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12 07:11:3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整体回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喜欢)前几天老师看了一部电影,电影里有一句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这样说的:“音乐它无处不在,它时刻充满着你的心灵,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音乐。”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扬科,他就是这样一个爱音乐的孩子。谁能用上下面的词简要地介绍一下扬科。(不同句式)

  扬科

  8岁

  波兰

  贫困

  牧童

  音乐

  二、研读3—5小节

  师:是啊,扬科是个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他在大自然中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乐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3—5自然段,并划出写扬科听到哪些乐声的句子。

  1、你们找到了哪些句子:

  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噢咦’!‘噢咦’!……

  ⑵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

  ⑶堆草料的时候,他听到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

  ⑷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飞着。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Δ2、自由读读这些句子,用上:扬科来到(),听到(象声词),他觉得(拟人)。

  3、大自然的声音可是丰富多彩的,你们听——(放大自然的各种音效),用上面的句式说说。

  4、这些是真的乐声吗?为什么扬科觉得都是“乐声”?(板书:(爱)大自然的响声)

  5、练读:可小扬科是如此地喜爱,那怎么才能读出喜爱的感觉呢?我们试着读读,特别注意象声词。等会儿把你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轻快活泼)

  Δ6、指名读,读中评议、点拔、指导。

  7、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大自然美妙的音乐读一读,齐读4句。

  8、这些声音在爱好音乐的扬科听来是多么令人陶醉的旋律啊!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3、4、5、小节。(音乐声音小—大—渐小)

  9、小结,过渡

  小扬科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大自然的响声在扬科听来都是音乐,那么当扬科听到真正的音乐时,又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呢?

  四、研读第三段

  1、自由读6-8小节,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扬科爱音乐?

  2、划出来后,不急着说,你先反复读读,想想怎样把扬科爱音乐的这种感情读出来。

  3、学生汇报交流,相机理解有关句子,在朗读中理解。

  a、“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①--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幻觉)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兴奋、激动)

  这句子朗读时的语气和第二段扬科爱大自然的'响声时的语气一样吗?(不一样,爱的程度应更深些,要读出扬科被歌声和琴声陶醉的那种感觉。

  (板书:(更爱)旅店里的音乐)

  b、用同样的方法理解第7节的三句话:“小提琴的声音是多么美妙呀!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满足的了”

  ①--读一读上下文,想一想这几句话的含义。(扬科渴望有一把小提琴)

  (板书:(最爱)小提琴的声音)

  ②--“扬科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一切”可能是什么?

  ③--“只要让他摸一摸,哪怕只摸一下,他也够满足的了”,你是怎么理解的?(愿望非常的强烈)

  ④--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4、扬科最爱小提琴的声音,还可从哪里看出来?(做了一把小提琴,尽管不好,还一天到晚地拉着)

  读读这部分。

  5、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扬科还把音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什么都无法改变扬科对音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小扬科是可怜的,更是可敬的。让我们怀着对小扬科深深的同情和敬意,再来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6、总结:扬科,一个对音乐充满无比热爱的孩子,一个有着极高音乐天赋的孩子——他的命运之路又会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最爱)小提琴的声音

  (更爱)旅店里的音乐

  (爱)大自然的响声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练习拼读鼻韵母的生字,使学生准确发音,并积累词语。

  2.观察区分折文儿和反文儿,拓展识字。

  3.通过自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感受语文。

  〖教学过程〗

  一、整合趣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是谁呢?(出示卡通动画小星星,告诉同学它将带领大家一起去闯关,若能顺利通过就可以参观美丽、神奇的星空了。)

  (一)我能行。(出示:先读一读,再组成词语。相信你最棒!)

  ín íng fēn fēng lán làng gēn gùn qín qún shén shēng

  民――名 分――风 蓝――浪 跟――棍 琴――群 神――声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师:真不错!同学们不但读得清晰、准确,还能组这么多词语,相信这些音节你也一定会抄写得正确、美观,是吗?

  3.抄写音节。(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及纠正书写姿势,以促良好习惯的养成。 )

  (二)我的发现。(动画星星:聪明的小朋友,下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各、条、做、放)

  生:-我发现“各”和“条”是“折文儿”,而“做”和“放”是“反文儿”。

  -折文儿是三笔写成,而反文儿是四笔写成的。

  -老师,我能一句话记住它们“三笔折文儿,四笔反文儿。”

  -我知道“冬”和“务”都是折文儿。

  -老师,“清澈”的“澈”也是“反文儿”!

