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4 07:26:4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析:

  《子路背米》记叙了子路小时候为了父母而到远方借米,克服困难把米背回家的故事,表现了他孝敬父母,不怕吃苦的优秀品质。通过名人的生活小事,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接受一次深刻的传统美德教育。

  设计理念:

  “快乐读书屋”所谓“快乐”,就是让学生读得有兴趣,读得有收获。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培养活宝独立阅读的能力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感悟课文内容,并拓展阅读范围。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子路背米》这个感人的故事,使学生受到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美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代、沉、疼”等9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背、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体现子路有孝心的语句。

  2、学习子路从小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子路背米的课件、生字卡、米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现场调查,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啊,老师要做个小调查,你们愿意成为我调查的对象吗?

  我们用举手的方式来统计一下平时有多少人帮父母做过家务?谁愿说说帮父母做家务的原因?

  2、古时候啊,有个叫子路的孩子非常孝敬父母,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板书:子路背米)

  (以问题引导,激发学生读的欲望,同时让学生潜意识地感知语文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生活,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自由读文,自主感知。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

  2、同桌互读课文,读后进行自评和互评,看读的是否正确、流利。

  3、看文前提示,轻声读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在全班交流读书收获,先在组内说说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再指生来说说。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使学生粗短课文大意,了解主要内容,并通过读感知文中不认识的字,且能把句子读通顺。)

  三、结合插图,深读感悟。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通过观察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艰辛)

  2、既然背米这么累,这么苦,子路为什么还要坚持去那么远的地方去借米呢?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读出子路背米的决心和勇气。

  3、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子路背米的艰辛。

  (1)由学生找出描写子路背米艰辛的语句,用“——”画出来。

  (2)指名读画出来的句子,并说说是怎样理解的。

  (3)背上自己的书包当米袋,想象读。读出子路不辞艰辛,不畏伤痛的孝心。

  (4)抓住重点词语相机指导读,如:磨破、扎出了血、小山似的、沉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用朗读更好地表现出来。

  4、自主合作,读演结合。

  分小组练读,表演子路背米的经过,注意加入对话、表情、动作等。

  (通过学生看图、各种形式的读和相互交流,不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使学生体会子路从小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从而受到美德教育。)

  5、回归整体,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你觉得子路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孝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回归整体,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四、合作识字,快乐检查。

  1、同桌合作,互读互听,巩固识字。

  2、对于自己记得不牢的字,从文中找出来,再多读几遍。

  3、出示字卡,学生抢读。

  (在学生反复读书后,检查落实识字任务,体现了自主识字。)

  五、走出文本,拓展延伸。

  1、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今后打算怎么做?

  2、续编故事:引导学生想象子路回家后和父母的对话,看谁编的最精彩。

  (1)自由练说。

  (2)同桌之间分角色表演对话。

  (3)指名表演子路回家后与父母对话的情形。

  3、打开《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意版)》,阅读《君子一言》一文,略读后回答文后的问题。

  (此环节深化美德教育主题,超越文本,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子路背米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的能力。

  2.用恰当的语言形容树叶的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

  3.激发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细致观察、准确比较、合理想象。

  2.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采集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树叶。

  2.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出话题

  1.师:大家喜欢树叶吗?说说为什么喜欢树叶?

  2.小结:当人们称赞花美时,它默默元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当烈日炎炎、酷暑难当时,它毅然背负烈日的照射,为人们带来一片阴凉;当秋天来临时,它又“化作春泥更护树”!

  3.老师想和大家做两个有关树叶的游戏,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报叶名”,看谁知道的树叶种类多。(学生报叶名)

  4.第二个游戏是“百叶选美比赛”。请你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树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它的样子,比一比,看谁描绘得最精彩,老师将送给获胜者一片树叶标签。(学生描述最喜欢的树叶)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同学们喜欢树叶,老师也非常喜欢,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树叶,请大家欣赏。

  (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的图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讲解出示的是什么树叶,以及有关这些树叶的资料)

  2.看了这些图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三、指导观察,积淀素材

  1.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平常,你或许没留意它们,今天,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树叶。(学生拿出课前采集的树叶,前后四人为一组一起观察)。

