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31 11:09:0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员、青”等10个生字,认识“委、补、室、宁、愣、切、集、掌”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句子。

  2.明白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我选我。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上面的疑问,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把每句话读通顺,画出不懂药词句。

  2.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卡片,组织各种形式的认读。

  2.读音指导。

  3.小组合作识字。

  4.扩词,帮助记忆。

  5.指导书写。

  补:左右结构。衣字旁,不是“ ”字旁。

  切:左半部分笔顺为一七。

  集:上面四横,注意不要写漏。

  四、巩固练习。

  1.同桌互相当小老师,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齐读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

  3.完成“我会写”。看清这些字在方格里的布置情况,写规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标出自然段序号。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学习第1它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交流:你从文章中知道了什么?

  3、学句子。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仿例写句:

  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指导朗读。

  “选谁呢?”读出思考的语气。

  “我选我。”读出坚定的语气。

  3.质疑,有没有不懂的词句。

  四、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欣赏《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几幅精彩的图画,学生畅谈感想。

  2、探求新知:切入课文。

  3、明确文题。介绍作者。介绍珍珠鸟。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课文要点。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二、自解课文,探究学习。

  1、小组讨论。请你探究:

  ①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2、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3、查缺补疑。文章中,还有不能理解的语句吗?

  三、自赏课文,归纳积累。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了解了什么?

  四、从读学写,自练运用。

  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看了这幅图片后的感想。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随笔本上。

  《珍珠鸟》一课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要求呢?现以京教版第十二册《珍珠鸟》为例,谈谈我的认识。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边仔细听边记要点的听的习惯,初步学会听懂儿童广播。

  ②初步培养用普通话当众口齿清楚、态度自然地说(复述)广播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分析】

  “听懂儿童广播并能复述”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听广播的训练是听的能力培养的重要项目。本次听广播训练内容是《在宇宙飞船里》,这项训练内容科学性较强,离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科普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不失为听的训练好项目。听与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训练整体,所听的内容还需经过学生的思维加工,外化成口语表达,才能完成学生整体的听说训练目标。听懂广播并复述这是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关键。

  【教学设想】

  一、导入设想,在本课的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导入。

  1、激趣导入式:可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阐述听广播对于我们的意义,以激起学生听广播的兴趣,导入本课教学。

  2、学法指导导入式:告诉学生听广播的方法:听广播不像看书看报可重复看,广播完了就听不到了。听广播,要集中注意力,先听清题目,再仔细听内容,听完后要仔细想,广播里主要讲了什么,并要把广播的主要内容连起来对别人说一说。

  3、直奔内容导入式:上课之始便让学生听广播,并相互交流发现差距引出听广播不可重复性,提出本课教学目标导入教学。

  以上几种导入方式可根据情况相互结合导入教学。

  二、教学过程设想。

  ㈠听的训练,要培养学生听广播的习惯与能力,并以此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可凭借训练内容,通过以下填空或提问等训练方式,将学生所听所思加以外化,并以此检测学生听的效果。

  1、整体练听式。

  ①填空式听的训练,在听广播录音之前,出示以下填空题,听后让学生讨论填空:

  这则广播的题目是《xxxx》,讲了宇航员在太空上的生活,他们睡在特制的xxxx里。不能在xxxx洗脸,只能用浸透水的xxxx擦脸。,不能用xxxx和xxxx刷牙,而是用xxxx“刷”牙,吃的东西过去是xxxx,现在是xxxx。

  ②缀连式听的训练,根据所描述的情节,出示内容主干让学生进行听的训练。

  这则广播的题目是《xxxx》,讲了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的生活,他们睡觉xxxx,洗脸xxxx,刷牙xxxx,吃饭菜xxxx。

  ③提问式听的训练,在听广播前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广播的'题目是什么?广播里讲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这些事分别是怎样做的?

  以上听的训练方式由易到难,可根据学生基础选用,在训练中还可作适当结合。

  2、分段练听式,分段听各项内容,每段均可用填空式、缀连式、提问式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以分散听的训练的难点。

  ㈡说(复述)广播内容训练。

  听说训练是一个整体,学生在听广播的训练回答问题过程当中也相应地进行了说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说(复述)能力的时候,可凭借广播录音内容选用以下训练方式。

  1、跟说──仿说──自由说:学生已经熟悉了本篇广播内容,此时让学生轻声地跟录音内容说,再关了录音让学生模仿说,再让学生自由说,形成了由扶到放的训练过程。

  2、配乐说的训练:学生在熟悉了这则广播内容之后,配上音乐让学生进行复述训练。

  3、播音训练:录音机配上话筒后具有扩音播音的功能,进行播音(复述)训练,可提高学生说话兴趣,矫正、美化语音,纠正不良说话习惯。

  4、录音训练:将学生的复述在课堂上当堂录下来,可作为点评素材或其他学生模仿的榜样,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说的能力的提高。

  以上设想的方法亦可有机结合用以训练。

  三、总结设想,可用以下方法总结。

  1、联想式总结:在总结时可启发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总结,如设计以下问题,听了这次广播,你觉得太空怎样?你有什么想法?

