看来,我们的包大人确实是遇事冷静、足智多谋呀!

  4. 同学们,你们觉得审驴部分有趣吗?咱们把它排成小课本剧怎么样?

  课件提出要求:送大家一把金钥匙“你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小演员”

  ① 小组里协商一下,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② 找到自己的对白,画下来,读通顺。

  ③ 联系上下文和人物的心情,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语气。

  ④ 可以加一些动作和道具吗?那就锦上添花了!

  “大胆上台吧,你是最棒的!”

  5.学生排练、表演,随机总结。

  四、 总结全文

  1.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

  包公使用了计谋,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己,是要不得的。

  2.其实,包公不仅审过“驴”,还审过“石头”,还有很多奇案呢?大家想再读一些包公审案的小故事吗?提供网站、书籍。

语文教案 篇5

  一、 教材简析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五项内容,分别是:复习同偏旁的字、读词语、比较形近字、读句记句和读儿歌。第一课时完成前3部分:“我会认”、“我会读”、“比比写写”。通过“我会认”中复习同偏旁的字,让学生用归类认读的方式加深记忆。“我会读”,是通过读了词语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生字,积累词语。“比比写写”是引导学生仔细辨认,把字看清楚。“读读说说”则是通过读句子,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我会读”是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 设计理念

  1、 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性,让学生在读中学,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

  2、 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

  3、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在充分注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能力表现的不同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健康地发展。

  三、 教学目标

  1、 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 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 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四、 课前准备:挂图、苹果图、苹果、小黑板。

  第1课时

  一、 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语文园地”去玩几个有趣的游戏。

  二、 我会认

  1、 小朋友,你们瞧,小兔、小猴、小狗正忙着摘苹果呢!我们一起去帮他们摘,好么?

  2、 出示苹果树贴图(树上贴三种苹果: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三种苹果背面贴着带有“ 亻、口、言”的字,在苹果树的下面贴出分别写着“亻、口、言”的三个筐)。树上的苹果可真多,我们赶快去帮他们吧。

  A. 哪个小朋友愿意上台来摘苹果?并把它贴到相应的筐上。

  B. 当一当小老师带大家认一认这字。

  C. 找出三组字各组的字形特点(小组读——全班读)

  3、 扩展练习:这棵树还会长出哪些苹果?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三个偏旁的字,鼓励在生活中识字。

  三、 我会读

  1. 刚才我们帮小动物摘了苹果,它们可感谢大家了,还非要送了大家一些苹果。

  2. 出示装苹果的筐(筐里装满了苹果,正面写上词语)

  A、 我们来看一看它们送给我们的苹果吧(学生自由练读)

  B、 合作读:你能跟你的小伙伴说说都有哪些苹果吗?

  C、 个别读:现在我要把这些苹果送出去了,只要你能读准它,就能得到它哦。

  4、 扩展练习:你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来说一句话吗?

  四、 比比写写

  1、 小黑板出示六组形近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认一认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

  A、 自由练读

  B、 汇报(这些字长得都很像)

  可以用组词的方式来识记。

  2、 指导书写

  A、写字前,你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吗?(握笔、写字姿势;把字写的端正、整洁。)

  B、把你认为最美的字给你的小伙伴展示一下。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 读句说句比赛

  引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到语文园地里痛快地玩了一节课。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到语文园地参加两项比赛吧!

  1、 指导读句子

  A、 出示三句话,教师范读。

  B、 指名读。

  2、 读了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呢?

  A、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B、 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3、 说句子比赛

  A、 小组合作,用“吗、呢、吧”分别说句子‘

  B、 汇报并比赛

  C、 评议:“吗、呢、吧”是否用得准确,说话时否体现出问问的语气。

  D、 鼓励说得不理想的学生再试一次。

  二、 我会读(朗读比赛)

  1、 教师范读《天上的小白羊》,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2、 交流感受:听了朗读,你好象看见了什么?

