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0 08:33:5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中,我把了解剧本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本篇又是话剧,全文主要是人物对话,文章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这又联系到习作教学了。

  课时,我从理解课题出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负荆请罪”的意思,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谁请罪,为什么请罪?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本篇课文与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借机了解戏剧、剧本等相关知识。学习字词,提醒“廉”、“庸”的写法。词语的理解也很重要,本课中的许多词语都要学生查工具书或资料理解。指名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文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的,我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说说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看出什么,学生大都能理解。我告诉学生,要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就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现。课余,我还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认为不能什么都讲,这样不但时间不够,而且教师也讲得很累,应选择一个重点,组织学生训练,使学有所获。教学中,我觉得只有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是很糟糕的,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教师也不知学生心里想些什么,教学就会显得盲目。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阅读教学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应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每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值得学生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阅读与写作不脱节。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正确书写并记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萧伯纳是不是骄傲,为什么

  过程与方法:学生进行各种形式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生字和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2,懂得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即使取得了成就也不应该骄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著名的人物。板书:萧伯纳

  2,教师介绍萧伯纳的简要情况。

  3,出示: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常对人说:"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这就是一位小姑娘给我的启迪。"想知道关于他与小姑娘的故事吗

  初读感知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思考:萧伯纳在国外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他高兴地和小女孩玩了很久。临别时,萧伯纳让小女孩告诉她的妈妈:"

  。"小女孩让萧伯纳告诉他的妈妈"

  2,学习生字:伶俐普

  精度感悟阶段:

  三,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萧伯纳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2,你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吗读句子,学生体会朗读。

  3,学习课文2—5节。

  (1)萧伯纳和小姑娘分别时各是怎么说的出示2,3节。

  ②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认为萧伯纳骄傲吗为什么学生再次读文,找依据说理由。

  ③和萧伯纳对比,你觉得小姑娘怎么样说说理由。

  ④指对话。萧伯纳幽默和亲切,小女孩天真,可爱。

  (2)萧伯纳听了小女孩的话愣住了,他在想些什么

  (3)再读第5节。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背诵。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读生字,词语。

  2,小女孩让举世闻名的萧伯纳受到了启迪,多聪明呀!如果你是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回家后会和妈妈说些什么

  3,指导写字。

  (1)出示:作,岁,圆,师,合,名

  (2)重点指导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一定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课后向生活延伸:读童年书架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1.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2.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3.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三、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

  1.出示图画,提问:你去过海边吗?那一定见过浪花吧,自豪地告诉大家,浪花是怎样的?

  2.没见过浪花的同学别着急,读一读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师范读。

  4.学生试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5.请同学接龙读短文。

  6.说一说,现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浪花怎样?(可爱、淘气)

  7.齐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短文。读了短文,让别人听了好像真的见到了淘气的浪花。

  8.配乐朗读短文。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交流资料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对,春姐姐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最美的礼物,那就是美妙的春雨。(出示春雨的课件)看,这就是春雨,听,这就是春雨的声音,滴滴滴,多么动听啊!

  2.揭示课题:春天的小雨滴滴滴(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赞美春雨的图片或名句,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引导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最喜欢的春天入手,自然地引出春雨这个话题。充分体现语文无处不在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搜集关于春雨的资料,汇报交流,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让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和自然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文,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和节奏,在互相评价中共同发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听边思考,正确评价他人。

  三、学习生字 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并纠正生字读音。

  2.提问: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或者认识起来有困难?指导学生说出识字方法,互相交流。

  3.组词。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形近字或同音字,如“篷”和“蓬”、“啼”和“蹄”等。(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引导质疑 梳理问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课文题目上用“滴”字为什么不用“嘀”?为什么说“整片树木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等等。教师归纳、整理,梳理出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教学。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

  五、观察字形 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13个字,指名读。

  2.观察: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如:滑、敲、播等字的笔顺和与其它形近字的区别)

  3.师范写比较难写的字,学生练写,每个字写三个。

  【设计意图】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营造氛围

  同学们,你们听到过春雨的歌声吗?你能学一下春雨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板书课题)就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春天的小雨给我们带来的美妙的歌声吧!(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新课开始,通过春雨的声音引入话题,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而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二、探讨交流 理解感悟

  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课文,说说春雨美吗?美在哪里?可以边读边想边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自读自悟,在讨论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书边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语文教案 篇5

  《窗》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小说之林”。所选几篇小说通过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物的灵魂。所以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引导学生抓住情节,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借助形象思维,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

  初二年级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小说阅读的基础上,由理解能力上升为欣赏能力乃至研究能力的训练内容。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领悟作品的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因此学习的重点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创造性阅读,并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和体验作品给予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哲理,发现和创造新的艺术形象。

  本文教学的难点在于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能认识人性的美丑。因此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和体验深刻的人生哲理。课堂教学的目标为1、学习精巧的构思,精练、含蓄的语言(知识储备点)2、认识人性的美与丑(情感体验点)3、独特的写作手法(能力培训点)

  由于是普通班的学生,基础偏差,而且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法指导上,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认可、赞赏、宽容、鼓励去激活他们的学习欲望。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状态中茁壮成长。

  本课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提问法,讨论法,分析研究法,比较法,实践法,答疑法等。

  本文拟定一课时完成。

  教学设想:一、激趣导入 二、自读交流,整体感悟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文 四、拓展提高,课后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面对这扇窗,你看到了什么?

  佛说:心中有佛,眼里就有佛。

  二、自读交流,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理清全文结构

  2.思考:

  同样的窗口,为什么病友能够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文。

  1、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2、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3、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4、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洗漱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四、拓展提高,课后延伸。

  1.小说以“窗”为标题,好在那儿?你能给它另拟一个标题吗?

  2.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你“寻”出了什么味?

  3.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一段:

  当这位病人看到光秃秃的一堵墙之后,他……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来。

  2.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证俨法师的话结束全课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掌声》教案11-20

语文《景阳冈》教案02-09

语文长征教案02-09

语文的教案【推荐】03-07

语文上册教案03-05

语文《养花》 教案02-13

语文草原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