  2、激励式总结:听了这则广播,太空真是太有趣了,你们想去太空玩吗?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不但要成为太空旅行者,还要做太空探险家。

  3、学法指导式总结:今天我们听了这则广播,知道了许多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生活的许多知识,听广播能长见识,我们要多听新闻节目、气象节目、少儿节目,从小养成听广播的好习惯。这样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作业设计】

  录音作业:在课外将《在宇宙飞船里》作复述录音并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珍珠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想像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可爱,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了解课文记叙的顺序。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课文记叙的顺序。

  教学准备

  珍珠泉的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泉水是从地下冒出的水,它是那么清澈,那么明净。它是大地母亲的乳汁,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生命的泉水。作者家乡有一眼清泉,泉水不但又绿又深,清可见底,而且潭底还会不断地冒出一串串彩色的、像珍珠一样的水泡,乡亲们称它为珍珠泉。(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听到的景象,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学生谈自己想像到的景象,再次激发阅读兴趣。

  三、学生自读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学习生字。

  1.先读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再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珍珠泉的神奇景象,并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

  2.对第一次的想像内容进行补充,并让学生读读画出的有关语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学生选择的句子进行组合,把选择同样语句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朗读,讨论自己的体会。有特殊见解的学生可以独立学习,教师与他们交流。

  (2)各学习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反复诵读,教师进行点拨、启发、引导、品味,随机教学生字嵌和筛。

  提醒学生要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并通过读让其他同学听出你们的理解,听出你们的情感。(读的形式可以是个别读、小组读、齐读、举行朗读竞赛等。)

  在指导朗读描写珍珠泉周围景物的语句时,启发强调绿字,和三个那样,读出珍珠泉的绿、深、清,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描写潭底冒水泡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得轻松一些,好像在夸奖活泼可爱的小孩,读好两个照在、一个照到和三个!,读出变化,突出作者的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讨论交流中,对第一次想像的内容进行补充。(如,水泡的颜色、形状、大小、姿态。)

  (3)让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其他同学倾听,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补充、质疑。告诉学生文章通篇都是好词佳句,激励大家一起来美美地朗读。

  (4)齐读全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

  四、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

  1.(出示练习)文章先介绍了珍珠泉在________,接着重点描述了珍珠泉周围的________,以及潭底冒出的________,最后抒发了作者对珍珠泉的________之情。

  2.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五、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要求字迹工整、端正,不遗漏标点符号。

  六、小结,激发习作和课外阅读的兴趣。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美丽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绿、多么美啊!我们被这美妙的景象所陶醉。其实我们家乡、我们祖国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神奇的地方,它们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宣传。希望同学们向本文的作者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祖国、家乡美丽的河山。也可以去调查、查找资料,如果有类似的文章,可以推荐给同学,大家一起欣赏、一起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2.练习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用“掠过”“欢腾”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7课《》(板书课题)。

  2.明确目标。

  要求同学们在这节课上,通过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通过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全文大意。

  3.简介周恩来的生平。

  4.介绍时代背景。

  1946年1月27日,周恩来同志从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工作,29日又启程从延安飞往重庆。但由于途中气候变化,飞机只好在西安停留一夜。

  l月30日上午,飞机从西安起飞去重庆,同机的除周恩来同志的随行人员和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同志外,还有叶挺将军11岁的女儿小扬眉。当飞机在进入秦岭山脉上空时,遇到寒流,飞机处于极端危险之中。后来,飞机冲出冷气团的包围脱险了,由于考虑到在当时的天气情况下,飞越秦岭有困难,飞机又返回西安。当天下午,飞机冒着浓雾,从西安飞回重庆。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歌颂了谁?(学生答)

  三、初读课文(投影出示)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找出带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标出自然段,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4.文中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标出来。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出示投影片)

  2.理解“波涛汹涌”、“螺旋桨”、“平衡”、“鼓励”、“口吻”、“融化”等词意。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音准、句通)

  4.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五、质疑、归纳问题

  学生提出疑问问题,师生归纳梳理重点难题。(略)

  六、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思考、讨论问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所学内容

  二、细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们将围绕重点内容展开讨论、交流。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周恩来同志乘飞机飞往重庆,同机的还有小扬眉。)

  2.学习第二自然段。

  飞机遇险的情形是怎样的?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本段写了哪几点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情况很严重”?

