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6 09:20:4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汇总【5篇】

语文教案 篇1

  五年级语文《诺贝尔》评课稿

  我们听了许**老师《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就我个人的想法和大家做一交流。

  1、“三步导学,生本课堂”这样的课型模式,教学思路清晰,学生主体地位明确。我想:过去我们大多数老师上课都是根据教案按部就班的逐段分析,一味的“讲深、讲透、讲全”,殊不知这样繁琐的分析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兴趣较弱。而在“三步导学,生本课堂”上,教学思路清晰,学生主体地位明确。大家回顾,刚才许老师从导入开始便抓住统领全文的一句话“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整个生命”,直奔文中的重点部分3到9自然段的学习,即任务一“聚焦实验,感悟精神”的学习,紧跟着方法策略是“默读3到9自然段,画出最能震撼你心灵的语句,写下自己的理解、体会、感受,而后小组内交流”大家看,目标任务明确而集中,方法策略得当而有效,一条主线贯穿全文的学习,简约而不简单,这都是许老师深钻教材,细读文本的结果。

  在小组汇报交流中,在小组长的主持下,“请大家聚焦某段某句”“我来读”“我来交流”交流完后组内补充,再请全班同学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总结,就某一句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们小组再来读”以往这些语言都出自老师的口,而如今已变成学生的课堂语言。这样,开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交流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我们还看到在重点段重点句的交流中,学生能联系自己的实际对比谈感受,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来谈,抓环境描写来谈,抓数字谈,甚至有的同学不放过一个标点,(比如“,”“!”的体会)重要的地方做笔记等,学生能抓不同的点运用不同的方法谈感受,这些方法的习得,都源于老师平时的悉心指导和扎实训练。

  所以,学生今天大胆自信的表现自己,发言精彩纷呈,与我们老师许多节课的引导是分不开的。许老师的课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从关注“教师要讲什么”到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上来。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也是本节课第二大亮点。许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读书,有默读,自由读,小组汇报读,齐读等,读后谈感受,交流感受后再读,读的形式多样,读的目标明确,读的层层深入,在“任务一”交流中,时刻回读中心句。如:在聚焦8、9自然段,震撼心灵的句子后,及时引导小结:“这是一次————实验”。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累概括能力。然后再完整的读这部分内容。反复的朗读,不断的感悟中,升华了对中心词“整个生命”的`理解,在诺贝尔遗嘱和名言补充中,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已矗立在学生心中,预期目标自然而然完成。

  3、读写结合在课堂上的落实。

  读写结合既是传统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当前课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提到写这一表达训练,我们好多老师认为就是将重点写具体详细,其实让学生简练的写感受,写批注,将全文言简意赅的表达清楚,也是小学阶段表达训练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许老师很好地抓住了课后练习“学写人物传记”这一训练点,将读与写落到了实处。如何将一片长长的记叙文改写成100字小传呢?这及依赖于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内化吸收、表达实践,更需要老师精心设计、点拨、引导。

  所以,许老师从课的开始,就让学生回顾:你对诺贝尔有哪些全面的了解?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归纳板书,为“写”的顺利完成做了铺垫,在学完重点部分后,学生正沉浸在对诺贝尔的敬仰之中,老师及时提出:“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伟人,为他写一篇小传。”并提问:“什么是小传?怎么写?”根据板书提示,引导围绕“国籍、身份、生卒年月、成就、贡献”来写,这样有情境的创设,有方法的提供,有前面阅读的积累,老师找准了合适的写的时机,学生很快在课堂上完成了练笔,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堂。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老师评价点拨语言再丰富些,灵动些,再富有激情些,学习效果是不是会更好?我们刚开始尝试小组合作,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活动怎样再有序些呢?这些有待我们思考、改进。

  以上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的:

  理解龙女和柳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龙女这个人物形象。

  理解柳毅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方法

  阅读、分析、评价、鉴赏

  学习过程

  一、文章导读

  本文节选自《古代短篇小说选注》。作者李朝威,唐朝陇西郡人(现甘肃陇西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本文的情节离奇曲折,但主线清楚,不枝不蔓。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特点突出;语言也极为精练、生动,极富表现力。

  二、检查重点词语

  逸:奔跑翔:止迨:等到黜:降低身份讫:完毕耗:音信、消息

  乖:违背脱:倘渝:改变龁:咬谒:拜见谛:仔细殚:尽

  淡:水边怛:悲伤、痛苦罹:遭受坼:裂开擘:裂庆:福彰:显著伪退:谦让宥:饶恕遑:闲暇忤:冒犯怃:惊愕

  三、归纳通假字

  景:影飨:享

  四、归纳古今异义

  其实:他真实情况饮食:饮酒吃饭

  五、总结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吾君,龙也。毅,大王之乡人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乃访于洞庭

  ③宾语前置——洞庭君安在哉无情郎安在

  六、分析文章结构

  七、作业:分析艺术特色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借助“我的词语库”,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4、读懂童话故事,感受朋友间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识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2、感悟朋友间的友情,特别是通过人物语言感悟心情,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挂图或课件。

  3、重点语句投影片。

  4、学生自制小动物头饰。

  五、教学时数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感悟,认读“玫瑰”。

  1、随板书读题,这是什么样的小院?怎样读出开满了玫瑰花?

