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26 11:12:46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简单的课件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

  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候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法的优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4、可采用变序及板块教学,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的意思。体会直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

  二、学习2、3段。

  1、播放曹操和官员们议论的画面。

  指名回答:他们在干什么?

  板块一:

  学生回答:他们在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这么大的象的句子,指名读,齐读。正音:柱(翘舌音)堵

  2、师范写柱、堵想想他们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各写三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3、学习板块二。

  板块二:

  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边看一边议论谁有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

  1、那么,官员们想了些那几种办法称象呢?

  2、曹操听了反应如何?为什么?(四人小组议论)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1)大象宰了就死了。随机学习:宰zǎi(书空)说说,宰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想一想,宰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宰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是杀的意思。)

  2)没有人有力气提起大秤,因为大象太大了。(进行板块一的教学)

  板块三:

  1、最后,大象的体重知道了吗?是谁想出的办法?

  2、学生回答。

  3、检查第四段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翘舌音)

  2)自由读课文。

  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线、搬。想想怎么记住它们?交流汇报。

  4)这三个生字,学生各写三个,展示评价。

  5)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没写过?找找、读读、扩扩词。

  板块四:

  1、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各抄两个。

  2、口头组词:象、像、称、秤。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并学习对方的优点。

  第二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果然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

  1、官员们提出了那几种称象的方法?

  2、曹操为什么直摇头?

  板块二:

  学习第四段。

  1、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再想想,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3、做实验突破难点

  制作了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一边演示。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1)先贴大船和水面的纸片并让学生注意船身下沉处。(2)再将大象赶到船上,将船身下移至适当位置,并在这一次船身的下沉处画线。(3)把大象赶上岸,将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装石头,将船身下移至画线处。然后让学生提问。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 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 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 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 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4、学生动手演示。请学生各自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第三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熟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3、朗读指导。

  板块二:

  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你能来复述一下吗?(准备三分钟后在小组中复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全班交流)

  2、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分层练习:用自己的话写写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或者:用关、洒、扫写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

  板块三:

  齐读课文后完成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yuán yì lùn chuán xiá

  chèng gǎn zǎi gē yì dǔ qiá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

  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

  (1)de ( ) (2)dé ( ) (3) dě

  2、曹操听了直摇头。

  (1) 不弯( ) (2) 把弯由的伸开

  (3) 爽快( ) (4) 一个劲儿地

  3、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1)才气( ) (2)只有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

  四、比一比,组词。

  官( ) 称( ) 柱( ) 象

  宫( ) 秤( ) 住( ) 像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形近字、选词填空、气象谚语的学习与积累,感受祖国文字的内涵与底蕴。

  2、知道周记是怎样写的,要写些什么内容,培养能力。

  3、通过口语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收集、展示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形近字组词,气象谚语的理解。

  2、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

  文字课件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语海畅游”

  1、出示幻灯(形近字)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3、举例子。

  4、巩固。

  二、选词填空。

  1、指名读“安静、宁静、平静”

  2、区分三个词的不同。

  3、讨论具体做法:(略)

  4、幻灯补充练习。

  三、积少成多

  1、出示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滩似雪堆。

  2、熟读成诵。

  3、抽查背诵情况。

  4、出示四句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东虹日出西虹雨。

  5、朗读成诵。并交流意思。

  四、作业布置

  1、背诵所学

  2、收集气象谚语。

  教后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

  二、阅读平台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学习这则周记。

  2、反馈学习情况:这周记写了什么事情?

  3、那么,现在你知道周记该怎么写了吧?

  把一周内哪些重要的和有趣的事记下来。写周记要先写上哪一月哪一周。

  4、自己体会写法。

  三、语文大课堂——我们都是普通话宣传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小组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

  3、开展宣传活动。

  4、交流看法。

  5、练笔。

  四、作业

  1、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

  2、活动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知道植树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在这一天里你想做些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植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看着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拼音、汉字对照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指名分节读。思考:每节都写了什么?

