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2 12:59:2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常用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常用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反思:教学要求:

  1、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对照图画理解句群意思。

  2、学会13个生字,会写5个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型,理解字义,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3、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学过的生字,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具

  课件、小黑板等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出示拼音卡片,读准下面的音节shuō shuā shū

  二、指导看图。

  出示课件,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景色怎样?

  三、学习纯拼音句群。

  1、学生试读并找出难读音节。读后检查音节卡片上的读音。

  2、读纯拼音句群,要求:连词读→一句一句的读→两句话连起来读。注意该课的要掌握的生字的读音,读后检查。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四、图文结合,理解全文意思。

  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是什么意思?“莺歌燕舞”呢?

  2、读其他句子,是什么景色?看图说一说,读准:”融”的读音。

  五、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指名认读。

  二、认识种笔画和本课的5个生字。

  1、学习新笔画横折提。

  (1)进一步理解万的意思,口头组词。

  (2)教师示范,学生仿写。注意本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认识齐

  (1)用齐口头组词。

  (2)书空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3、学习百、丁、冬、齐,笔画和笔顺,教学步骤同上。

  三、学生反复练习,并用开火车检查本课的生字的笔画、笔顺。

  1、出示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告诉学生用田字格写字,要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笔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

  2、练习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

  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五、小结。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应该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春天的气息。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认读、书写、组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拼读、朗读,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灯塔爷爷的话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并学会书写“爷”、“明”、“交”、“立”、“好”、“乐”、“明”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灯塔爷爷说的话的含义。

  3.情感目标

  (1)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2)激发教育学生要以诚待人,以心待人。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3.激发学生以诚待人,以心待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法 多媒体教学法 讨论交流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灯塔”幻灯片。

  2.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自由发言。)

  3.师介绍。

  这是灯塔,它的.作用非常大,在茫茫的黑夜中,船只是靠着这光芒来寻找并确定方向的。没有它,麻烦可大了。

  4.板书课题:16.灯塔爷爷的朋友。

  5.生质疑课题:

  学生A:灯塔爷爷有多老了呀?

  学生B:灯塔爷爷在哪儿呀?

  学生C:灯塔爷爷都有哪些朋友呢?

  学生D:灯塔爷爷跟他的朋友好不好呢?

  6.这么多问题呀!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7.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录音范读。

  2.生思考:灯塔爷爷有哪些朋友?

  3.听后反馈。

  大轮船 星星

  生述,师板书:海浪

  飞鸟

  4.学生自由大声地拼读课文。

  5.小组内互相读,互相正音,互相帮助。

  6.展示个人朗读。

  (1)小组推荐个人朗读。

  (2)自告奋勇个人朗读。

  (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

  7.全班分组分段朗读。

  8.自主学习课文。

  9.反馈学习信息。

  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A;读懂了灯塔爷爷独自站立在大海中,很孤独。

  学生B:读懂了灯塔爷爷不孤独。

  学生C:读懂了灯塔爷爷有许多朋友,他不会孤单。

  学生D:读懂了是海燕觉得灯爷爷不孤独。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学生A:为什么灯塔爷爷在大海中他不孤单呢?

  学生B:灯塔爷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朋友呢?

  学生C;海燕说的话我不是全部理解。

  10.师适时板上质疑的问题。

  三、认读本课生字

  1.再次轻声朗读课文。

  2.边读边圈出本课生字。

  3.反馈圈画生字情况。

  4.出示生字幻灯片。

  tǎ dú lì nín ɡuài wā

  灯塔 独自 站立 您 奇 怪 哇

  dí tán shēn pánɡ

  汽笛 谈心 身 旁

  5.指名认读生字。

  6.全班齐读以上生字。

  7.课件出示要求书写的7个生字。

  (1)指认读这7个生字。

  (2)全班齐读。

  8.全班齐读所有生字。

  9.指名逐个组开花词。

  10.抽读生字词语卡片,评出“认字高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幻灯出示本课10个生字。

  2.指名认读。

  3.幻灯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讨论上节课“质疑”内容。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4.反馈学习情况。

  问题(1):为什么灯塔爷爷在大海中他不孤单?