  [评析:通过学生的发现,既认识了“折文儿”“反文儿”两偏旁,又结合以前所学生字进行回顾,达到新旧知识的综合,巩固了识记效果。]

  二、观赏《美丽的星空》

  动画星星:小朋友们真棒!下面让我们一起游览美丽、神奇的夜空吧!

  1.观赏录像《美丽的星空》。

  2.交流感受。

  师:参观了奇妙无穷的夜空你有何感受?想说些什么吗?

  [观赏星空录像既对以上学生的表现作出了肯定,又与单元内容相结合,渗透了观察、表达、审美意识。]

  三、学生自检

  师:小朋友,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吗?喜欢语文课上的什么活动吗?快快拿起手中的笔,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文中的叶子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1.学生自检。

  2.我的智慧囊。

  师:你有不喜欢的项目吗?如果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评析:通过学生的自检,进一步引导认识语文,感受语文;并渗透同学间的互助意识。]

  四、拓展延伸“我与父母有个约定”――家长跟踪卡

  附:家长跟踪卡(略)

  [本单元的设计,本着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的原则,将语文天地中的各项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文的教学中,符合课标整体推进的原则。并在教学生字和课文的过程中,注意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设计了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各种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特别注意了学生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 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好习惯。

  3、 激发学生学好毛笔字和钢笔字的兴趣,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基本要求,学习写正楷字;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执笔姿势,初步掌握写正楷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

  黑墨水、钢笔、墨汁、毛笔、字帖、练习本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钢笔”。大家拿出自己这

  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1、观察第一页插图。

  (1)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3)教师过渡: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写得好?

  (1)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怎样照顾它呢?

  三、使用和爱护钢笔

  1、 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四、学习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指导看图:

  1.上图(1)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

  (1)图上都有什么?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

  (2)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3)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

  (1)教师讲解: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再把纸铺平开始写毛笔字

  (2)教师小结

  五、认识“文房四宝”,陶冶情操

  1、同学们,你们认识“文房四宝”吗?看看图上左下角的两幅图,看看你认识图上的哪些物品。

  2、小组轮流汇报,教师指导

  (同学们观察得既正确又仔细,不过现在的人一般不用墨在砚上磨出墨汁,可直接用瓶装墨汁。)

  六、欣赏作品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

  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七、我的十分钟

  1、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2、练习

  (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

  (2)教师巡视指导

  八、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认真写好钢笔字

  认真写好毛笔字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

  学习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歌声、图画等表现春天的美景,并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留心观察春天。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㈠ 出示挂图,进入“日积月累”天地,揭示课题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春 风拂面

  柳绿花红 百花盛开 万物复苏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揭题:是啊,春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

  ㈡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1:“说春天”

  A、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春姑娘。听说大家都很喜欢我,能不能讲一讲和我有关的故事、背一背和我有关的古诗、课文呢?”

  B、学生下座位找好朋友说一说、背一背。

  C、指名说、背、评议。

  D、说说春天是个怎样的季节?

  2、创设情境2:“找春天”

  A、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快和小伙伴们说一说吧!”

  B、分小组交流。

  C、指名说、评议。

  3、创设情境3:“赞美春天”

  A、既然大家都找到了春天,想不想用我们动听的歌声、五彩的'画笔来表现它、赞美它?

  B、自由组合成“创意组”、“演艺组”和“剪贴组”。

  C、明确要求:

  请创意组的同学画一画春天的图画,并写上描写春天的句子。

  请演艺组的同学加上动作,歌唱春天。

  请剪贴组的同学根据收集的图片合作贴出一本春天的画册,可以配上诗句或课文。

  根据三个组的内容,准备几个问题向对方提出。

  D、三个组依次上台展示介绍,接受对方组的提问并回答(说说自己的画和剪贴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贴,唱的歌里有些什么)。

  ㈢ 总结

  1、播放磁带—春姑娘的话:“我真高兴你们送给我这么多美丽的图画、好听的歌曲、还有那么动人的故事,谢谢!”

  2、教师谈话:是啊,春姑娘就在我们身边,它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吧!

