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4 12:21:1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编【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汇编【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新生字,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识记大写字母。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2.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反义词识字的方法,开发智力,扩展识字,提高学生想象力、判断力、表达力及识字能力。

  3.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能与小伙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发现反义词识字方法,识记大写字母,提高想象力、判断力、表达能力及识字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大小写字母卡片,写有谜语的彩纸灯笼,小礼物,写有生字的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1.大屏幕出示图象及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帮助识字。

  (1)出示:长颈鹿──斑马图像,观察它们相比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高矮,然后点击出高、矮两个字。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两个字。

  (2)出示:猪──猴图,引出胖、瘦一对词。

  二、探索发现

  1.谁能说出高和矮有什么关系,胖和瘦又有什么区别(反义词)

  2.你还能说出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知道的反义词吗?师及时表扬、鼓励。

  三、激趣识字

  1.大屏幕出示: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

  2.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这些字,互相帮助一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稍差点的同学。

  3.小组汇报:任选一组反义词说两句话或用动作表演出来,深入理解字义,从而记住生字。

  三、游戏巩固

  1.大屏幕依次出示汉字,指名读,启发记忆生字的方法。

  2.摘果子游戏:在黑板上的大树中摘下你认识字的果子,把他们结成伙伴。摘到的果子奖励给摘对的同学。(多设些果子)

  3.看谁找得快:请两名同学上台,师说高,比一比谁先找到矮。学生主要认六个生字。

  4.同桌做考官,互相打擂互相考,一边拍手一边说我说高我对矮依次类推。

  四、读中感悟

  1.大屏幕出示礼物盒,打开后是6个小礼包,依次打开:打水,打伞,打电话,打鱼,打球,打个问号。(读一个出示一个。)

  2.指导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每个词中都有打字)

  3.谁能把每个词中打字用其他字换一下,但意思不能变。引导学生发现一字多意。

  4.读读记记,学生开火车每人一个带打字的词语。

  5.互相交流:一边读词语,一边给这些词语编动作,帮助理解,一生做动作,一生猜词。

  6.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说出更多的词语。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

  一、设置情境,引导发现

  1.大屏幕:一个动态的a在玩耍,遇到一个动态的A,它们手拉手做成了好朋友。

  2.它们为什么能做成好朋友呢?(都是a)

  3.我们学过的汉语拼音字母都有一个好朋友。

  二、探究识记

  屏幕上出示大小写相对应的字母表。

  1.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2.仔细看,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3.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怎样记住?

  4.小组内探究识记大小写字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大写字母,读准音,记准形。

  5.汇报自学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大写字母。

  6.由学生推荐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读字母。

  三、游戏巩固

  1.帮助小动物找家,大屏幕出示:A、B、C、E、F、H、M、N是小房子造型,a、b、d、e、f、h、m、n是小动物。

  2.找朋友游戏,师把小写字母卡片课前放到每个学生坐位上,指名手持大写字母的卡片去找与它同音的小写字母做朋友,其他同学手持卡片唱《找朋友》儿歌。

  3.击鼓传花游戏,鼓停花传到谁手中,谁上台指读大写字母。

  4.任选一个大写字母,说一说它们象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事物的`形状。

  5.猜字游戏,一生用身体或手势做出一个大写字母的形状看谁能最快读出字母。

  6.给小动物治病

  大屏幕出示大小写字母站错内容,指名说哪个小动物错了,把它改正过来。

  四、拓展应用

  学唱字母歌,帮助记忆字母顺序,背诵字母表。

  同学们真行,记住了大写字母还帮每个字母小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小动物为了感谢你们特意为你们写了一封感谢信呢,我们来看一下好吗?