  学生A;因为灯塔爷爷有很多朋友。

  学生B:因为大轮船是他的朋友,用汽笛和他谈心。

  学生C:因为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和他逗乐。

  学生D:因为海浪是他的朋友,向他诉说着心里话。

  问题(2):灯塔爷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灯塔爷爷在心里把它们当作朋友,所以他有很多朋友,他并不孤单。) (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言。)

  问题(3):怎样理解海燕说的话?

  学生A:要把别人当作朋友。

  学生B:要从心底里把别人当作朋友。

  学生C:要以诚待人,以心待人,这样才能有许多朋友。

  5.师顺着学生的话引导小结。

  二、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A:要从心里把别人当朋友。

  学生B:要以诚待人,才会有许多朋友。

  学生C:要以心待人,才会有知心朋友。

  2.谈谈你和好朋友间是怎样交往的。

  (让学生充分发言。)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师生共同评价。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幻灯出示字。

  2.全班齐读以上7个生字。

  3.指名认读以上7个生字。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5.自悟书写笔顺。

  6.课件演示生字书写笔顺。

  7.教师展示台上范写生字。

  8.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纠正双姿。

  9.展示学生作品。

  10.师生共评。

  11.生继续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课文内容。

  3、分析文中反复的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反复的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辨字形,读准字音

  烧灼()拂晓()腋窝()匍匐()瓦砾()

  地窖()颤巍巍()迫击炮()明晃晃()

  覆()舀()揣()

  2、解释词语:

  (1)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2)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

  (3)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4)肃穆:严肃而恭敬。

  (5)匍匐:爬行。

  (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7)永垂不朽:精神等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⑴导入:许多古诗文中以蜡烛为题抒发感情,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⑵板书课题,简介作者: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⑶检查预习情况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⑴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概述课文内容。

  明确: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⑵学生交流。

  提示:这是一篇通讯,阅读时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3.细读课文,发现问题

  同学们有没发现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能找出来吗?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提示: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4.这些反复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找出交流,讨论其作用

  ①对“炮火”的11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5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5.语言实践

  文中有哪些片段令你感动?请为同学们朗读出来,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6.布置作业: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他们谈论是什么?请写一段他们的对话,不少于150字。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材简说

  《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擎雨盖”指荷叶。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二、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看图,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身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身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4教师范读,同学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同学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⑵ 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文导入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课件配以相应的图片、文字及轻音乐)

  要求学生:

  ⑴ 注意字的读音;

  ⑵ 注意老师的朗读技巧。

  2、学生对老师的朗读进行评价以及自读。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分小组来讨论六幅春天的画面。每一小组分配一个画面。

  问题提示:

  ⑴ 这个画面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⑵ 这个描写对象从哪些方面表现出了春天的气息?

  ⑶ 哪些词句让你身临其境,有见到、听到、触到、嗅到的感觉,并从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⑷ 为这幅画面取个名字,并说明取名的理由。

  (学生的研讨不限于此提示,同时穿插各种方式的读,加深体会。)

  2、全班进行交流。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小组其他成员作补充发言。

  (进行变句比较。)

  3、全班共同研讨开头和结尾。

  ⑴ 概括开头和结尾的内容?

  ⑵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

  4、全班同学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并勾画出所喜欢的句子,然后说说喜欢的原因,并仿写一个。

  四、教学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侧重从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方面加以引导。有如下要点:

  1、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

  2、要抓住景物特点绘形、绘声、绘色、绘神,使景物能够逼真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3、在景物中融入自己强烈的情感,并通过直接抒情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4、要借助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

  五、作业设计

  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写一篇短文,描绘自己家乡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