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02 07:23:0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3篇(通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3篇(通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研究背景:

  在现代教育技术在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小学生作为学习者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资源,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线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更加亲密地对话。

  另外,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多媒体和校园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等都是摆在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作为传统的语文学科,更好地与信息技术整合,在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效果,也正是现在研究地最多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就省编教材第九册《万里长城》一课,谈谈如何结合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环境等进行学生自主地课堂教学。

  案例描述:

  【创设情景诱发感情】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伟大的万里长城,同学们回去搜集了许多关于长城的资料,现在就请你们用一到两句话简单地说说你对万里长城的感受好吗?

  师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或深或浅地对长城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那课文中是怎么来概括长城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关键词。

  (板书:气魄雄伟,历史久远,工程浩大)

  师:也就是说,课文就是写了长城的这三个方面。那么找到关键词以后,接下来咱们该干什么了呢?(生:研究……)

  恩,很会学习,想亲眼见见长城的气魄吗?[播放录象]

  上述教学片断中,我结合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精心创设情境。当学生看到电脑显示的长城巨龙般身躯时,他们被长城的气魄震撼了,有的同学甚至发出了"哇"的轻声惊叹。此时,任何语言都已失去了意义,一幅画已诱发了学生的感情,为他们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学生在强烈的情感驱使下,听到了课文的配乐朗读,看到了气魄雄伟的长城,此时,他们心弦已被拔动了。

  【媒体辅助研读课文】

  长城的气魄雄伟

  1,看了录象,你有什么感觉?

  2,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长城的气魄雄伟?

  3,随机出示: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千米。

  4,看了这段录象有什么感受? [出示句子]

  策略:从"龙"体验长城的雄伟气魄

  层次一:形似(视频展示)

  层次二:神似(收集出示相关资料)

  师:从龙你还能想到些什么吗?

  生:龙是我国古代传说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

  生:华民族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是吉祥物。所以用巨龙来比喻长城,不仅因为形似,而且蕴涵着我国人民对长城的热爱和赞誉。

  生:我知道一些关于龙的成语,比如龙凤成祥,龙腾虎跃,这些都显得龙有吉祥,有气魄。

  师:真不愧是我们班的成语大王。(笑语)

  生:古代帝王穿龙袍,坐龙椅子……可见自古龙都是至尊至贵的象征

  师:对呀,你们有没有电视上见过,咱们古代天子可以说与"龙"这个象征物是分不开的。看来龙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一种崇高,庄重,权威。是一种精神象征,正如**同学说的,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呀!作者把长城比作龙也正是这个意思。

  5,指导朗读

  6,出示句子: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的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师:这成千上万的参观者中会有谁?他们都会说些什么?

  (白发苍苍的老人,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蓝眼睛的外国人,海外游子)

  师讲述一段海外游子的故事:离开的时候还是一个年纪青青的少年,而如今再次来到这祖国的长城时,已经是白发苍苍,他说无论如何也要回来再看一看祖国这雄伟的万里长城。而当他再次登上这长城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争答:是太激动了!激动得说不出话了!……

  师小结:是啊,不管是有声的,还是无声的语言,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长城深深的敬意和爱。能把这种敬意读出来吗?(指名读—男女赛读)

  【借助网络研读课文】

  长城的建筑年代久远。

  1,导语:如此让人赞叹不已的长城,是一簇而就的吗?通过课文的介绍,我们知道,万里长城主要经历了哪几个朝代的修筑和扩建?

  2,分组合作上网搜索学习

  师:好,一起上网去找一找关于这些朝代的长城的资料,并集合全组人的智慧筛选出你们觉得最有意义的资料,用简单的几句话介绍或者展示给全班同学。好吗?

  3,小结:今天长城已经失去了它作为防御的功能,但是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那巨龙般的身躯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弯曲的脊梁。

  4,现在和林老师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引读:原来早在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燕———。秦统一中国后,——到了明朝——师:同学们,这么伟大的长城,难怪成千上万的参观者都赞叹说:"——"

  网络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资源的大空间,当学生觉得书本介绍的知识不能满足于他的知识需求时,便想到利用互联网来搜索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而此时教师就提供给他们这个空间,并引导他们进行合作讨论,有效地筛选,并且利用软件,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这样一来,原本枯燥的说明段落,在学生生动图片和资料的补充下,显得丰满了很多。

  【披文入境升华主题】

  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1,导语: 喝水不忘挖井人,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2,生:孟姜女的`故事

  生: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请生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师:这些故事很感人,我们的长城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

  生:光蛮干一定不行。要靠智慧。

  师:这智慧在哪呢?

  3,指导朗读:

  要采制这么多的砖头和条石,并要运送到陡峭的山峦上砌筑起来,光靠肩膀和手,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去克服一个个困难,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是生命。

  师:同学们就光靠肩膀和手啊,这种艰辛能读出来吗?

  师:要建筑如此浩大的工程实在并非易事。不仅靠体力,还靠智慧。

  4,再次朗读句子:(升华主题)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的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师:领略了长城的气魄和历史,听了关于长城的故事,现在你再来读这句话,有什么新的感受吗?能把它读出来吗?