  五、游戏感悟(《人有两件宝》)

  1.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画一画:将自己的小手画在纸上。

  3.我们的小手画画的时候是谁在为他们下达命令(支配他们)?(大脑)

  六、读中感悟,悟中读

  1.带着你的体会自由读儿歌。

  2.请同学自己试着读。

  3.师生共同正音,师范读。

  4.指名读,小组读。

  5.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6.读过儿歌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7.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下来。

  第三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

  1.布置谜语王国会场,播放古典音乐。

  2.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谜语,把自己搜集到谜语摆到自己的桌面上。

  二、猜谜高手过三关

  1.比一比,看谁能把收集或自编谜语的过程介绍给大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收集谜语说出谜语出处,但不能说出谜底。注意说话进要说清楚,说完整话,把意思表达明白。说得好的同学师发给小礼物(苹果型小卡片)

  2.赛一赛,看谁最先猜对谜语,组织学生积极猜谜。

  学生念谜语时猜谜学生会迫不及待去猜结果,场面十分活跃。教师要注意维持秩序。鼓励学生自告奋勇站出,直接说出答案,谁最先说出答案,师发给小礼物。(桃子型小卡片)

  3.争一争,看谁能大大方方把猜出谜语的道理说清楚。

  谜语王国真热闹,猜谜语高手可真不少! 别着急现在闯第三关可不容易,鼓励学生大胆说:猜对了哪个谜语?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掌握文言词“若”、“说”、“辞”、“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读背课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

  参见P56注释,补充:《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二、介绍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

  四、串讲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概括内容:

  第1段,写秦、晋围郑。原因: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晋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五、自读并讨论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够。已:同“矣”。

  3。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概括内容:

  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①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②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预见性。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人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从谏如流,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

  六、熟读背诵第1、2段。

  七、作业

  课堂练习

  1.翻译句子:见“练习二”之1、2。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3.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

  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越国鄙远,不现实。②邻之厚,己之薄,得不偿失。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多。④秦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二译句。

  2.练习三辨词。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勾践灭吴》。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识字28个,写字15个。熟读《大家都快乐》和《快乐的小公鸡》。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理解快乐的含义。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7课时。

  第一课时 大家都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大家都快乐》,体会“快乐”的`含义。

  2、识字15个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对“挺、真、很、最”的理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间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课上提问:同学们刚才做游戏你的感觉怎样?那么什么是快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都快乐》。

  二、学习新课。

  1、自读儿歌把不认识的圈出来。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4、给生字找朋友。

  5、组内读课文。

  6、推举读得最好的到前面读。

  7、引导学生观察这首儿歌共有几节。

  8、每节都写什么?

  9、理解“挺、真、很、最”的意思。

  (1)学生说一说这几个词在表达程度上有什么不同?

  (2)填空(出示小黑板)

  a.我挺喜欢( )花,我真喜欢( )花,我很喜欢( )花,我最喜欢( )。

  b.我很喜欢和( )一起玩,我最喜欢和( )一起玩。

  c.( )跳绳条的挺好,( )跳绳跳得很好,( )跳绳跳得最好。

  (3)互相交流一下:你一人在家时干什么?你不快乐是怎么办?

  (4)师小结。

  10、指导朗读。

  11、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时候你感到快乐?你有什么心玩法?

  三、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所带的词指名读。

  2、表演读:(1)一个同学读第一段,由他邀请另一个同学读二段,依次顺延。

  (2)加上舞蹈动作读。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家都快乐》,你知道了什么是快乐了吗?只要有好心情,怎么都快乐?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一个人玩 挺

  两个人玩 真

  快乐

  三个人玩很

  许多人玩最

  第二课时 大家都快乐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词指名读。静悄悄 独自 折纸 踢毽子 听广播 象棋 乒乓球 掰手腕

  丢手绢 比赛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还 广 些 话 众 跳 丢

  2、齐读生字。

  3、学生分析结构、笔顺。

  4、知道“众”,“众”是品字型结构,引导学生观察三部分排列有什么特点?笔画有什么变化?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

  6、评比。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7个字,同学们写得很认真。

  板书设计: 大家都快乐

  还 广 些 话 众 跳 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