  (2)集体交流,师生共议。

  学生应理解:

  ①飞机写了“飞机遇险前的情况”、“飞机遇险”、“机长命令采取应急措施”三点意思。

  ②“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失去了平衡”、“掠过”、“眼看就要撞着”。这些词句表现了“情况很严重”。

  (3)指导朗读。

  飞机由“飞得又快又稳”而突然遇险,情况变得非常严重,怎样读才能读出这个意思?

  ①学生练读;

  ②范读指导;

  ③指名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周恩来同志听到小扬眉的哭声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划出有关重点词语,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师生评议。

  (“立刻起来”既说明周恩来同志动作迅速又说明他没有丝毫的犹豫。

  “几步跨到”说明周恩来同志动作快,心里急切。

  “马上解下”说明周恩来同志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亲切地鼓励”充满了对革命后代无比关心的真挚感情。)

  (3)教师点拨: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有伞包就能跳伞,伞包就是生的希望。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周恩来同志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这是何等伟大与崇高的精神啊!(板书:舍己为人)

  (4)怎样读才能把周总理当时的心情和伟大的精神读出来?

  ①学生练读;

  ②范读指导;

  ③学生反复练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先指名读,再齐读。

  (2)思考:大家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当大家把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的时候,他是怎么说的,为什么用命令的口吻?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一是同志们敬爱周恩来同志,真诚地让给他伞包。此时,时间紧迫,不容争执,所以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二是周恩来同志为了人民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态度是坚决的,周恩来同志的话从另一方面,突出了他的崇高品质。

  (3)指导朗读。读时要反映出周恩来同志的品质特点。

  5.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课文后提问:

  (1)课文中用哪些词语说明飞机慢慢脱险了?(冲出了寒流,渐渐升高了,快速,平稳)“欢腾”什么意思?想像当时机舱内欢腾的情景。

  (2)出示飞机脱险后,周恩来同志和小扬眉合影留念的投影片,引导生观察小扬眉的表情,想像小扬眉会说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把伞包让给小扬眉的事,突出了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重点问题小组讨论交流。通过朗读体会感情。重点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在读懂每句话的基础上,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弄懂自然段的意思。

  探究活动

  1.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从中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设计一份手抄报。

  2.阅读重点段(或自己喜欢的段),找出重点词(或自己喜欢的词),再用这些词写一句话(或一段话)。

  3.找有关周总理事迹的资料,利用班队会时间开个故事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识11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

  2、运用听听记记、读读议议、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语言。

  3、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课文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媒体1:同学们,你们认识画面上的这些树吗?它们打扮着我们这座城市,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媒体2:你知道吗,大自然中还生长着各种奇怪的`树?今天,就有几种奇怪的树坐进我们的课堂,你们想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吗?

  二、听记训练,整体感知课文。

  媒体3、听一听,记一记,奇怪的树叫什么名字?生长在哪里?

  听后交流。

  我们已经对这三种树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

  走近它们,看看他们到底有那些奇怪的地方。

  三、学习“面包树”

  媒体4:让我们先来靠近面包树吧!

  1)专心听,认真记,当地人为什么叫它“面包树”?

  2)交流后再一次专心听,记一记,面包树的果实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结果时间长、果实又大又多:约1500克、一棵树一年两个人。)

  3)读一读,记一记,理解字词。(约、烘烤、诱人)

  4)了解了面包树,请你说一句评价“面包树”的话;或者说说你的想到些什么?

  “面包树”这是一种的树。

  我想:

  四、学习“毒箭树”

  了解了可爱的面包树后,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的奇怪的树。它叫毒箭树,也叫见血封喉。(理解)听了这两个名字,聪明的就能想到,它的特点是什么?——(毒)它到底有多毒呢?