  4、学生齐读。

  5、选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同学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6、学生边读边汇报。

  三、游戏识字

  第二课时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请大家快速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节是在向我们介绍植树的好处。

  2、学生读后汇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应怎么读。

  ⑴ 说到第二节时,教师可问:你通过读这一节知道了什么?如果我们在这些地方都栽上树,会是什么样?(学生想象、体会)

  ⑵ 读第三节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3、请大家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祖国美丽的`景象。

  4、试着背诵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学习“立”字旁,注意立字旁在上边时要写得扁一些。

  2、指导“老”字的笔顺。

  3、注意“今”与“令”的区别。

  4、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自选词语的小车上。

  六、迁移练习

  回家后,设计一下学校里或者你家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栽树种花。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预设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学会朗读文言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能整体感知,体会童趣,领悟童心。

  【教材解读】

  《童趣》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观察蚊子、丛草、土砾、癞虾蟆,并把它们想象成美丽又奇特的图景,充分表现了儿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好的.内心世界。学好本文,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有类似的生活体验,课文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初学文言文,以激趣为主,不机械地文白对译,不搞公式化的分析。

  【教学方法】

  朗读法和探究法。

  【教学准备】

  儿歌《数鸭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1、师生竞读:

  ⑴ 范读。

  ⑵ 生读。

  ⑶ 评议。

  明确:读好文言文,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注意音节停顿、语气、语调。

  2、疏通再读:

  ⑴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交流。

  ⑵ 全班交流。

  ⑶ 指名读、集体读。

  3、探究诵读:

  合作探究:

  ⑴ 课文紧紧围绕哪个词来写?你怎么知道的?

  ⑵ 课文写了哪些“物外之趣”?

  ⑶ 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些“物外之趣”的呢?还需要什么?

  独立感悟:

  这些联想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你从本课学习中有什么感悟?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熟读、背诵全文。

  3、小练笔: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字数不限。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朗、呼、疑、镜、碧”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题,范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诗句的大意是: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称它为白色的玉盘。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云间。作者用神话般的想象,赞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 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识记生字字形。

  1.自学生字。

  2.小组内交流。

  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扩展: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板书设计

  省略

  教案点评:

  古诗《古朗月行》是以神话般的想象,赞美月亮的美妙、神奇。教案中以谜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逐步理解诗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文章所蕴涵的深意,感受作者情怀。

  2.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手法。

  3.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形象,品味文章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设计一)

  在我国浩瀚灿烂的古诗词园地里,有许多描写花的诗句。请你从记忆的宝库里,找寻写花的诗句交流一下(丰富文学积累)。

  参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乱花渐欲迷人眼,小草才能没马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写百合花的散文。(板书课题)

  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感受或疑惑呢?(预计困惑:百合花为什么会开在心田上?)请同学们到书中找答案吧!

  (设计二)从题目入手,激发阅读兴趣:花儿大多开在园地里,田野里,有一株花儿却绽放在人的心田上,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品读林清玄的美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二、走马观花悟形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你在文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百合?用一个词来概括,并说明我在_____段中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百合花。

  学生交流:

  我在第一段看到了一个执著的百合形象;我在第三段里看到了一个自信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六段里看到一个幸福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八段里看到了一个淡泊的百合形象。

  三、花团锦簇品语言

  1.自由勾画,评析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

  预期交流成果:

  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品味,分析百合形象。如,努力地、深深地写出了百合与自然环境所做的顽强地抗争;从直立地、挺着能读出百合自信的神采。)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方法指导:可从排比修辞的角度,品读百合的自信与执着;还可引导学生从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品读语言的深层内涵,如从不管有没有人欣赏里,读出百合的淡泊、沉静。)