  2、随课题识记:玫瑰

  3、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借助拼音,整体读文。

  1、借助拼音朋友,认真读准每一个字音,并把生字画出来。

  2、同桌抽读识字新词卡,互相帮助读好每个词的字音。

  3、把会认字朋友放回课文中,学生再次练读,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读书,师生评议,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不好的语句。

  (三)读中自悟,质疑问难。

  1、自己读文,想想你都读明白了什么,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学习小组交流。

  (1)用读的方式表达自己读懂的地方。

  (2)把组员共同的问题归纳出来。

  3、抓住难点问题,引导全班交流。

  为什么说“这是咱们的友情花”?“这是森林里最漂亮地方”?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结合同学间的'故事,用读或说的方式都行。

  (四)自选角色,情感体验。

  1、今天咱们一起来到这开满玫瑰花的小院,你最想当谁呀?

  2、自选角色,自由组合,用表演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境,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组间评读,深入体会人物心情。

  (1)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人物语言,把当时小动物的心情读出来。

  (2)指导后教师与学生分角色再次朗读,把体验到的读出来。

  (五)课外延伸,推荐故事。

  同学们特别喜欢这个童话故事,一定还想读到这么有趣的故事。老师向大家推荐《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这两本书,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一个星期后,我们召开故事会,每人要讲一个精彩故事。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则关于日本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故事。他在参加比赛的时候敢于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认识,这种勇气和坚持真理的态度让人钦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和谐”“错觉”“权威”“郑重声明”“精心设计”“世界一流”等词语的意思。

  2、用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泽征尔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不畏权威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泽征尔是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然后坚持自己的见解的,理解他为什么能够夺得大赛的桂冠。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质疑

  1、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在电视上看到过乐队演奏吗?在一个乐团里,指挥者是灵魂,乐谱是基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指挥有关的故事。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注意“乐”的读音和“谱”的书写。

  3、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心中有怎样的疑问? 预设:这句话是谁说的?

  为什么说“是乐谱错了”?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解决。

  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及时纠错。

  “贯”:上部分中间是一竖,不要写成两点。 “冠”:上边没有点。 “魁”:不要少写斗。 “虑”:下边是“心”。 互相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指正、纠错。

  3、理解词语

  ☆课文中的新词你理解了哪些?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如:“全神贯注”“郑重声明”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泽征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点拨,评价。

  三、熟读课文

  A: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B: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下来。 规范的书写本课的生字,强化记忆。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1、上节课,我们读了《不!是乐谱错了》这篇课文,小泽征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2、读了课文,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小泽征尔能够在大赛中夺冠?

  3、出示自学提示: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在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写出自己的体会。

  4、学生自读感悟,在书上批注,教师巡视。

  二、解疑合探

  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集体交流。

  感悟小泽征尔的品质 重点抓住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1、“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曲。” 引导:“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2、“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一次,但他仍觉得不对。” 引导: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工作认真的态度,有敢于质疑的精神。)

  3、“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是小泽征尔的错觉。面对众多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是乐谱错了!” 引导:“郑重声明”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从“考虑再三” “坚信”体会到了什么?大吼一声:“不!是乐谱错了!”说明了什么?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试读,指名读,评价。

  4、“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这说明了什么?对于小泽征尔的做法,评委们会怎样来评价他?想一想,谁愿意当一次评委来评价一下小泽征尔? B感悟评委们设计错误乐谱的目的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小泽征尔为什么能夺得比赛的桂冠?在文中找出答案,指名交流。

  6、出示句子:只有坚持正确判断的人,才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a指名读句子。

  b分组讨论,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回答)

  师小结:不畏权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这就是小泽征尔的精神。同学们,学了小泽征尔的故事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呢? 小泽征尔面对音乐权威,坚信自己的正确,不畏权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读了小泽征尔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三、质疑再探

  1、学了这篇课文,课前的疑问你解决了吗?

  2、再读课文,提出你还不明白的问题。 预设:小泽征尔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四、运用拓展

  1、设计一份练习题考考你的同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2、教师收集典型习题在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预设:写一篇日记。 读《不!是乐谱错了》有感

  板书设计:

  不!是乐谱错了

  全神贯注

  发现不和谐

  评委们郑重声明

  坚持判断——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夺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媒体准备使用

  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动物等。

  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捕捉内容

  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越来越发觉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自由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都观察了哪些景物?

  二、小组交流,拓展思路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1、观察过什么事物?怎么观察的?;

  2、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3、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有兴趣?

  听的同学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三、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指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⑴其他同学根据这位同学讲的内容取一个题目。

  ⑵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何使内容写得具体、准确。

  ⑶可以建议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

  2、若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⑴把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

  ⑵不拘形式地写,可自己拟题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日记形式选几则满意的日记,进行修改加工写《观察日记几则》。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学法指导】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1、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检查。也可选典型的某一片断进行作中交流,共同评议修改。

  2、学生边起草,边修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风筝》教案11-14

语文优秀教案11-08

语文《咏柳》教案11-09

有关语文的教案12-07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养花》 教案02-13

语文草原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