  【利用网络转换练笔】

  小结与延伸性练笔:

  1,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真不愧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我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可如今却它却时刻在遭受着严重的破坏。

  2,林老师昨天在上网的时候,在我们常去的红泥巴网站的论坛里发现这样一册消息。(师在网络上找到准备好的论坛留言。

  (内容为:标题:文化建设抢救长城作者:老者

  中国的长城正在二十一世纪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大段的长城墙体,烽堠,敌台,都在被人为地毁坏,城砖或夯土被推倒,碑版被充作建筑材料,,旅游爱好者将他们欣赏的残破变得更加残破。在这个建筑物的长城正在被蚕食的同时,中华文化的长城也在面临严峻的挑战。

  长城就是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主题。让我们从抢救长城开始!

  3,出示被破坏的长城的图片

  4,看了署名老者的呼吁。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可做的吗?

  5,现在我们马上可以做的就是也登陆论坛,响应老者的号召,为保护长城添一份力量。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吧! [播放歌曲:长城长]

  传统的练笔作文方式不少学生觉得是对作文的一种强制,而通过网络BBS论坛,巧妙地结合课文主题,在教师"抛砖引玉"式的引导下,学生面对"老者"先生的号召,并且同学这节课文激发的深厚的情感就会迸发而出。这种笔尖的流泻自然会真实感人,这种不着痕迹的练习不仅有效,也是学生十分喜欢的练笔方式。

  教学反思:

  整节课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有效的辅助教学。在课上,学生不仅能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感受情景,还能随时地查阅网络,补充知识。课堂不是封闭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应树立"大语文观",鼓励学生积极上网查询资料,补充课本上有限的知识,对教材做补充,填补空白。这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乐于查找资料,特别是上网浏览获取知识的习惯。而且,在课堂在查找,筛选和汇报的过程,也是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合作,一起探讨的过程。课外练笔分的内容,我充分抓住了网络BBS论坛的优势,先是自己在论坛上实现发布一则消息作"引子",引发学生愤慨之情,进而展示长城被破坏的图片,升华学生的情感,自然的,学生也就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进行了绝佳的练笔训练。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适时辅助,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等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对子

  4、会写“香、秀”等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蜂、蝶”

  1、引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大家都爱她,今天地球小天使也来到课堂,谁来和它们打招呼,出示动物“蜂、蝶”,谁再能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出示生字卡,练读一次。

  2、过渡(指导方法)

  (1)借助拼音识字

  (2)查字典

  (3)请教别人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生自渎课文

  2、学生字(出示11个生字)

  (1)学生随机认读某个生字,带读

  (2)图字结合浅析某些字义,组词或抒发感受

  (3)开火车认读所有生字

  (4)归类同一部首识字

  3、种种子宝宝(把生字种到下面,每读一个读一次)

  三、学词、学文

  1、读词(个别读小组读)

  2、对对子

  3、学文(过渡请一位同学大声读注:提出读的要求和听的要求以多种形式对读)

  四、书写生字

  1、具体教导、范写“香、秀”

  2、学生书写。

  五、扩展

  1、归纳:相对、相近事物可以对对子

  2、作业:比一比,谁的'对子多

  3、小结。时间过得真快,小天使们还要忙着到别的地方绿化、美化环境,我们就到这里,跟小天使说:再见!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教学重点:

  1、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的音形,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区别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用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出示i和yi、ü和yu。

  (1)让学生读

  读。

  (2)说说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

  2、出示

  (1)让学生读

  读。

  (2)说说ü上两点省略规则

  3、我们学习几个复韵母了?按顺序说

  说。

  今天我们再学习2个复韵母和

  个特殊韵母,谁有信心能学好!真棒!

  板书:12ieüeer

  二、利用插图学习复韵母ie、üe和er的音形及er的`四声

  1、学习ie、üe、er的音形

  (1)出示3幅插图

  问:你们能不能利用这3幅插图自己学习ie、üe、er的音形呀?

  (2)请同学说说自己的学习过程。

  (3)教师适当地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方法。纠正后教师范读,学生随读体会,指名读,开火车读。

  (4)教师讲解:er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

  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

  2、学习er的四声

  (1)板书:ērérěrèr

  (2)自己试着读

  读。

  (3)借助平时口语中的发音读准四声。

  (4)选择其中的声调进行组词,帮助巩固发音。

  三、指导书写ie、üe、er

  1、说说ie、üe、er3个复韵母的组成。

  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5、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同桌同学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四、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

  1、复习ie、üe的读音。

  2、师讲:ie和üe是声母,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呢?教师板书:ye、yue。

  3、比较韵母ie、üe与整体认读音节ye、yue在字形上有什么变化?

  (韵母ie的左侧是i,整体认读ye的左边是y)

  4、启发学生想

  想,音节yue中的小点为什么没有了呢?引导学生复习两点省略规则。提醒学生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5、运用多种形式读准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ye、yue的音。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1-02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9-02

小学语文《aoe》的教案09-08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10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