  3、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大家齐唱

语文教案 篇5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导叙述图意。

  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四、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的句子。

  (2)、讨论解答。

  (3)、练习背诵。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

  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练习背诵

  3、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画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观察飞行中的燕子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指名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练习背诵

  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1、学生对燕子外形描写接受较快。

  2、对课文学习感情浓厚,掌握了描写燕子外形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讨论交流:

  课文从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分别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二、指导、检查背诵

  1、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

  2、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背诵。

  3、检查背诵(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三、指导识记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读音。

  2、交流识记方法,重点指导“俊”、“拢”、“奏”的写法。

  3、练习书写。

  四、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预习《2、古诗两首》。

  板书设计: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赞热

  燕子飞回增添生机美爱

  春大

  姿态优美天自

  飞行速度快然

  心情高兴

  停歇电线―――曲谱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色、秋、风、吹”等13个生字,会写“风、气、飞、九”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习惯。

  5、在朗读、表演等活动中让学生感悟秋天的美。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式、合作式和探究性学习掌握生字。运用朗读、表演等让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2、就课文相关内容让学生自主收集相关信息,如:找秋天等。

  3、重视指导学生按笔顺写字,渗透生字的笔顺规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在自由朗读,表演读、小组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自主认读生字,掌握正确的读音、字形,会写6个生字,能做到笔顺正确、书写端正。

  2、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

  1、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2、了解课文,了解秋天的特征。

  教学突破

  1、利用读读、猜猜、演演等游戏形式让学生掌握生字。

  2、在书写中,通过观察、模仿、争当“小小科学家”、评比“小小书法家”等使学生正确掌握生字、书写生字。

  3、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做成幻灯片。

  2、各类秋天的树叶。

  学生准备

  1、作业本、生字卡片等。

  2、采集各种树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导;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树叶。2、如果要请你把这些漂亮的小树叶送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又会把它送给谁呢?为什么?3、是呀!秋天是金色的秋天,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金色的秋天里走走看看,不过你可要带好自己的`行囊,说说你准备带上什么?4、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揭题:请你用上你的行囊来读一读(出示课题:10、金色的秋天)1、学生兴致昂然。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3、学生自由汇报交流上课准备怎么做,有没有信心将最美的秋天带回家。4、学生热情饱满地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感受秋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课文录音,提出要求:课文介绍了金色秋天里的什么景色?秋天又有些什么变化呢?2、课文把秋天写得真美呀!你想美美地来读这篇课文吗?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自己把课文读一读,注意遇到生字别紧张,想个办法和它成为好朋友。如果不能认识的给它作个记号,呆会儿可以和小组同学一起想办法。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师巡视指导解决疑难。4、游戏:我和秋天拉拉手游戏规则:出示飘着落叶的课件,请学生上来选一片落叶,然后读出落叶上的生字,读对的奖励一片小树叶,能说出好的识记方法的奖励三片小树叶。教师随机指导正音。 1、学生边听边思考。2、学生自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生字。3、小组长组织汇报、交流、记录。4、学生进行游戏。

  三、朗读课文,感悟秋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秋天来了。”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说三遍。是的秋天来了,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赶快来找找秋天吧!2、秋天她在哪儿呢?师总结板书:秋风起、天气凉、树叶落3、指导朗读第一段(1)是的!秋天来了。白云也悠悠地飘着,(出示第一段),这句话请你试着读一读。(2)小朋友们真能干,把第一段读得这么棒。(第一节较为简单)谁愿意把最好听的读给大家欣赏?(3)齐读第一段。4、指导朗读第二段。(1)秋天,天气凉了,秋风把秋姑娘也带来了。她来到田野里,田野里一片金黄,金灿灿的水稻笑弯了腰。她来到了山坡上,金黄色的野菊花笑开了颜。她来到了小树林,小树叶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你瞧!他们来了。(出示树叶在风中飘舞的课件)说说小树叶在干什么?(2)师总结并范读第二段。你们也来读读这一段。(3)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老师要奖励你们一些小树叶,不过在拿走你的奖品前你得说出小树叶的颜色,不然你可拿不到奖品了。(4)多漂亮的小树叶呀!他们飞呀,飘呀,正要离开他们的妈妈呢!如果小朋友们要离开妈妈,会怎么向妈妈告别?(5)表演:小树叶怎样在秋风中树妈妈告别? ①师扮树妈妈,生演小树叶。②同桌之间互演 (6)多么懂事的小树叶,请你读一读第二段吧! (7)看着小朋友们读得怎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试一试。师范读课文第二段。5、朗读小擂台:以小组为单位参加读课文6、配乐朗读全文。 1、学生在课文中找秋天。2、学生可能回答:秋天,天气凉了。秋天,白云更白了。秋天,树叶落了。3、(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4、(1)学生观察说秋天的小树叶。(2)学生在小组里熟读第二段。(3)学生选树叶,说树叶的颜色。红的、黄的,半黄半绿的。(4)学生思考问题。可能会回答:妈妈,再见。妈妈,你放心,我会乖乖的……(5)学生表演。(6)学生读课文。(7)生评价后读。(8)学生评、学生比。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秋天是美丽的,秋天的小树叶更惹人喜爱,希望小朋友们能把这份美丽送给你的爸爸妈妈。然后再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欣赏秋天的美。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三星点将:出示秋天的树,自己选择树叶,树叶上有生字,能读出字音的一颗星,能说出有这个字的词语两颗星,能分析字形的三颗星。2、送字宝宝回家。3、找朋友:你的词语库里肯定有许多的词语朋友了吧!现在请你把课文读一读,将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纳入你的词语库,让他们成为你的新朋友。4、4、教师小结。 1、进行游戏。2、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二、我是小小朗诵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评选“金喇叭”。教师提出要求:每小组选派两名代表读课文,小组成员帮助指导,若取胜该组则获得“金喇叭”奖。2、我是小小朗诵家。配乐朗读课文,感悟秋天落叶的美。 1、学生自由朗读准备后,进行比赛评奖。2、学生朗读课文