  3、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会读、读不好的字。

  4、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遇到的困难,互帮互学。

  5、 指名读,评议。

  6、 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站、躺、凉、肥、才”五个字及多音字“看”,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与白云交流的语气。

  7、 朗读比赛(个别比——男女赛读)

  8、 扩展练习: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集体讨论,小组相互补充。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教师小结进入课题。

  2.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丝绸之路》,看了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引导:什么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后遐想不同两国互赠礼品的友好场面)。

  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使同学们知道我国被外国人称为“丝绸之国”,中国丝绸在外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习3―7自然段: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小结: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所付出的艰辛,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4.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

  (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____”画下来。

  2.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发展的纽带。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四、师生总结,明确文章主旨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是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人民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

  五、口语训练

  丝绸之路给我国的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对丝绸之路了解多少,把他们不知道的讲一讲,他们会夸奖你的。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认识二十四种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吧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写下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出示课件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应表达的语气。

  3、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全班交流后归纳: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4、组内读句子的,比比谁读得好。

  5、拓展。

  ◎游戏强化标点用途:同桌选择自己喜欢的标点,各说一句话,互相表演,表达自己扮演的标点所表达的语气。

  如:生1:吃饭啦!

  生2:吃饭啦?

  ◎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4)游戏巩固生字。

  2、我会连

  ①生读一读,连一连。

  ②交流

  ③拓展练习

  打开( ) 茂密的( )( )的乌云

  辨别( ) 满天的( )( )的空气

  寻找( ) 清新的( )( )的枝叶

  3、读读背背

  (1)自读节气歌。

  (2)说说自己已知道的节气。

  (3)再读读后面的24节气的名称。

  (4)对比说说儿歌每一行都讲了哪些节气。

  (5)看挂历,具体的了解24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第 二 课 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感知动物的奇妙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交流互动

  (1) 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知道的有哪些动物?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组内交际,生生互动

  (1) 当解说员。

  选定自己最喜欢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讲时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如:我是小白兔,非常可爱、活泼。……

  (2)派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四、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学生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旁边写上几句话。

  五、赠送作品,互相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

  第 三 课 时

  一、展示台

  1、生说说自己课前都搜集到了哪些自然知识。比如:风景图片,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采集、制作动植物。

  2、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在组内交流交流。如:你搜集到的是标本,那么可以说说该标本的生活习性,样子等。

  3、全班交流(投影仪有选择性地展示)。

  二、宽带网

  拓展学习导语: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呀,大自然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两种有趣的动植物。

  2、在组内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非常有趣的,推选出组内的小博士。

  3、号召学生争做“小博士”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语文教案 篇8

  一、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情景,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南国风光。

  (一)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风光的美丽,积累、运用语言。

  (二)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搜集鸟的天堂的图片资料,在百度中搜索《鸟的天堂》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鸟的天堂》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鸟的天堂的画面,感受南国风光,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惊醒描写的表达方法

  四、 教学方法

  课文的语言优美。非常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性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文本中。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天堂应该是什么样子?交流,那鸟的天堂呢?你想象一下鸟在那里会怎样生活?今天,老师带带大家去鸟的天堂游览一番,好吗?

  2. 交流自己查找的资料

  3. (出示图片)

  4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鸟多 自由)

  二、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

  1. 小组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 小组检查生字词语认读

  3. 读得正确流利的组长画星

  4. 教师检查预习,看看这些生词你会读了吗?(出示课件)

  5.读得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

  (二) 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把这些词语放在课文中你还会读吗?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跟我一起听他读,看他们字音读得准不准?

  边听边思考:作者和他的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一次见到了什么景象?

  2.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课文第6、7、8段的有关段落

  (三) 品读课文,感受特点

  1.认真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鸟的天堂,小鸟是怎样在天堂里生活的? 边读边划出有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生汇报。

  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2.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四)看图片指导朗读

  过渡:是啊,正因为这棵枝干茂盛的大榕树,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同时,这里的人们与鸟儿和谐相处,所以,这里成为了鸟的天堂。

  那小鸟在这里怎样生活的?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体会到的 ?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再回到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

  再次指导读6、7、8自然段

  (五) 交流 朗读感悟

  过渡:是呀,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 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好?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读一读你自己喜欢的部分。

  指导感情朗读,并体会领悟作者在表达中饱含的感情

  (2)走近作家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六)拓展阅读

  鸟的天堂

  田汉

  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这首诗,是著名的剧作家田汉同志1962年到新会,游览鸟的天堂时即兴而作。