  媒体5:1)请你按照“指示牌”的要求来自己学习。

  媒体6:2)交流:认读理解“分泌”“双目失明””夸张“

  3)朗读:个别——伙伴合作——男女

  五、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同学合作再去了解一种会“哈哈”笑的树。

  媒体7:合作学习。

  交流:

  六、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非常有趣的任务。

  媒体9:选择一个内容,准备后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着眼全,区分详略主次

  在初读课文、尝试分段并概括段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课文共分几部分?哪部分写得最详细?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吗?通过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学生就会发现:全文共分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重点,写得最详细。因为文章题目是“卢沟桥的狮子”,以写物为主,所以介绍狮子特点的部分理应是全文重点。学生明白这层关系后,教师再追问:那么你们说,我们学习,应重点学哪一部分?(答:重点段。)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花最少的功夫,完成一、三两部分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读课文,说一说:

  读了第1部分,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第3部分,我又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文章中,作者会把主要部分写得很详细,而次要部分就简略些,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现在,让我们到第二部分去看看卢沟桥的狮子到底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么把它写好的?

  这样处理,使得教师在第一个整体教学(即初读课文、初步感知)阶段就收获匪浅:既让学生理清了全文脉络,了解了文章大意,又向他们渗透了读书与的基本技法。寥寥数语,就将读文与训练落到了实处。

  二、切入段落,摸清构句方法

  当学习的车头被直拉到重点段之后,可以这样让学生理清本段的层次关系。

  1.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边画,找出能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语句,并做上记号。(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难数清楚。)

  2.这两个语句分别位于本段的什么位置?

  3.那么中间部分又写什么呢?(具体写狮子大小不一和神态各异。)

  4.由此可见,这一段作者写狮子,先( )写,后( )写,再( )写。

  5.能给中间的这部分分层吗?看看在这里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并出示习题:在具体叙述时,又先写( )再写( )。

  :用总———分———总的方法,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板书:条理清。

  三、品读词句 学习观察表达

  第二段要重点讲解的是要让学生仿写的部分,除了要字求其义、句求其旨外,更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观察狮子,并把他看到的狮子写下来的。具体操作如下:议一议。

  (1)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大小不一”的?(大的几十厘米,小的几厘米,甚至……也看不清———列举数据,作对比。)

  (2)读读具体写“神态各异”的句子,看看作者用“有的”共写了几类、几种样子的`狮子?

  (3)作者为什么既要写到大狮子,又要写到小狮子?(这样才能让我们知道卢沟桥的狮子有大有小,大的威武,小的淘气。)

  (4)“好像朝着远方长吼,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这些是比喻句吗?(不是。这是作者根据石狮的样子想象出来的。)

  (5):正因为作者给不动的石狮注入了动作与情感,使它活起来了,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儿写得最有趣。由此可知,看图也好,写物也好,我们都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的写成动的,把无生命的写成有生命的,把黑白的写成彩色的,这样文章才生动形象。

  演一演。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活泼、威武,教师可请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分别学一学这样的形态。也可以指名上台表演。一演胜千言,在表演中学文,在表演中读文,在表演中记文,印象更深,效果更好。

  写一写。演完五种姿态后,教师提醒学生: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些形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卢沟桥的狮子确实是姿态万千,各不相同,那么还会有哪些形态呢?你能想象出来吗?这样一提醒,学生兴趣盎然,立刻会展开热烈的讨论,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及同学的表演中选择最喜欢的一两种“狮子”,把它的大小及动作、神态描写下来。这一安排,把课堂的所读、所演全部融入到所写之中,完成了“读为基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任务。整堂课凭借了“课文”这一教学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与讲与练相结合,做到举一反三。学生除了读懂课文,更练习了“阅读和的熟练方法”(叶圣陶)。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掌握新笔画:横折斜钩。

  2.主动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重点

  1.能按要求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难点

  1.掌握会写字,掌握新笔画。

  2.感悟各种颜色的树叶纷纷飘落的美景。

  教学准备

  1.做成树叶状的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看看天气的变化,花、草、树木、动物等与夏天有什么不一样,采集一些不同的树木的树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情境图,感受秋天的美

  1.小朋友,你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2.今天,老师带给小朋友们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吗?(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

  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是秋天来了?

  小结:是啊,秋天来了,天气凉了,金黄的稻谷铺满田野,沉甸甸的水果挂在枝头。我们每天上学、放学,走在小路上、校园里,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一棵棵树正在落叶。树叶在空中飞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有时还飘落到我们身上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第8课《金色的秋天》。(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小朋友们学完了汉语拼音,我知道大家都学得很好,会用拼音来读课文了。现在,请小朋友自己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拼音。我来听听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

  2.听到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听,我也想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教师范读)

  3.指名两个学生一人读一段,读后评价,主要纠正发音。

  4.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只要学生大体谈谈自己的感觉,如落叶像蝴蝶真漂亮,我喜欢秋天等。)

  (三)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把生字放到课文的词语中、句子中读一读。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哪儿见过这些生字。

  2.读“大树的信”。

  (事先把做成落叶状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画好的“大树”上。这时,让“树叶”一片片飘落。)看,这一片片树叶是大树写给大地妈妈的信,秋风姑娘帮着送信,你能帮忙读信吗?

