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4 07:50:3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荐】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荐】实用的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2、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2、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1、让学生自己读多音字。

  2、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环境而定。

  3、小组合作方找课本写词语。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1、让学生自读韵文,练习读。

  2、同桌互读。

  3、自由读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4、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那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1。 自读感知

  2。 理清本文的感情线索

  3。 探究阅读

  第二课时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

  点拨:绘画美。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

  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 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

  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理解父亲富有哲理的语言,感受父亲对作者成长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含义深刻的话。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爬山图片,说一说所积累的和爬山相关的诗句。

  2、谈话导入课文。爬过山吗,简单说一说自己的爬山经历。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文中的父子一起去爬山。(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了课文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父亲的几次意味深长的话。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父亲说的.值得深思的话。

  4、汇报:课文重点写了父亲在登山途中说的三次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师板书:上山 山顶 下山)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理解父亲第一处值得深思的话

  (1)指名读

  (2)说说读懂了什么?(爬山的目的不同)

  (3)“征服”也可以换成哪个词?“征服山”和“征服自己”各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体会父亲的用心。 过渡:靠着“征服自己”的这种信念,(引读)虽然“太阳,,我们已经站到山顶上了。

  2、理解父亲第二处值得深思的话

  (1)同学们想象一下,爬上山顶后的父子俩心情怎样?他们会说些什么?(生自由说)

  (2)出示父亲说的第二处话。 ① 指导朗读,体会“慢条斯理”这个词语。 ② 说说父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板书:过程 尽力) ③ 说到这里,老师想起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那感人至深的一幕:在200米短跑中,一个黑人小伙子冲在了最前面,眼看胜利在望,然而,意外发生了,小伙子不慎扭伤了脚。瞬间,他由第一名变成了最后一名。但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是他的父亲一步步把他搀向了终点。虽然金牌与他失之交臂,但他顽强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在人们心中,小伙子就是真正的冠军!

  (3)在生活或学习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生说,师及时点评。 小结: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尽了力。

  (4)我听懂父亲的话了吗?自读自悟第6、7自然段。 过渡:父亲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让我们来看看父亲说的第三处值得深思的话。

  3、理解父亲第三处值得深思的话

  (1)当我逞强地又蹦又跳下山时父亲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2)让我们也放慢脚步,同这对父子一起躺下来听一听大自然的声音。师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用心体会。

  (3)设想,假如父亲没有叫住儿子,儿子就会错过这些美景,就会错过这些美好的体验。父亲是想让我们明白什么?

  (4)师读:父亲第三处值得深思的话。

  四、总结全文,回顾重点

  1、出示“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这句话。

  2、理解“沉静”,“智慧”分别指什么?

  3、总结全文 让我们再次回顾父子俩的登山之旅。(引导学生看板书)其实,登山的过程犹如人生之旅,父亲的每一次话都是人生智慧的彰显。

  五、课外延伸,感情升华

  1、师谈感悟

  2、生自由发言

  3、小结,理解父爱。

  六、布置作业

  1、把你认为本课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认真摘录在采集本上。

  2、让你的父母也来读这篇文章,你与父母共同交流读书感悟,并用文字记录下你们读后的真实感受。

  板书设计

  爬 山

  上山 征服自己

  山顶 过程尽力

  下山 懂得欣赏

语文教案 篇4

  板书:

  16、找骆驼

  左脚跛

  左驮蜜 右驮米 观察所得 果然找到

  缺了一颗牙

  练习课 9周3节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

  (详祥)细 蜂(蜜密) 脚(印映) 究(竞竟)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课文内容填表

  骆驼的特征老人的根据

  左脚有点跛

  左边驮蜜,右边驮米

  缺一颗牙齿

  四、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写作教案11-03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植树》教案02-05

语文社戏的教案08-27

语文荷花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