  (七)巩固检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 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对大榕树的称呼。

  2.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教学总结】

  《鸟的天堂》一课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副其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前,我深挖课文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明确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原因:其一,是因为生态环境好(榕树很大,很茂盛,周围是河流,气候适宜。);其二,是因为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同时生态环境好又有人为的因素。在教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课前查找资料,初步感知生态美。

  课前查找资料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变其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巴金先生写作的《鸟的天堂》原文,鸟的天堂所在地,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时间,老百姓是怎样保护它的,以及作为保护区和游览胜地,鸟的天堂的现在的情景。同学们对鸟的天堂了解地越多就越喜欢这鸟的天堂,这就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和情感基础。同学们所查找的资料不是独自享用,而是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分享,这样他们的知识宝库又有了新的内容,头脑中初步建立了这样的概念:鸟的天堂是美的,这美是人为的创造出来,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创造生态美。

  二、课中品读体味,深入感受生态美。

  《鸟的天堂》一文内容写的非常美,语言也非常美,作者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情也美。然而这一切的美的根源是来自于生态环境的美!为让这美的生态图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探究就成为关键。

  三、课后练习,延伸绿色教育。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来延伸绿色教育:画图或写段导游解说词来表达自己对“鸟的天堂”情感。通过完成练习,资料、课文再一次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鸟的天堂”优美的环境成了学生赞颂的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印入学生的头脑。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共有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桥》;两篇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梦想的力量》,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是自己感动的'词句。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的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5.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表达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四、编排特点

  1.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

  2.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

  五、教学安排

  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3-4课时,回顾与拓展2课时。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体育、操场、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动、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看图复述图意。

  4、通过学习,知道赖宁苦练跳绳是为了学好体育,锻炼身体,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第2-3段是教学的重点,应抓住课文中“满头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脚肿、连蹦带跳、感动”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从中体会赖宁勤学苦练的精神。指导学生利用插图和重点词复述课文。

  2、难点:(1)词义辨析:感动和感激(2)教学学生要学好所有功课,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2、通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学跳绳?他是怎么学跳绳的?

  2、学生汇报后,教师简述赖宁事迹。

  二、学习生字新词的读音。

  1、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请学生各自拼读生字的读音。

  2、交流自学情况

  3、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词语。随机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场”:什么时候,我们在操场上干什么。(从操场的作用理解操场的意思)。

  (2)请学生用动作“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4、练习巩固:课后练习2、3(校对)

  三、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体会赖宁苦练跳绳的重点词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培养学生把问题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较句子,史学生懂得运用恰当形象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教师简述这节课的目标:学习课文1-3自然段,重点学习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

  三、学生默读第一段,思考:赖宁上小学时,学习情况怎么样?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我们要学习哪些功课?赖宁的工科学的怎么样?从中理解“功课”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为了学好体育,赖宁是怎么刻苦练习跳绳的?带着问题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划: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了赖宁刻苦练习跳绳?

  2、出示第3句

  (1)齐读,说一说,那个词语写出了赖宁学跳绳很刻苦?为什么?

  (2)比较句子体会用上“满头大汗”有什

  么好处?(可以形象的表现出赖宁苦练的行动;又使学生初步懂得加上适当的词语可以把句子写具体。)

  3、第4句写了什么?(老师帮助赖宁学跳绳。)

  4、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样的苦练跳绳?

  五、默读第3段。

  1、边读边划:从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赖宁在家中也苦练跳绳?

  2、学生汇报后,齐读第1句和赖宁的话,出示句式说一说:因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师是被赖宁什么精神感动了?(勤学苦练、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师针对赖宁的精神进行品德教育。

  5、指导朗读对话,注意郭老师奇怪的语气和赖宁不好意思低声回答的心情。

  6、齐读第3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苦练跳绳。

  六、齐读2、3段。说话训练:赖宁是怎么苦练跳绳的?

  (各自准备--指名说,反馈评价--同桌互说)

  七、教师小结。(结合2、3两段课文,教育学生学习赖宁肯下苦功夫,勤学苦练的精神。)

  八、练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翠鸟教案03-30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公输》教案03-11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园地》教案04-14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园地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