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06-15 09:19:10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作者和小狮子爱尔莎之间的亲密关系。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饿顺序叙述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见过狮子吗?觉得狮子怎么样?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文中的“我”和狮子的感情如何?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些什么?

  3.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钟(zhong)、程(cheng)、丧(sang)、择(ze)、资(zi)

  2.认清字形:

  配、丧、抛

  3.理解词语:

  和睦相处、垂头丧气、教训、资源

  4.老师抽查、指导理解。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词,口头组词语。

  2.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1)读课文,说主要意思。

  2)讨论理解:小狮子爱尔莎什么样?为什么它“一刻也离不开我”?

  “晚上和我一起睡”说明了什么?

  2.学习第二部分:

  1)读课文,说主要意思。

  2)讨论理解:在“我”和小狮子的相处中,都发生了哪些事?

  爱尔莎洗澡时的情景如何?说明了什么?

  爱尔莎碰到犀牛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爱尔莎在换牙时有什么举动?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我用鞭子着实教训了它一顿”?

  爱尔莎对“我”的责打是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真正的关爱”是什么?

  3)再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感情。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读课文,说主要意思。

  2)讨论理解:“我”为什么要把爱尔莎放回大自然?

  “我”都做了些什么?

  3)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感情。

  4)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真正喜欢小狮子爱尔莎?

  3.谈谈人与动物之间应当有什么关系。

  4.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5.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说给他人听。

  3.完成练习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

  2、积累12个词语及2句句子。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4、培养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学习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观看录像。(南极风光)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看一段影片,仔细看,听清电影里介绍的是什么地方?(南极)

  2、学生字“极”。

  3、南极在地球的最南端,那里终年冰雪覆盖,非常寒冷,因此很少有生物能在那里生存,可是,有一种动物却常年生活在那里,猜猜它是谁?(媒示企鹅)

  4、学生字“企”。

  5、揭示课题:11、小企鹅和妈妈

  (说明: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他们又对周围事物显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因此,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在兴趣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多媒体借助现代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在本课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进入冰天雪地的南极并与小企鹅为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愉快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课文讲了小企鹅和妈妈之间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齐来看画面,听录音吧!

  你能学着录音,自个儿轻声读读这篇课文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学习生字“肚”、“柔”、“软”、“藏”。

  2、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三)学习课文3-9小节。

  妞妞藏在妈妈的褶皮底下都有些耐不住了,瞧,它正探出头来

  好奇地看着这世界,它看到了些什么?

  1、请小朋友看投影,读读课文3-9小节,注意读准带点的字,读完后小组自学这几节中的生字。

  媒示生字:欣、赏、惊、赞、叹、颜、晃、闯

  2、大组交流汇报。

  a.课文中哪个句子用到了“欣赏”这个词语?

  出示句子:小企鹅第一次高兴地欣赏这银色的世界。

  指导朗读:互相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b.小企鹅妞妞第一次高兴地欣赏着怎样的世界?(银色)

  课文中“银色”指的是什么?

  你还见到过什么东西也是银色的?找出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除了课文中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外,你还能再找几个吗?

  c.我们的世界就是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的颜色,才会变得如此美丽,小企鹅惊奇地赞叹道。

  出示句子:小企鹅惊奇地赞叹:“这世界真美丽!”

  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

  3、游戏巩固。

  (说明:识字是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主动而有效地

  识字。如:猜字谜(闯马儿跑进门)加部首、换部首编儿歌,分析字形等,老师则起适当的引导与点拨作用。)

  三、熟读课文,加深理解

  1、齐读课文。

  2、小企鹅和妈妈的故事真美呀!小朋友,你喜欢吗?请你挑一节你喜欢的朗诵给大家听,或者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演一演小企鹅和妈妈,也可以把课文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3、交流汇报。

  (说明:本课主要由对话组成,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教学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通过让学生多朗读,多模仿,多实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四、练习说话,拓展延伸

  1、渐渐地,小企鹅长大了,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出去闯闯,看见这世界。”妈妈答应了小企鹅的请求,那它会看到些什么呢?

