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2-18 07:30:4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语文教案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的道理,教育学生做讲信用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问——激趣导课

  板书课题《我必须去》,请学生读课题,并说说看了课题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读——读通课文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

  2.同桌互相读课文,遇到困难,合作解决,小组交流识字,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

  三、悟——读懂课文

  1.请学生再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读后可以进行小组间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时,当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从什么地方读懂的,以了解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并可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朗读指导。

  如:学生回答知道爸爸打电话时心情很着急,可让学生找找从哪里可看出爸爸很着急,并用着急的语气读一读,体会一下。若学生读到其他语句时,也可进行相机指导。

  3.鼓励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在小组中相互讨论解决。

  [学生不懂的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这里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

  4.学生理解课文后,可让学生谈淡此时的感受,并说说: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做。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进行讲信用的教育。

  四、赛——读好课文

  l.让学生练读。学生练读时,提醒学生想想李丹当时的心情,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

  2.比赛朗读。在赛读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读后可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读出爸爸在电话中急促的语气,以及李丹由开始的犹豫到最后坚定的语气。

  五、演——读活课文

  学生自由选择伙伴进行表演。

  六、写——课后延伸

  想想李丹与同学到敬老院演出的情景,并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学会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10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教学过程:

  一、 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北大荒的秋天,齐读课题

  2、 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这个地方杂草丛生,一片荒凉,解放后,经过劳动者的辛勤开垦。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它还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真可谓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3、 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呢,老师就带你们去北大荒走一走。

  二、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轻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 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三、 检查自读情况

  1、 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小黑板出示)

  几缕 橘黄 绛紫 锦缎 漾起 豆荚 脸庞 榛树

  北大荒 一碧如洗 银灰 透明 波纹 燃烧 山岭 清澈见底

  (1)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过渡:同学们能把词语读得那么好了,那么对于长句子是不是也能读得那么好呢?

  2、 读长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合理的停顿。)学生练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3、 读课文

  (1) 指名分自然段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 师生共同评议

  四、 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理由

  2、 相机板书:天空 一碧如洗 天空象被洗过一样

  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指名读(老师听出来你是更加喜欢北大荒秋天的天空。

  的确很美,老师也喜欢,老师最喜欢的是流云,它出现在西边的天空,那么这些流云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流云的句子(小黑板出示)

  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啊?有谁读得比他更好?再指名读,齐读

  为什么叫流云?引出流云变化速度快(转眼间)它们怎么变化的呢?(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啊)课文中又把它比作什么?五彩斑斓说明颜色真多,一幅多美的画面(齐读)

  五、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收书写。

  1、 出示生生字

  指名读

  2、 识记生字字形

  哪些字可以用熟字加部首的方法来记?

  哪些字可以用熟字换部首来记?

  哪些字可以用熟字去部首来记?

  碧怎么记?

  3、 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写好碧紫燃3个字。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六、 课堂练习设计

  1、 用钢笔描红,临写。

  2、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先( ) 火( ) 此( ) 冷( ) 文( )

  洗( ) 灰( )紫( )岭( ) 纹( )

  3、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古诗两首》、《雷雨》、《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五。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的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让我们得到去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聆听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复习目标:

  1、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会认字的认读、易错字指导,多音字、形近字区别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回顾积累描写大自然的好词、佳句、 名段欣赏,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理解大自然的美好,进一步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本单元的所有要求会写的字要会听写。

  复习难点:本单元的看图写话和按课文填空。

  复习准备:

  1、学生准备积累描写大自然的好词佳句、古诗名句。

  2、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复习时间:2课时

  复习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

  学了第一单元,我们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谁来说说第一组中有哪几篇课文组成啊?(生答)在这几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

  ( )的瀑布 ( )的雷雨

  ( )的书 ( )的指南针

  师: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概括的真好。是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生机,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组课文,走进大自然,一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 复习生字词,出示字词

  (一)复习生字:

  1、自主复习中组长反映下面几个字音读错的较多。 先自由读一遍

  宝藏(zàng) 指.(zhī zhǐ)南

  2、复习听写中,错误最多的'是这样几个字: 窗 垂 盏

  (1)说说错在哪里,生生提醒写时注意什么?