  2.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发现。

  教师预设的`问题有:树叶的形状像什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看看它们的表面是否有条纹?把鼻尖凑近它,闻到什么气味?再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在观察中,有哪些好帮后帮助你发现呢?(眼、鼻、口、手)

  4.这些好帮手帮你获得了有关树叶的哪些知识呢?(小声地把这些发现在连贯地说一说,自己练习,指名说)

  四、交流互动,自主表达

  1.这些树叶太美了,我仿佛来到了叶的世界,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树叶,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呢?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当作是你最喜欢的那片树叶,你会向大家说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1)自我介绍。(侧重自然知识的讲述)

  (2)自己在四季里的变化。(侧重景物描写)

  (3)自己的经历。(侧重事情经过的讲述)

  2.喜欢同一种树叶的同学,你们可以组成一个小组,把你要说的内容先说给组里的同学听。(互动交流,互相启发,评改完善)

  3.展示汇报,评出说得最好的一组。

  五、因势利导,自由写话

  下面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们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看谁能把树叶写得既具体又有趣。

  学生开始习作,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完成了习作,感觉怎么样?

  2.自读自评习作:想不想给自己打个分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要求。请看大屏幕:

  习作自评要求:

  自评(一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通过片断练习把故事写清楚,写明白,敢于大胆想象。

  自评(两片智慧叶)

  语句通顺、生动;能把故事写具体,有趣,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想象丰富。

  3.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吧,并把自评的结果写在题目的左边。

  4.谁愿意到前面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习作?指名读,师生评价。

  5.合作评改,出示要求:

  (1)在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圈出错别字,勾画出好词好句。

  (2)参照自评成绩,综合小组成员意见,给出建议成绩,并将评价成绩写在题目的右边。

  (3)如果留下小组评改意见就更好了。

  二、四人小组合作评改习作,教师参与指导、评改。

  三、教师激励学生完善习作

  1.听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刚才同学的汇报,想不想再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好,那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在原文上改吧。

  2.自主习作交流会。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4、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对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类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二、读通全文,解决字词

  1、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将课文通读一遍,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一会儿我们边讲边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出示生字

  yì màn diào jiàn xíng wèi měng chǐ bǐ mí

  亿 漫 吊 剑 型 畏 猛 齿 匕 谜

  指导:

  “亿”字第二笔为“横折弯钩”,是整体认读音节

  “漫”的部首为“三点水”,与水有关,字形辨析:慢(缓慢)漫(弥漫)

  “三车并行”其声“隆隆”是为“轰”

  “剑”为刀,同为立刀旁的字有“利”、“刻”、“划”、“削”与锋利的刀具有关

  “畏”,错误可能多一撇

  “型”,后鼻音

  “猛”为“反犬旁”,与动物有关,后鼻音

  “齿”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

  “匕”,第三声

  “谜”言字旁,谜语用口述

  那么,你们对哪些词语不理解呢?或者说你已经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解决了,也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指导)

  漫游:随意游玩,本课指恐龙到处随意走动。

  轻型:(机器、武器)在重量、体积,功效或威力上比较小,本课形容翼龙飞行起来比较轻巧。

  神秘:高深莫测。使琢磨不透的。本课是指恐龙的突然消失,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是一个不解之迷。

  锋利:本课形容霸王龙的牙齿非常尖锐,很容易刺入别的动物。

  消失:逐渐地减少以至没有。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本课形容雷龙的形体很大。

  望而生畏:畏,害怕。看到了就害怕。

  展翅高飞:张开翅膀高高地飞翔。

  齐读生字,并完成课后第2题

  三、再读课文,理顺句意

  1、指名读各个自然段,相机指导。

  2、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四、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1自然段

  1、我们知道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已经灭绝了,你们想知道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吗?当时它们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百闻不如一见,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讲读第2、3自然段

  1、过渡:在两亿年以前这么多恐龙就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你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看看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在这几种恐龙的名称下画一条横线。

  2、学生交流

  3、这些恐龙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找出来放声读,再说说这种恐龙的特点。

  4、学生交流

  雷龙:大象在我们同学的.眼中是很大的动物,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真是个庞然大物,把雷龙和我们熟悉的大象相比较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说雷龙走路发出的声音就象雷鸣的说明方法叫——打比方。指名读,让大家感受到雷龙又重又大。

  梁龙:二十多米,两个教室连起来那么长,二十多米能不能换成很长,这种用数字来说明的方法就叫—列数据。齐读,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梁龙很长很大。

  剑龙:指名上台介绍,你对他的介绍满意吗?