  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方法指导:运用联系语境的方法。联系上文,面对风言风语的打击,面对孤独与寂寞,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可以知道百合花的绽放,凭的是坚韧与执着的毅力,沉静的心态,艰辛的付出获得的。)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方法指导:抓住写作角度进行品味,了解文章层层衬托的写作手法。)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全心全意,紧扣上文百合努力开花时专心执着的特点;默默暗示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方法指导: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用野草的讥讽和蜂蝶的嘲笑,更能衬托出百合坚忍和自信的形象。在此结合林清玄的成长经历进行点拨林清玄人生有很多转变,对于那些恶意攻击他转变的人,林清玄总是淡然一笑:他们给我一面镜子,他们也显露了他们自己。任何的成功都来之不易,从年轻到现在,我每天写作从不间断,这是我成功的原因,那些攻击我的人的努力程度都比不上我。林清玄就是靠自己的执着从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记者,成功转型为个性鲜明的作家。有人说,其文如莲花开落,荡漾一瓣幽香,滋润读者情怀。)

  4.读书要读出情感,带着我们刚才在品读中领悟的收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进一步思考:百合花开在山谷里,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5.交流。

  可从书上找到答案: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深入探讨:百合花带给作者的是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感悟。百合花的成功让作者意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放弃,相信自己也会开出世界上最靓丽的花朵。

  四、百花齐放说感受

  有许多思想,会随时间变迁在生命里沉淀,在你的生命里是否也有生命的花点染了生命中的亮丽?

  你从______

  人(或物)中领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

  学生交流。(在此教师可穿插自己见过或亲身感受过的情感故事,或者从自己读的林清玄的作品里找到沟通的契合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土地都是湿润而肥沃的,只要你肯付出勤勉与努力,生命的百合花就会对你绽放。许多的努力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结果,需要你耐心对待,辛勤付出,并坚持下去,相信你也会品尝成功的甜蜜。

  只要你能坚忍面对,相信你就能看到成功。

  师生一起朗读集中体现百合精神的句子。我要开花

  六、作业

  1.写自己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故事。

  2.比较阅读《丑小鸭》。

  3.选读林清玄的散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程、闭、驶、划、稳、软、折”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野 巧 专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北京的桥》,边听边记忆歌中有哪些桥。

  2、教师出示潜水桥和塑料桥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他们什么样?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上这两座桥看一看,板书课题《兰兰过桥》,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兰 桥 座 结 实 丁 野 急 巧 提 专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原野 提包 桥梁 专家 惊奇 取出 轻巧 结实 野花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急:上面是“刀”字头,下面是横折,横, 横,不是“山”字,最下面是“心”字底。

  桥: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字旁,右边是“乔”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最原始的桥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

  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里”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笔顺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注意与“矛”字区分。

  巧:第五笔是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专:独体字,笔顺是:横,横,竖折撇,点。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兰兰的爷爷是一位桥梁工程师。一天,他开车带兰兰去玩,过大河的时候来到潜水桥上,他们看到了鱼和船;要过小河时,爷爷取出塑料管子充好气,就和兰兰走上了塑料桥。过桥后,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四、练习

  1、指导学生

  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

  原野 野花 桥梁 专家 桥顶

  提包 结实 轻巧 取出 惊奇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附:板书设计:

  9 兰兰过桥

  兰 桥 座 结 实 丁 野 急 巧 提 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科幻故事,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从小赋予创造精神。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造福于人类。

  2、结合课后第四题,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知识

  1、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兰 桥 座 结 实 丁 野 急 巧 提 专

  2、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

  原野 提包 桥梁 专家 惊奇 取出 轻巧 结实 野花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二、学习新课

  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学,老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

  投影打出学习提示:

  (1)自己默读课文,在书中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读课文,而后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见大家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归纳: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过潜水桥的?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过塑料桥的?