  (2)展示纠正

  3 . 细心的你一定整理了很多的多音字,下面这个题目你会选吗?

  1、是谁收藏( )了这么多的宝藏( )。

  2、人行( )道旁边有一行( )松树。

  这种整理多音字的方法很有趣吧,今后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来整理哦!

  4、除了多音字还有一些形近字也需要我们掌握,请同学来区分一下这几组:

  (1)、 吴-----天 岭-----铃 刨-----跑

  (2)、总结:可以通过区分字形或组词来区别形近字。

  5、复习词语

  掌握好了生字,我们再来复习词语。

  1、填写量词

  一 ( 阵 ) 雨 一 ( ) 小鱼 一 ( ) 高山 一( )风 一 ( ) 厚书 一 ( ) 乌云 一 ( ) 水 一( )树林

  2、黑沉沉(写出几个相同的词语)

  三、展示积累

  (一)学习中同学们积累了很多优美的句段或诗篇,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 谁能展示一下在学习积累的好词语?如 越来越亮

  四、限时作业

  通过自主复习和课上交流,对本组课文我们回顾了这么多,相信下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了,快来试试吧!

  一、听写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疑是银河落九天。

  2. 窗含西岭( ), 门( )。

  3.( )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 )。

  4.枝叶( )的一面是( ),枝叶( )的一面是( )。

  5.春雨惊春( ),夏暑芒( )。

  6.( )寒霜降,( )小大寒。

  2、《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 )代诗人 ( )。诗中有两句是千古名句,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三、课下我们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你也用几句话记录一下你的感受或发现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3、学习作者的方法。

  4、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收获”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文《拾穗》板书(拾穗)“拾”是什么意思?“穗”是指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弥散 晚餐 监督 遵循 搜寻 逼真 偷窃

  欣赏充满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看出收获了?(第一段)

  板书(收获)读一读。

  (出示:拾穗图)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远处堆起了金黄色的麦垛,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收获的季节属于拾穗者吗?我们来进一步欣赏这副油画。

  2.欣赏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文中,作者也对这三位妇女拾穗时的情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

  默读课文2-4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三位妇女动作、神态的句子。

  4.说说你画的句子

  板书: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5.再读课文2-5段,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同学刚才结合油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这副画的?

  7 指名读第6、7段

  由于米勒对劳动的辛苦有切身的感受,因此这副画画的十分逼真,认真的欣赏会产生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四.情感升华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和联想?收获的季节属于她们吗?她们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板书设计

  收获

  中间:承担生活重担

  拾穗 {右边:腰落下毛病

  左边:艰苦生活刚开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文插图)还记得这幅画吗?你能简单的来介绍一下这幅画吗?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著名画家米勒的这幅油画作品,学习了一课文,课文的作者也像我们一样欣赏了这幅世界名画,并用生动的语言、具体的描写描绘了画面内容,使我们也学会了欣赏名画,课文的题目是《拾穗》。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走进课文,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将画面内容写具体的。

  二、回顾课文,指导方法: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画面主要内容的段落,自由朗读,说说作者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的?(动作、神态)

  2、指名学生说。板书。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出了什么?为什么能从中体会出农民的辛苦和他们生活的艰难?在抓住动作、神态对画面中的人物进行描写之前需要怎么样?(仔细观察)板书。

  3、:只有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刻画,就会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板书)还可以抓住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描写?(语言、心理活动)我们应该学习运用这种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样你的文章也会具体生动。

  4、除了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描写之外,这三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你认为写得比较好?

  5、这句话中描写的内容能够从画面上全部观察的到吗?(不是)这是作者的.(联想、想象)还有哪些句子是作者的联想?

  6、:从这些句子中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苦,所以,结合画面内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会使你的文章真实感人。

  7、今天,我们就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个小练笔的练习。

  三、创设情景、指导练笔:

  1、请两位学生将地面的纸花扫干净,其他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2、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3、把你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四、交流、评议:

  1、小组交流。

  2、指名读,说说好在哪?

  3、从文章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五、。

  板书:

  动作 具体生动

  仔细观察 神态

  合理联想 真实感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劝学教案09-21

(经典)语文教案09-14

语文古诗教案10-17

语文教案(精选)10-24

语文教案12-17

语文教案12-17

语文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