  三、我是小小书法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学笔画:(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出示新笔画),你认识他们吗?(2)指导书写笔画。2、寻宝。教师出示生字,请小朋友在其中找出有 的生字读一读,并把他写进事先准备好的田字格。3、我和老师比写字。(1)师出示写有生字的田字格,说说谁写得棒?为什么?(2)教师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3)师巡视指导。4、评选小小书法家,评好后贴在学习园地中。 1、(1)学生说笔画名称(2)生书空。2、学生找生字并书写。3、学生评后书写生字。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在此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想)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 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

  学习字词,感情朗读课文。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作者用对比、反语等表达作者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初步了解白鹅的特点。

  学习叫声和步态体会白鹅的高傲。

  运用总分结构学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课件白鹅,背诵路宾王的古诗《咏鹅》。

  说说他所赞美的白鹅给你什么印象(美丽、优雅)

  2、 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漫画家和作家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

  3、 板书:白鹅

  二、初读课文

  1、 独立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难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

  朗读字词,指导多音字 角、模

  指导生字“餐”

  3、 通读课文

  说说白鹅给你的感觉。(高傲)理解“高傲”

  出示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分析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中心句、过渡句)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 自读第3自然段,找找鹅的叫声怎么让你感到它高傲了。

  2、 讨论交流

  “音调严肃郑重,厉声呵斥”——让你想到了什么人

  “凡有生客进来……不亚于狗的狂吠。”——如果鹅会说话,你们猜猜它会厉声呵斥什么呢?

  生客进来,它厉声叫嚣 。

  篱笆外有人走路,它引吭大叫 。

  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鹅的高傲,也看到了它的尽职,难怪主人喜欢它呢。谁来读读,让我们从它的叫声中进一步感受鹅的高傲。

  那么它的步态又怎么高傲了呢,模仿刚才的方法,找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鸭的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把鹅的步态和鸭的相比,的确更显的的高贵傲气。

  2)感情朗读

  你为什么把“步调从容、大模大样”读得慢呢?

  理解 从容——不慌不忙

  净角——大花脸(课件:净角出场)

  大家试着读一读,读出大白鹅从容的步调。

  2、“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别的小动物见人来,走逃走了,鹅非但不让,竟咬你,真够大胆,足够傲气。

  至于它吃饭的高傲模样,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写话

  看了白鹅,让你感受到它的高傲,下面的这些事物,又让你 感受到什么了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 小白兔、小丑、鲜花等画面)

  模仿用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介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白鹅吃相,体会它的高傲。

  体会作者运用反语的方法表达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全文围绕哪句话的?

  从叫声、步态中体会高傲。

  回答板书: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二、学习吃相

  对于鹅的叫声、步态也许大家熟悉,但吃饭方面未必有丰子恺爷爷观察那么仔细了。

  1、自由读第5 自然段,说说它是怎样吃饭的。

  指名回答,理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填空:鹅吃饭时 ,一日三餐必定有 、 、 三样东西下饭。先吃 再吃 最后 ,总是这样 。

  鹅吃相多么可笑,可笑在它( )。

  2、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它的高傲

  “这样从容不迫的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理解“侍候”一般侍候谁?人们是怎么样侍候它的

  理解“堂倌”作者这样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出鹅的尊贵。

语文教案 篇9

  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

  韩愈所说的勤,表现为口勤(多吟诵),手勤(多翻阅),脑子勤(多咀嚼、多思考),日以继夜地学习。他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勤奋以学,长年不懈,这是他对前人治学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他自己治学多年的宝贵经验的结晶。如他所说: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