  (一至四自然段介绍了过潜水桥,五至九自然段介绍了过塑料桥。)

  4、抓住重点学习一至四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组织好语言做好发言的准备。

  (2)学

  生间开展交流。在交流时先读出有关的语句,而后说明自己读懂的地方。

  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A.“波浪滚滚”这个词语说明这是一条大河。

  B.遇到河水,爷爷不但不停车还继续开,说明这座桥的用处:这座桥架在水中,可以在水中行驶。

  C.兰兰的表现:“吓得闭上了眼睛……才敢睁开眼睛”

  D.这座桥是用什么做的?什么样?(这座桥是用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座长长的房子。这座桥很长。)

  (3)指导学生朗读

  A.与同桌一起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在哪应加重语气,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想法。

  B. 听配乐朗读,结合自己读书情况找出问题。

  C.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议。

  5、抓住重点学习五至九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问题。

  B.小组内解决问题。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学习。

  C.提出共性的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学习情况。(小组成员谈解决了哪些问题,相同的问题其他小组在交流的时候就不要再重复。)

  (4)大家一起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5)教师参与学习:为什么说这是一座轻巧的桥?

  (联系生活实际谈游泳时用到的救生圈,救生艇,游泳床;漂流时的小船。想象塑料桥的样子。使用完毕后能把它放进提包里,说明了桥的简单实用,它很小,不占空间。)

  (6)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朗读。

  指导:

  爷爷把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括号里的内容要加重语气。作者这样写能进一步说明塑料桥的大小,非常形象逼真。

  6、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 “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三、开展交流活动

  1、文中介绍的两座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2、假如你是一位桥梁专家,将会设计什么样的桥?

  这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造福于人类。

  五、布置作业

  1、听写词语。

  2、自己设计一座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难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自主、合作的气氛,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高超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歌曲渲染,启动情感。

  1、课前出示课题和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2、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詹天佑》,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按课文出现的顺序排序。屏幕显示“开凿隧道”,“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制服陡坡”,“全线竣工”。学生回答后,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制服陡坡。

  (设计意图:老师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老师要以自己真诚的爱、真挚的情关注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

  二、研读交流,体验情感。

  1、学习“勘测线路”一节,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1)屏幕显示:自由读课文,同桌讨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初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请个别学生来回答,并板书:周密计算

  (2)再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最令你感动?让学生充分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评点:学生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感言于心,以心化言,实现了自我超越。当他们的精神活动积极活跃起来时,言语便喷涌而出,整个课堂也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2、学习“开凿隧道”“制服陡坡”两节,体会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1)、屏幕显示:选读“开凿隧道”或“制服陡坡”其中一节,四人小组讨论:詹天佑是怎样开凿隧道或者设计线路的?请画出简单示意图并加以说明。

  (2)、屏幕出现居庸关、八达岭的山势图,请选读“开凿隧道”一节的小组派代表拿示意图到讲台前去介绍詹天佑是怎样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屏幕随即展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方法和中部凿井法的动画,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的高度智慧。

  教师小结并板书:居庸关:(高)两端凿进法八达岭:(长)中部凿井法

  (3)屏幕出现“人”字形线路,请选读“制服陡坡”一节的小组代表拿示意图到展示台前边展示边介绍。然后屏幕演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行驶情形的动画,体会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教师小结并板书:一推一拉

  (4)再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最令你感动?让学生再次体会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评点:学生与学生进行张扬个性的^对`话。在这里,学生充分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知识不断丰富,能力更加全面,同时也感受到精神的愉悦。)

  三、回文朗读,强化情感。

  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充分体会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体会板书:杰出爱国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为了表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课文选取了下列一些具体的材料:他亲自深入实地,到野外;他采用和方法凿和的隧道,把工期缩短了一半;他设计,解决的问题。

  3、学习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让学生有疑难就问,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四、延情课外,升华情感。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中遇到的三个困难,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詹天佑饱满的爱国热情、杰出的创造精神和才干鼓舞了我们。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像“詹天佑”这样,把祖国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不怕困难,维护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飞天英雄王利伟就是其中的一个。同学们,让我携起手来,努力学习,奋勇拼搏,去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下面让我们用饱满的爱国热情高唱《国歌》吧。出示CAI10,屏幕播放雄壮的国歌,全体师生起立齐唱《国歌》。

  2、屏幕出现“再见”,在《我爱你,中国》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7个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三头马驹在学习赛跑事件上的不同态度,在朗读中体会成功的秘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成功要毫不松懈、坚持到底、不能骄傲。

  重难点:

  1、在朗读中取得成功的秘诀

  2、认识17个字、会写8个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25课——成功的路(板书课题)

  看到这样的课题,你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提示: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学会今天的生字?