  2、学习《我会说》一书中的例子。

  3、小组讨论。

  4、交流汇报。

  (说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无论是朗读、讨论、表演,都采取各种形式合作的学习方法,而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既是学生知识点的'反馈,又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提供了一次机会。)

  五、布置作业

  读读《北极回来的小雪人》中的《小企鹅和爸爸》一文,学会其中的生字。

  (说明:让学生课外阅读短文,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教案说明:

  《小企鹅和妈妈》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结合本教材的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时,他们又对周围事物显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因此,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在兴趣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多媒体借助现代的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在《小企鹅和妈妈》一课中,我让学生一开始便进入冰天雪地的南极并与小企鹅为伴,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愉快学习。

  二、抓住特点,主动识字

  识字是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主动而有效地识字。如:猜字谜(闯马儿跑进门)加部首、换部首编儿歌,分析字形等,老师则起适当的引导与点拨作用。

  三、淡化分析,以读为本

  本课主要由对话组成,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通过让学生多朗读,多模仿,多实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四、自主合作,积极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学中我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无论是朗读、讨论、表演,都采取各种形式合作的学习方法,而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既是学生知识点的反馈,又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的意识,提供了一次机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影子桥》是一篇散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描写的家乡的桥。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课文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适合朗读教学。

  教材安排了认字6个:拱、待、蹿、逐、钓、吆。写字10个:桥、修、颜、模、追、逐、藏、猫、钓、牌。

  课后有个思考题:你见过桥在水中的倒影吗?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倒影?意在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感受到影子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感情。

  教学建议:

  这篇散文从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家乡的桥。

  第一段交代影子桥的位置和历史。第二、三段写站在桥上俯视,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也可以说是写影子桥的得名。第四、五段写坐在桥下看影子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后面写我爱影子桥。

  影子桥是我给起的名字。因为这座桥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影子。课文第二段、第四段对影子桥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尤其是第四段,水里的鱼儿在影子桥上互相追逐,蹿上跳下,观察与联想交融,虚虚实实,有动有静,活泼清新。

  文中把水面比做奶奶的脸,认定石拱桥待在这里是为了照自己的影子,诸如此类,这样一些地方,语言非常儿童化,充满情趣。

  全文没有人们的欢声笑语,甚至没有直接写第二个人,不适合高声朗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低低的声音、慢慢地读,仔细品味。

  第四段可能有些学生看不懂,教师可以在这里点拨一下:鱼儿怎么会在桥上追来追去呢?或者看看上一段写了什么。

  本课要写的字笔画较多,可以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比如出示课题时写桥。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

  ()模()样()模()样

  ()模()样()模()样

  二、读课文,填空。

  站在桥上,河水水底有,还有。风儿吹来,水面像,起了好多好多的皱纹。水下在晃动,跟石拱桥。

  三、把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序号写在()里。

  ()河上有一座石拱桥。

  ()听爷爷说,这桥很老了。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

  ()桥上有四个石狮子。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是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孩子,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见过哪些桥呢?(学生谈自己见过的桥)

  2、老师再给同学们介绍一座特殊的`桥,在丁丁家门前,丁3丁叫它影子桥。

  教师板书课题:影子桥,注意桥的写法,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教师检查词语。

  (1)学生自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

  (3)学生齐读。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4、教师检查生字。

  课件出示:钓、钩,让学生认读,组词。

  5、利用生字卡片,认读要写的字。

  一、细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可用铅笔画出有关的字词。

  3、全班交流读书收获(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边说边把自己知道的画在黑板上。如:学生说有石拱桥、小鱼、木牌、起了好多波纹、河边有小草和大树等,在老师的帮助下画在黑板上。

  水里除了鱼还有什么?(石拱桥的影子)

  4、站在石拱桥上往下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站在桥上往下看,河水清清水下一座桥在晃动,跟石拱桥一模一样。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听了他的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老师范读。

  学生评价老师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边读边想象,自己试

  试着读读好吗?

  (4)学生自己练读。

  (5)再指名读。

  老师评价: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小鱼在

  水里游来游去。

  5、桥下这么美,影子桥上又是怎样的景色呢?

  课件出示:影子桥上的鱼儿你追我逐,多快乐。它们一怱儿蹿上桥面,一怱儿又跳进水里。它们是在藏猫猫吧?配上活动画面。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你听到了什么?鱼儿是怎么蹿怎么跳的?

  (3)老师朗读,学生做动作。

  (4)指名表演读。

  (5)集体表演读。

  (6)鱼儿除了在藏猫猫,还可能在干什么?

  (7)你喜欢这儿吗?能再美美地读读吗?

  6、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写什么话?

  四、配乐美读课文。

  指名配乐朗读,其他同学用心听用心去感受。

  五、作业

  观察你家附近的影子桥,把它倒影画下来或说给同伴听。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4-06

小学语文翠鸟教案07-06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3-03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观潮》教案06-15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8-28