  三角龙:想象它的样子,三角龙的脸我们看了都感到非常害怕,这就是——望而生畏。

  鱼龙:和海豚相比较。

  翼龙:刚才我们看到翼龙飞得很轻巧,就象一架轻型飞机,这里就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再让我们走近翼龙。

  5、课文中用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这些说明方法,使我们对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鱼龙和翼龙的形态特点有了很清楚的了解。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恐龙?

  小结: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难怪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就说: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课文的2、3自然段就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

  三、那么这些恐龙它们吃些什么呢?在课文中找一找,哪一节能告诉你答案。

  1、读读第四小节,看看哪些恐龙吃植物?哪些恐龙吃肉食?

  2、学生交流

  3、霸王龙真有这么凶猛吗?

  指导读(男生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它的凶猛。

  四、课文除了介绍恐龙的种类和吃食,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女生读这一小节。

  2、看来这些老恐龙都是称职的爸爸妈妈,它们都能细心照料自己的小宝宝。

  五、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可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

  五、还有许多同学要交流,那下次班会课我们就开展“恐龙知识知多少”的活动,到时候看哪个小朋友知道得最多。

  六、作业

  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运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本课的生词,积累10个词语。

  2、了解“充气房子”这现代建筑的优点,激发关注现代科技的兴趣,锻炼发明力和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1、同学们,房子大家最熟悉了?你都见过哪些特别的房子呢?

  2、生自由说。

  3、呀,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房子,但是有一种房子你们肯定没见过,它就是“充气房子”。(板题)

  二、引导质疑,初读课文

  1、此时此刻,你们的小脑袋里是不是有很多的小问号呀?让同学提问,可能会问的问题:

  ⑴充气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呀?

  ⑵它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呀?

  师相机板书:资料

  2、不止你们,就连老师也很想知道答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

  3、生自由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序号。

  4、充气房子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轻便、结实)师相机板书。

  5、从哪里知道的?(第2自然段)能给大家读一下吗?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普通房子是用什么资料做成的?(砖瓦、木料、水泥、钢材)

  2、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跟老师一起做个实验。

  ⑴桌上摆放:木料、钢材、砖头、气球。

  ⑵让同学选出普通房子所需的资料,把它们拿起来感觉一下(重、不方便)。

  ⑶再拿起充气房子所需的资料感觉一下(轻、方便)。

  ⑷引出“轻便”一词,加深同学理解。

  3、那人们又是怎样用这种“轻便”、“结实”的资料做成充气房子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四句话。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4、再读三、四句,看看课文用了哪些词来清楚地介绍充气房子。引导同学注意“……然后……再……不一会儿……”等词句,在朗读中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5、充气房子和普通房子有很大的不同,难怪课文的开头就告诉我们“充气房子是新型的现代建筑。”

  6、请同学们齐读第1自然段。

  7、你知道了什么?(充气房子具有很多优点)相机板书、优点。

  8、充气房子具有哪些优点呢?请同学们读2、5自然段。

  9、汇报、交流。

  10、从哪里看出来的?(第4自然段可让同学上台演示)

  11、指导读好相应段落。

  12、充气房子有这么多的'优点,你最喜欢它的哪一个优点?为什么?同学自由说,再读相应段落。

  13、学习第6段。

  ⑴齐读此段。

  ⑵抓住“各式各样”、“奇妙”等词,师提问:充气房子会以哪些样式出现,会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⑶同学自由说自身理想中的房子。

  ⑷同学们的想法真是奇妙,你愿意用手中的画笔设计一座你理想中的房子吗?

  ⑸生:画出各种房子,并写上设计意图。

  ⑹展示:把最美观、最有创意的画展现给大家看,并请生介绍设计意图。评出“小设计师”。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但学会了提问题,还学会了从课文中找答案。我们了解了充气房子的优点,设计这么多美丽实用的新型房子,希望大家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真正的设计师!

  板书设计:

  充气房子

  资料:轻便 结实

  很软 高大

  特点:搬运方便

  造价低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社戏的教案08-27

语文母鸡教案04-26

语文《检阅》教案05-02

语文下册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