  韩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他一方面强调博学,提出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提出提其要,钩其玄。这就是说,学习时要把握住要点,探索其精微之处,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他一方面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反对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另一方面又要求学习时沉浸醲郁,含英咀华,深入钻研并沉醉于古籍之中,细细体味其精华。

  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学习其思想、方法,要活学。如果只会背诵,模仿古圣贤人的陈词滥调,那么到头来只不过是一个剽贼罢了。降而不能乃剽贼。他赞成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反对沿袭剽窃,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他反对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他主张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闳其中而肆其外。他说: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韩愈在文学上的较深造诣,能够造语生新,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就在于他能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在于他深入思考: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

  韩愈提出的业精于勤提要钩玄含英咀华由统要中师意不师辞以及闳中肆外心惟其义等学习方法,是一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见解,可以做为我们进学的参考。

语文教案 篇10

  【设计理念】

  本设计力求体现抓住重点,辐射全文的教学历年,教学中教师最大限度地把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质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智慧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倾泻,一望无际、勃勃生机、储备、暴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诺亚遇事善于动脑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3.能转述诺亚方舟的故事。

  4.学习写打比方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转述诺亚方舟的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特大洪灾,把高原和山脉都淹没了,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年轻人建造了一条巨大的方方正正的船人们躲到船上在茫茫的'、一望无际的水面上漂流,暴雨一连下了四十天,雨停后,这个年轻人放出鸽子,很快鸽子叼着一条橄榄嫩枝飞回,人们知道水已经退了,平安已经到来,后来人们以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想知道这个人是叫什么名字吗?

  二、揭示课题,

  1.板书:

  诺亚:传说中的一个年轻人的名字,

  方舟:方方正正的船。

  2.诺亚和方舟有着怎样的关系?

  3.为什么以此为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诺亚制造了一条船。

  生:以此为题突出诺亚是一位聪明而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

  三、认识会认字

  出示会认字:瀑,倾,泻,淹,势,储,际,橄,榄,勃

  1.学生尝试读。

  2.教师正音。

  3.找出这些字的同音字或者形近字并且组词。

  瀑()

  爆()

  暴()

  倾()

  顷()

  泻()

  写()

  淹()

  掩()

  势()

  努()

  勃()

  勃()

  储()

  诸()

  际()

  标()

  橄()

  敢()

  榄()

  览()

  4.教师读文。

  (1)质疑:这些生字都躲在文章的句子里,你否是可以从句子里找出来?在文章里,它们和哪些字组成词?

  (2)学生边听边标出会认字新词。

  (3)标出全文的自然段。

  瀑布倾泻淹没地势储备一望无际橄榄树勃勃生机

  5.归纳学习方法:读中标生字、组词、形近字组词。讨论,朗读,发现。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察课文插图:你发现了什么?

  1.认读会写字:

  2.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诺亚造了一艘方方正正的船救了被洪水困住的人们。

  3.诺亚方舟的作用是什么?

  二、出示预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学习活动,扶助“弱势”群体

  1.认读会写字,在文中标出生字

  2.正确书写生字,组词,找出它们的形近字并组词。

  3.找多音字组词。

  4.找出相应的近义词,反义词。

  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A组:

  生:我会板演并领读词语。很久很久、越长越高、又大又粗、一望无际、勃勃生机

  生:我能把躲在在课文的句子中的会写字找出来,并写在田字格里。

  舟充陆洪鸽灾备暴退

  生:我能用适合我的方法识字:加部件识字。舟十几十口=船舟+叟=艘,加一加的办法记:充、鸽、洪

  生:我能用猜谜语的方法识字。

  B组:

  生:我能用……像……似的……和各说一个句子。

  生:我能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知道鸽子和橄榄树是和平与希望的象征。

  生:我能用多音字“转、发、没、着、露”组词。

  C组:我们组找到了相应的近义词。

  D组:我们组会写反义词。

  E组:用生字的形近字或同音字组词。

  F组:读词语花篮的词。

  G组:我们组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H组: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七、师生评价。

  八、总结。

  九、反馈测评。

  【板书设计】

  诺亚方舟

  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诺亚造方舟

  放动物植物种子→鸽子带来了水退的消息

  储备食品(象征和平与希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劝学教案09-21

[经典]语文教案07-23

语文教案[经典]07-23

[精选]语文教案08-02

语文教案(经典)08-19

语文教案(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