  4、小组内交流:向同学介绍你的认字方法,对一些难记的字小组合作讨论。

  5、游戏检测:摘苹果

  (摘下知识树上的苹果,读出背面的生字,并组词,即获苹果奖励)

  6、开火车。读字和词语

  (1)读准以下生字读音

  冠、坚、锻、炼、严、奔 (前鼻音)

  输、持、插、超 (翘舌音)

  冠、坚、锻、炼、跨 (三拼音)

  (2)开火车读词语

  成功、强壮、坚持、锻炼、夸奖、毫不松懈、

  马驹、冠军、害羞、严寒酷暑、插上、奔跑、

  超过、金牌

  7、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测读

  (1)只有红马驹毫不松懈,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酷暑,每天坚持锻炼。

  (2)在运动会上,红马驹像插上翅膀一样,奋力奔跑,像闪电,像疾风,重于多的.了冠,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终于夺得了冠军。

  8、指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9、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写的8个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学生识记生字

  4、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书写冠、害、夸。

  5、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

  6、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7、讲评学生的书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王晓昕

  1、听些词语

  成功、坚持、夸奖、冠军

  、害怕、严寒、奔跑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测读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三匹马驹的愿望是什么?

  (3)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冠军。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读后说一说各自段落的主要内容

  (2)学生读文

  (3)请一生说一说绵羊是怎样说的,怎样读它的语气。白马驹听后怎样想?怎样做?

  (4)你体会到百马驹的想法后,你会怎样开导他?

  (5)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让我们看看其他年马的表现吧!清女声读第三自然段。

  (1)黑马是怎样表现的?它听到黄牛的夸奖后怎样想?怎样做?

  (2)你对黑马据说什么?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想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2)、红马驹它又是怎样练习赛跑的?

  (3)、红马驹每天坚持锻炼的结果如何?

  (4)、它为什么会成功呢?它和黑马驹、白马驹不同在什么地方?

  5、齐读第四自然段。

  6、尝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1个部首,会写8个生字.

  2、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角色感情.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人与集体的关系.

  重点:学习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难点:学习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

  教具:图片

  学具:字卡

  相关知识点:运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教学突破点:生字的字音字形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朗读儿歌,这么多的标点符号你们喜欢吗?让我们把它们请到教室里,书本里,我们一起来看书。

  二、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1、范读课文。

  2、练习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学习认识的生字。

  出示生字。

  2、学习学会的`生字。

  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拴、芝、重、引、考”学习“略”

  读一读省略号说的话。

  学习“章”

  出示字谜“早上站立”

  读第6自然段

  四、总结:你学会了什么?

  特色作业设计:

  区别字组词 略( )拄( )芝( )

  胳( )住( )之( )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重、考、弓、引”

  四、完成课后练习题。

  1、读一读

  指名读

  你有不懂的词语吗?

  你用什么方法弄懂它?

  2、讨论

  我们在书中找一找都有哪些标点符号,看看它们都有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3、背一背

  五、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特色作业设计:

  1、今天的空气真新鲜

  2、哇 好大一棵树

  3、春天来 花园里的花开放了 有红的 白的 紫的 黄的 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板书设计:

  标点符号的争吵

  思考 引人入胜 不可开交 反驳敲锣打鼓 连蹦带跳 断章取义 断断续续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秋天教案08-16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0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6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1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14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0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