  请学生上台来读“信”。带大家读出。

  3.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是否认识。

  (四)中间休息

  教师教读儿歌:

  落叶

  秋风吹,

  树叶摇,

  红叶黄叶往下掉。

  红树叶,

  黄树叶,

  片片飞来像蝴蝶。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风、气、飞、中。学生认读。

  2.学习新笔画:横斜钩。

  (1)观察“风、气、飞”中有什么相同的笔画。

  这个笔画叫做“横斜钩”,跟老师说一遍。

  (2)(范写横斜钩)跟着老师书空:

  教案《语文A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秋天》教案》,

  横斜钩先写横,再竖,到中间时向右斜,顿笔向上写出钩。斜钩要有力。

  (3)学生写一遍这个新笔画。

  3.跟着老师的范写来写“风、气、飞”三字,注意笔顺。

  风:竖撇,横斜钩,撇,点。

  气:撇,横,横,横斜钩。(中间的横短一些。)

  飞:横斜钩,撇,点。

  4.“中”字较容易写,注意“口”写在田字格正中偏上,一竖写在竖中线上,要有力。

  5.学生描红、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读读“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3.上节课,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现在,谁愿意来看着图读一读?

  (出示放大的插图)指名朗读。

  4.读后评议。小结:我们要读得更好、更美,就要来认真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内容,感悟秋天的美

  1.指名读第一节。

  师:秋天天蓝蓝的,云儿白白的。“天气一天天凉了”,你有这感受吗?

  齐读第一节。

  2.学习第二节。

  (1)小朋友自己读第二节,同桌可以比一比谁读得好。

  (2)出示教师和学生课前收集的不同树的落叶,让学生看一看,说说它的颜色、形状,是什么树的落叶。

  师:这么多的落叶,颜色不同,书上用一句话来告诉了我们。是哪一句?

  课件呈现句子:“有红的,有黄的,还有半黄半绿的。”指导读这一句。注意停顿:有/红的,有/黄的,还有/半黄半绿的。

  (3)这么多不同颜色的树叶,在空中飞舞,好像什么?

  出示句子:“一片片树叶在风中飞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看课件上树叶飞舞的情景。

  请小朋友拿着自己捡来的树叶,演示树叶从上往下飘飞的样子。一边演示一边读这一句。

  指导长句子的停顿:一片片树叶/在空中/飞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4)美丽的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会怎样呢?

  课件呈现句子:“它们飞呀,飘哇,纷纷向树妈妈告别。”

  指名读这一句。

  师: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想做一回树妈妈,你们愿意做我的孩子吗?孩子向妈妈告别会说些什么呢?我们来表演一下。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小鸟和驯鹿之间的友谊,同时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播放音乐和动画,引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2、理解“好奇”,什么事让小鸟这么好奇?知道朗读小鸟和小树的对话。

  3、课文中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小树对小鸟很友好?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重点指导朗读:

  (1)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2)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4、想象: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小鸟与小树依依不舍的感情。

  6、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第5——9自然段。

  要求:

  (1)自己读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第二年春天,小鸟回来了,她看见了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以上的问题。

  (3)小组分角色练读6——9自然段。

  7、学生交流,并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激发想象,续编故事。

  小鸟来到了小驯鹿的.家……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搜集一些有关驯鹿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诱、舔”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课件出示1)成群的蚂蚁、蚂蚁觅食等图片。

  2、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非常幸福。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3、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课件出示2)一块奶酪(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一块奶酪)

  二、初读课文,质疑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课件出示3新词:)

  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强大犯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到

  开火车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纠正:

  注意:翘舌音“处”,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强”。

  另外,注意多音字“处”,在本文中读“chǔ”,组词为“处罚”,还有一个读音是“chù”,组词是“到处”。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读“shào”,组词为“稍息”,还有一个读音是“shāo”,组词是“稍微”。

  学以致用,(课件出示4)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稍:shāoshào处:chùchǔ

  (这双鞋子有点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体育课上,老师喊口令:“稍()息,立正1

  ③犯了错就该受到处()罚。

  ④这里到处()是石头。

  (2)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5生字)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

  形声字结构特点:“诱、豫、跺、舔”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

  熟字比较法:外—处,范一犯。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9-02

小学语文教案11-03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09-08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11-10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